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綠光魔法石

綠光魔法石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342745
王怡祺
文房
2012年1月01日
67.00  元
HK$ 56.95  







叢書系列:小綠芽
規格:平裝 / 160頁 / 14.5*21 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小綠芽


[ 尚未分類 ]









  國小低、中年級以上適讀

  最具生命教育意義的故事!
  一本深具療癒力的兒童文學創作!
  讓一隻鷹和一個小男孩告訴你,
  人跟動物該如何共生共榮。

  「我恨人類,是他們殺了我的家人,我要報仇……」

  天空中,一隻名叫阿飛的大冠鷲怒視著在草地上甜蜜野餐的一家人。在綠光大放之下,山神實現了阿飛的願望,將牠封印在小男孩的體內。

  變成小男孩的阿飛,開始了人類的生活,他不懂為什麼東西要煮熟才能吃?每天一定要洗澡、洗頭?更不明白那個叫媽媽的女人為什麼總是抱著他哭,另一個叫爸爸的男人總是對他搖頭歎息?

  阿飛心想,這就是對人類報仇的感覺嗎?如果是,為什麼一點都開心不起來?突然,他記起了大冠鷲小紅對自己說過的話:「人類也有好的呀…….」

  阿飛仰著頭,對著汙濁的天空哀歎著,現在的他,迷失在這城市裡,究竟要如何才能回去朝思暮想的相思樹林呢?

  *本書有學習單,請至文房出版資訊網www.winfortune.com.tw/下載。

本書特色

  (1)奇幻、童趣的故事內容,結合動物保育、生命教育等議題,輔以生動彩色插圖,帶領讀者關心大自然的環境,一起來保護動物。

  (2)本書以動物的角度出發,藉由一隻大冠鷲附身在小男孩身上,在男孩家人的關懷下,學會原諒與寬容,且珍惜生命的美好,是生命教育的最佳教材。

作者簡介

王怡祺

  臺南市人,現居臺北。
  政治大學心理系,教育系輔系畢業。
  創作方向為兒少文學、長篇小說與劇本。

  歷年得獎獎項:
  2004 經濟部工業局4C數位創作競賽動畫劇本獎
  2006 蘭陽文學獎
  2006 臺北市兒童劇本徵選個人組入選
  2007 南瀛文學獎
  2009 臺北市教育局98年度兒童深耕閱讀四年計畫入選好書(中年級組)

  著有:《筆心魔法變變變》(文房文化)

繪者簡介

三娃

  任職美術相關工作多年,曾任飯店美工、接案美編,從平面到立體創作過無數作品。

  目前專職插畫工作,以繪本、書籍、雜誌的插圖為主,偶而在文字創作上參一腳。熱愛繪圖,風格偏向奇幻、可愛、浪漫,深信當圖畫中充滿想像的時候,也就是創意飛翔的時候!



推薦序

成長中的心理投射/臺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卓淑敏

  文字洗鍊、流暢,自然而不做作的鋪陳,細緻、縝密的建構一個屬於《綠光魔法石》的世界。作者對於阿飛這個角色的形塑十分深刻,從大冠鷲變成小男孩到再次成為大冠鷲,心理的轉折和個性的呈現,一直是我所關心的。

  作者細心刻畫角色的情感,不僅是在主角的部分,其他配角像是同為大冠鷲的小紅、大偉,人類的爸爸、媽媽、姊姊和鄰居的三姑六婆以及山神,透過角色與角色之間生動的對話和陳述,交織出一個令人回味再三的作品。

  阿飛從一種強烈的憎恨、急於復仇的驅力、受到人類的呵護產生的矛盾與懷疑,直到結尾的釋懷與原諒──原諒自己也寬恕人類,似乎是我們意料之中的「快樂結局」。但是,在《綠光魔法石》裡,如果只聚焦在議題上,那麼,我想讀者會錯過許多平實的詞句所營造出的感動畫面,像是變成小男孩的阿飛,每每媽媽抱他時,他漸漸產生不同的感受——「從一開始,這女人就用各種理由借機抱他,每次她的體溫、心跳,緊緊貼在他的心口上,就讓他覺得黏膩、牽絆,甚至有種酸酸、痛痛的複雜感覺,好像從前,咬了一口淺紫色桑葚果實的怪怪感覺。」而姊姊的一句話,則表達出她對弟弟阿飛的細心觀察——「他喜歡鳥,喜歡鳥的羽毛,我常常看到他摸髮夾上的羽毛!」

  從大冠鷲變成人再變成大冠鷲,這種幻化的過程,如何透過文字來表達?身體的轉化是否代表思想的轉化?隨著時間的演進,「成長」這個議題如何不著痕跡的化為無形而蘊含其中。作者很細心的作了全盤的考量,從大冠鷲成為人類,失去言語的能力,保留了捕食的原始本能,讓成為人類的小飛無論是在形體或是思想上,都具有「矛盾」與「衝突」,我們看著全家人的「掙扎」與「煎熬」,卻也看到全家同心協力的溫暖。

  阿飛的叛逆、掙扎、重情、重義,種種心境的轉折,莫不是我們成長中的心理投射!閱讀本書,從詞句中感受場景的空間感,牽動每個細胞的呼吸,詩意又富有哲理。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