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萬鏡樓:趙柏田短篇歷史小說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976040
趙柏田
釀出版
2012年6月27日
60.00 元
HK$ 51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釀文學
規格:平裝 / 142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釀文學
分
類
文學小說
>
歷史/武俠小說
>
華文歷史小說
同
類
書
推
薦
孺子帝:成皇之路全系列套書 (隨書贈:民俗插畫家陳怡揚設計皇權加持透明�紋身貼紙組)
從人質到千古一帝:秦始皇傳奇
大唐赤夜歌:卷二.斬天河
京華煙雲(中):京華
清朝其實很有趣全集(全新精修典藏版)
內
容
簡
介
我是把世界都看作鏡像,把萬物都作為我的鏡子了。
我輕輕一躍,一頭衝入鏡子。
那孩子問:你在這一地碎裂的鏡子裡尋找什麼?
我張了張嘴,卻什麼聲音也發不出來。
這是近年來以歷史敘事和知識份子題材寫作在讀書界聲名鵲起的趙柏田的歷史小說集,收入本集的七則故事,主角從歷史的底部浮上這個喧囂的時代說話:
一個追慕畫道的青年在對大師徐渭的尋找中遁形於一幅畫中;一個在夢境和香料中營造精緻生活的明朝作家;一個年代莫辨的復仇故事;一個對《世說新語》經典故事的後現代嘲諷;一場綿延了一個女人一生的秘密處決;一個詩人的前世今生……。講故事的人與故事中人在時空的某一個交叉點上邂逅相遇又合二為一……循著草蛇灰線,其本事或可一一追溯、考據到徐渭、陳獨秀、蘇曼殊、董若雨、王子猷。但所謂羚羊掛角,相由心生,他們不過是心靈世界的一個幻象。作者對生命中的種種不堪充滿同情,同時,他出色的想像力使得歷史呈現出第二個維度,一個由智力活動構成的全景式維度,歷史寫作也從勞役一躍而成為了一場歡慶。
本書特色
1.本書以當代口吻還原歷史現場,創造出穿梭古今的人物內在世界。
2.小說禪意與慾望互頁交融,描繪出虛實莫辨的迷離意境。
作者簡介
趙柏田
中國知名作家、人文學者。主要著作有《我們居住的年代》(1999)、《站在屋頂上吹風》(2006)、《歷史碎影》(2006)、《岩中花樹》(2007)、《帝國的迷津》(2008)、《遠遊書》(2008)、《時光無涯》(2009)《赫德的情人》(2011)、《明朝四季》(2011)、《雙重火焰》(2012)等書。
目
錄
明朝故事
萬鏡樓
三生花草
我在天元寺的秘密生活
一個雪夜的遭遇
秘密處決
紙鏡子
跋
序
跋
寒夜,等待雪的消息,開窗關窗不知凡幾。雪未至,卻等來了臺北的一紙電郵。鄭伊庭先生在郵件中告訴我,「以當代口吻還原歷史現場」的小說《萬鏡樓》已評估完成,年初將由秀威出版。
有一剎那的出神,我還以為這世上另有一個趙柏田,他和我一樣以煮字為生,泅渡著一個個有雪或無雪的夜晚。也或許,我是一個時光旅行者,提前接獲了這封發自未來的信函?
感謝著名出版人薛原先生和海峽對岸的著名學人蔡登山先生,讓這本小書走到了公眾面前。
即將過去的辛卯年歲末,因網路上流傳的一張造型兇悍的龍年郵票,我正困擾於「歷史性偏頭痛」(羅蘭.巴特語)。倒不是糾結於這幅透出騷動不安氣息的「壬辰龍」外形酷似一八七八年的大清龍票,而是悚然心驚於一百多年過去了,歷史的列車還是在環形車道裡打著轉。那病蟲般張牙舞爪的模樣,如同遊蕩不去的民族主義幽魂,還真把我嚇著了。這哪是雍容、自信的「龍」,分明是千百年來一直壓在我們自己身上的那條吸血蟲。
對於以歷史寫作為職志的我和我的同道們來說,把歷史當作一道食糧也罷,一副神聖的毒藥也罷,都意味著,我們是歷史的啖食者,也是見證者和祭獻者。
這些文字,即是前行途中一次小小的獻祭:先是吞噬歷史,然後反芻歷史。
三十年前,當我還是一個懵懂少年穿行在家鄉餘姚城──那是王陽明出生並度過人生初年的小城──的石板弄堂間,我就想著,總有一天我要為陽明先生寫一部書。歷史,過早地成了我生命中的一個原核。過了四十歲,我部分地償還了這個願望。在二○○七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拙著《岩中花樹》中,我這樣說道:「歷史小說──如果有這樣一種文學樣式的話──並不只是小說家用他那個時代的方法去詮釋過去年代的人和事,它更重要的責任,乃在於把握、甚至創造一個內部的世界。」
這種向內的把握和重建,在我還沒有以歷史寫作為職志之前──那時我是正趨向沒落的先鋒小說的一個附驥尾者──就已經在中短篇小說寫作中先驗地坐實,後來的研究和寫作不過是這初聲的一個迴響。
收入本集的七篇小說,七則故事,主人公們從歷史的底部浮上這個喧囂的時代說話:一個追慕畫道的青年在對大師徐渭的尋找中遁形於一幅畫中;一個在夢境和香料中營造精緻生活的明朝作家;一個年代莫辨的復仇故事;一個對《世說新語》經典故事的後現代嘲諷;一場綿延了一個女人一生的秘密處決;一個詩人的前世今生;講故事的人與故事中人在時空的某一個交叉點上邂逅相遇又合二為一……
循著草蛇灰線,其本事或可一一追溯、考據到徐渭、陳獨秀、蘇曼殊、董若雨、王子猷……但讀小說的自由或在於用不著一一拘泥,羚羊掛角,象由心生,他們不過是心靈世界的一個幻象。也正因為此,歷史呈現出了第二個維度,一個由智力活動構成的全景式維度,歷史寫作也從勞役一躍而成為了一場歡慶。
感謝鄭伊庭編輯為此書出版付出的辛勤勞動。感謝最初發表這些作品的《江南》、《十月》、《山花》等文學期刊的謝魯渤、王占軍、何銳諸位先生。
趙柏田 二○一二年一月六日,初雪之日午時 於寧波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南華錄 一個時代的藝文志
2.
莓苔上的月光:二十世紀南方文人生活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