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金融斷層線:無形裂縫如何威脅全球經濟 Fault Lines: How Hidden Fractures Still Threaten the World Economy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1856414
拉古拉姆.拉詹
羅耀宗、李建興、周玉文
高寶
2011年9月16日
127.00  元
HK$ 107.95  







叢書系列:RICH致富館系列
規格:平裝 / 368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RICH致富館系列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金融









◎全球央行總裁都應該閱讀的一本書!台灣正處於金融斷層線上,你我都不能置身事外!
◎英國金融時報2010年度最佳選書、《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雜誌、《富比士》雜誌、《霸榮週刊》等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作者為全球前一百大經濟學家之一,曾任國際貨幣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是少數幾位在全球金融風暴發生前,即預知並提出警告的經濟學家,並被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最佩服的七個經濟學家之一。
◎指出全球經濟有三個重大的斷層線,包括貧富不均引發的政治壓力、各國貿易不均衡、各國經濟體制的不同,這些都是成為下一次金融危機的重大關鍵因素。

  金融危機就像地震,源頭恰似一條條斷層,
  只要這些斷層,金融危機就會一直發生。
  除非我們認清到底出了什麼差錯,否則世界經濟永無寧日……

  全球百大經濟學家、前IMF首席經濟學家拉古拉姆.拉詹用斷層線(fault lines)來比喻金融危機的來源。在地質學上,斷層線是指地球表面斷裂的地方,地殼板塊在這裡接觸或者衝撞。累積壓力後就會產生地震。現今的經濟社會就出現三組斷層線,互相交錯在金融部門:

  1.政治壓力斷層線
  為了減緩貧富差距,政治上的壓力使得各國政府不得不放寬信用,超額的信貸讓金融危機四伏,以美國最為顯著。

  2.國際貿易失衡斷層線
  德、日、韓、中,以及台灣等國家多以出口導向為經濟戰略,但本身卻需求不足。而美國、西班牙為首的國家則以消費導向為經濟戰略,兩造不均導致國際貿易嚴重失衡。

  3.金融體系差異斷層線
  全球金融體系可分為二:一是以美英強調透明,以法律、契約為運作要件的體系;另一則是以開發中國家為主,以人脈作為運作中心,較為不透明的體系。

  兩類經濟體的碰撞造成扭曲、拉扯。

  金融海嘯就是我們都依照自身立場從事理性的行為所引起的危機。如果我們從發生根源對症下藥,就可以穩定世界經濟,否則我們將重蹈覆轍,讓危機不間斷的發生。

作者簡介

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G. Rajan)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教授,2003-2006年擔任國際貨幣基金會(IMF)首席經濟學家,目前為印度總理經濟顧問、美國諮詢委員會主計長和審計長。

  2003年獲頒首屆費雪.布萊克獎,費雪.該獎項是鼓勵40歲以下最好的金融經濟學家;同年他成為國際貨幣基金會歷來最年輕、來自非西方國家的首席經濟學家.

  2005年,他在傑克遜洞(Jackson Hole)年度貨幣會議上發表一篇具有爭議性的文章,警告金融發展已使全球金融風險提高,是是少數幾位在全球金融風暴發生前,即預知並提出警告的經濟學家。

  曾著有《資本家手中拯救資本主義》(Saving Capitalism from the Capitalists)一書,該書與路易吉津.加萊斯(Luigi Zingales)合著。

譯者簡介

羅耀宗(翻譯前言、第1-2章)

  台灣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曾任《經濟日報》國外新聞組主任、寰宇出版公司總編輯。所著《Google:Google成功的七堂課》獲中華民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九十四年度金書獎。另著有《第二波網路創業家:Google, eBay, Yahoo劃時代的繁榮盛世》。譯作無數。曾獲時報出版公司2002年「白金翻譯家」獎。現為財金、商業、科技專業自由文字工作者、《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特約譯者。

  曾任聯合新聞網「數位文化誌」網站(mag.udn.com/mag/dc/index.jsp)「網路創業家」專欄作者、《管理雜誌》UPSIDE特約編譯、《中央日報》全民英語專刊特約作者、總裁學苑《網路春秋》專欄執筆人。

李建興(翻譯3-4章)

  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曾任漫畫、電玩、情色雜誌、科普與旅遊叢書編輯、路透新聞編譯,現任專職譯者,譯有《未來十年,這樣做才能致富》、《丟掉飯碗找回人生的一年》、《袒裎相見:瘋狂、創新、成功的維京集團》(合譯)等書。

周玉文(翻譯致謝、5-10章、後記)

  政大新聞系國際新聞組畢業,曾任職於《華爾街日報》、證券公司,目前任職於某財經雜誌。


【導讀】誰能成為世界成長新引擎,重建貨幣金融新秩序?
前言
第一章 沒錢買東西?那就多借點錢啊
第二章 靠出口促進經濟成長
第三章 反覆無常的外來資金
第四章 脆弱的安全網
第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六章 當金錢至上
第七章 銀行業賭一把
第八章 改造金融業
第九章 改善美國機會
第十章 蜜蜂寓言重演
後記
作者註釋



導讀

誰能成為世界成長新引擎,主導貨幣金融新秩序?

