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我想遇見妳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68222
楊照
遠流
2011年8月01日
117.00 元
HK$ 99.4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綠蠹魚
規格:平裝 / 272頁 / 特16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綠蠹魚
分
類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同
類
書
推
薦
天賦就是你的超能力:陪伴青少年認識自我,成就最好的自己
我們的孩子可以比AI更聰明嗎?
培養孩子的「內在力」,不愁未來沒有一席之地:自主選擇、善用時間、勇於質疑……擁有八種軟實力,孩子才具備了跑第一的能力!
笨小孩不是天生的,只是大腦尚未開發:專注力×實踐力×好奇心,用故事激發學習熱情,讓孩子離夢想更靠近
爸媽這樣說最有效!七堂溝通課讓孩子專注學習、衝出好成績:CP值最高的親子對話法,引導孩子突破情緒×人際×學習障礙,建立高效讀書習慣
內
容
簡
介
我希望妳早早準備好,開放自己,
讓世界的豐富,透過感官與想像,
都變成妳生命中的豐富。
妳生命的一部分,自己來不及記憶的部分,
可以保留在我這裡,
不會消失,不會遺落。
他,每天六點即起,幫女兒準備新鮮的午餐便當,
陪女兒練琴、說音樂裡的故事與靈魂,
每晚女兒睡前,伴著講悄悄話兒,
和女兒擁有媽媽不知道的秘密……
這樣深情的楊照,唯此書有。只因「遇見」眉眼晶亮的女兒,在一頁頁寫下期許的筆記裡,呵護伴引她時時刻刻的人生。音樂、生活、閱讀、壯遊裡的大小事,訴說著熱情、包容、自尊、夢想的寬闊景致,點滴絮語,情懷足跡,教養無處不在。而你我,也能從柔韌至情的文字中,細細咀嚼伴隨孩子成長的處世信念與美好價值。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等職;現為《新新聞》週報總主筆、「博理基金會」副執行長,並為News98電台「一點照新聞」、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節目主持人。
楊照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這是楊照第一次以父親角色,寫給女兒的筆記,情感濃郁,既生活化又具有深刻思維。
著有:
長篇小說:《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
中短篇小說集:《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
散文集:《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
文學文化評論集:《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
現代經典細讀系列:《還原演化論:重讀達爾文物種起源》、《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夢的解析》、《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
近作:《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想樂》。
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mclee632008/
微博:weibo.com/yangzhao63
目
錄
推薦序 寫給女兒的情書 張大春
推薦序 爹的無師傅? 陳浩
推薦序 樹立一種生命態度 陳之華
推薦序 拋下身段的愛 李苑芳
推薦序 父親心底愛的呢喃 蔡淑(女英)
自序 成長的不只是女兒
之一 聽妳,說生命中重要的事
為生命做好準備
快樂的豐沛可能性
為自己生活負責的樂趣
為了一個正直的未來
付代價都要交朋友
謙卑地面對巨大傳統
堅持將事情做對的精神
馬尾飄飛的小小飆車手
挑戰一下自我極限吧
學習帶來的自由
很不划算的反應
起起落落好過一成不變
雪地上的第一跤
雪夜中不願戴上帽子的女孩
偏心的限度
聽妳說生命中重要的事
之二 不把妳寵壞,也希望妳懂
我喜歡的老師
做爸爸最基本的責任
養兒防老
活在熱情的人群中
愛我所熟悉的
珍惜自己讀不懂的書
想像自己是一扇窗
當老師的心情
多交和自己不一樣的朋友
熱情帶來最大的魅力
找到音樂與書籍裡的「柔軟的心」
為了不炫耀的緣故
整理自我、傳達自我的新階段
在別人畫的框框裡打造自由
音樂是自己的
和老師不一樣的判斷
之三 因為妳,我不怕老去
止不住笑聲的人生歷險
要做個怎樣的人?
