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築跡

築跡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817906
張景堯
大埕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5月04日
207.00  元
HK$ 175.95  







規格:精裝 / 352頁 / 14.8*21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 尚未分類 ]









  「築跡」為張景堯建築師回台執業建築十年來的作品選集,期待藉由作品的發表,能將事務所的工作內容和對建築、環境設計有興趣或志向的人分享。有感於國內建築師大多忙於業務,不只無暇整理自己的作品,也疏於彼此的相互交流,無法讓設計的能量滋長,因而決定投入事務所人力,編輯第一本作品集,藉由出版的公共平台,讓大家有機會接近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產生更多的對話與交流。

  本書從小型的私人住宅到大區域的都市設計共選入約二十幾個作品,其中以住宅為作品主軸,以住宅中人與自然的關係為設計的核心課題,探討所可能衍生的空間原型。非住宅的作品從學校到商業空間都有觸及。在空間與型式上,每個作品的需求與內容各不相同,但其背後的理念是一致的,那就是:簡單而不單調,豐富而不複雜。

  本書以中英雙語出版,內容力求簡捷明晰,除了台灣的讀者外,也盼能與國際友人分享我們在台灣的工作成果。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8817906.pdf

本書特色

  ◎ 作者回台十年的設計理念與作品分享。
  ◎ 以居住環境為主體的人文關懷設計。作品以闡揚天、地、人的空間主體為概念核心,強調「留一個房間給大自然」的設計理念。
  ◎ 中文為主,英文為輔,雙語內文解說設計的心路歷程。

作者簡介

張景堯 Jing-Yao Chang, Architect

  張建築師1983年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並於1986年進入美國賓州大學建築系,於1987年取得建築碩士。在賓大時期,就曾贏得了在紐約哈林區社會住宅的學生競圖。也在往後的工作中,得到巴爾的摩建築學會的新人獎以及美國建築師學會的其他獎項。

  張建築師在1992年取得美國紐約州註冊建築師,並於1995年取得台灣開業建築師資格。

  張建築師先後任職於巴爾的摩的RTKL事務所以及DDG公司,並於DDG工作至1999年決定回台執業。在DDG時期,張建築師累積了許多商業綜合開發的經驗,並與許多國際團隊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共同合作。

  在2000年回台後,張建築師先在台南執業,於2004年將事務所遷至台中。張建築師先後任教於逢甲大學、朝陽科大、成功大學、中原大學、東海大學等校,其中在成大任教長達七年。

  事務所在住宅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台灣建築獎和台灣住宅建築獎等的鼓勵與肯定。事務所的作品和張建築師所撰寫有關建築與環境的文章及論述也常發表於專業的建築與設計雜誌。

  在台中,張建築師同時也是技聯組工程顧問公司的專案建築師,與技聯組合作設計了許多重要作品。除此,與龍邑工程在都市設計的項目上也有合作關係。






第一章-私人住宅:
大甲朱宅/台南孫宅/台南林宅/台中張宅/台北許宅

第二章-集居環境
東西巷/碧波飛/平均律/雙埕/三希堂

第三章-非住宅
台南藝術大學生活機能館
愛諾寵物生活館
EZ髮型彩妝
元手壽司
漂亮 La Vie 接待中心

第四章-白鷺灣
會館/T系列/G系列/J系列/二期觀海特區

第五章-都市設計
台中水湳機場原址都市設計
台中高鐵門戶地區都市設計
台中水湳乙種工業區都市願景設計

後記
附錄


作者序

第二個十年

  在美國工作近13年,於不惑之年決定回台開業,投入建築師這一行,回想起來,也算是人生中一個頗關鍵的決定。

  那是2000年的冬天,在沒有什麼準備的情形下,舉家搬回臺灣。那時候朋友們的疑問幾乎都是「為什麼要回來?」。後來我才漸漸了解原來我錯過了房地產的蓬勃發展(或說泡沫化)期,也沒搭上921災後重建的所謂新校園運動,而我的回答也總是很唯心的:「直覺告訴我,回來是對的!」

  台南的工作開啟了一扇回台執業的重要窗口。除了為數不多的建設公司業主外,私人業主也是工作的主要對象。在2001年至2010年的十年間落成的作品,除了兩個學校的項目外,其餘幾乎都是住宅,這和我在美國所擅長的建築類型 - 都市綜合商業開發 - 大異其趣,但它反而比較是我所期待的「觸摸的到」的執業方式。如果在美國工作的段落是我「做建築」的第一個十年,那麼第二個十年就是以台南為核心的住宅設計了。

  築跡

  建築人的成長以十年一週期來看,也許能看到一些變化,而記載這些變化,集結成冊的傳統方式可能還是保存與溝通的最佳方案。文字與圖像也許只能傳達建築作為過程的一小部份,就像老相本一樣,雖是片段的紀錄,卻能喚起每個人的不同記憶。

  每蓋一棟房子,就是對土地的一次干擾與破壞。如何將這個破壞轉變成對土地的承諾,一直是我們事務所的建築核心理念。回台的十年間,在南台灣的土地上,我們刻劃下了一些「築跡」,它們是最真摯的導引,隨時提醒我們如何對土地許下下一個承諾。

  這個在大地上,以人為本,用建築來刻劃生活的作為,也許會持續另一個、兩個十年,而2010年似乎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隨著事務所移到台中,我們工作的範圍與對象就更能關照到南部以外的地區。雖然業主與委託項目比前十年較為多元與多變,但我們秉持的中心理念將會伴隨著我們一路走下去。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