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生命的初始覺:華嚴經光明覺品講記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484604
海雲繼夢
空庭書苑
2011年11月01日
193.00 元
HK$ 164.0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海雲繼夢解華嚴
規格:平裝 / 544頁 / 菊16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海雲繼夢解華嚴
分
類
宗教命理
>
佛教
>
佛教經典/解說
同
類
書
推
薦
佛說盂蘭盆經講解
不二之光:達摩祖師《破相論》全維度解析
大法鼓經講義 第一輯
楞嚴咒詳解:佛門早課第一咒,摧毀內心魔障,清除覺悟障礙的咒中之王
自家寶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 (三版)
內
容
簡
介
你突然有了一種「覺今是而昨非」的感悟,想徹底扭轉混沌的人生。
這是生命覺醒的第一道光芒!從此,智慧的覺照開始起了作用,
它將頻頻叩問心靈的深處,與你最純粹的內在本質相呼應……
一旦光芒成片,也將超越生死輪迴!
「光明覺」的意思是:智慧覺照的作用。海雲法師將《華嚴經》中之〈光明覺品〉、〈菩薩問明品〉、〈明法品〉等合為「法行三品」,以為大法修行之圭臬。他在倡印經典時曾詮釋道:「光明覺品者,生命中之初始覺也!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存在與可證可行之徑。」他說,這是智慧的作用與生命本質相呼應的宏觀現象。換句話說,〈光明覺品〉乃人生的第一指標,是凡夫覺醒的因緣與過程,也是轉凡成聖的關鍵;有此一「覺」,人生才能從生死輪迴中確立方向與目標。
我們的生活幾乎都停留在最表面的狀態,不曾深入,沒有覺知,始終不離慣性。談話、肢體反應等等,都是意識形態或慣性的反應,很難警覺到為什麼發生這些事,所以有福報時,意識形態的反應會讓你獲得掌聲,沒福報時就會四處碰壁,感受到痛苦、挫折與困難。不管順與逆,在缺乏覺性的情況下所形成的慣性,都變成了相續心,成了生死輪迴的本。別以為你帶著大把鈔票跑遍法會,點燈立牌,甚至連身體都布施,發心當全天的義工了,就叫功德無量?相續心不斷,這些其實不過都是佛教徒的遊戲。想想自己進了佛門,是不是為「覺悟」而來?修行不看表面,也不論職業高低,而是看心性的成熟度、看生命品質,這部分絲毫作假不來。
在《八十華嚴》裡,〈光明覺品〉主要是談如來意業的部分,它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從行法中來斷相續心,首先必須破除慣性,這樣就必須先具有警覺性。它把一個人調整心性的過程及培養覺性所必須注意的部分都一一談得很清楚了。透過海雲法師具體而生活化的演繹與指導,本書將成為您實踐覺悟人生的必備手冊。
序
編輯說明
〈光明覺品〉在整個《八十華嚴》裡是第九品,卷次是第十三卷,以「七處九會」而言,則屬第二會的第三品。第二會的第一品為〈如來名號品〉談如來身業,第二品為〈四聖諦品〉講語業,而〈光明覺品〉則談意業,也就是說,這三品主要談的是如來的身、口、意。《八十華嚴》前面第一會是談果地的殊勝,所以從眉間放光,然後從足下入,而第二會則是從「果」講回來,也就是談「因」,所以從兩足輪下放百億光,我們可以從〈光明覺品〉這一品中看到如來放光的地方,也就是指「意」的部分。
從意業下手修行,就是要培養、增長我們的警覺性。我們之所以為凡夫,就是因為缺乏警覺性。事實上,覺性人人都有,只因為不會運用,都被慣性所主導了,變成相續心,成了生死輪迴的根本。而〈光明覺品〉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從行法中來斷相續心,必須先破除慣性,這樣的話就必須先具有警覺性。「光明覺」的意思就是:智慧覺照的作用。有此一「覺」,人生才能從生死輪迴中確立方向與目標,也是轉凡成聖的重要關鍵。
我們透過〈光明覺品〉來確立「覺性」為人生的第一指標,從意業下手修行,那麼又該如何驗證此一指標的正確性與絕對性呢?就透過〈菩薩問明品〉中所揭露的十法,互相激盪,以為驗證。雖說是「十法」,事實上卻是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是我們趨近至善至美的生命目標的路徑。然而路徑雖多雖廣,統歸起來卻只有一個基本的應用軌跡與藍圖──這就是〈明法品〉為我們所揭露的。因此,海雲法師為我們從《華嚴經》中將〈光明覺品〉、〈菩薩問明品〉、〈明法品〉釐出,合為「法行三品」,以為大法修行之圭臬。我們藉此亦得以明白〈光明覺品〉這一品經在修行上的位置與意義。
一九九五年到一九九六年間,海雲法師在台北道場為大眾開示〈光明覺品〉的甚深經義以及經中所蘊含的行法,本公司據當時講經之錄音帶(六十至九十分鐘不等,共三十八卷)整理成書一冊(將內容劃定為二十七章),在此與讀者共享這個殊勝的成果。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