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淡定人生:包容與衝突

淡定人生:包容與衝突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141546
黃亞男
好的文化
2012年8月02日
93.00  元
HK$ 79.05  







叢書系列:淡定力
規格:平裝 / 25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淡定力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勵志小品文















  用包容化解人際關係的危機

  把自己當成別人,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感受對方的情感。在我感到痛苦憂傷時,把自己當作別人,痛苦就自然減輕;當我欣喜若狂時,把自己當作別人,狂喜也會變得平和些……

  把別人當成自己,感同身受,用親身去體驗別人的感受。如此一來,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

  把別人當成別人,我們無法強求別人改變,只能去理解體會別人。相反地,人們往往妄想要去改變他人,卻在無意之間傷害到對方……

  把自己當成自己,我們的一切理解和包容並非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設身處地地包容別人,其實也是在包容我們自己!

本書特色

  1. 史上最強的鎮心頓悟書:想要學會捨得的真諦,必讀這本心靈智慧書!

  2. 導入「淡定力」新概念:引領你開悟成功的真相及人生的意義。雖然我們不是佛陀,但我們完全可以像佛陀一樣生活。

  3. 妙趣橫生、含意深遠小故事:故事描寫具體而不抽象;沒有艱澀的辭彙和難懂的意境,加上作者淺顯易懂的詳盡解析,只要稍微用「心」領會,就能受用於日常生活中。

作者簡介

黃亞男

  畢業於吉林師範大學,專攻漢語言文學。曾先後從事過報社、教輔圖書的編輯,並致力於社科類圖書的研究和編撰,對此類圖書有獨到見解。代表作品有《淡定人生:從放下的那一刻起》、《心態決定命運》等暢銷書。



目錄

第一章 廣結人脈,包容贏得人心
為人處世以容人為上策
留有餘地,是一種理智的人生策略
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律己宜嚴,待人宜寬
自我反省得到他人的尊敬
指責,只會招來對方更多的不滿
遷怒,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尊重他人,就是理解和包容他人
不要把別人的冒犯放在心上
與其用刀劍,不如用微笑去征服
悅納別人的與眾不同
幫助曾經傷害過你的人
得理也要讓三分
在私底下指出別人的缺點
放大鏡看人優點,顯微鏡看人缺點
對自己的對手「投以木桃」
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也是一種包容
不因偶爾的過錯,就喪失對朋友的信任
容人小過,不念舊惡
要成人之美,不成人惡
用「寬容」迫使對方放棄「對抗狀態」
包容他人的四句箴言

第二章 化解矛盾,一分包容勝過十分責備
寬容是消除報復的良方
因包容而避免衝突
與他人爭執時,懂得後退一步
以高姿態化解對方的挑釁
以低姿態消融他人的嫉妒
不咎既往,冰釋前嫌
寬容讓摩擦去無蹤
以包容心接受建議
多點雅量面對嘲笑
把心放寬,學會克制

第三章 合作共事,包容大度才能成就事業
人與人,在互惠中成長
告別「獨行俠」時代,才能「笑傲江湖」
胸襟開闊,才能成就偉業
有多大胸襟,就有多大成就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能夠包容人,才能被更多人接納
回避惡性競爭,不搶同行盤中餐
沒有永遠的敵人:學會妥協,力求共贏
應該為普遍利益做些什麼?
找到合適的另一半
請相信你的合作夥伴
能夠和不喜歡的人相處合作

第四章 包容下屬,柔性的管理策略
寬待下屬,製造向心效應
以高姿態對待下屬的頂撞
有張有弛,管理人才的剛柔策略
只許一人說,還是一群人亂說?
尊重差異,有分歧才有收穫
做一個給下屬臺階下的主管
推功攬過,贏得人心
自謙自省,才是高明的領導者
憑強大影響力,進行無為管理
引導下屬進行良性競爭
放位不放權,不是明智之舉
別讓員工因你的責備而如坐針氈



導讀

第一章:廣結人脈,包容贏得人心

  為人處世以容人為上策

  古人曾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在生活中,如果我們一旦有爭強好勝、錙銖必較的心理,就可能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煩惱、嫉妒甚至是仇恨。

  可見,包容是做人處世的大智慧,也是和諧人際關係的一種潤滑劑。尤其是在雙方產生針鋒相對的矛盾時,如果以硬碰硬,無論勝負都會有所損失;倘若能夠互相包容,不僅會避免損傷,還能夠將問題處理得很好。

