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災難管理與社會工作實務手冊

災難管理與社會工作實務手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324252
林萬億、趙善如、卓春英...等/合著
巨流圖書公司
2011年9月15日
117.00  元
HK$ 105.3  







叢書系列:社會學
規格:平裝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工作















  臺灣是全球自然災害風險最高的地區之一,災難預防與救援是我們不可輕忽的課題,社會工作者則是災難救援過程中不可或缺且參與時間最長的一組人員,為因應社會作者的需求,本手冊從災難救援性質談起,再進入災難救援的階段:緊急救援與短期安置、家庭與社區重建;接著,將災難救援過程中幾個重要的議題分章敘述,包括:慰問與救助、資源的募集與管理、社工人力動員、志工人力動員與管理、弱勢族群的保障、學童復學與教育安置、媒體關係與社區公關、救災人員的壓力紓解。對於隨時有機會參與救災的社會工作者而言,本手冊可作為裝備救災知能的重要工具。

作者簡介

林萬億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社會福利博士。現任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研究專長為福利國家、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家庭政策、高齡社會、學校社會工作、災難社會工作。

趙善如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現任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專長為方案設計與評估、婦女福利服務、老人社會工作實務。

卓春英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福利博士。現任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專長為醫務社會工作、婦女福利服務與保護、老人社會工作、社會工作督導、社會福利行政、社會政策與立法。

劉麗雯

  美國華盛頓大學社會工作博士。現任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專長為社會支持與社會網絡、非營利組織議題、老人福利服務、服務輸送體系與資源網絡建構管理、防災與救災資源管理系統、服務方案設計與評估。

鄭麗珍

  美國華盛頓大學社會工作博士。現任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專長為貧窮研究單親家庭研究、家庭社會工作、社會工作督導。

黃源協

  英國新堡大學社會政策博士。現任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專長為社會工作管理、社區工作、社會政策與立法。

黃盈豪

  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候選人。現任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講師。專長為社區組織與發展、原住民社會工作、社會工作實務。

黃韻如

  暨南大學社會政策及社會工作研究所博士。現任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專長為方案設計與評估、青少年與學校社會工作。

陳武宗

  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現任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專長為醫務社會工作、社會工作理論與倫理、老人福利服務。

吳慧菁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博士。現任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專長為精神醫療社工、社區心理衛生、臨床分析評估、創傷輔導、方案設計、個案管理、研究分析法。


第一章 總論
第二章 緊急與短期安置服務
第三章 家庭與社區重建
第四章 慰助與補助
第五章 資源的募集與管理
第六章 社工人力資源動員
第七章 志工人力資源動員與管?
第八章 弱勢族群的保障
第九章 學童復學與教育安置
第十章 媒體關係與社區公關
第十一章 救災人員的壓力紓解



編序

  災難本來應該是偶然發生的不幸,如今卻被當成是人們隨時準備因應的大敵。主要是因為人類不斷地開發掠奪大地,使地球上可預期的自然災害風險增加,如颱風、颶風、龍捲風等;也使難以預期的災害風險升高,如地震、乾旱、土石流、火災等;此外,科技不斷地發明創新、全球交流經驗密集,新的社會風險也增加。但是,管理風險的機制卻未見增強,如傳染疾病、飛機與火車失事、核能爆炸、恐怖攻擊等的預防。

  臺灣被點名為全球自然災害風險最高的地區之一。災難成了我們的天敵,也是考驗。如何預防災難與救援是我們不可輕忽的課題。在災難救援過程中,社會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員,而且是參與期間最長的一組人馬。往往是一個災難的救援還沒結束,另一個災難已然降臨。據此,災難管理已被視為是社會福利的一環;災難管理與社會工作更是成為社會工作課程的一部分。

  但是,社會工作者很多沒有救災經驗,一旦碰到重大的災難,難免會手忙腳亂。看到災情慘重的畫面,不論是高樓倒塌死傷慘重、水淹潰堤浪濤洶湧、土石沖刷屋毀人亡、空難殘骸哀鴻遍野,都會讓救災人員心驚膽戰;在加上聞到屍體燒焦的霉味、家屬招魂的呼天搶地,救災人員早已肝腸寸斷,手足發軟。可是,作為救災第一線的社會工作者可以剎那地驚慌失態、哀傷激動,但是,卻沒有軟弱的權利。要知道此時,災民比我們更慌亂、更脆弱、更無助。如果我們不能再為罹難者難過流淚、未受創的大地哀傷之餘,立即鎮靜回神,啟動緊急救援行動,那麼,災民的無助只會持續、受害程度只會加重。有經驗的社會工作者務必協助年輕、資淺的伙伴,輕拍她們的肩膀、拉起顫抖的雙手,堅定地提醒:「災民正在等著我們救援,我們一齊努力。」如此或可降低驚嚇、走過哀傷、奮起精神、勇往前進。

  從九二一大地震到八八水災,每次的救災都讓社會工作者猶如經歷一場惡夢般,眼看著災民嗷嗷待哺,卻不見有效能的救災體系,只能懊惱搥心肝。而當救災的效能被質疑,社會工作者也難置身事外。

  其實,有經驗的救災人員都知道,救災過程千頭萬緒,不是任一個單位單獨可以做好。但是,只要一個單位不能配合,救災過程就容易出紕漏,甚至影響全局。社會工作者在救災過程中的重要性已無庸置疑。因此,社會工作者更不能成為救災環節的鬆動部位。據此,臺灣社會工作人員專業協會決定為災難救援貢獻點心力,為隨時有機會參與救災的社會工作者裝備知能。於是,鄭麗珍理事長邀請本人主持這一本手冊的編撰工作。

  我們邀請曾經參與九二一地震或八八水災救災的學者為撰稿委員,於初稿完成後,再請有救災實務經驗的社會工作者為諮詢委員,從使用者的角度來閱讀這本手冊,提供修正建議。目的是讓這本手冊不只有學理根據,也符合實務操作需要。

  手冊的章節編排從災難救援的性質談起(第一章),再進入災難救援的階段:緊急救援與短期安置(第二章)、家庭與社區重建(第三章)。接著,將災難救援過程中幾個重要的議題分章敘述,包括:慰問與救助(第四章)、資源的募集與管理(第五章)、社工人力動員與管理(第六章)、志工人力動員與管理(第七章)、弱勢族群的保障(第八章)、學童復學與教育安置(第九章)、媒體關係與社區公關(第十章)、救災人員的壓力紓解(第十一章)。就社會工作者的角色而言,本手冊省略心理重建的部分。不是這個議題不重要,而是因為災難心理衛生手冊已有詳細的描述。為了不重複,我們將它割愛。

  非常感謝這些參與的學者與實務工作者,在工作忙碌之餘願為這本手冊貢獻心力。大家共同的心願是災難不要旺旺來。若是願望不能達成,至少一旦災難發生,社會工作者能立即上場,毫不生疏。

林萬億 謹誌
2010 / 4 / 26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