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凱文怎麼了?(電影書衣版) 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凱文怎麼了?(電影書衣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526813
蘭諾.絲薇佛
葛窈君
台灣商務
2012年2月01日
120.00  元
HK$ 102  







叢書系列:Voice
規格:平裝 / 464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Voice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英國文學















  ★榮獲2005年英國柑橘文學獎小說獎!
  ★英國BBC1電視台節目Page Turners推薦好書!
  ★榮獲誠品選書(2006年7月)!
  ★榮獲金石堂強推書!
  ★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華爾街日報、費城詢問報、西雅圖時報、落磯山時報、英國衛報、圖書館學刊等各大主流媒體好評推薦!

  《凱文怎麼了?》同名電影 2012年2月24日在台上映
  導演;琳恩倫賽 Lynne Ramsay
  演員:蒂妲絲雲頓 Tilda Swinton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約翰萊里 John C. Reilly 【芝加哥】

  ★2011坎城影展競賽片
  ★2011視與聽雜誌年度十大佳片
  ★2011倫敦影展最佳影片
  ★2011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導演
  ★2011歐洲電影獎最佳女演員
  ★2011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
  ★2011舊金山影評人獎最佳女主角
  ★2011休士頓影評人獎最佳女演員
  ★2012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我15歲的兒子成了校園大屠殺的惡魔!?
  一個藉由震驚社會的時事題材,檢視母性本能的動人故事。

  1999年的一個星期四,即將滿16歲的凱文,在校園內射殺了9個人。他的母親艾娃在一連串寫給丈夫的懺悔信中,回溯懷胎前的猶豫及懷胎後生下凱文,一直到兒子成了殺人犯的整個過程。這位母親自兒子一出生起就不喜歡他。凱文隨著成長所展露出的毀滅性格更是令她心生畏懼。艾娃試圖從回顧中釐清自己所應背負的過錯與導致這樁慘劇的原因,到最後竟發展出始料未及的結果……

  在這本描繪扭曲母性的精彩小說裡,以校園慘案兇手母親的角度,尖銳地探討美國文化與青少年犯罪之間的關聯,更藉由凱文這個極端的例子,碰觸了一個極為敏感的問題──母親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作者不時在書中展現精闢的見解,讓讀者對艾娃在譴責與同情之間擺盪。

  故事接近尾聲時出現懾人心魄的驚悚、扣人心弦的領悟,在讀者內心留下巨大衝擊。

作者簡介

蘭諾.絲薇佛 Lionel Shriver

  小說家。曾為《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費城詢問報》及其他出版刊物撰稿。現居於倫敦及紐約。著有《雙誤》(Double Fault)、《完美好家庭》(A Perfectly Good Family)、《遊戲控制》(Game Control)、《淌血的心》(The Bleeding Heart)、《查克與德瑞拉》(Checker and the Derailleurs)、《女性物種》(The Female of the Species)。其小說內容深具爆發力且發人深省,擄獲了不少忠實的讀者。本書堪稱絲薇佛的成名代表作,榮獲2005年英國柑橘文學獎小說獎。

譯者簡介

葛窈君

  台大外文系畢業,師大翻譯研究所碩士。曾任高中老師、明日報國際新聞中心編譯等職務,現任職於出版業。譯作有《凱文怎麼了?》、《愛莉森的打殭屍日記》(臺灣商務出版)、《從No到Go》、《我親愛的甜橙樹》、《致命的均衡》《奪命曲線》等。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推薦人數:2,共有2位網友寫書評。

Kay Feng
/ 台灣台北
2012.02.13看Kay Feng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就文學創作而言,作者對主線故事的鋪陳,與副線二○○○年美國總統大選爭議(布希與高爾究竟誰當選)的安排,恐怕是要對美國時事較有概念的人,才能看得出那種公私領域的對照:公領域的荒謬與私領域的荒蕪。但因為副線的比例占的篇幅非常少,所以即使沒看出那種對比或隱喻,或甚至完全跳過那些部分,也絲毫不干擾你理解和享受主線的精彩故事。