  清康熙年間,內閣大學士張英(張廷玉的父親)收到一封家書。信上說,他們家正打算修圍牆,本來根據地契,牆可以一直修到鄰居葉秀才家的牆邊,但是 葉秀才不讓,並且還到官府裡控告張家。張家人非常生氣,就寫了這封信給張英,讓他來處理這件事。家人很快就收到回信,但信上只有一首詩:「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英的家人接到信後,明白了他的意思,馬上就把牆拆了,並且後退三尺才重建。葉秀才一看張家如此肚量大,也把自己家的牆拆了,後移了三尺。由於兩家都退讓了三尺,因此留出了一條長百餘公尺、寬六尺的巷子。後來,這條巷子被當地人讚譽為「六尺巷」。

  本來根據地契約定,張家根本沒有錯,而張英又貴為大學士,並且父子二人同在朝中任要職,只要知會當地官府一聲,葉秀才家肯定會妥協,而張家的權利和尊嚴也會得到保障。不過,他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包容,寧願自己吃虧,讓葉秀才三尺。如此一來,葉秀才覺得張英「宰相肚裡能撐船」,不與自己計較,而自己本來就理虧,感動之餘也讓了三尺,兩家的關係也因此由劍拔弩張,轉為互相敬重,和睦相處。

  在此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假如張英當時仗著自己的權勢,給當地官府打個招呼,葉秀才肯定會被法辦。而且,儘管他有理,但是當地百姓依然會認為他仗勢欺人,以大壓小。好在張英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他主動使用了「包容」這一潤滑劑,不僅解決了問題,還贏得了他人的敬重,進而此一小事傳為佳話,真可謂一舉多得。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如果因為一點小事就悶悶不樂,甚至大動肝火,這不僅會影響自己,影響他人,可能還會招致更多的不麻煩。所以,當我們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一定要學會適當地包容,不要 與他人產生摩擦,而要以一種平和的態度對待。

  人生在世,本就是苦多於樂,如果再過多地與人計較,甚至與自己計較,總在為得失算計,那就失去了生活的樂趣。生活過得不快樂,還有什麼意義呢?所以要轉變態度,去包容他人。

  有一位高僧特別喜歡蘭花,在平日修行講佛之餘,總會花費很多的心力培育蘭花。有一次他要出遠門雲遊,臨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顧他的蘭花。但是有一天一個弟子在澆花時,不小心摔倒,而把花架撞倒。所有的蘭花盆都摔碎了,蘭花也散落了一地,無法收拾。弟子們全都慌了,只好等著師父回來,接受責罰。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當師父回來之後,卻沒有責怪他們,而是召集眾弟子,跟他們說:「我種蘭花,一來是想要用它來供奉佛祖,二來是為了美化寺廟的環境,而不是為了生氣而種的!」

  「不是為了生氣而種的!」得道高僧修養自然是高,蘭花本為師父所好,也花費了很多時間來培養。一般人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肯定會很生氣,很有可能會重重責罰把蘭花弄壞的人,但是高僧沒有。因為他明白自己種花的目的雖然沒有達到,但是也不能為此而生氣,況且弟子也是無心之過,所以就很容易地寬容了徒弟。

  為人處世,如果以嚴厲的態度、驕傲的性格對待別人,就會招致別人的怨恨,引來不滿。如此,於人於己都不利,何必呢?正所謂:利人就是利己,虧人就是虧己,容人就是容己,害人就是害己。所以說,君子以容人為上策。

  寬容是一種修養、一種德行、一種度量。如果人人都有寬容忍讓的心態,那麼這個社會肯定會變得更美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肯定會變得更和諧。

  留有餘地,是一種理智的人生策略

  我國古代有個叫李密庵的學者,寫過一首《半半歌》,詩云:「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半帆張扇免翻顛,馬放半鞭穩便。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百年苦樂半相參,會占便宜只半。」用白話文來說,就是凡事要留有餘地,不要不給自己和別人退路。

  常留餘地二、三分,就能體現人生的一種智慧。凡事留有餘地,則自由度就增加。進也可,退也可;親也可,疏也可;上也可,下也可,處於一種自由的境地,展現一種立身處世的藝術。

  阿朱小時候家裡很窮。一天,有個客人到他家,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擺放著誘人的魚香,令阿朱垂涎不已。阿朱當時才六歲,還不懂得掩飾自己,他吵著要吃魚。母親答應她,但是有個條件,就是等客人吃飽後才可以上桌。

