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近代龍神信仰:龍.船.水與競渡

近代龍神信仰:龍.船.水與競渡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543616
黃麗雲
博揚
2012年4月15日
150.00  元
HK$ 127.5  







叢書系列:人文
規格:平裝 / 280頁 / 21*14.5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人文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民族學/風土民俗









  龍,一直被視為帝王的圖騰,具有掌握政權的力量,用之民間則行使祭儀以利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船原代表上層社會的國家體制,象徵帝王的化身,借龍船行使競渡時則有驅疫禳災之實質社效,擴大其意義則活絡地域社會的經濟。水是競渡時的載體,因是自然法則的要素,成為人類生存不可欠缺的源體。龍、船、水三體合一能達宇宙平衡的天理,含普世的宗教意識又發揮固有的經濟效益,這便是龍舟與競渡的象徵原理與實質社效。

作者簡介

黃麗雲

  東吳大學日本語學科學士、 日本大阪大學文學研究科日本學專門碩士、兵庫教育大學連合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博士。曾任東吳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講師兼秘書、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長期從事教職與研究,學術與授課範圍為日本語、日本社會文化、臺灣歷史與生活文化,現兼任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研究方向持續鑽研龍神信仰的文化脈絡與傳承延續,特別是屈原與龍舟競渡的議題。今後將涉獵孔學體系與王爺信仰的關係性研究。重要論文發表於東京論說資料保存會:《中國關係論說資料》第五十、五十一期,博士論文《臺灣龍舟競渡史——與長崎、沖繩的比較》、學術專書《近代龍神信仰-龍.船.水與競渡》(博揚文化,2012),田野調查遍及中國、日本(長崎、沖繩)、臺灣等。



序1 松田吉郎
序2 森田明
序3 余三定

第一章 緒言1
一、華夏龍跡
二、研究現況(以臺灣為對象)
三、本書重點
四、「請水仙」與「划水仙」儀式

第二章 龍舟與競渡的象徵原理並實質社效
一、前言
二、何謂龍神信仰
三、龍舟與競渡
四、宗教和競技的「顯性」與「隱性」
五、結語

第三章 龍舟文化等同政權符號-屈原崇拜的國際競渡比較
一、龍舟文化的系統及考察
二、屈原與「祭龍」
三、祭龍日行龍舟競渡(中國、臺灣、日本的比較)
四、日本學者的研究
五、結語

第四章 清代臺灣「端午競渡」-風俗繪卷.方志等的探討
一、龍神信仰的追溯
二、清風俗圖卷等的競渡
三、清方志與書籍記錄等的競渡
四、結語

第五章 日治時期的扒龍船-「地方」與「官方」、「主流」與「非主流」
一、地民營與官營
二、「地方扒龍船」的研究資料
三、「官方扒龍船」的記錄和照片
四、結語

第六章 〈臺灣日日新報〉扒龍船記事-歷史意義與社會價值
一、本島人、內地人的分野
二、研究動機和欄表解說
三、扒龍船的歷史意義和社會價值
1.明治時期
2.大正時期
3.昭和時期
四、記事標題與內文、照片
五、結語

第七章 臺北洲美里龍舟文化祭-屈原宮觀光計畫的期待
一、屈原宮觀光發展計畫
二、屈原宮的歷史和機能
三、洲美里龍舟文化祭
四、洲美里扒龍船的臺灣北地域比較
五、結語

第八章 嘉義端午龍舟鬥-東石港王船祭的前端儀式
一、嘉義「端午龍舟鬥」之源起
二、「王船祭」的前端儀式
三、東石港的信仰中心──先天宮
四、東石港「端午龍舟鬥」的經緯
五、結語

第九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臺灣端午扒龍船
一、終戰前之部
二、日本統治期的臺灣扒龍船
三、終戰後之部
四、結語

