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的兩件政治大災難──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肆虐人類社會,造成無數生命財產的損失,受到嚴酷摧殘的人類心靈,在痛定思痛之後,卻綻放出了藝術和文學的奇苞。從時間的跨越上來看,上世紀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和消亡時間不算長,其席捲的地域面積也相對來說不算廣被,從它發端的老巢意大利,到德國納粹和亞洲日本,法西斯真正荼毒人類的規模和時間都遠不如共產主義來得深遠。然而綜觀它對人類精神上所撞擊出來的火花,確實是空前燦爛的。不提二戰之後關於納粹罪行的文學作品可以車載斗量,時至今日,當代文藝的創作中,以納粹法西斯罪行為背景描述受難者的作品還源源不絕。像 剛剛問世的美國作家尹迪安那的《通往厄爾尼的橋》(LE Indianer,A Bridge to Elne: Epic Novel of French Resistance to the Nazi Occupation)就是以一個法國南部家庭在納粹佔領時期,勇敢對抗的真實故事為背景的小說。這類的文學作品,其受歡迎和接受的程度,時值法西斯已經消亡了半世紀的今日,還歷久不衰,證明這個主題已成為人類普世的、痛苦卻又豐富深蘊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