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易經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653443
元愛洲、宗朝觀陽/合著
主意出版
2011年3月30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HISTORY系列
* 規格:平裝 / 288頁 / 25K / 普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HISTORY系列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讀名言,看故事,學易經
從易經中找智慧
孔子、墨子、鬼谷子及孫武必定精通的典籍!
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楊振寧的案頭書!
一本爻言喻義的經典也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深的哲理書!
《易經》一書中蘊涵著古人對社會、人生探索的智慧結晶,《易經》這部大書,最有意思也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它利用了最簡短的文字,卻能去包羅萬象於這個世界。因此,《易經》的內容自然就顯得玄奧難懂,難以解析。
本書特色
★用字遣詞簡單明瞭。
★本書共選取了五十則膾炙人口、發人深省的名言警句,透過這些名言,我們可以仔細地理解《易經》本身的含義,還可以瞭解中國的歷史發展;而經由名言、要義、故事三位一體的閱讀模式,我們相信這是一種很好解讀經典的方法。
★本書系之編輯方法相當適合青年學子研讀,既可初步明瞭先秦百家的學說,又可將其中之名言套入作文之內,以加深文章的可信度,可謂一舉數得。
★故事內容能引起讀者共鳴,達到激勵的目的。
作者簡介
元愛州
滿族人,國立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專長於中國歷代典籍的研究,對於國學及文學涉獵極深,有鑑於現今社會在中國文學研究上不若以往重視,因而編著一系列淺顯易懂的經典書籍,以期能夠讓國人瞭解先人博大精深的智慧。
宗朝觀陽
原名田鴻月,大學歷史系教授,從小熱愛中國古代文學,對於中國歷史典籍潛心研究,在人物、朝代背景方面有精闢的見解。日常為自由撰稿人,筆耕多年,創作百萬餘字,以幽默筆法,蘊含深度思想智慧,常引用歷史中先人處世的智慧哲理與生活經驗於教學之上,並不時與企業界交流,舉辦了不少企業內員工進修講座,深得學員敬重與喜愛。
序
壹、修其身篇
1.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與歷史觀-君子自強不息
2.環境能塑造個性-君子終日乾乾
3.個人修養是一種藝術,亦是一種學問-君子厚德載物
4.樸素觀念能避免突然變化-君子儉德辟難
5.隱惡揚善,棄其糟粕-君子遏惡揚善
6.培養真正的謙虛-君子有終
7.多聽多想多行-君子多識前言往行
8.擇善固執,從一而終-君子立不易方
9.親近善人,遠離惡人-君子遠小人
10.在個人與團體之間平衡發展-君子非禮弗履
11.知識要通,道德要明-君子非禮弗履
12.君子相交,取長補短。小人相交,同而不和-君子同而異
13.成功之人,反求諸己-君子反身修德
14.恐懼是一種自我警惕-君子懲忿窒欲
15.天人調諧-君子遷善改過
16.中國文化的施捨精神-君子施祿及下
17.努力創造新事物-君子險以說
18.「命」運與「志」向是不矛盾的-君子致命遂志
19.移風易俗,合乎時代潮流-君子勞民勸相
20.「德」是一個哲學範疇-君子居賢德善俗
21.變動不居-君子明慎用刑
22.君子之「節」-君子以制數度
23.寬以得眾,保位固權-君子慎辨物居方
24.價值規範也是知識保障-君子體仁
25.學問博而明為博學,博而不明則為困惑-君子學、問、寬、仁
貳、端其行篇
1.發揮能力的極限-聖人崇德而廣業
2.謹慎其言-言為亂階
3.順與信為成功者的兩個鐵則-人之所助者信
4.運行無休的規律-變則通
5.諸善奉行,諸惡莫作-積善成名
6.憂患意識是深刻見解和高超智慧-安不忘危
7.堅守節操,挺立人格氣象-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8.人要懂應變-知不善,不復行
9.切勿自欺欺人-閑邪存誠,善世不伐
10.切勿投機鑽營-居上不驕,在下不憂
11.自然界存在聯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參、立其德篇
1.要有廣大無私的胸襟-敬義立而德不孤
2.觀其德義-窮上反下,受之以復
3.物極必反、福禍相依-否泰反其類
4.揚棄不合時宜的制度及作法-革故鼎新
5.濟世之學要深入社會-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6.切勿優柔寡斷-不恆其德者羞
7.通權達變,抓住時機-動靜不失其時
8.沒有變革就沒有發展-湯武革命
9.脫節的認知-亢龍有悔
10.詳觀徵兆-履霜堅冰至
11.居安思危,勵精圖治,可保常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
12.知錯就改,吸取教訓-不遠復,無祗悔
13.不貪名譽,不露財物-負且乘,致寇至
14.政府應對人民保持謙恭,節制自己的慾望及權力-損上益下,自上下下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