第十章 後言
一、祭祀儀式性格的現狀一覽表
二、競漕用船及競漕要項一覽表
參考文獻



序1

  龍舟、扒龍船、pelon、dragonboat,名稱雖各異卻義歸同源。傳說是始自屈原慰靈祭。今日不僅中國、臺灣、

  日本、蘇聯等,世界他國均可見其片鱗鴻爪。然而透過宗教性、娛樂性、體育面相、國際文化個性的標竿,一貫地從事龍舟議題的研究者即是本書作者黃麗雲。

  黃麗雲於2008 年因向兵庫教育大學提出論文「台灣□□□□「端午扒龍船」研究-長崎□□□□及□沖繩□□□□□的比較□通□□□」,取得了博士(學術)學位。其論文的研究成果多有累積上記課題的文獻資料,及在臺灣、中國、日本實施田野調查得來的資料分析。

  這次,黃麗雲長年蓄積的研究成果付梓,誠可喜可賀。如《近代龍神信仰--龍.船.水與競渡》一書的目次所見,除<龍舟文化等同政權符號--屈原崇拜的國際競渡比較-->外,主要論述王權即水權--龍、船、水的象徵原理與社會實效--的理論。並歷史追溯臺灣自清以來,歷經日本殖民期、國民黨政府至民進黨政權更替,又回歸國民黨政權的龍舟競渡變遷史。全書合計八篇論文,再加上緒言與後記而成。

  像這般以屈原、龍、端午節的連環關係推論龍舟文化的龍神信仰,且大書特書王權即水權的政治重點等。實有必要詳閱黃麗雲的各篇論文,然後加以檢討。在建構龍舟研究上,黃麗雲的研究成果已然成為紀念碑。今後的後學者實無法避開黃的研究成果進行深刻的研究。期待黃麗雲今後的研究更深度化的同時,祈願世界性的龍舟研究能有長足的發展。

松田吉郎
日本兵庫教育大學教授

序2

  首先為黃麗雲女史的大作《近代龍神信仰--龍.船.水與競渡》能成功刊行,表達滿滿的敬意和祝賀之意。

  黃女士完成大阪大學大學院的碩士、博士課程後,又進學兵庫教育大學大學院的博士課程鑽研。取得同課程的學術博士後,一度服務於現在的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直至今日仍真摯且努力不懈地持續研究活動。其一貫從事的龍舟文化研究蓄積,除呈現在博士論文(取得學術博士學位)的成果外,本書堪稱集大成之作。龍舟文化原是東亞農耕社會的象徵,是圍繞龍、船、水三元素的普世傳統文化。因此,可說龍舟文化在歷史長河中,隨傳播至廣泛地域而有多樣變化的發展。故說,龍舟文化包含政治的、宗教的、民俗的、國際文化的多岐化性格。

  正是如此,造就著者先以臺灣為核心研究,再針對中國、日本等廣大地域,實行田野調查的資料收集,並博搜文獻資料。最後闡明龍舟文化本質的特徵、普遍的現象。今日,臺灣、中國、日本各地廣見的祭祀或觀光娛樂性的競渡行事,黃女士以學術角度考察其意義、特色,在國際比較文化研究上,有不可抹滅的價值。

  本書是目前龍舟文化研究的最高峰。確信對學界的學術貢獻極高。對同儕、後學的研究者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好書,藉此大力推荐。

森田明
大阪市立大學名譽教授

序3

  初讀完黃麗雲博士的《近代龍神信仰--龍.船.水與競渡》一書的電子版清樣,我深為黃麗雲博士紮實的治學精神、敏銳的學術眼光和已經取得的突出學術成果而感佩,亦為她的這部著作即將出版而由衷高興。

