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中美關系史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7509716328
陶文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年5月01日
30.00 元
HK$ 25.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中國史話•近代中外關系系列
規格:平裝 / 176頁 / 13.5cmX21cm / 普級 / 單色 / 初版
出版地:大陸
中國史話•近代中外關系系列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1784年2月22日,在繁忙、喧鬧的紐約港,“中國皇後”號揚帆遠航,由此拉開了中美關系發展的序幕。最初,中美兩國只有商貿往來,並沒有政治關系,但隨著兩國商貿關系發展的不斷深入和列強的紛紛入侵,美國一步一步地染指中國的政治、外交,並不斷攫取在華利益。從《望廈條約》、《天津條約》、《普安臣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開始,中美兩國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美國開始步入了全面干涉中國的內政和外交的時代。本書詳細地介紹了從清末到建國前的中美關系。
序
本類書籍銷售TOP5
購物說明
最新活動訊息
百萬購物金買就送!
主題活動
擺脫不景氣,享受好生活!商業趨勢與投資需知66折起∼
海外庫存新品上架20120418
海外庫存新品上架20120411
看更多主題活動...
內容簡介 1784年2月22日,在繁忙、喧鬧的紐約港,“中國皇後”號揚帆遠航,由此拉開了中美關系發展的序幕。最初,中美兩國只有商貿往來,並沒有政治關系,但隨著兩國商貿關系發展的不斷深入和列強的紛紛入侵,美國一步一步地染指中國的政治、外交,並不斷攫取在華利益。從《望廈條約》、《天津條約》、《普安臣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開始,中美兩國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美國開始步入了全面干涉中國的內政和外交的時代。本書詳細地介紹了從清末到建國前的中美關系。
詳細資料
叢書系列:中國史話•近代中外關系系列
規格:平裝 / 176頁 / 13.5cmX21cm / 普級 / 單色 / 初版
出版地:大陸
目錄
一 西方來客
1.“他們把我們當作新國民”
2.白銀流向中國
3.傳教士來到中國
二 條約關系
1.《望廈條約》的訂立
2.《天津條約》的訂立
3.蒲安臣與《蒲安臣條約》
三 華工血淚
1.謀生在異國他鄉
2.排華風潮
3.憤怒的抗議
四 門戶開放
1.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
2.兩項借款
3.庚款興學
五 民國初年
1.從共同陣線到單獨行動
2.美國與“二十一條”
3.《藍辛—石井協定》
六 兩次會議
1.巴黎和會
2.華盛頓會議
3.山東問題的解決
七 動蕩年代
1.美國與直系軍閥
2.美國與廣州革命政府
3.美國與大革命
八 事變前後
1.美國與初建的南京國民政府
2.“不承認主義”
3.棉麥借款與白銀協定
九 抗戰前期
1.抗日戰爭第一年
2.苦撐求援
3.走向結盟抗日
十 戰時盟友
1.特殊關系的形成
2.坎坷的軍事合作
3.美軍觀察組在延安
十一 轉折關頭
1.赫爾利調處
2.扶蔣反共政策的形成
3.雅爾塔協定美國與中蘇條約
十二 戰後初期
1.美國支持國民黨壟斷受降權
2.馬歇爾調處
3.《中美商約》的簽訂
十三 走向對抗
1.搶救“沉船”
2.考慮“脫身”
3.走向對抗
參考書目
序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古老國度,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探尋、創造的腳步。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輕若煙霧、薄如蟬翼的素紗衣向世人昭示著古人在絲綢紡織、制作方面所達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個洞窟中的兩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繪壁畫又向世人顯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繪畫方面所取得的成績;還有青銅器、唐三彩、園林建築、宮殿建築,以及書法、詩歌、茶道、中醫等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無不向世人展示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燦爛與輝煌,展示了中國這一古老國度的魅力與絢爛。這是一份寶貴的遺產,值得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珍視。
歷史不會永遠眷顧任何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當世界進入近代之時,曾經一千多年雄踞世界發展高峰的古老中國,從巔峰跌落。1840年鴉片戰爭的炮聲打破了清帝國“天朝上國”的迷夢,從此中國淪為被列強宰割的羔羊。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不僅使中國大量的白銀外流,更使中國的領土一步步被列強侵佔,國庫虧空,民不聊生。東方古國曾經擁有的輝煌,也隨著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轟擊而煙消雲散,中國一步步墮人了半殖民地的深淵。不甘屈服的中國人民也由此開始了救國救民、富國圖強的抗爭之路。從洋務運動到維新變法,從太平天國到辛亥革命,從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人民屢敗屢戰,終于認識到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一道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從此飽受屈辱與蹂躪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古老的中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擺脫了任人宰割與欺侮的歷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華兒女應當了解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史,也應當牢記鴉片戰爭以來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歷史。
當我們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紀,信息技術革命迅猛發展,地區之間的交流壁壘被互聯網之類的新興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個區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兩種以上文化的交匯與踫撞,但不可否認的是,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大潮,西方文化撲面而來,有些人唯西方為時尚,把民族的傳統丟在一邊。大批年輕人甚至比西方人還熱衷于聖誕節、情人節與洋快餐,對我國各民族的重大節日以及中國歷史的基本知識卻茫然無知,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復興大業中的重大憂患。
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歷數千年而不分離,根基就在于五千年來一脈相傳的中華文明。如果丟棄了千百年來一脈相承的文化,任憑外來文化隨意浸染,很難設想13億中國人到哪里去尋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大力弘揚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的愛國主義傳統和民族自尊意識,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價值體系,光大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業。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