  作者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G. Rajan)是研究金融發展及銀行一位非常傑出的學者。他早期發表的一些經濟發展與金融發展在全球一流期刊,如《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金融經濟學評論(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金融中介期刊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以及其它一流期刊。

  當他年齡更長,思想也更成熟,他或許希望能將學貢獻給社會,或許心中有話不吐不快,他的撰述開始多元化,本書即是這改變下的產品。當遇到二○○八到二○○九年的金融海嘯,他開始思考為何有此現象?為何這一次不一樣?為何理論與實際不符?然後左右手開工,左手寫學術論文,右手寫出比學術文章簡單,但比一般投資書籍複雜的書。

  《金融斷層線》就是這樣一本書,作者用斷層線(fault lines)提出描述當前全球總體金融學理與實際情況的不一致。本書在二○一○年十月且贏得金融時報及高盛企業叢書第一名。所謂斷層線是指地球表面斷裂的地方,地殼板塊在這裡接觸,造成衝擊。這些斷層線附近累積起巨大的壓力。作者談及全球經濟出現的斷層線,並且說明這些斷層線如何影響金融部門。

  他雖以「全球」總體金融及經濟為關心重點,但書中美國例子最多,而其中在第二章談到台灣的出口導向,他指出全球總體金融及經濟有下列一些斷層,例如貿易失衡,我以下亦以此為開場白。

  在貿易的斷層面,我們約略可以中國大陸崛起區分兩段時期(只是簡單區分)。在崛起之前,此時美國進口多於出口,而臺灣、韓國,日本、甚至德國出口多於進口,雙方相加,貿易方面,雙方約略維持某一形式的均衡,美國一國當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而其強大國力可吸收全球的出口,各國匯率也較不用大幅變動,此時由於美國經濟體質好、國債安全程度全球第一,故這些出口國家賺到的美元,再買美國公債,則錢從美國出去,最終再回到美國,金融方面,雙方亦達到均衡,這模式也進行約三十年(約一九七三到二○一○年)。此時學理的說法是這些出口國家的經常帳為順差,而金融帳為逆差;而美國正好相反,金融帳有順差而經常帳卻有逆差,兩類國家互補,全球維持均衡。

  但約略在大陸崛起之後,由於大家都要出口導向,拚老命生產產品,而美國又國力略退,無法全部吸納全球出口,則誰還可當進口國,換句話說,誰當引擎?就像人會老、心會更寬、事會更懂、美人會遲暮,世事也會變,三十年了,有三件事改變了!

  一、日本及德國豈可一輩子只當出口國?其產品打遍天下無敵手,如豐田及寶馬汽車,這兩國的出口日益暢旺,美國在政治及經濟均無承受。在政治上,它引起貿易報復;在經濟上,美國胃納有限,要求這二國不應只有出口,也要有內需進口。

  二、中國大陸崛起。起始中國大陸亦大量出口,美國亦歡喜有更多便宜產品,但這使美國貿易赤字更失衡,因此要求中國調整,例如人民幣升值,增加進口。

  三、美國的經常帳及預算赤字逆差更大。

  為解決這些問題,美國央行採用寬鬆貨幣政策,加上政治的壓力,甚至印鈔票,使得全球流動性大增,這使稀少能源如黃金、石油,及食物產品等價格上漲,但同時出口導向的國家又生產過多的一般產品,而美國卻無能力也不願接納這麼多出口,這引起全球失衡。二十大工業國(G20)在美國的領導下,要求自由貿易及匯率應尊重市場機能,但出口國在出口貿易上獲得經濟成長好處,不願意升值;而反過來要求進口國減少消費時,誰都不願調整,則誰來吸納這些大量出口?或誰當引擎?是德國(歐盟)?日本?還是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十二五會議的加強內需就是這思維下產物。 但如果大家都很自謙說自己不夠合格當引擎,但如果沒人當,出口產品往何處銷?全球經濟如何恢復均衡?經濟的失衡又衝擊到金融市場,這產生了一大斷層。

