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方以智晚節考
9789866274619
余英時
允晨文化
2012年1月01日
117.00 元
HK$ 93.6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允晨叢刊
規格:平裝 / 35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允晨叢刊
分
類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清
同
類
書
推
薦
北洋海軍
晚清一百年(上、下):衰頹之間可見的世情與人情。那些支撐帝國的人,與畫上句點的人。
乾隆十二時辰
故宮六百年
大清帝國的衰亡(增訂新版)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情懷中國:余英時自選集
台灣人的牽絆:搖擺在台灣、大陸與日本間的「三顆心」
史學與傳統
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
歷史與思想(二版)
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三版)
內
容
簡
介
晚明諸遺老之在清初立節制行之高潔,成學著書之精嚴,影響清代兩百六十年,迄今弗衰。惟方以智密之著書雖流傳,而行事隱晦不彰,關心諸遺老史跡者,每以為憾。蓋密之入清以來,即披薙為僧。不如夏峰青主輩雖曰高尚其事,遁匿終身,要是在士林冠帶之列。其為學亦不出性理經史,雖亦蹊徑各別,而承先啟後,固同在學術大傳統之下。密之則藏身方外,學思言行,不能無殊,軌途既隔,傳述遂寡。志猶合而道則乖,所以有顯晦之相歧也。
及門余君英時,發憤有作,為《密之晚節考》,於密之披薙後生涯,博稽廣搜,備引同時各家詩文,旁涉雜史、方志、寺院碑碣、禪門掌故,下逮近代諸家所考索,一鱗片爪精思密會,排比既詳,條貫秩然。
—錢穆
明清之際,桐城方密之以智才思照耀一世,然身後品藻則已屢經改易。當乾隆之世,漢學鼎盛,四庫館臣極稱許《通雅》,所重者顯在其考證,此第一期也。密之早年治學,博雅所及,兼通物理,與並世耶穌會諸子頗上下其議論。「五四」以來,遠西郯子見重於中土,言密之者率多推其為近世科學與音韻學之先驅,此第二期也。洎乎最近,學風再變,思想與社會之關係最受治史者注目。密之少負澄清天下之志,接武東林,主盟復社,言思所涉,遍及當時社會問題之各方面,則宜乎今人之特有愛於密之者轉在其為一時代之先覺矣。此第三期也。然當密之生前,其自期果何如乎?同時流輩之視密之又何如乎?就史學立場言,此皆最先當知之事也。密之〈史斷〉篇嘗云:「尚論古今,貴有古今之識。考究家或失則拘,多不能持論,論盡其變。然不考究,何以審其時勢,以要其生平?」故未詳密之一生遭際而暢論其學術,其事終為有憾。不幸密之事跡在晚明諸遺老中最為隱晦,三百年來不僅無人譜其生平,即欲求一翔實可信之傳記亦渺不可得。唯余考密之晚節尚別有一重困難而為通常考證之所無者,即隱語系統之破解是已。以隱語傳心曲,其風莫盛於明末清初。蓋易代之際極多可歌可泣之事,勝國遺民既不忍隱沒其實,又不敢直道其事,方中履所謂「諱忌而不敢語,語焉而不敢詳」者,是也。物不得其平而又不能鳴,其聲迴盪曲折,於是隱語之系統出焉。錢牧齋、吳梅村之詩向來號稱難解,其故在此。
—余英時
作者簡介
余英時
原籍中國安徽潛山,1930年生於天津市,燕京大學歷史系肄業。1950年入讀香港新亞書院,師從國學大師錢穆。1952年,成為香港新亞書院第一屆畢業生。1955年,被推薦入美國哈佛大學,師從楊聯陞,取得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哲學博士學位。學貫中西,著作等身,以中國思想史、文化史馳名國際漢學界。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余英時文集【精裝典藏套書】(全套共28種29冊,限量300套,附特製紀念編號木座、余英時格言卡)
2.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四版)
3.
歷史與思想(三版)
4.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三版)
5.
未盡的才情:從《顧頡剛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三版)
6.
十字路口的中國史學(二版)
7.
東漢生死觀(二版)
8.
漢代貿易與擴張:漢胡經濟關係的研究(二版)
9.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三版)
10.
人文與理性的中國(二版)
11.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二版)
12.
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二版)
1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三版)
14.
會友集(上):余英時序文集(二版)
15.
會友集(下):余英時序文集(二版)
16.
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四版)
17.
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四版)
18.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三版)
19.
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四版)
20.
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四版)
21.
余英時典藏套書:史學巨擘的全方位人文書寫,劇變時代下不變的社會關懷
22.
余英時文集【典藏套書Ⅱ】:治學經驗、社會評論與詩文交誼,再探史學泰斗的生命歷程
23.
余英時政論集(上、下)
24.
我的治學經驗
25.
余英時雜文集
26.
余英時序文集
27.
余英時時論集
28.
余英時詩存
29.
余英時文集【博客來獨家套組】:治學經驗+雜文集+序文集+詩存,知識人的養成、思考與交遊
30.
余英時經典套書(共四冊)(三版)
31.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人文與民主(余英時經典作品套書,絕版再現,全新編輯校對)
32.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總論(余英時經典作品絕版再現,全新編輯校對)
33.
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余英時經典作品絕版再現,全新編輯校對)
34.
人文與民主(余英時經典作品再現,全新編輯校對)
35.
余英時文集【套書Ⅰ】:香港時代學術論著與書信選集(加贈博客來限定獨家別冊)
36.
余英時文集【典藏套書Ⅰ】:香港時代、學術論著與書信選集,重訪史學泰斗的思想軌跡
37.
近代文明的新趨勢:十九世紀以來的民主發展
38.
民主革命論:社會重建新觀
39.
到思維之路
40.
余英時書信選
41.
文明論衡
42.
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古代史篇
43.
香港時代文集
44.
民主制度之發展
45.
自由與平等之間
46.
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現代史篇
47.
余英時評政治現實(限量珍藏印章版)
48.
余英時評政治現實
49.
余英時談話錄
50.
中國文化史通釋(平裝)
51.
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三版)
52.
史學與傳統
53.
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三版)
54.
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三版)
55.
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三版)
56.
「五四」一百週年(思想37)
57.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二版)
58.
余英時回憶錄
59.
余英時回憶錄(平裝版)
60.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三版)
61.
陳寅恪研究:反思與展望
62.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二版)
63.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二版)
64.
未盡的才情:從《顧頡剛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二版)
65.
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修訂二版)
66.
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二版)
67.
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二版)
68.
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增訂版)
69.
歷史與思想(二版)
70.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
71.
思想史1
72.
士與中國文化 (簡體)
73.
蠹餘集:汴梁陳穎士先生遺詩稿
74.
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增訂一版)
75.
會友集(上):余英時序文集(增訂版)
76.
會友集(下):余英時序文集(增訂版)
77.
中國通史
78.
會友集:余英時序文集
79.
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
80.
未盡的才情:從顧頡剛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
81.
歷史與思想
82.
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
83.
重尋胡適歷程
84.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增訂版)
85.
中國通史
86.
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下冊)
87.
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冊)
88.
五四新論
89.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增訂新版)
90.
史學與傳統
91.
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精)
92.
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平)
93.
現代儒學論
94.
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精)
95.
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
96.
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
97.
會友集 ── 余英時序文集
98.
中國哲學思想論集﹝五﹞清代篇
99.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
100.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