愛與自覺修養
不怕老去的最佳靈藥
我們的共同興趣
再次認識自然
站在窗邊眺望的身影
小孩也是大人的窗口
追求完美的過程比結果重要
責任感帶來安穩安心
幫妳留著妳來不及記憶的時光
我們都愛瑪法達
如果我不是妳爸爸……
「動作快會要我命!」
值得珍惜的生活偶然
之四 和妳一起,張望世界
日常英雄
為自己而不是為別人演奏
「我涼涼的歌是一帖藥」
迷疑摸索的過程
學會無懼地張望世界
在運動場上「學輸」
搭五點零六分去等五點的
別死背抽象漂浮的道理
運動家精神不只是「勝不驕敗不餒」
罰站都還比去紫禁城好?
體貼與個性間的平衡
獨立判斷或標準答案?
三分之一是天蠍座
沒有打架,只有打人和被打
享受「發呆」的樂趣
映證《天地一沙鷗》
那瞬間消失的美景
之五 伴妳成長,為妳記得的幸福
要拍出什麼樣的照片?
那一天,我不會哭的
在特別的名字背後
當樂譜掉下來時……
堅持品質的一場畢業音樂會
藏在身體裡的資產
取消了的畢業旅行
收到考試成績單那天
不變的「爸爸」,變化的角色
序
推薦序1
爹的無師傅?/陳浩(作家 博理基金會執行長)
喜歡聽朋友講女兒的故事,特別是當父親的說的女兒故事。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不久前,和我一樣有倆女兒的好友W透露,老婆悄悄告訴他大女兒初經來潮的一剎那,那漢子眼淚奪眶而出,做媽的嚇了一跳,不解的問:「怎麼啦你?」
母性大約是天生,父職總是後學,做為女兒的父親,找不著師傅,困而學之的,一定不只我一人。
女兒,來自另一星球的生物,別樣的靈魂。從呱呱墜地,抱在懷裡,便驚慌失措,小小的蓓蕾,好生呵護,怎生將養?
打小嬰兒起,為她洗澡,有幾年歲月還可父女共浴玩耍,轉眼之間,你連做夢都想她還能吵著要鑽進你的被窩,她卻已經長成在大街上都不太願意跟你牽手的少女了。有愈來愈多的秘密,更多難猜的心事,她比你追求過的任何女生都複雜。這是從哪一天開始的?父親們坐在熟睡女兒的床前,有說不完的話,化為心裡的獨白?
比起我到今天仍然無法設防的驚慌失措,楊照這女兒的爹可是太有才了,靜好安穩,理性感性如絲如絮,娓娓道來和他那聰慧女兒的點點滴滴,有為有守,心心相映。這書稿我反覆讀了兩遍,愛不釋手。原來,我那做爹無師傅的理論竟要推翻的。我不免十分遺憾,這書為什麼不能早出十年?讓我還來得及學而知之。
楊照的書我從來愛讀,這本最得我心。
推薦序2
樹立一種生命態度/陳之華(親子教育作家)
我在各地演講分享之際,經常遇見不少人提問:「對於無法改變的環境,父母能夠怎麼做才好呢?」
一直以來,我總是這樣回答:或許環境相對保守而一時難以改變,但我們可以給予孩子更多元的歷練;當環境相對封閉時,我們可以給予孩子更寬廣的選擇;當環境已經過度競爭時,我們可以讓孩子看到更寬和、包容的視野……
我們永遠可以給予孩子的,就是多一點不一樣的養分,多啟發一些不一樣的價值觀。這絕對不是為了刻意追求不同,而故意彰顯出不同,反而是因為我們確實可以在生活中,為孩子樹立起另一種對於生命態度的「典範」。
這份「典範」,不是毫無情感的教條、大道理和非人性的空洞口號,而是一種身體力行的生活實踐,以及我們對於周遭人、事、物的敬重態度。
「典範」,不是永遠完美無缺、無懈可擊,而是在日常生活裡,讓孩子了解到我們的堅持、原則,以及樂於學習成長的態度。當孩子看到我們努力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大人時,也會從中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學習到對自己生命負責與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氣。
楊照先生出版了各類型的許多好書,從去年的《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到今年上半年的《想樂》等,都呈現了他一貫的多元關懷寫作視角。這次又隨著他的女兒從小女孩轉向青少女,出版了這本寫給女兒的愛的書寫《我想遇見妳的人生》。
這本書,同樣有著楊照的正直信念、音樂觀點和人生價值,卻又承載了更多為人父親的角色、責任、努力、期許、情感、不捨、關懷與無盡的愛;而這應該正是楊照所想傳達的「典範」吧!
