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誰與斯人慷慨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169803
張作錦
天下文化
2012年7月31日
107.00 元
HK$ 85.6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社會人文
規格:平裝 / 295頁 / 21*14.8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社會人文
分
類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通史
同
類
書
推
薦
臺灣開發史(增訂七版)
歷史、藝術與台灣人文論叢(22)
契約與歷史:清代臺灣的墾荒與民番地權
歷史B(五版)
少年臺灣史 二○一九年增訂版【限量作者親筆簽名版】
內
容
簡
介
今之台灣,侷促海隅,很多政治人物的胸襟愈來愈窄,眼界愈來愈淺。三公尺以外的地方就看不清了,哪裡還會想到身後遙遠的歷史地位?
凡是不在意歷史的人,歷史就會十分在意他。說得更清楚一點:凡敢與歷史作對的人,歷史就不會放過他。
─張作錦
終身以新聞傳播為職志的「新聞老兵」張作錦,以自身專業新聞素養,剖析台灣政治與兩岸關係,同時期勉台灣人應該以史為鑑,時時刻刻警惕自己,將眼光放遠,一同為台灣共同的未來而努力。《誰與斯人慷慨同》想要表達的,是一個新聞人憂國憂民的態度,更是一個新聞人終身為之的做人準則;「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是張作錦對自己的期許,更是一個新聞人對於新聞專業的堅持。
本書內容涵蓋對兩岸交流的省思、對中國文人的緬懷、對政治人物的批判,以及對新聞人的期許。這是自《一杯飲罷出陽關》以來,張作錦再一次以懇切的態度,呼籲台灣民眾重視歷史、社會正義與道德的重要性。在歷史與政治定位逐漸模糊的台灣,在社會正義與道德感逐漸式微的現代,作者希望以自身文章,重新啟發台灣沉淪已久的道德觀,並勇於以新道德取代舊道德,為更美好的台灣一同努力。
作者簡介
張作錦
資深媒體人。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以專業記者為終身職志,認為身為新聞從業者,面對吾土吾民,應該有譚嗣同「願將此身化明月,照君車馬渡關河」那樣的責任和抱負。
曾任《聯合報》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紐約《世界日報》總編輯、《聯合晚報》、《香港聯合報》和《聯合報》社長、《聯合晚報》副董事長。現任《聯合報》顧問。
著有《牛肉在那裡》、《試為媒體說短長》、《誰在乎媒體》、《那夜,在安德海故宅,思前想後》、《一杯飲罷出陽關》、《思維遠見》、《誰與斯人慷慨同》(天下文化),及《史家能有幾張選票》、《小人富斯濫矣》(九歌)等,曾獲圖書金鼎獎、中山文藝獎,及二○一○年星雲真善美新聞獎之「終身成就獎」。
序
選書緣起
三十的累積意義,個人而言,是初生喜悅到壯年開創;社會而言,是數個世代的生活演變;國家而言,是一朝又一代的遞嬗歷史;對出版社而言?
