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溫斯頓為全球公認的綠色企業專家,專門為企業龍頭提供具有環保利益的建言。他的客戶有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拜耳(Bayer)、波音、惠普和百事可樂等。安德魯也是暢銷書《綠色商機》的合著者,並且在《哈佛商業在線》(Harvard Business Online)的每週專欄撰寫商業策略;他的文章也經常刊登於全國各大媒體,像是《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與《商業周刊》等。安德魯還是一位備受尊敬、炙手可熱的企業演說家,觸角廣及世界各地。他的演說既充滿熱忱又實用,對「綠色」企業與社會的評論趣味盎然、與時俱進且富戰略考量。
剛好二○一一年冬季號MIT《史隆管理評論》有篇文章「First Look: The Second Annual Sustainability & Innovation Survey」(2011,Haanaes),針對三千多位經理人,對環境壓力及企業創新的意見進行調查。剛好可以補充本書個別公司的諸多案例,給讀者一個較整體的輪廓,見樹的同時也可以看到森林的全貌。
環境問題在國際政治的面向上雖然有紛爭,但在產業界,如同書上所描述的,重視環保企業的績效與股價超越大盤已是常識,例如道瓊永續性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 DJSI)。他們運用綠色策略的減廢、減費、甚至創新,已有一定的成效,和十五、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大環境的幾個趨勢(megatrend)已不可逆轉,亦即推動綠色浪潮的六股力量已不為經濟一時的困境所撼動。這六股力量就是:變化無常的原油價格;氣候變遷相關法規再受矚目;更透明、更開放的時代;商業客戶與供應鏈的綠化;消費者什麼都想要;員工企求綠色的信念。
從這六方面來的力量,已讓企業不做也不行。為此,溫斯頓提出「求精實、學聰明、有創意、重參與」的作法,我想最核心的訊息便是「做就對了」(just do it)。特別是大陸在十二五計劃中,似乎決心要執行環保節流,並藉此超越發達國家,值得還在觀望的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