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世界銀行「成長暨發展委員會」(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前主席。史賓賽目前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Stern of School of Business)經濟學教授,和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目前定居美國加州與義大利。
史賓賽於一九八四~九0年間,出任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一九九0年~九九年間,出任史丹佛大學商學所所長。一九八三年當選為美國藝術暨科學院院士(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 Sciences)。
■《市場訊號:聘雇及相關篩選流程之資訊移轉》(Market Signaling: Informational Transfer in Hiring and Related Screening Processes)
■《開放經濟裡的工業組織》(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 an Open Economy)
共同作者包括理查.考夫(Richard E. Caves)及麥克.波特(Michael E. Porter)
■《投資銀行的競爭結構》(Competitive Structure in Investment Banking)
共同作者包括塞繆爾.海斯(Samuel Hayes)及大衛.馬克斯(David Marks)
麥克.史賓賽(Michael Spence)以對「資訊不對稱市場分析」(Asymmetric Information Market Analysis)的理論創見,獲得二00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對市場之資訊結構有深入之鑽研及創見,在存在市場資訊缺口之情況下,他提出如何評估市場結構資訊不對稱及縮小資訊缺口,以有效提高市場交易效率,而與喬治.阿克勞夫(George Akerlof)及約瑟.史提格里茲(Joseph Stiglitz)同時獲獎。
近年來,他專注於開發中國家高速之經濟成長及全球經濟急遽變遷之現象,在世界銀行所成立之「成長暨發展委員會」(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工作計畫下,他花了四年時間,走訪開發中國家,拜訪了許多知名的政治及經濟政策領導人和決策者、學術界同仁、商界、勞工界及公民社會領導人,並與他們深入對談,再經其專業之經濟知識的理解與融合轉化,完成這一本書。雖然,這是一本寫給非學術性讀者閱讀的書,但它卻提供給一般讀者,甚至其後代子孫,關於現今世界經濟情勢之快速變遷,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經濟快速成長,產業結構失衡,所得分配不均,中產階級萎縮,貧富差距幅度不斷擴大,以及全球經濟急速變遷等現象一個完整、全面之圖象,與豐富的知識。
找出病根再斬草除根是治本之道,借鑑歷史,以史為鏡,由歷史演化中找答案最為實在,而「穩健成長」、「永續發展」還是最好的方式。可能做到嗎?可能的話,又該如何做呢?這本《經濟大逆流》(The Next Convergence:The Future of Economic Growth in a Multispeed World)為我們指出了明路。
本書由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麥克.史賓塞(A. Michael Spence)寫作,令人訝異的是,全書非但沒有一絲艱澀學術味道,反而是深入淺出、平易近人,是一本科普經濟成長故事書。不算多的篇幅卻分為四大部共四十一章,每一章平均不到四頁,可見其長話短說的精緻度。第一部概述二百五十年的全球經濟,第二部聚焦於開發中世界的經濟奇蹟,第三部陳述發展中的危機,最後一部則指出經濟成長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