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這樣的企圖心所架構出來的實際工作採訪量相當驚人,於是筆者號召了在二○○九年秋天一起攜手角逐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代表權的夥伴們—Little People Architects(簡稱LPA,成員包括:謝宗哲、王(吉吉)、方瑋、林建華、楓川秀雅、羅曜辰)一起進行這個非常吃重的訪談與記錄整理的工作,歷經整整一年終於有了初步的成果。對於採訪對象的選定上採取的是「回憶式」的探索,也就是由我們先自我提問地去回溯「學習建築以來,認為對個人而言最為印象深刻、同時也是啟發自身最多的台灣建築師有哪些人」來作為初步選擇的標準。這樣的做法或許稍嫌rough,而且很顯然地也存在著某種「偏見」,不過身為小人物的我們或許也只能從這樣的起點開始探索,累積一定的量之後也就能夠呈現某種有意思的觀點。因此我們首先設定出「邊界條件」,也就是先把採樣的範圍給框架出來,將姚仁喜先生設定為第一波訪談建築師中的「最長者」,而讓其他受訪者大致會是落在四十至六十歲(二○一一年現在)之青壯年建築師的這個範疇裡。粗略估算之下,這群建築師也的確就是台灣當代建築領域中最具「承先啟後」特質的世代,大約是在七○年代到八○年代於台灣受建築教育後,再輾轉前往歐美留學、於九○年代學成歸國回到台灣而發揮無比影響力的中堅級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