能推薦楊照的書,是我莫大的榮幸。除了因為我也有一位天蠍座的女兒之外,更因為他寫下了很多值得深深閱讀與思考的人生哲思啊!
推薦序3
拋下身段的愛/李苑芳(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祕書長)
這本書乍看之下,好似一本記錄女兒生活成長的親子書;但在詳讀後,赫然發現,這是一個父親謙和地蹲在女兒面前,拋去所有的身段、威權,委婉地跟她談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雖道遠,卻沒有任重感,因為一言一語充滿了深情,充滿了愛。誠如作者所言:「有了另一個比自己更重要的對象,自己變得不那麼核心了。」
印象中父親與孩子的互動,大多是朱自清的《背影》;可是,楊照卻勇敢地轉過身來面對孩子,把自己的缺點甚至弱點,毫不保留地攤在女兒面前,讓孩子能全盤看清,希望能藉由自己,幫助她了解人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如此祭出自我以求豐富孩子視野的父親,實在難得!
愛人,尤其是愛孩子,大部分的人都是任性地依著自己的好惡去愛,依著自己的需求去愛、去期待孩子。在這本書中,反而看到一個父親,提醒著自己要跟隨孩子的成長,適時調整自己的步伐,學會「將手一點一點從孩子身上拿開」,因為「如果一直用相同的方式對待孩子,原來有用的,很快就會變得無用,甚至有害了。」這是頗值得父母深思的地方。
推薦序4
父親心底愛的呢喃/蔡淑(女英)(新北市書香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
平常接觸很多媽媽,大家說著自己的小孩,分享親子間的故事,這些媽媽都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得到反省與成長,包括我自己在內。媽媽們也會談到另一半教養子女的方式,可是,在這群認真的媽媽口中,我總感覺爸爸只是個配角,也真的難得遇到大談教養經的父親。這本書大大滿足了我窺見一個父親心底對女兒的愛的呢喃,我相信很多父親都有同樣的心境,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那就看這本書吧!把愛說出來的感覺很棒的!
他序
寫給女兒的情書/張大春(作家)
楊照寫了一本書,這大約是近年來每個月都不稀奇的事。年過四十以後的楊照,幾乎在每一個他所接觸的領域上都能發表深入淺出而博覽覃思的意見,我幾乎已經養成了一個「所知不太妙,每事問楊照」的習慣。所以很多時候,我會不太清楚他的哪些主張原來出自他的哪一本書。
這一本卻相當特別──它是一本情書。楊照明目張膽地背著老婆和另一女孩傾吐心事、反思現實、墾抉記憶、期許未來;其多愁善感,迷惘惆悵,非墮入情網不能辦。繼《迷路的詩》之後,楊照再一次輕掩住他搏理擅辯的滔滔之論,娓娓向女兒述說自己。
這個女兒李其叡和我自己的一雙兒女也是青梅竹馬的友伴,兩家時時過從,近年來幾乎每週相聚,大約都是為了孩子能夠玩兒在一起的緣故。原本是三個步亦步、趨亦趨,幾乎同時開始學鋼琴的孩子,大約從上小學起,李其叡和我家兩個的距離便拉開了。不數年下來,雖然每週相見嬉遊打鬧依舊,可是在音樂演奏的表現上相較起來,李其叡與張容、張宜的差距,就像《莊子》書中藉顏淵之口所形容的那樣:「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我也是在這段期間才發現:楊照除了閱讀勤勉、議論迭宕、萬般入耳即關心之外,也無時無刻不在細膩、綿纏地省視以及記錄著他這位獨生女兒時時刻刻的人生。書名《我想遇見妳的人生》──乍看有些奇怪:孩子的生命不就是你轉製出來的麼?過去十多年間的日日夜夜,你不都參與了這孩子生活裡的點點滴滴麼?你還想「遇見」甚麼?
