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後,即向經濟部工業局提出「傳統產業升級研究計畫(CITD)」申請,獲得兩年補助(當年度經濟部工業局總共通過125項計畫,其中只有本案的補助經費為兩年,其餘都只有一年),從此展開積極研究蟬花的工作。計畫結束時,研究團隊已經完成蟬花菌絲體5噸槽的量產培養,三項基因毒及28天毒性測試,更進一步拜託宜蘭大學進行仔豬14天飼育,再完成90天慢性毒測試等一系列安全性試驗,以及完成抗Gentamycin腎損傷的動物模式探討。後來又陸續委託弘光科技大學邱駿紘教授,進行STZ誘導糖尿病老鼠,觀察降血糖及防止腎損傷的研究。另委託台中榮民總醫院鄭志雄醫師,探討蟬花在預防抗排斥藥物cyclosporin A 對腎損傷的作用(抗排斥藥物cyclosporin A 會對腎造成損傷,而蟬花可能具有預防作用);還委託台大醫學院鄭劍廷教授進行動物試驗,探討蟬花在減輕細菌脂多醣(LPS)對腎所造成的傷害等。這些研究成果均陸續在多個學術學會年會及期刊上發表,筆者也常應邀在國內的許多研討會中做說明,引起學術界及保健食品業普遍重視,認為可能繼「樟芝為元氣之寶」之後,成為最有前途的保健食品新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