一九八二年創立的經濟與生活出版社(天下文化前身),至今走過三十個年頭,出版超過千種書,影響讀者以億萬計。三十歲的天下文化,正以壯年的開創力,為台灣社會繼續栽植瑰麗出版風景,也為華人歷史留下見證。
傳播進步觀念,是天下文化三十年在台灣的步履印記,從「酒櫃變書櫃」、「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到「相信閱讀」,豐厚延續知識出版的無形價值,積累傳承社會文化的文字記錄。我們企劃十位與天下文化同心的作者選輯,同感這份榮耀與喜悅,他們是:星雲大師、沈君山(委聘張作錦編選)、張作錦、高希均、黃達夫、陳長文、王力行、嚴長壽、洪蘭、姚仁祿,每人出版一本「選集」。
以三十年不變的出版初衷,與一同成長的讀者、台灣社會、華人世界,共讀知識與智慧的隻字片語,同享生命與文化的大塊文章。
出版者的話
另一個年代,另一種呼喚─為什麼推出「前進的思索」十位自選集
(一)
「天下文化」以傳播進步觀念自許的出版社,走過了三十年,出版了二千餘種書。這使我們自己也驚喜,因為經營的資金全靠自己,所有的收入來自讀者,社會上有逆耳的忠言:「害一個人叫他從事出版」。
創立於一九八二年,那是一個意氣奮發、急起直追的年代;知識飢渴向外學習的年代;那也是一個政治上威權,黨外運動萌芽發展的年代;那更是個人生命力施展與冒險的年代。回望那段歷史,真是台灣快步前進的黃金時期。
二○一二年的台灣已進入另一個年代─前進中產生了迷惘,改變中遇到了土石流。
四小龍「經濟奇蹟」中的台灣,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中仍位居前十名,但面對世界政經的急劇變化,台灣的應對與調適不夠快,不夠準,十多年來一直陷入困局。
一九八六年民進黨成立後,台灣民主浪潮一波又一波─包括一九九六李登輝當選首屆民選總統,二○○○年民進黨的陳水扁執政,開創了民主史上第一次的政黨輪替。
台灣民主的「寧靜革命」帶給全民莫大的驕傲,但也同時帶來了不寧靜的折騰。幸有二○○八年馬英九的當選,打破了兩岸僵持,否則「自我鎖國」的後果,更使台灣被拋在世界舞台之外。
使人難以預料的是,民主的果實在台灣還未碩壯,在西方國家流行的四個「民主病」,卻同時提早出現在台灣:政黨對立互鬥(討好的政策才有可能通過),利益團體操縱,媒體兩極化,中產階級冷漠。
在「民主病」蔓延之下,知識份子必須挺身而出,發出另一種理性的呼喚,這就是為什麼天下文化在三十週年,由王力行、張作錦與我發起,要出版十本自選集。
這套選集,取名為「前進的思索」,匯集了社會上大家推崇的作者。他們都有專業、有熱情、有理想,不斷以文字、演講、專著等方式與社會各界分享他們的才情、焦慮與思索。
十位作者有開創人間佛教的星雲大師,兼具深厚科學與人文素養的沈君山,報人張作錦,倡導法律正義的陳長文,「永遠站在病人這邊」的黃達夫,「教育創造未來」的洪蘭,充滿「台灣想像」的嚴長壽,「星空之下永遠有路」的姚仁祿,與「時代對話」的王力行,以及自己的「寧靜革命不寧靜」。(其中由於沈君山的健康,他的自選集由張作錦與沈夫人曾麗華編選。)
(二)
十位作者的共同願望是透過他們的文字,能夠凝聚社會向上的力量,產生我們期盼的「前進的思索」。
「前進的思索」是跨黨派,跨族群,跨世代,跨私利。凡是對台灣社會長期發展有利的觀念、政策、主張,一起來獻策,一起來思考,一起來推動。十本選集所提倡的包括了教育的革新、創新的推動、宗教情懷的分享、正義的落實、醫病關係的改進;也包括了要走向均富、創造就業、擴大稅基、節能減碳、兩岸雙贏等。
如果因為這十位人士的說服力,「思索」產生了良性的互動及改革的力量,那麼失去信心的台灣人民,也許漸漸地會發現:
(1) 媒體及民代減少了起鬨及作秀,評論時展現理性的平衡。
(2) 爭取自己人權與自由的同時,不會傷害沉默大眾的利益。
(3) 「利益團體」不會明目張膽的自私與強勢。
(4) 除了低所得及弱勢團體需要照顧,「有能力的人多付稅」,財政赤字必須要下降。
(5) 二種心態必須要改少:
(a)靠「保護」來阻擋開放及外來的競爭(如陸生來台就業,會搶去年輕人的工作);
(b)靠「白吃午餐」來佔公家及別人的便宜。
(6) 高層執政者,必須要透過各種方式(如辯論、座談、專訪),說
服大多數人民,加快各種改革。
「另一個年代」不幸地是:一個「痛定思痛」的年代;因此,「另一種呼喚」必須是「前進的思索」。
高希均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今文觀止:試從故紙看今朝
2.
江山勿留後人愁
3.
誰說民主不亡國
4.
姑念該生:新聞記者張作錦生平回憶記事
5.
江山勿留後人愁
6.
誰說民主不亡國
7.
前進的思索:分享創新時代的智慧
8.
那夜,在安德海故宅,思前想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