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佛陀佛陀請開門 Nalandabodhi Study Path: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I)

佛陀佛陀請開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797314
竹慶本樂仁波切
德謙讓卓文化
2012年7月01日
127.00  元
HK$ 107.95  







叢書系列: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
規格:平裝 / 212頁 / 17*22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


宗教命理 > 佛教 > 藏傳佛教









  佛陀說:
  我是人,我曾經充滿痛苦,也經歷了你們正在經歷的麻煩。
  透過心靈之旅,我達到了證悟的境界,遠離了苦和苦因。所以你們也辦得到。
  我可以為你們指出到達這個境界的道路,
  但這一切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你如何抵達、多快抵達、能夠掌握多少,
  都操縱在你。

  《佛陀佛陀請開門》是「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系列的第一本書。竹慶本樂仁波切所教授、指導的「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是傳統佛法教育在西方傳播、翻譯和改編適應多年的成果。如果身處現代生活中想要「了解佛法」,進而「完整修習」,不被「佛學術語」嚇跑,符合科技時代中「掌握精要」的檢驗,又能與「現今情感經驗呼應」,這一套佛法教材,完全符合了這樣的需求。

  仁波切說,一開始,自心猶如一匹野馬,「我們不需要讓牠變得更駿美、更強壯、更聰明,牠們一開始就已經是了。」但如果只是不斷聞思,而欠缺禪修的體驗,「就像我們聞到了烘焙餅乾的香味,香氣濃郁而迷人,但我們的肚子仍舊空空如也。」

  中間,培養正念覺察是很重要的,否則「情緒猶如小偷和扒手,總在找機會下手,只要一有機會就偷走我們自心的寧靜。」

  最後,如果我們尚未認出自心本性,就還是需要一條「修道」和某種「成果」,「就像帶酩酊大醉的朋友回家,這醉鬼到了自家門口還大嚷大叫,說自己住在別處,最後只好拖著他繞了幾條街再回來,他才以為『到家』了。」

  除了以現代語彙生動而清新的講述佛法,最重要的是本書每一章每一主題,都有一個段落,循序漸進,導引讀者進行簡單、細膩卻具威力的實際禪修。這套珍貴的佛法研習系列,實是人們引頸渴盼、期待已久的至寶。

作者簡介

竹慶本樂仁波切(Dzogchen Ponlop Rinpoche)

  是藏傳佛教寧瑪派與噶舉派新一代大師中最出色的學者與老師之一,亦是一位實修的成就者、書法家、視覺藝術家和詩人。

  學習時期的本樂仁波切,在尊貴的第十六世大寶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等多位大師座下領受教法與訓練,同時成為大圓滿與大手印兩大傳承的持有者。

  本樂仁波切的教學方式幽默清新,飽含傳承自其根本上師 竹清仁波切的豐沛力量以及不拘形式的原創力,深受東西方弟子愛戴。  

  本樂仁波切是「那瀾陀菩提佛法中心」與「正知國際學院」創辦人。已出版的中文著作有《狂野的覺醒》、《離死之心》、《洞徹的智慧》、《叛逆的佛陀》(即將出版)等書。



中文版作者序 2
編輯室報告 6
關於「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 8

第一篇 從佛陀的故事發現什麼
第一章 佛陀不是佛教徒 16
第一節 悉達多王子的旅程
第二節 覺者 
第三節 「不知道」的智慧
第四節 親自尋求而得到的確信
第五節 佛法是心智科學
第二章 匱乏的心態和真正的解脫 46
第一節 盲信V.S.正向的懷疑
第二節 文化裝飾與法教本質
第三節 調伏自心,敞開心胸
第四節 我們要的是真正的自由嗎?
第五節 動亂的心
第六節 澄清迷惑並醒覺

第二篇 匱乏之心與瘋猴心
第三章 痛苦的真相與人生的實況 74
第一節 尋找自己的水牛
第二節 痛苦即是恐懼
第三節 不知足的模式
第四章 調伏瘋猴心 94
第一節 禪修自心,調伏與訓練
第二節 禪修教導我們什麼?
第三節 三種契入心之本覺的法門
第四節 善知識

第三篇 修道之旅
第五章 修道之旅即是本地風光 120
第一節 「重新發現」自心本性
第二節 內在的旅程
第三節 證悟原就在自心本性中
第六章 迷惑與明覺的幻變 140
第一節 生命的四個基本真相
第二節 契入無我和圓滿的空性與慈悲
第三節 遇見自己的明覺(證悟心)
第四節 三乘修道,同一根基
 
第四篇 從煩惱入手第七章 處理煩惱(一) 166
第一節 什麼是煩惱
第二節 三種看待煩惱的方式
第三節 禪修煩惱,到達智慧的踏腳石
第四節 轉化煩惱的三個步驟
第八章 處理煩惱(二)184
第一節 正念,處理煩惱的關鍵
第二節 觀照,瞭解情緒的全貌
第三節 放下,毫不保留地釋放
附錄 簡介禪修姿勢



中文版出版序

  佛教是貨真價實的心靈科學,也是真實的生命哲學。蘊含在這古老傳統中的智慧,究竟來說,超越了所有時間、語言和文化的藩籬,它就如同純水,水本身無形無色,然而一旦倒入某個容器,那個容器的顏色和外形就成為它的外衣。同樣的,佛陀的純淨智慧總是隨著「文化」這個容器的外形,改變它的外在形貌、顏色和風味。因此,佛陀所傳授的智慧和慈悲,從來就不是靜止的死水,總是常保新意,不受時間的限制,歷久彌新。

