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與歷史學家,知名的巴爾幹問題專家。曾先後擔任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與BBC的中歐特派員,見證過共產主義的瓦解以及前南斯拉夫內戰。因為對中東歐與巴爾幹問題有卓越見解,經常成為美國與歐洲各國政府的顧問,且實地協助塞爾維亞、馬其頓與科索沃的重建。著有《黑道無國界》(McMafia:Crime Without Frontiers),目前定居倫敦。
最後,作者米夏.葛列尼創造出環環相扣的網路、組織與個人的真實故事情節,並且成功揭露了隱而未顯的黑暗面。往後人們的生活將與網路糾纏不清,並且越來越緊密,現在不過剛開始而已。一個錯綜複雜、令人眼界大開的網路犯罪。在此,向葛列尼致敬,他是組織犯罪的專家,寫出了最引人入勝的網路警匪故事,更勝克里夫.斯多的《捍衛網路》(Clifford Stoll, The cuckoo’s egg),值得一看,本人首次特別專文、強力推薦。
序言
crime@21century.com
人類不斷追求便利和經濟成長,我們已在非常短的時間之內,進展到過分依賴網路系統的危險境界:不到二十年之內,大多數國家極大部分的所謂「重大國家基礎建設」(critical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CNI)已在愈來愈複雜的電腦系統控制之下。
電腦主導我們大部分的生活,它規範了我們的通訊、我們的汽車、我們與企業及國家的互動、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休閒、我們的一切。我近年來旁聽許多網路犯罪的法庭偵審,有一次聽到英國的檢察總署(Crown Prosecution Service)要求在某個駭客出獄之後對其課以所謂的「防制犯罪令」(Prevention of Crime Order)。依據這道禁令,除了每星期一個小時在警官監督之下,他不得使用網際網路。被告的辯護律師在聽證會上表示:「等到我的當事人服完刑期,天底下恐怕已經沒有哪一件人類的活動,不透過網際網路來處理。」他追問:「那我的當事人如何在那種情境下過正常生活呢?」
我們現在面臨一種狀況:只有極少數人(他們自稱「怪咖」、 「技客」、「駭客」、「密碼客」、「安全官僚」等等)對於愈來愈密切、廣泛主導我們日常生活的技術有深切的了解,而我們絕大多數人的了解程度幾近於零。我在研究調查我前一本有關全球組織犯罪的著作《黑道無國界》(McMafia: Crime Without Frontiers)期間,首次了解到這裡頭的重大意義。我前往巴西調查網路犯罪,因為這個有趣的國家雖有許多正面特質,卻是網路世界犯罪的淵藪,只不過當時並沒有太多人明白這一點。
我和雷可瑞談話即將結束前,他告訴我他有位警界朋友,花了不少時間與駭客交朋友。此人十分成功,竟然被委付管理一個大型犯罪網站的工作。雷可瑞說:「他或許樂意和你談談。他主持的網站叫做『黑暗市場』(DarkMarket)。」這是我第一次聽說這個網站,以及主持它的聯邦調查局探員基斯.穆拉斯基(Keith J. Mularski)的大名。從此,我踏上了一條奇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