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培養女兒上北大

培養女兒上北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136070
史生榮
人類智庫
2012年1月18日
107.00  元
HK$ 90.95  







叢書系列:親子教養類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23 cm / 普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親子教養類


[ 尚未分類 ]









  普通家庭的好爸爸,如何培養女兒上北大

  現今是個少子化的社會,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突顯了教養不再有試驗的餘地。作者史生榮是大學中文系教授,在教養女兒的路上,他比任何人都還要細心用心,用無條件的愛對女兒勤教嚴管,將每次的親子互動都視為教養女兒的重要片刻,不錯過任何可以教育孩子的細節,精心培育孩子,最後女兒也以優秀的成果回報這位難得一見的好爸爸。

  教養孩子就像種花一樣,不是你愛它、勤於澆灌,它就會長得好;還必須了解花的生長特性,懂得科學培育的方法,按花期生長規律來栽培,才能讓花成長茁壯。

  對「教育」兩個字,史教授不只看孩子的學習成績,更重視孩子課外知識的吸收與正向人格的發展。同時,父母親以身作則示範刻苦的學習態度,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大量閱讀的習慣,都是後來女兒得以交出傲人成果的關鍵。

  內容要點精華
  ※ 沒有模仿,孩子什麼都不會;只會管教,就是與孩子對立
  ※ 責罰孩子也可以用鼓勵的;錯怪、錯打了孩子,怎麼辦?
  ※ 老師是人,不是神;別在孩子面前批評老師
  ※ 課堂上聽懂了,其他就不難了
  ※ 上課認真聽講,放學時間都是自己的
  ※ 語文學得好,數學也會跟著好
  ※ 寫出心裡想說的,就是好文章
  ※ 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
  ※ 轉移興趣才能解「網癮」的毒

作者簡介

史生榮

  1963年生,祖籍甘肅武威。1984年畢業於武威師範學校,1995年西北師範大學畢業,2002年於甘肅農業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任教。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文學院榮譽作家。獲「首屆甘肅省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所謂教授》、《大學潛規則》、《所謂大學》、《縣領導》、《所謂商人》五部、中篇小說60多部、短篇小說20多篇。

  《所謂教授》於2004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文學圖書,《縣領導》2006年暢銷書排行榜,《教授不教書》獲2003年敦煌文藝獎二等獎,《人在江湖》獲首屆黃河文學獎。

  從女兒出生前就開始研究學習教養孩子的專業知識,還沒真正當爸爸,就先學習怎樣當個好爸爸。堪稱是最會講道理、道理也講得最動聽的好爸爸!


第一篇 好榜樣---先從父母以身作則談起
第二篇 好行為---要有好成績先學守規矩
第三篇 好孩子---鼓勵讚美是最好的教育
第四篇 好學校---父母要配合學校教孩子
第五篇 好同學---培養孩子建立人際關係
第六篇 好成績---學習有效率的讀書方法
第七篇 好學問---廣泛閱讀累積課外知識
第八篇 好人緣---人格決定孩子未來命運
第九篇 好品德---中國傳統美德不要忘記
附 錄 從孩子出生開始準備吧



推薦序

讀書也要讀得很快樂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黑幼龍

  我常在演講中提到這個故事:有位神父在工地中看到工人在敲磚,很好奇,於是就上前問他們在做什麼。第一位工人回答說:「我在敲磚哪!」第二位回答神父說:「我在養家活口。」第三位工人則回答:「我在蓋一座哥德式的大教堂!」

  是的,每個人為自己手上在進行的事情,但不同的願景卻決定了不同的定位。就像本書作者對於教養孩子的看法是:「養兒育女不是自己家裡的事,而是影響深遠的大事!」看法不同,作法就不同。

  作者不是教育專業人士,只是一個出身於社會基層家庭的父親,但是卻能把握住女兒從出生那一刻開始的每一個生活細節,透過自己進修學習的專業知識,給予女兒無微不至的愛與關注,在一般家庭中實在是少見。尤其他是一位也要上班工作的父親,而不是我們刻板印象中教育孩子都是媽媽的事。

  有一部電影叫《一路玩到掛》,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裡面提到埃及人有個傳說,人死後的靈魂到了天堂的門口,會被問兩個問題,而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是什麼,就決定了這個人是否進得了天堂。這兩個問題分別是:

  「你這一生快樂嗎?」
  「你這一生曾經幫助別人更快樂嗎?」

  是的,「快樂」這件事在我們卡內基訓練中是相當被強調的一種人生目標,無論是生活、學業、工作、事業,不但要追求成功,更要有快樂的感受。

  《培養女兒上北大》這本書從書名看,好像是在談怎樣讓孩子可以考到好學校,但實際上卻不然!整本書談的都是態度與人格的養成,而不單單只是在談怎樣考出好成績。作者一再強調,要孩子有好成績,就必須讓他願意自動自發的唸書;而要孩子願意主動唸書,必須讓孩子對讀書有興趣,做任何事都要做得開心、做得快樂,孩子才願意繼續做、才有動力去做。而且,不論是讀書、畫畫、彈琴、考試、守校規、如何和同學相處、幫助別人……等等,都要讓孩子感到那是快樂的事,孩子才會做得好。這是很難得的一種親子教育態度。