停頓在這個語詞上,讓我們讀讀這一段文字:
球場裡的座位是不對號的,我最喜歡找父子一起來看球的,坐到他們身邊去。那樣的球迷爸爸都會在關鍵時刻,將他累積多年的看球經驗,傾倒給兒子。他會解釋投手剛才投的球路多麼刁鑽,會說打者握棒的方式顯示他預期投手會給什麼樣的球,會提醒外野內野防守者怎樣移動他們的位置。當然,他更會從記憶寶盒裡挖出自己看過最精采的球賽過程、畫面,還有多采多姿的統計數據。……我那時候就想:將來無論如何,我要跟我的小孩有一樣的興趣,可以那樣對他說著我的經驗、我的知識。(〈第三章.因為妳,我不怕老去〉)
這段引文的節略之處,有兩句尋常話值得丹黃標著:「球場上的叨叨絮絮,也必定會是兒子一生最寶貴、最溫暖的記憶。」我們所經歷過的生活、所掌握過的訊息、所流注灌溉過的情感,在時間巨力的催迫之下,非但不可停、不可逆,也似乎不能稍佇於寸心,古人以「白駒過隙」立喻,所說的豈只是時光飛逝而已?「白駒過隙」之嘆,所感慨的正是「錯身而不及遇」的失落。
我們這一代人的父母親大多話少,生養子女無論是教之以德、誨之以禮、授之以技、傳之以術,多屬「吉人詞寡」之類,據我在閒談間向身邊的友輩儕流打聽,絕大多數都不太知道自己的父母在青春年少之時具體而有細節的生命內容。那一輩的人,是不會將他們的心事情懷暴露得太多或太深的。若是放在文本的傳統看去,就連以給兒子寫家信而傳世的傅雷,或者是在病榻上不斷向女兒告白心緒的梁啟超,都沒有敞然交代自己生命瑣屑的用意。無論是藝術或政治,他們都在「大於一個人」的面向上標定了自己的位置。
可是,就楊照的體會和覺悟來說,事情不只是這樣。顯然,唯有「叨叨絮絮地述說」,才是「遇見」的真諦;唯其透過不斷地傾吐,既揭露著自己的青春身世,也辨認著女兒的成長軌跡。他的確如願和女兒有了「共同的興趣」,也的確能夠暢快地「對她說著我的經驗、我的知識」,然而尚有其它──
我記得,走在中山北路上,應該是秋天,風吹過來還不覺得冷,然而卻吹得地上的落葉翻飛騰走。我的小提琴老師說:「他們在對你說話,知道嗎?海頓、莫札特、貝多芬、帕格尼尼、韋尼奧夫斯基,你聽到他們在對你說話嗎?如果你了解他們在說什麼,你就知道怎樣演奏他們的音樂了。」(〈第二章.不把妳寵壞,也希望妳懂〉)
小提琴老師對楊照說這話的時候,楊照大約只有如今李其叡的年紀。也許她懵懵懂懂地能夠體會,她的父親除了曾經許願要和她分享的經驗和知識之外,還傳達了這篇文章裡提到的一個訊息,那就是小提琴對鋼琴宣示過:「我的一切,都是為了你!」
這樣的話,傅雷和梁啟超還不會表達。
自序
成長的不只是女兒
最早動念想的,是寫十二封長長的信,給女兒長大之後讀。
那時候,她才三歲多吧,當然不可能懂得我寫了甚麼。像是放進玻璃瓶子裡擲入海中的「瓶中書」,經過多年波濤浮沉,才到達初識歲月之岸的女兒手中,展讀發現在她小時候,爸爸曾經如此想像、期待過她的人生。
十二個主題都想好了,當然都是我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累積出來的關懷,文字、閱讀、音樂、壯遊、古典、自然……幾封信快速寫完了,還有幾封開了頭擱在書桌上。
擱著也就擱著了。沒有多久我就失去了繼續寫這些信的動能,因為現實生活中和女兒的互動愈來愈多,相對地就愈來愈沒有理由去想起那站在歲月之岸或堅定或徬徨的未來女兒了。
一直到二○○八年,女兒三年級了,進入了很愛發問的時期,而且抱持一種堅持要得到答案的態度。常常她問了一個問題,我自然地反應:「啊,這妳不會懂啦!」她會說:「你講啊,我不懂也沒關係。」
她問的問題,很大一部分關係生活的意義。被她問多了,我也就慢慢養成習慣,即使她沒有問,遇到了有感觸的事,我會對她解釋起來,真的不管她聽得懂聽不懂。
當然她不會馬上就懂,於是我就提筆將這些有的對她說過、有的只在心中轉過的念頭記錄下來。前後記錄了三年,今年夏天她從小學畢業,為她而寫的生活筆記也有了一本書的分量。
徵得女兒同意,加上她媽媽幫忙想了書名,提供多年來陸續拍攝的照片,這本書就以我們三口首度家庭合作的形式完成了。我自己回頭讀了一次文字,發現裡面所談的,其實仍然不外是早先十二封信中的那些主題:文字、閱讀、音樂、壯遊、古典、自然……但在形式上,從原本的獨白,變成了互動記錄,添加了許多我一個人的寫作不會有的趣味。這是女兒的貢獻,也是女兒給我帶來的巨大影響。
原來,在這些年中,成長的不只是女兒……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最親近的陌生人:楊照談宮本輝(日本文學名家十講9)
2.