  阿朱不聽:「等客人吃飽了,魚不就被他吃光了嗎?」母親答道:「知禮的客人絕對不會將魚翻過面來吃,另外一面一定還是好好的。不信你去窗邊看看。」

  阿朱來到窗邊,踮著腳尖往裡看,眼睛盯著桌上的那條魚。

  忽然間,客人用筷子把魚翻了個身。阿朱失望地跑回廚房,撲進母親懷裡大哭起來。母親也哭了,她不知該如何安慰阿朱。

  幾十年過去了,生活變富裕了,阿朱也當上經理之職。但在所有的應酬宴客中,每當有魚上桌時,阿朱就會回憶起兒時那傷心的一幕。所以,他總是不把魚翻身,因為他永遠記住母親的那句話。

  阿朱是聰明的,他沒因那次沒有吃到魚而遺憾,相反地,他明白一個做人的道理:「凡事留有餘地。」

  常留餘地二、三分,這是因為世界上的事變幻不定,常常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不利因素產生作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不要總想贏人,要留一些給別人贏;不要老想占上風,要給別人一些尊嚴。這樣,自己才能不斷進步,人際關係才能更和諧。有一句話說:為人處世還是謙虛謹慎點好。如果目中無人,驕傲自滿,就容易碰壁、栽跟頭。

  唐朝,有一位德山大師,精研律藏,而且通達諸經,其中尤以講《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最為拿手。因他俗姓周,故得了「周金剛」的美稱。

  當時,禪宗在南方很盛行,德山大師就大不以為然地說:「出家沙門,千劫學佛的威儀,萬劫學佛的細行,都不一定能學成佛道,南方這些禪宗的魔子、魔孫,竟敢誑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我一定要直搗他們的巢窟,滅掉這些孽種,來報答佛恩。」

  於是德山大師挑著自己所寫的《青龍琉鈔》,浩浩蕩蕩地出了四川,走向湖南的澧陽。

  一日途中,突然覺得饑腸轆轆,看到前面有一家茶店,店裡有位老婆婆正在賣燒餅,德山大師就到店裡想買餅充饑。老婆婆見德山大師挑著那一大擔東西,便好奇地問道:「這麼大的擔子,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

  「是《青龍琉鈔》。」
  「《青龍硫鈔》是什麼?」
  「是我為《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作的批註。」德山大師對於自己的著作,表現出很得意的神情。

  「這麼說,大師對於《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很有研究?」
  「可以這麼說!」
  「那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您,您若能答得出來,我就供養您點心;若答不出來,對不起,請您趕快離開此地。」

  德山大師心想:「講解《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是我最擅長的,就憑你一位老太婆,怎麼可能輕易就難倒我!」隨即毫不在意地說:「有什麼問題,你儘管提出來好了!」

  老婆婆奉上了餅,說道:「在《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中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大師您是要點哪一個心?」

  德山大師經老婆婆這一問,呆立半晌,竟然答不出一句話來。他心中又慚愧 又懊惱,只好挑起那一大擔的《青龍疏鈔》,悵然離去。

  德山大師受到這次教訓後,再也不敢輕視禪門中修行之人,後來來到龍潭,至誠心參謁龍潭祖師,從此勇猛精進,最後大徹大悟。

  世事無常,萬事多留些餘地,多些寬容。這是一條重要的做人準則。在你留有餘地的同時,別人也會因此而受益匪淺。

  待人、對己都要留有餘地。好朋友不要如影隨形,如膠似漆,不妨保持一點距離。是冤家也不要把人說得一無是處。對崇拜的人不要說得完美無缺,對有錯誤的人不要以為一無是處。不要把自己看成像朵花,看別人都是豆腐渣。不要以為自己的判斷絕對正確,最好常留一點餘地。

  一幅畫上必須留有空白,有了空自才虛實相間,錯落有致。有餘地才更加符合實際,才更加充滿希望。當然,留有餘地不是一種立身處世的圓滑,不是有力不肯使,也不是逢人只說三分話,而是對世界、對自己抱一種知己知彼的理性態度,是對於世界的複雜性和自身能力的有限性,所採取的一種理智的人生策略。




其 他 著 作
1. 喊暫停的勇氣
2. 我的快樂生活提案:少一點負擔,人生更自在
3. 大器:從新鮮人到CEO都適用的成功哲學
4. 用豁達丈量世界:放下、捨得、寬容的人生智慧
5. 用豁達丈量世界:放下、捨得、寬容的人生智慧
6. 包容有多少,就能擁有多少
7. 減法,打造成功人生的黃金法則
8. 尋找成功背後的密碼:九型人格完全成功手冊
9. 心態:大老闆的生意哲學
10. 淡定人生:有一種心態叫捨得
11. 淡定人生:從放下的那一刻起
12. 察顏觀色:心理學家沒教你的色彩心理學
13. 有一種境界叫放下 有一種心態叫舍得 有一種智慧叫包容大全集 超值白金版
14. 面藏玄機:一眼就看懂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