我是一個常常思考婚姻和母職內容的人,而且我是一個十四歲女孩的母親,在我看過的作品中,沒有任何一本比這本更寫實、更真誠、更挑釁,但是請不要誤會,我不是不同意書中那個母親的觀點,我再同意不過了,我對於她挑戰那種種加諸母職的神話要起立敬禮,致上最誠摰的謝意,儘管我可能只是讀者群中的千千萬萬分之一,但至少作者在我這裡得到滿分的共鳴。

相對的,我非常不同意封底的敘述:「扭曲母性」、「母親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懺悔」。一個殺人犯的媽媽,必然反映的是一個「扭曲的母性」嗎?這太沈重了,沈重到沒有一個活生生的人可以負擔。不是,不是,不是的。如果你看完了全書,真的仔細看完全書,你怎麼能說那是「扭曲」?這是人性,真真實實的人性。她的陳述,是她在知性上覺得有必要爬梳清楚,這才對得起自己和她所愛的丈夫,她並不是在向誰「懺悔」。

是的,她帶著罪惡感,但這不表示她「有罪」,是的,她想問為什麼,但這也不表示她認為自己有錯。即使她有錯,她也並不需要任何一個「人」來原諒她,因為,任何一個「人」都沒有立場赦免她,因為犯下大錯的不是她,而是那個始終讓她不知所措的孩子。母職是一種獨特的經驗,不是刷牙洗臉上廁所,你不能拿來比較,你只能聆聽分享,不帶價值或甚至道德判斷。

我很遺憾封底的文字忽略了這種細微的差異,所以一本原是為了揭露細微差異的書,反倒被扣上了一般流俗的「包裹式」評論,說讀者會在「譴責與同情之間擺盪」。但即使如此,我仍樂意給它五顆星,因為故事內容發人深省,足以讓我反覆翻閱,我願意忍受這些瑕疵。

在這本書裡,我看到了幾個讓人深自警惕的議題:物質生活的充足帶來虛無、媒體的邪惡本質誘發犯罪、我們對青少年了解太少。當然,這本書也讓我看到了我自己的得天獨厚:何其有幸,我有一個常常帶笑、善感多情且充滿活力的孩子。

最後一點遺憾,這本書中文版的初版至今已多年,我竟然到最近才遇見它!(所以,我會充分利用那張電影早場優惠券。)
Eden
/ 台灣高雄市
2012.02.04看Eden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一開始是以倒序穿插回憶,將重點放在校園的射擊案中,
以至於讓人以為艾娃是和已分居的丈夫的通信,
在看的途中一直覺得信件內容對丈夫的感情濃厚到不祥的地步,
所以對於最後的大爆點也不是很意外。

艾娃在懷兒子時,很標準的是個尚未準備好的母親,
她對「女人」身份的堅持及被迫接受的干涉、對生活改變及未知新事物的恐懼,
不難理解她對兒子有:因為你的存在我被撥奪放棄許多事物--的想法,
對照在自我期望下誕生的第二個孩子尤其明顯,但這個對照顯然是個悲劇,
在抱持著無法期待的想法(甚至希望不要存在)下接納一個有著異常洞晰力的兒子更是個大悲劇,
二人不斷衝突、拉扯、較勁使感情越離越遠,在意外發生後更是不可收拾,
「我已耗盡精力,太過迷惑又太過寂寞,沒辦法續繼戰鬥,就算只是出於絕望或甚至是出於懶惰,我愛我的兒子。」
這是艾娃反思下的結論,一點都不完滿,但已經最好的結果了。

因為是艾娃的第一人稱,
所以覺得對於兒子凱文多少是以一種半寫實半扭曲的描寫方式,
是個對感情譏渴,不斷以真面目挑戰母親,反覆體會著期望和失望,以至於絕望,
又不得不應付著另一份做作(父親)空洞的愛,
無法看出來凱文是出於什麼樣的想法來應付父親的“父子遊戲”,
但其結果慘不忍睹,
因為認知到被母親拒絕,因而距絕了所有的一切。
以至於凱文怎麼了?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有興趣的人可以搭備「母愛真可怕?」,看起來會更有感觸。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