  佛陀曾說:想要了悟這樣的智慧,必須進行「三輪」的練習,這三輪是學習、禪修與行為(或說是正念行持)。對於希望以佛法為嚮導之人,這「三輪」正是關鍵要點。正如印度大師世親菩薩所說:

  持守戒律,俱足聞思,此人即已準備妥當,已可進行禪修。

  這句經典名言說明了邁向覺醒之路的核心三步驟:聽聞(學習)、思維(反思)和禪修(讓自己熟悉、習慣)。對所有佛法修行者來說,這三個步驟都是金科玉律,至關緊要。

  「聽聞」,或者說是「學習」,讓我們對佛法生起正確的理解、無誤的見地,但若不透過「思維」將它化為體驗,這份理解的基礎也只不過是一些無意義的語彙。然而唯有當我們能夠藉由「禪修」將「理解」與「體驗」結合在一起,才會為自己帶來真正覺醒的了悟,亦即證悟。當見地與禪修的體驗展現於日常生活的行為之中,那時我們邁向證悟的旅程才算是圓滿。

  既然如此,為了好好了解佛法,得到覺醒的體驗,現在我們所要邁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學習」之輪。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我們連結上本來的智慧,令它生起。以此方式,我們釐清並掃除了各種程度的無明與謬見。有朝一日,當我們的智慧成熟時,它將成為我們這條道路的真正嚮導。也正因為如此,印度大師龍樹菩薩說道:

  聽聞所得的智慧就像掃除黑暗的燈火,它是最殊勝的財富,誰也無法將它偷走。

  的確如此,不是嗎?沒有任何佛法的知識或智慧,也就沒有任何修行或修行之道可言。佛教中有此一說:「沒有聽聞,我們能了解什麼?沒有了解,我們能禪修什麼?沒有禪修,我們能了悟什麼?」因此,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讓自己投入佛法的學習。而投入這「學習之輪」最重要的方式是循序漸進,一步步去認識那包羅萬象的八萬四千法門。

  今天的我們真是無比的幸運,有數量、種類都如此之多的佛法教導可以學習。

  不過,擁有這麼多豐富的資源,有時卻也是一件棘手的事,因為它常會人難以下手,不知從何開始、下一步如何進行。因此,我和學生們彙編出這套完整的學習課程,從佛教的基本介紹開始,帶領讀者一步步走過整趟佛法的旅程。這套教材的基礎,來自於傳統的佛教學習系統,以及我的上師 堪布仁波切的指導,並為了二十一世紀的現代讀者做了些許微調。

  根據金剛乘佛教的看法,佛陀的教導之中包含了三類不同的教法,也就是所謂的「三乘」。第一類,同時也是最初的教法,稱為「基礎乘」,其中教導的是攸關自身存在以及輪迴(迷惑的存在)和涅槃(解脫)的重大課題,此乘的教法幫助我們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痛苦,認出痛苦的來源,並進而去滅除這些造成痛苦的原因。以此方式,我們找到了個人的解脫。沒有這樣的智慧,我們將無法完全了解和接受接下來其他二乘的修持。

  第二種教法是「大乘」,它的重點不再只是要解救自己,讓自己脫離痛苦,而是要生起更大的利他之心。經由大乘的教法,我們將發掘出那珍貴的、無私的、對於一切眾生的慈愛悲憫之心,也因此我們竭盡所能、奉獻一切,為所有眾生的利益與覺醒而努力。

  第三是金剛乘,或說是「佛陀的密續教法」,在金剛乘中,透過種種代表證悟智慧的象徵、符號與直指心性的教授,帶領我們認識心的真實本性:佛智。

  事實上,佛陀只教導了一種佛法,只不過信眾聽聞的方式各自不同。聽聞方式各自不同的結果,就是各種佛法宗派於世間應運而生,傳承至今日。每一種獨一無二的佛法面相,都是我們的珍寶,若是能學習、思維、禪修這些教法,我們將會為自己「配備」好智慧與慈悲,用它們來轉化自己的迷惑,為一切眾生帶來利益。

  希望我們為此系列課程中文版所做的努力,能服務到所有讀者,為讀者帶來利益。

竹慶本樂仁波切
於西雅圖西方那瀾陀中心
2012年6月19日




其 他 著 作
1. 在自由的路上:解放執著的束縛,找到內心的叛逆佛陀,渴求的答案就不遠了
2. 好好鬧情緒:三步驟解脫負面情緒,把「好煩人」化為「好能量」的日常修練
3. 好好鬧情緒:把「好煩人」的情緒化為「好能量」的日常修練(第二版)
4. 狂野的覺醒:大手印與大圓滿之旅
5. 從祈請到綻放:<大手印傳承祈請文>釋論
6. 好好鬧情緒:把「好煩人」的情緒化為「好能量」的日常修練
7. 菩薩行證至彼岸
8. 菩薩修心七要訣
9. 讚佛先讚大悲心
10. 中間亦無中觀派
11. 覺悟有情乘願來
12. 寂滅為樂二乘人 Nalandabodhi Study Cirriculum 200 Series Hinayana Path & Fruition (202)
13. 從前有位阿羅漢
14. 從前有位阿羅漢
15. 叛逆的佛陀:回到真心 莫忘初衷 Rebel Buddha-on the road to freedom
16. 普賢王如來祈願文
17. 沒有我時 我是誰 Nalandabodhi Study Path --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I)
18. 佛陀佛陀請開門+沒有我時我是誰(佛法入門 上下二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