  黃麗雲博士紮實的治學精神,是從她的治學行動中感受到的。為收集龍舟競渡的資料,黃麗雲博士於2009 年

  5月24日至29日專程來岳陽市做學術調研(同行的還有日本學者鈴木洋平),主要是訪問湖南理工學院中文系屈原和龍舟文化的研究專家楊羅生教授。由於黃麗雲博士是日本學界的朋友先向我介紹,再由我聯繫楊羅生教授的,且我主編的《雲夢學刊》設有「屈原研究」特色欄目,所以她在岳陽的幾天我們幾乎天天見面,每次見面主要都是談論她的研究課題。她在岳陽期間,時間安排極緊,除了和楊羅生教授作多次學術交流、和中文系老師作一次學術座談外,還到湖南理工學院圖書館、中文系資料室、岳陽市圖書館、新華書店等處查找、收集相關資料;後兩天她又到汨羅觀看龍舟賽(其間的5 月28 日是陰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汨羅舉行了盛大的龍舟賽),並繼續在汨羅收集資料。和別的旅遊者帶走土特產不同,黃麗雲博士離開汨羅去長沙時是帶走了兩大袋有關龍舟競渡的書籍資料。此後,我和黃麗雲博士建立了一種很好的文友關係,一直保持著電子郵件往來與書信聯繫,因而大致瞭解她的龍舟競渡研究情況和進展。她寄來她的博士論文和多篇文稿(其中一篇題為《龍舟文化等同政權符號》的論文發表於《雲夢學刊》2010 年第4 期),我回贈《南湖藏書》、《雲夢學刊》等書刊給她。2009 年11 月4 日至13 日,我應臺灣孫文學會邀請赴臺灣參加「第十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11 月13 日上午,黃麗雲博士來圓山大酒店為我送行,雖然時間很短,但還談到她的研究課題,從中可以見出她對學術研究的沉潛和執著。

  我覺得,黃麗雲博士的這部《近代龍神信仰──龍.船.水與競渡》至少有如下突出特點:首先是資料詳實,在充分實證的基礎上提出觀點。全書計九章,每一章都圍繞該章主題收集了全面而系統的資料,讓資料自身說話、論理。如第四章「清代臺灣「端午競渡」—風俗繪卷.方志等的探討」,除其中的「龍神信仰的追溯」、「結論」兩小節外,中間兩小節的標題依次為「清風俗圖卷等的競渡」、「清方志與書籍記錄等的競渡」,這兩小節所列舉的詳盡資料為「結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又如第六章「《臺灣日日新報》扒龍船記事—歷史意義與社會價值」,更是引用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其中包括《臺灣日日新報》的標題、正文、圖片等。

  其次是開闊的學術視野,在一種廣闊的歷史和社會背景上來研究具體問題。黃麗雲博士的這部《近代龍神信仰──龍.船.水與競渡》主要是研究臺灣的龍舟競渡,但著者不是就事論事地研究,不是堆砌資料,而是將其置於宏觀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下來展開深入觀察和細緻分析。

  從縱向(歷時性)的角度看,著者是將臺灣龍舟競渡放置在整個中國龍舟競渡的歷史長河中來考察,臺灣龍舟競渡只是整個中國龍舟競渡的一個分支和組成部分。從橫向(共時性)的角度看,著者是將臺灣龍舟競渡放置在整個中國乃至一種世界的社會格局中來分析。我們來看其第二章「龍舟文化等同政權符號—屈原崇拜的國際競渡比較」,該章就是在一種國際性的視野下對中國大陸、臺灣、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龍舟競渡進行了比較研究。第九章「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臺灣端午扒龍船」等也表現出廣闊的國際性視野。

  其三是提出了不少獨到的看法和觀點。著者認為,早期,「自然法則下的原始龍神信仰與帝王開端的龍舟文化連成一體,於是龍舟開始成為政權的符號。‘政權’二字於上古時代早被意識為王權與水權的獲得。」「龍舟競渡象徵王權與水權的支配,其原理帶來社會生活共同體的安定和維持社會秩序。這便是龍.船.水的象徵原理與實質社效。」;黃麗雲博士這種關於龍舟競渡的總體性觀點和命題不但是新穎的,而且具有歷史哲學意義上的深刻性。從局部看,可以說黃麗雲博士這部著作每一章的「結論」(或稱「結語」、「後言」等)部分都有著者獨特的研究心得和看法。

余三定
湖南理工學院副院長、教授
2010 年9 月5 日於岳陽市南湖畔




其 他 著 作
1. 東亞龍舟競賽研究:臺灣、長崎、沖繩之比較 東???龍船競漕?研究─台??長崎?沖??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