{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拒絕家庭意外!居家安全設計健檢100+:瓦斯•水電•防墜•防盜,讓家人遠離危險的保平安設計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我們依然相信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175244
賴芳玉
凱特文化
2011年3月19日
93.00 元
HK$ 74.4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樂活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樂活
分
類
心理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兩性關係
同
類
書
推
薦
搞懂男人的戀愛邏輯,談一場雙向奔赴的戀愛
男女逆向思維
愛情七味湯:認識自己的愛情模式,選擇快樂結局
【限制級】把妹達人123 從宅男到型男之路、遊戲規則、完結篇:搞定人生下半場(2023新版)
失控的愛:為什麼我們愈相愛,愈受傷?觸摸那些心底被忽略的失控感,走向真正親密的未來
內
容
簡
介
@執業18年來,賴芳玉律師的工作生涯中充斥了很多理性以及滿滿的感性。長期走在自己堅持的路上,她陪伴著曾面臨婚姻危機的每位朋友,試著成為她們生命中的友人,不讓她們感到孤單。在諸如外遇、家庭暴力、監護權紛爭等等難關的背後,只要透過真實的聆聽、體悟,終將獲得更深的寓意,無論是痛或者悲傷,下一刻的自己必然更為強大。
由於深切期待每一案例都能讓大家有所覺察與省思,抑或讓同樣身陷泥沼的朋友可以從中獲取啟示與觀點,賴律師將18年來的記憶作了一趟完整的沈澱,全書以她經驗過的案件為出發,藉由她的專業以及維持關懷姿態的眼光,去瞭解、透析更深層的人性,更能看見她在每回案例中的自我成長。
期盼讀者可以透過賴律師抒情的筆觸,感受她內在的想法和最深的感動,並且重新檢驗自己身上所發生的或已發生的事,細細思量過去從未察覺的思考與理解,或許也能藉此改變目前的處境和命運,這是她想從書中傳遞給所有朋友的祝福。
本書特色
本書如同一個跟隨著賴律師的主觀鏡頭,真實述說自己的心路歷程,希望讓讀者從心去體會她的思考、從愛去觀看周圍的一切。她想讓大家知道,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不只希望「被看見」,他們心中更渴望的是「被聽見」、「被瞭解」,這也是律師一直以來所秉持的信念,當他們因為多了一個朋友而綻放的笑容,那是讓她能持續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的防治工作上,堅持下去的力量。
作者簡介
賴芳玉 律師
獨自坐在事務所的窗邊座位,望向蔚藍晴空,賴律師想起執業18年來所經歷的種種,想到一起陪同走過的許多女性,心中一邊是不捨的鼻酸,一邊又為她們裝滿了祝福。
一路以來,她從不輕言放棄,未曾遠離正義的信仰和價值,走進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的工作,日日夜夜陷入衝突與掙扎、受傷與勇氣、妥協或堅持的拉扯之間,雖然不時地感到孤獨,但是陪伴自己的永遠是不斷從內心湧出的愛與關懷。
因循內心對正義的渴望面對案件、運用無可救藥的同理心救援個案,喜歡用說和寫倡導自己的理念,用學不來的世故、愛哭愛笑愛玩的赤子之心,讓自己越挫越勇、越哭越堅持,18年歷經數不清的悲劇,但她依然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價值與美好。
對於經歷無數則家事案件、長期和婦女站在同一陣線的賴律師而言,一切絕非只是立場上的辯護角力;所有刻骨銘心的故事,關鍵價值不僅在於社會公義的展現,而是個人與當事人之間的情感流通與心靈成長。
現任
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內政部性騷擾申訴調查小組委員
內政部廉政會報委員
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
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婦女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北律師公會律師雜誌(在野法潮)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
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委員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人權工作小組委員
財團法人民間司改基金會執行委員
國防部聯勤司令部官兵權益保障委員會委員
榮獲內政部表揚為九十三年推動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有功人士
目
錄
?
告白
心中逐漸清晰的自我
門裡的愛情,門外的她
小說裡的愛情風景
如廁哲學
幸福蛋糕
性╱愛
最聰明的傻瓜
美麗新時代
來自愛情的短訊號
囚鳥
戀戀三毛
我的美麗,希望你懂
送行
等待陽光
飲食,男女
離婚的理由
讀你
未逝的感情痕跡
母親的輪廓
守護的心
卸妝
純真年代
被世界遺忘的孩子
選擇
在邊緣的微渺聲息
無名氏
失重的人生
花之塚
陌生人
原諒
破繭重生
漂洋過海的女人
樸拙之心
序
?
我試著讓每位自己曾陪同走過婚姻危機的朋友、所一起經歷的真實心路過程與大家分享,案例雖然多以外遇、家庭暴力、監護權紛爭等呈現,但細究每位朋友的事件和最後的選擇,卻能解構出每個人的童年印記以及和原生家庭的關係,進而影響婚姻中的自己和以自己為核心的親友關係。因此,雖然很多婚姻糾紛可以輕易歸納案件類型化,例如外遇或財務分配,但只要細緻觀察,其實都是在呈現個人的生命議題或核心價值。
或許很多人探究婚姻破裂的原因、更想知道的是如何處理才可以避免婚姻風暴,並且維護自身權益的作法,然而每個人面對的議題不同,每個人的不同認知也會引入不同的作為與結論,很難劃歸公式化標準與定論,如同以律師身分陪伴著每位遭逢婚姻低潮朋友的我,也以自己的認知與價值觀看待每個案件,並且同時引發自身的感觸與議題。
由於深切期待每個案例都能讓大家有所覺察與省思,抑或讓同樣身陷泥沼的朋友可以從中獲取一些啟示與觀點,我花費了非常久的時間,將執業律師十八年來的記憶作了一趟完整的沈澱。為了維持案例的真實性,並維護這些朋友的隱私,我以交錯的真實呈現於案例當中,除非該案已是社會矚目而已被公開的案件,否則我將以許多案例的共同經歷化整為零地散佈於其他案件中,並改寫些許足以辨識的特徵與過程。由於我已經歷十八年的家事事件,無論穿梭在各婦女團體或事務所親自承辦與諮詢的家事事件不計其數,太多案件有雷同之處,希望朋友們千萬不要對特定的故事對號入座,並對這些有著刻苦銘心的生命歷程的友人,表達關懷與感恩之意。
我希望並且如此地相信,閱讀這些故事後,試著排除上述的扭曲認知,重新檢驗自己身上所發生的或已發生的過程,可能會有不同的體驗;也或許即將帶著這份覺察與體驗,改變目前的處境與命運,這些是我想透過文字,傳遞給每一位朋友的祝福。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