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抱怨力量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00222
蓋.溫奇
洪慧芳
天下文化
2012年8月31日
100.00 元
HK$ 80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心理勵志
規格:平裝 / 288頁 / 21*14.8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心理勵志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女友撒嬌、父母嘮叨、老闆批評、員工抗議、馬路擦撞飆三字經……
這些都是抱怨的形式,幫你釋放心中累積的垃圾與怒氣,
但是聰明抱怨才能幫你改善現況,提升自我價值,又不會傷感情兼顧人怨!
本書教你打動人心的抱怨術,一次解決職場、婚姻、親子關係的溝通難題。
撒嬌、嘮叨、批評、抗議、飆三字經……這些都是抱怨的形式,
我們該如何有效抱怨,得到回應並改善現況,卻不會傷感情兼顧人怨呢﹖
如果你的抱怨始終無法獲得解決,如何將怨念轉化為實踐力﹖
與古早馬車、人力時代相比,現代人的生存環境相對來說容易非常多。然而,古早時代的人卻不如我們抱怨得多,而他們也較能將抱怨轉化為改善實質生活的方法。現代人什麼都能拿來抱怨,但這些抱怨卻都沒有具體意義與實踐力。碎碎念、發牢騷並不會帶來具體的改善,只會影響人的情緒與心理健康。本書就在教我們如何有效地抱怨!
作者身為心理治療學家與臨床工作者,從實際操作層面切入,提供了以心理學為基礎的具體建議,告訴我們如何決定哪些事值得大聲提出不滿、而哪些應該由它去。作者並舉出許多實例,說明如何將抱怨轉換成協調共事的動力,找出造成不滿的因素與解決之道。
「建設性的抱怨」可以增進人際溝通、家庭關係與工作上的人際互動。若能將這種「抱怨技巧」應用在客服人員、企業領袖,以及民選官員身上,將可以大幅提升這些「具體」抱怨被認真納入考量的機率。若是我們能夠有效率地運用抱怨的力量,將抱怨的藝術發揚光大,便可以讓身邊人事物、與存活的環境變得更美好。
抱怨能釋放心中累積的垃圾與怒氣,聰明抱怨更能改善伴侶關係,提升自我價值,從今天起,讓抱怨成為一件輕鬆討喜的事吧!
作者簡介
蓋.溫奇 Guy Winch, Ph.D.
1991年獲紐約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博士,相隔 20 年後才推出他的第一本著作《抱怨力量大》,這中間他完成了家庭和夫妻治療方面的博士後研究,以抱怨做為心理治療工具已累積十多年的經驗,也是紐約執業心理醫師,偶爾玩票表演脫口秀,並在PsychologyToday.com網站上開了「抱怨力量大」部落格(The Squeaky Wheel Blog)。他的網站是:guywinch.com。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MBA,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目前為專職譯者。
目
錄
前言
「吱吱作響的輪子先上油。」美國成語(亦即「會吵的孩子有糖吃」)
1. 亂吵一通,不會成功
「麗莎,謝謝妳為各地的孩子帶來這個寶貴的啟示。當事情不如你意,就提出抱怨,直到滿意為止。」──〈柯林頓〉,《辛普森家庭》(The Simpsons)(2000)
2 比爾的煩惱——無效抱怨的隱藏成本
「我對自己的抱怨感到厭倦,我應該要有一些新的想法。」──梅爾文.尤德爾(Melvin Udall),電影《愛在心裡口難開》(As Good As It Gets)(1997)
3 抱怨治療——以抱怨提升自尊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燭光。」──中國俗諺
4 抱怨的時機——如何避免抱怨帶來的反效果
「很多人抱怨自己記憶不好,鮮少人抱怨自己判斷不佳。」──洛奇福高(Francois Due de La Rochefoucauld)
5 有效抱怨的要件
「我覺得抱怨以前應該先盡量美言幾句,因為那可以減少不滿,確保對方納諫如流。」 ──馬克吐溫
6 親愛的為什麼你不懂我
「老公,我一直叫你表現得再好些,你一點都不在乎,有時根本把我當耳邊風。」──佩姬(Peggy Bundy)對艾爾(Al Bundy)說,《奉子成婚》(Married ... with Children)(1987年)
7 我吃抱怨這行飯:客服專員
「喔,滿意的顧客,太稀有了,應該製成標本。」──拜索.弗爾蒂(Basil Fawlty),《非常大酒店》(Fawlty Towers)(1975)
8 伸張社會公義
「一個人就能發揮影響力,每個人都應該試試看。」──約翰.甘迺迪
序
作者序
書中提及我的病患,因此為了保護他們的隱私,我都以假名代替。此外,我也幫第二章提到的友人取名比爾,第八章提到的植樹推動者則取名為凱莉,以保護他們的隱私,書中提到的其他名字則都是真的。
我試著以實證科學來佐證我的主張,以匿名同行審查的程序,優先採用科學期刊上發表過的研究。我在章節附註中提供了完整的參考資料(不過囿於空間,那份清單仍不及我想要的詳盡)。當然,我對於抱怨,以及抱怨對心理與情緒的影響(例如抱怨治療的優點)所提出的一些想法,除了我自己的觀察與研究的個案以外,尚未經過科學實證。必要時,我會在文中提及這些缺點。
我也針對本書提到的幾個主題,增添了一些額外的資料來源,例如消費者權益保護團體、家長如何因應青少年濫用藥物的相關資訊、家長面臨孩子課業過重的問題時,可尋求的支持和資訊等等,這些資料都收錄在相關章節的附註中。
蓋.溫奇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