以愛與責任重建世界:楊照談村上春樹(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0)
3.
最親近的陌生人:楊照談宮本輝【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9)
4.
以愛與責任重建世界:楊照談村上春樹【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0)
5.
概念民國:不一樣的中國史.迴音
6.
概念民國:不一樣的中國史.迴音(限量親簽版)
7.
您好,馬克思先生:《資本論》及其所創造的世界
8.
如何成為真正的信仰者:楊照談遠藤周作(日本文學名家十講7)
9.
曖昧才是真理:楊照談大江健三郎(日本文學名家十講8)
10.
如何成為真正的信仰者:楊照談遠藤周作【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7)
11.
曖昧才是真理:楊照談大江健三郎【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8)
12.
活著是為了說故事【作者親簽版】:楊照談馬奎斯百年孤寂
13.
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楊照談馬奎斯百年孤寂(三版)
14.
走在人生的懸崖邊上:楊照談太宰治(日本文學名家十講5)
15.
走在人生的懸崖邊上:楊照談太宰治【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5)
16.
追求終極青春:楊照談三島由紀夫(日本文學名家十講6)
17.
追求終極青春:楊照談三島由紀夫【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6)
18.
小說裡的人性羅生門:楊照談芥川龍之介(日本文學名家十講3)
19.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日本文學名家十講4)
20.
小說裡的人性羅生門:楊照談芥川龍之介【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3)
21.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4)
22.
理想的藝術家生活:楊照談夏目漱石(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
23.
理想的藝術家生活:楊照談夏目漱石【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
24.
陰翳的日本美:楊照談谷崎潤一郎(日本文學名家十講2)
25.
陰翳的日本美:楊照談谷崎潤一郎【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2)
26.
不一樣的中國史(全13冊)
27.
不一樣的中國史(7-13冊)
28.
不一樣的中國史13:從變法到革命,顛覆帝制的時代──晚清
29.
不一樣的中國史12:從八旗到洋行,天朝震盪的時代──清
30.
不一樣的中國史12:從八旗到洋行,天朝震盪的時代──清(作者親簽版)
31.
不一樣的中國史11:從光明到黑暗,矛盾並存的時代--明
32.
不一樣的中國史11:從光明到黑暗,矛盾並存的時代──明(作者親簽版)
33.
不一樣的中國史11:從光明到黑暗,矛盾並存的時代──明(作者親簽版)
34.
不一樣的中國史11:從光明到黑暗,矛盾並存的時代──明(作者親簽版)
35.
不一樣的中國史9:從黨爭到鐵騎,征服王朝的時代──宋、遼、金
36.
不一樣的中國史10:從士人到商幫,商業驅動的時代──元、明
37.
不一樣的中國史9:從黨爭到鐵騎,征服王朝的時代──宋、遼、金(作者親簽版)
38.
不一樣的中國史7:從女帝到胡風,盛世裂變的時代──隋、唐
39.
不一樣的中國史8:從外放到內向,重文輕武的時代──五代十國、宋
40.