  美國人最賊,他說:大家都不願對全球失衡負責,不願升值以增加進口、減少出口,那麼就別怪我不客氣。所以他運用美元是全球貿易關鍵通貨、又是全球各國最重要外匯存底的優勢,採用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這使全球貨幣流動性大增、物價上漲;這衝擊了全球市場,美國拿大量紙張換取有用物品、能源等,使各國美元的外匯存底價值減少,但卻不用對失控的能源價格上漲負責,這「有權無責」就是斷層,所以美國前財政部部長約翰.康納利(John Bowden Connally, Jr)才會像無賴地說:「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是是你們問題!」

  只是當「美國綁架全世界」(二○一一年七月底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發表評論)、「美國是寄生蟲」(俄羅斯總理普亭於二○一一年八月一日在莫斯科青年論壇對美國的抨擊)等憤怒字眼紛紛出籠之後,各國卻沒有反省,到底是誰讓美國成為無賴?當大家都要出口,卻減少進口的時候,是美國人接納了這些出口,美國可能認為自己正拯救全球經濟呢!這些出口大國中,德國及日本因為採用浮動匯率,符合所謂中尊重市場機能,所以較少被責難,但中國大陸採用固定匯率,所以受到極大壓力,雖台灣因為太小,所以沒人注意,但台灣是否亦應注意這世界局勢的改變?

  美國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造成美元貶值的壓力大增,美國公債價格下跌,而上述出口導向國家也正好同時是買最多美國公債的國家,由於這些出口國對於美國的這種行為極端不滿,所以它們陷入兩難,開始思考要繼續買美債?還是要拋售呢?

  其實這所有的核心問題,都是美元變弱卻尚未找到取代品,全球極待建立一個新的全球「貨幣金融新秩序」,這個名詞場景似乎似曾相似,即在世界二戰結束時,英國凱因斯(主張成立一個「國際清算聯盟」,以清算制為基礎)及美國懷特(主張成立「國際外匯基金」,以基金制為基礎)都建議要建立一個組織,來想辦法恢復貨幣金融新秩序,只是最後採用懷特方案,即今日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s)。
而現今這個情況,已經有三方非正式提出了解決方案:

  一、中國大陸人行周小川在二○○九年提出一個關鍵的議題,認為全球要有「超主權貨幣」。
  二、世界銀行總裁在二○一○年提出要恢復到一個「修正的金本位」貨幣金融制度。
  三、二○一一年九月一日,諾貝爾經濟學講得主孟岱爾(R. Mundell)提出全球三大貨幣區:「美元區、歐元區及人民幣區」。

  這三項方案,個人認為超越主權貨幣的提議最合理,原因是回復金本位的前提是黃金要充足,但全球黃金存量及開採量均有限。其次,成立的三個貨幣區,但任何一貨幣區要成功的前提是這一區的所有國家經濟成長要相當,景氣好是如此,景氣壞亦是如此,否則出口少的國家希望貶值,但出口多的國家卻不希望貶值,前述的失衡仍會存在,之前歐洲希臘危機殷鑑不遠。但何者較好,這些應該是未來國際貨幣金融新議題的研究主題之一。

  回想經濟學人雜誌在金融海嘯時,以《經濟學哪裡出錯了》(What went wrong with economics)(JULY 18th-24th , 2009)為封面故事,封面圖像則以經濟學原理被融化為情景。文中指出,總體經濟學理有一些重要部分無法解釋實際現象。其實這些均是斷層,往往學理越是無懈可擊,越易造成學者及政策執行者自信滿滿,這些學理包括:自由貿易是否一定對全民有利?廠商在追求利潤時,在利己時是否也一定是同時利他呢?央行是否一定不可以動用外匯存底(以前央行一定不許印鈔票,現在都可以)?而總體穩定是否等於金融穩定?等等。這些問題曾是教科書的圭臬,且這些問題過去的答案都是句號「。」,但現在是否可以改為問號「?」,亦既對錯仍有討論空間。

  最後,在「桂河大橋」電影中,主角鋪好了炸藥,等著炸毀即將通過的日軍火車,他問:我們的準備還缺什麼?答案是退潮後火藥線露出水面,被日軍發現,幾乎功虧一簣。而經濟學(廣義)一向自認為最客觀,是社會科學之母,學者如我亦常充滿自信,但這麼多的斷層:學理無法解釋實際現象,是否讓一向自以為是的經濟學學理及我也應深刻自我反省且更謙虛?退潮之後,什麼會裸露出來?

臺灣大學財金系教授 沈中華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