  我們當前的教育體制中,往往是以考試和標準答案為主的,但未來在工作中最重要的能力,有80%是學校考不出來的,例如熱忱、負責、自信和正面樂觀的態度,這些如何用考試比較得出來呢?作者對女兒的教育,從小就把「自我負責」看得很重要。

  例如,他主張做父母的千萬不要一味的陪孩子讀書、幫孩子做功課,這點我是相當認同的。孩子功課有不會的地方,你可以深入了解他不會的地方在哪裡,然後引導他思考,再讓他自己回答,卻不能在孩子完全理解之前就跟他講答案,否則孩子從小就會養成依賴的個性和「反正回家爸媽都會教,上課懂不懂沒關係」的錯誤學習態度。

  雖然女兒考上大門很窄的北京大學,可是作者卻不以此炫耀自己的女兒多會唸書考試,全書談論最多的不是他教女兒讀書方法,而是專注在「做人道理」的養成。例如,從家裡到學校,他教孩子從小就要守紀律、要勤勞。因為這是一種「尊重」與「自信」的態度,也是社會職場上很重要的成功要素,也是我們在卡內基企業訓練中,列為相當重要的訓練課程。作者在書中多次舉例強調,考上什麼名校、在學校成績多好,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良好的品格和態度。因為出了學校、進入職場,才能真正分出高下。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一位年輕人到了水族館參觀,看到三個大小不同的鯊魚水族箱,裡面養的鯊魚大小也不相同。最小的水族箱裡,鯊魚的體態最小,大一點的水族箱裡的鯊魚比較大。年輕人便問館長,這麼做的目的是不是在鯊魚還小的時候先把牠養在小水族箱中,等到牠長大一點了,再移入大一點的水族箱呢?

  館長回答說,不是的!事實上是,在小的水族箱裡的鯊魚只能長那麼大,養在大水族箱中的鯊魚,就可以長得比較大。

  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父母看待孩子未來成長的格局有多大,就會採取多大格局的教養方法,孩子就會成長到多大的成就。

作者前言

教孩子真的不是難事

  寫完這本書的最後一個字,擱下筆,女兒幼年時可愛俏皮的影子突然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往事歷歷在目,無法忘懷。回顧教育女兒的歷程,我感到慶幸,慶幸當時竟然是那麼地愛女兒!竟然為了教育女兒那麼地虛心好學,看了那麼多教育方面的書,也動了那麼多如何教養孩子的腦子。現在,這一切總算是有了代價!

  朋友問我,如此用心栽培孩子,難道不覺得累嗎?我告訴他,如果你愛自己的孩子,也有教好孩子的強烈渴望,不但不會覺得辛苦,反而是一種很大的樂趣!看到孩子聽話、可愛、健康地成長,父母心中的快樂是難以言喻的!

  當然,並不是努力就一定能教養出好孩子。只有懂得教育--科學的教育,依照教育的正確準則辦事,才可能教好孩子。就像養花一樣,並不是只懂得天天澆水就好,還必須瞭解花的特性,用適合的方法栽培,花才能茁壯成長。

  可是,多數父母往往都是憑著自己的經驗來教養孩子,而且都很自信地以自己的喜好和對錯的價值觀來教育孩子。然而,盲目地拿孩子做實驗,不但會毀掉一個人,更會毀掉下一代。俗話說:「種不好莊稼,是一年的麻煩;教不好後代,是一輩子的麻煩。」養兒育女本來就不是自己家裡的事,它應當要被當成國家大事來看待的。

  在我們小時候的那個時代,鄉下人種田也講究科學方法;但什麼是用科學方法種田,沒有人知道,上面說了算!於是就出現一些荒唐可笑的舉措。例如,想要玉米收成好點,就徒手將玉米苗根部的土挖開,露出玉米的細根,給它先在太陽下曝曬個十來天後,再撒上肥料,埋平澆水。

  結果呢?一百多畝玉米,十多天沒日沒夜地挖下來,每個農民十根手指頭都血肉模糊了,收成不但沒更好,反而因為把玉米根曬傷了,產量變得更低了。現在的農民覺悟了,沒那麼愚昧了,知道在現代化的浪潮中,不懂科學種田,就種不好莊稼。同樣的,不懂科學化教育,就教育不好孩子。

  現代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教養孩子方面,比農人用手刨玉米曬根還要勤快。每天花許多時間陪孩子讀書學習,但往往是越陪問題越多,孩子的學習成績越沒辦法進步,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不懂科學教育!

  做為人類,許多基本經驗法則是可以共用的。但是初為人父母,卻沒有教養孩子的經驗,就需要我們學習前人成功的經驗。有了前人成功的經驗,再根據孩子的個別差異與特點,多點創意、多點想法,找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教養方式,這就是教育孩子的科學態度。

  如果父母可以用科學客觀的態度,而不是個人的偏好來教養孩子,教育的品質才能向上提升,親子互動關係更好,孩子的學習少點挫折感,多點成就感,就可以擁有健康快樂的童年,這不正是每位父母最想要看到的嗎?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