不一樣的中國史7:從女帝到胡風,盛世裂變的時代──隋、唐(作者親簽版)
41.
楊照導讀思想大師套書(三冊):《在地球瀕臨滅絕時,還原達爾文》、《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聆聽馬克思》、《在進入潛意識夢境前,請問佛洛伊德》
42.
不一樣的中國史5:從清議到清談,門第至上的時代──東漢、魏晉
43.
不一樣的中國史6:從世族到外族,華麗虛無的時代──魏晉南北朝
44.
不一樣的中國史(1-6冊)
45.
不一樣的中國史5:從清議到清談,門第至上的時代──東漢、魏晉(作者親簽版)
46.
不一樣的中國史(1-6冊)(限量加贈【吉光片羽藏書票】六款)
47.
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李維史陀與《憂鬱的熱帶》(二版)
48.
不一樣的中國史3:從爭戰到霸權,信念激辯的時代──春秋戰國、秦
49.
不一樣的中國史4:從無為到有為,帝國昂揚的時代──西漢
50.
不一樣的中國史3:從爭戰到霸權,信念激辯的時代──春秋戰國、秦(作者親簽版)
51.
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
52.
不一樣的中國史1:從聚落到國家,鬼氣森森的時代──夏、商
53.
不一樣的中國史1:從聚落到國家,鬼氣森森的時代──夏、商(獨家作者親簽版)
54.
不一樣的中國史2:從文字到思想,文明躍進的時代──周
55.
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 卷二眾聲歸來
56.
【楊照經典學】矛盾的美國人:馬克.吐溫與《湯姆歷險記》、《哈克歷險記》(精裝典藏版)
57.
誰是美國人?從經典重新解讀美國(《湯姆歷險記》+《哈克歷險記》全新譯本,楊照評析《矛盾的美國人》(一套三本)
58.
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
59.
可知與不可知之間:楊照讀里爾克
60.
在地球瀕臨滅絕時,還原達爾文:讀懂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61.
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聆聽馬克思:讀懂馬克思與《資本論》
62.
在進入潛意識夢境前,請問佛洛伊德:讀懂佛洛伊德與《夢的解析》
63.
1975裂痕
64.
遲緩的陽光
65.
星火:閱讀札記III
66.
楊照閱讀札記套書《烈焰》+《地熱》+《星火》(共3冊)
67.
楊照閱讀筆記:閱讀與書寫的逡巡
68.
1981光陰賊
69.
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70.
現代詩完全手冊:為何讀詩、如何讀詩
71.
詩人的黃金存摺
72.
地熱:閱讀札記II
73.
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盲
74.
楊照小說拾遺・壹:談一九四九年後的台灣小說
75.
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李維史陀與《憂鬱的熱帶》
76.
烈焰:閱讀札記I
77.
楊照的七堂公民課第二堂 打造新世界:費城會議與美國憲法
78.
誰說青春留不住
79.
楊照選讀:中國傳統經典(第一輯)一套10冊
80.
超越國界與階級的計謀全書:戰國策
81.
遊樂之心:打開耳朵聽音樂
82.
儒學主流真正的塑造者:荀子
83.
稀遊記:三個人•三種旅行
84.
想樂系列套書:《想樂》、《想樂:第二輯》《古典的思索》
85.
雄辯時代的鬥士:孟子
86.
亂世裡的南方智慧:老子
87.
忠於自己靈魂的人:卡繆與《異鄉人》
88.
開闊混同的精神世界:莊子
89.
庶民社會的主張:墨子
90.
古典的思索:想樂第三輯
91.
追尋永恆的天命:尚書
92.
封建秩序的黃昏:左傳
93.
所有人的孔老師:論語
94.
唱了三千年的民歌:詩經
95.
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聆聽馬克思:還原馬克思,讀懂《資本論》
96.
楊照的七堂公民課第一堂 以平等之名:托克維爾與民主在美國
97.
所謂中年所謂青春:對照記@1963Ⅲ
98.
對決人生:解讀海明威
99.
推理之門由此進:推理的四門必修課
100.
想樂 第二輯:聆聽五○首古典音樂的悠揚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