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追想五斷章

追想五斷章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208565
米澤穗信
江裕真
木馬文化
2011年7月28日
93.00  元
HK$ 79.05  







叢書系列:GR類型閱讀系列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20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GR類型閱讀系列


輕小說 > 日本作品 > 驚悚推理















米澤穗信
繼《算計》之後最新長篇力作!
五篇沒有結局的故事
隱藏的卻是一個令人悲傷的真相!?

  我期待著,只要收集到父親的斷章
  就能夠找到充滿疑問的那一天的真相……

  菅生芳光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卻因為家裡破產而不得不中斷學業。為了能重回大學唸書,他寄住在叔叔經營的二手書店打工。某天,一位名叫北里可南子的年輕女子來到店裡,以重金委託芳光,找尋她父親北里參吾生前以筆名「□黑白」在同人誌發表的五篇小說。

  這五篇小說全都是沒有結局的故事,故事中留了謎題,卻沒有明確答案便結束,而北里參吾留給女兒的遺物中,有著像是寫有每篇結局的原稿,但都只有一行字便結束。打算賺取外快的芳光瞞著叔叔著手調查,每找到一篇,芳光就跟北里參吾的女兒拿最後一行的文字,將這沒有結局的故事補上最後一塊碎片。

  原本以為是女兒要追憶過世的父親,所以才要尋找這些不完整的斷章作品。但是在調查的過程當中,為了掌握線索,芳光也漸漸得知北里參吾過去的人生故事,進而發現他曾被懷疑為殺妻的嫌疑犯。究竟在二十多年那個深夜發生了什麼事?芳光在這些沒有結局的故事裡,拼湊著別人故事的真相,最後竟也走出出自己的迷惘。

本書得獎紀錄:

  2010「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第四名
  2009「週刊文春傑作推理小說BEST 10」第五名
  2010「本格推理BEST10」第四名
  2010「我想讀推理小說!」第三名
  第63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長篇和系列短篇部門候選作

作者簡介

米澤穗信(1978- )

  1978年生於岐阜縣,大學時代即開始在網路上發表創作,23歲時以《冰果》榮獲第5屆角川學園小說大賞「青春推理&恐怖部門」獎正式出道。繼《愚者的落幕》後,第三本出版的長篇小說《再見,妖精》入選2005年度「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TOP20以及2004年度「這本輕小說真厲害!」TOP25,從此受到讀者的肯定,也奠定名聲,2007年並以短篇作品〈有心的人〉獲選為第60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短篇部門候選作。2008年以《算計》獲選為第8屆本格推理大獎小說部門候補作,同名作品於2010年改編成電影上映。

  其他作品包括有《夏季限定熱帶水果聖代事件》、《秋季限定糖漬栗子事件》、《尋狗事務所》、《愚者的落幕》、《萊卡的順序「十文字」事件》等。米澤穗信的作品兼具青春小說的魅力與解謎的趣味性,深受年輕世代的歡迎,近年幾乎每本書都名列年度排行榜前二十名。

  米澤穗信的作品風格主要是處理「日常之謎」的青春推理派,因此受到了大量讀者歡迎,尤其是年輕世代的追捧,其聲望直逼櫻庭一樹。但近幾年發表的作品,風格上開始出現變化,「青春推理」的特點越來越不明顯,探討人性的內容和話語時有出現,特別是非系列作品《瓶頸》(2006)和《算計》(2007),陰暗元素糾結其中,隨著劇情的深入,讀者將越發感受到人生的那分無奈和殘酷,直至最終的痛徹心扉。

譯者簡介

江裕真

  輔大管研所、中央資管系畢。譯有石田衣良《G少年冬戰爭:池袋西口公園7》、《灰色的彼得潘:池袋西口公園6》、《非正規反抗:池袋西口公園10》、《波上的魔術師》,秦建日子《推理小說》、《不公平的月》,黑武洋 《肅清之門》,米澤穗信《算計》等小說;大前研一《M型社會》、《旅行與人生的奧義》、《新.企業參謀》,以及《一本讀通杜拉克》、《再貴也能賣到翻》、《今天經濟學了沒》、《弘兼憲史經濟學入門圖解》、《壽司幹嘛轉來轉去?!》、《100元理髮店與美髮沙龍,哪個比較賺錢?》等商管書;以及《日本創意.萌經濟》、《瞄準御宅族》、《圖解力》、漫畫名著系列之《浮士德》等其他作品。最近很著迷於 「可愛」的「河童」。



