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日本文化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967161
葉渭渠
遠足文化
2012年6月13日
150.00 元
HK$ 120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遠足日本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23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遠足日本
分
類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文化史
同
類
書
推
薦
The Buddhist Maritime Silk Road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
世界鐵道大探索2 世界的觀光鐵道:精選30多個文化資產鐵道與15條觀光鐵道
世界鐵道大探索1 世界的蒸汽火車:200年火車分類學 300輛蒸汽機車全圖鑑
自由:民主的盟友或敵人?思考現代社會的形成與危機
內
容
簡
介
了解日本文化史的第一課!
圖文並茂,讓你一看就懂!
「在世界文化史上,日本文化有著自己獨特的歷史和獨特的性格。」
想要了解日本文化,就不能不先從日本文化的源流及演變過程開始。
日本文化淵遠流長,早從石器時代的繩文文化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橫貫一萬年的歷史,並深深影響世界文化的演變,無論是物語文學、禪宗、浮世繪、歌舞伎、茶道等文化,皆帶來不可計量的文化價值。我們甚至可以說,世界文化影響日本,日本文化也影響全世界。
日本文化研究大師葉渭渠畢生鑽研日本的文化及思潮,運用積累多年的深厚底蘊,以宏觀的角度,細細端詳日本文化的各種時期,強調文化發展的有機性及主體性。
作者以時間為經,文化為緯,縱橫交錯,勾勒出一幅最完整的日本文化全景。從文學、藝術、戲曲、禪學、文字、宗教、風俗、科學,逐一闡釋其特性,讓讀者一看就懂。書中同時一一道盡大和民族在生活實踐中自力生成的宗教和藝術的成果,以及文化精神。並且研究日本文化與外來文化(包括中國與西方)相互影響之下的交流過程,所表現出的內在自律性及外在主體性,是一本雅俗共賞的經典日本文化史。
本書特色
本書運用多達兩百張的圖片及深入淺出的文字,讓讀者對浩瀚的日本文化史不再感到害怕;並可以從文字之外,獲得另一種吸收方式。
作者長期研究日本文化及日本歷史,以散文的書寫方式執筆,兼具專業性及通俗性。
作者簡介
葉渭渠(1929-2010)
中國著名翻譯家、日本文學專家。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世界文明研究中心理事,從事對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文學編輯工作。
主要著作有《日本文學思潮史》(五南出版)、《日本文學史》、《扶桑掇瑣》等,並譯有川端康成的《雪國》、《伊豆的舞女》、《睡美人》(以上為木馬文化出版)等,主編有《平家物語圖典》(八方出版)、《川端康成文集》、《大江健三郎作品集》等。
目
錄
第一章 繩文、彌生、古墳時代文化的曙光
一 日本列島和祖先的誕生
二 從狩獵漁獵到農耕生活
三 日本語言文字的形成
四 咒術與言靈信仰的產生
五 原初美意識的萌動
第二章 飛鳥、白鳳文化的形成
一 古代部族國家的成立
二 上古神話、歌謠的流傳
三 漢籍和漢字的傳人
四 佛教及佛教藝:術的傳播
五 上古文化中的性崇拜
第三章 奈良天平文化的開花
一 律令政治與天平文化
二 遣唐使與唐文化的交流
三 從漢詩到和歌的開展
四 舞樂藝能的源頭
五 建築藝術的承傳與創造
第四章 平安文化的全盛
一 攝關政治與和風文化的完成
二 神道與佛教的融合
三 和漢文學的交替變遷
四 《白氏文集》的流行
五 物語文學的彈升與繁榮
六 佛教藝術與大和的發達
七 古代審美主體的完成
第五章 鐮倉武士文化的初興
一 幕府體質與武家文化的確立
二 禪宗及其世俗化
三 戰記物語與說話集的興起
四 藝能的發達
五 繪卷藝術的流行和多樣化
第六章 室町文化與禪
一 建武新政與政治文化理念
二 從庶民教育到宋學的興隆
三 禪與近古審美的主題精神
四 能樂與狂言的登場
五 五山文學的興盛
六 水墨畫與庭園藝術的禪化
第七章 安土桃山文化的變革
一 時代與文化的特質
二 屏風畫.隔扇壁畫的黃金藝術
三 空寂的茶禪一味
四 閑寂的俳句與禪
五 西方文化的最初傳入及其影響
第八章 江戶時代文化的轉型
一 宋學的日本化
二 國學的興起
三 兩種建築藝術模式的對立
四 版畫日本化和浮世繪的誕生
五 國劇歌舞伎的誕生
六 洋學與西方文化的傳播
第九章 現代文明開化的路程
一 現代科學與教育的振興
二 近代自我的確立與受制
三 對西方現代藝術精神的攝取
四 對西方文化的認同與拒斥
五 日本文化的抉擇
結束語
參考書目
後記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