【導讀】
序章 我的夢
第一章 奇蹟女孩
第二章 轉世之地
第三章 世傳小碑
第四章 安特衛普的槍聲
第五章 他自己的斷章
第六章 黑暗隧道
第七章 追想五斷章
終章 雪之花



導讀
寵物先生
推薦文人生的斷簡殘編

  想像一種情形:你正在閱讀一篇故事,該故事主角正涉入險地,隨著劇情的發展,主角逐漸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面臨的狀況越來越緊迫,被逼得不得不作出抉擇。眼看就要到了結局,你屏息以待翻開下一頁,然後……

  然後書頁一片空白──故事結束了。

  你的心情會是如何?是非常憤怒,還是覺得「啊,結局這樣留白或許是最好的」?劇情進入分歧的高潮即戛然而止──這樣的「斷章」其實是一種特殊的創作形式,在日本稱為「謎題故事」(riddle story)。這樣寫的目的,有時是為了將結尾交由讀者的想像力自行補足,有時則是因為「分歧」的那一刻即是故事的最高峰,寫出結局會減損小說力道,因此作者才刻意留白。

  米澤穗信的《追想五斷章》就是由「謎題故事」觸發的作品。主角在舊書店打工,某日遇上一位女顧客,她千里迢迢來到東京,更不惜出重金委託主角,找出所有刊載亡父極短篇小說的同人誌。這些小說的共同點,就在於它們都是「謎題故事」。

  表面上,《追想五斷章》僅是敘述主角找尋斷簡殘編的小說,小說內容與找尋的過程本身並沒有關聯;但敏銳的讀者會發現,所謂的「創作」是會體現作者經驗的,即便是「斷章」,那也是作者某部分的人生象徵。

  於是那些失落的「謎題故事」斷章經由主角一一的撿拾、拼湊,逐漸繪出作者(女顧客亡父)的人生構圖,而那些刻意被刪去的結局,也象徵著作者人生謎團的留白。因此,這故事升格成了「人生解謎」的小說,五部佚失的極短篇,連繫了創作者與搜尋者,搜尋者不僅得找出作品,也得解開創作者的人生之謎。

  《追想五斷章》的故事背景是平成四年,是日本正值泡沫經濟崩潰的時期,大量裁員、公司倒閉、就職困難的問題相繼浮現,那種景象是沉鬱的,彷彿蒙上一層灰,掩蓋未來的社會菁英自內在所應展現的光芒。學生們畢業後的出路,本該是輝煌、青春的故事結尾,卻像「謎題故事」的結局一樣,被時代給奪走了。

  那樣追尋著他人人生斷簡殘編的主角,是否也在找尋自己青春的結局呢?米澤穗信過去寫的,都是身處在青春時期人們的故事,但這回他筆下的角色,則是被掠奪了青春,還得藉由追尋他人人生的波瀾壯闊,以逃避自己的「斷章」。

  這樣的反差,更為滯悶而苦澀,像是喝了一杯濃縮咖啡。想品嚐如此餘味的讀者,請一定要試試《追想五斷章》。

另類閱讀法──一睹寫作者的心智活動
文 / 冬陽(推理評論人)

  對我而言,米澤穗信的《追想五斷章》是一部相當有意思的作品。

  初接觸推理小說時,我深深著迷於「犯罪的巧思」,也就是詭計(trick),喜與名偵探(正確來說應該是凶手)鬥智,破解遂行犯罪的精妙手段,例如牢不可破的密室、完美無缺的不在場證明云云,認為這才是「正統的」(也就是日文「本格」)推理小說醍醐味,其餘不值一哂。

  多年後,我轉而好奇「犯罪的理由」,也就是動機(motive),欲理解犯罪者心理的變化與行動的因果,不可預知的人心埋藏了無盡的謎團,閱讀推理小說的趣味來自於複雜多變的人性。

  近來,我則試著拉開與作品間的距離,著眼於「寫作」一事,企圖探問作者的書寫緣由。為什麼選擇了這個主題?為什麼創造出這樣的偵探 / 角色性格?作品的結構與敘事手法是否別具意義?作者是否期待或嘗試藉此解決某個命題?

  之所以說「《追想五斷章》是一部相當有意思的作品」,正是因為作者從「寫作」切入,對一樁當事人選擇閉口不談、形同懸案的死亡事件,透過五篇形式特殊的「謎題故事」(riddle story)揭示真相。這種「作中作」的小說結構雖非新創,可是當故事中的小說家北里參吾(筆名(口十)黑白)與本書作者米澤穗信的「寫作動機」互有呼應之時,整部作品就顯得十分耐人尋味了。

  由於事涉謎底,請容我暫行筆至此,讀者諸君可待閱畢全書後,再來細細思索。

  推理小說的魅力或說閱讀樂趣,若只被簡化為「邏輯解謎的趣味」、「揭發社會與人性黑暗」之流,未免太過單調狹隘。透過本書,讀者可跟隨偵探追索寫作者的心智活動,推敲出隱而未現的多層意涵。

  一部巧思獨具的傑作,在此推薦。





讀者評鑑等級:

3顆星
推薦人數:3,共有3位網友寫書評。

Jerome Kuo
/ 台灣台北
2011.12.19看Jerome Kuo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本書一開始的鋪陳很平實,交代了主角的狀況,是稍微無聊的一段。
不過當主角拿到受到委託開始尋找斷章的時候,故事開始有趣了起來~
讓人想要知到背後的真相,而有一股衝動想要一次讀完。
每一篇斷章,背後隱含的意義,當完全弄清楚的時候,很讓人震驚...
當主角努力追尋的他人的斷章時,感嘆自己的人生目前處在斷章階段的無奈,也是很令人深刻的一段描寫。
當終於讀到最後一頁的時候,感覺很複雜...
我也只能一直停留在最後一頁,細細回想。
Joyce
/ 台灣台北
2011.12.15看Joyce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3顆星
剛開始看真的好無聊 , 委託主角尋找5篇小說 , 看到前4篇小說內容和最後結局 , 毫無重點, 再看看寫小說作者也不是什麼傳奇人物又有何冒險經歷 , 直到最後委託人解出寫小說作者所要表達的意義時, 其實作者的女兒早就知道父親所要說的話, 但比利時的槍擊事件本身就太離譜了, 實在很難想像意外發生的方式和結果, 還有事件結尾也看不出來委託人有可領悟和改變啊.
吳勵民WuLieMin
/ 台灣台中
2011.08.03看吳勵民WuLieMin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米澤穗信-《追想五斷章》
二零一一年八月,我又再次接觸推理小說,記憶中初次閱讀此類型作品,已是良久之前的事了。因為再一次偶然的機遇,我在網路上預購了這本書(主要是書名很吸引我)。
《追想五斷章》顛覆了我對此類文學的既有印象。我一直以為凡是以這種題裁的文學,都是大量活用以推理為首,有一定周密的邏輯性思考(也就是本格推理小說),缺乏和讀者間的互動,對於我個人會覺得過於複雜,反而對讀者形成障礙,無法融入書中劇情。
不過當我接過《追想五斷章》後,我就此改觀。在米澤穗信特殊的結構(斷章)與敘事手法(謎題故事-Riddle Story,也就是作者不寫結局,任憑讀者想像的小說)下,我彷彿置身在平成四年的日本,這正值泡沫經濟崩潰的時代。跟隨著在書店打工賺錢好復學的主角(菅生芳光)找尋委託人(北里可南子)父親所留下的五篇短篇小說,但在這看似單純的委託竟牽扯出過去的一樁殺人案件。
作者在情景上層層堆疊,由淡而漸漸深入,巧妙的在不知不覺中引人入勝,在每個章節的呼應上,給予讀者猜測的空間,也吊起了讀者想挖掘真相的胃口。真相是甚麼,就要由您自己親身體會,揭開米澤穗信《追想五斷章》中的謎底,引藏在故事裡的謎底逐漸呼之欲出••••••
在此為您推薦,米澤穗信-《追想五斷章》。

吳勵民(WuLieMin)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