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轉換中的EU□「東□□□共同体」:台灣□□世界□考□□

轉換中的EU□「東□□□共同体」:台灣□□世界□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322569
木村雅昭、島田幸典、張啟雄、□田豪、東鄉和彥、何思慎、三宅康之、宋錫源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2年3月01日
240.00  元
HK$ 240  







叢書系列:學術專書-日本學研究叢書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學術專書-日本學研究叢書


社會科學 > 國際關係









  本書從各種角度針對現代世界、亞洲所面對的諸多問題進行探討。執筆者國籍包含台灣、韓國、日本,其論述觀點與角度必然有所不同。而這些論點的共通性,就是聚焦於情勢瞬變的亞洲,以及各執筆者避免世界流於紛爭、確保和平的想法。京都大學蒙古史學權威,已故的岩村忍教授斷言,防礙文明交流的既非沙漠亦非海洋,而是人類。在現今日漸活躍的經濟交流中,此句名言的份量亦大為增加。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當人類彼此缺乏諒解,就會在經濟交流中造成對立。若能讓讀者透過本書增加對世界的關注,並深化彼此的議論,對執筆者而言將是無比的幸福。

主編者簡介

徐興慶

  台灣南投出生。日本九州大學文學博士、台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外國人研究員。著有「近代中國知識人□日本經驗---梁啟超、林(南犬)堂□戴季陶的日本觀的比較---」(2011)、「『傳統』□近代的間:福澤諭吉的儒教主義批判□的試論」、(2010)、「東西文化□融合□構築□的試論---岡倉天心的「□□□□□□」□中心□□□---」(2010)、『近代中日思想交流史的研究』(京都:朋友學術叢書、2004)等。

陳永峰 

  台灣台中出生。日本京都大學法學博士。東海大學跨領域日本區域研究中心執行長。著有「參議院.□□□國會.連立政權---1989年以降『連立政治』的常態化□□□□□」(台北:『問題□研究』)、“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Land Reform in Post-War Taiwan: Japanese Colonial Occup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ese Landlord Class”(Taipei: Tamkan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Japanese Colonial Occupation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Kyoto: Kyoto Journal of Law and Politics) 等。



作者簡介

釋心道

  1948年生於緬甸臘戌省賴島山區的賴坎村,祖籍雲南。生長在戰亂的滇緬邊境,4歲父親離奇遇害,母親攜妹離散不知去向,之後隨姨丈開始長年流浪。

  9歲為減輕家計而加入游擊隊,隨軍出入烽火,目睹人世的流離動盪,體認生死無常。期間親眼目睹阿羅漢飛越潭面的聖跡,在心中烙下了難以抹滅的記憶。

  15歲接觸一貫道等信仰。初聞觀音菩薩聖號,感動不已,於軍中開始茹素,堅持己見從不間斷。

  16歲自己在手臂上刺下「悟性報觀音、吾不成佛誓不休」「真如度眾生」等字,表達苦心修道的志向。

  25歲於佛光山從星雲法師剃度出家,入叢林大學就讀,因傾心祖德苦行操履,遂離開佛光山僧團,獨自專志禪修。

  36歲創立靈鷲山無生道場。以禪門心法為體,秉持「工作即是修行,生活即是福田」的現代生活禪理念,教育日漸增多的僧俗弟子。

  1989年,41歲,籌建「世界宗教博物館」,以華嚴法界為志,推展世界和平理念。同年6月,創設「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推廣社會文教工作;11月,正式成立「靈鷲山護法會」,展開全省弘化教育活動;為奠定宗教文化研究的深化基礎,創設「國際佛學研究中心」。

  相關著作
  《聞盡》
詳細資料

叢書系列:眾生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21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採訪整理序】

你要停那顆心?

  已不記得是那日,也不記得第一次帶兒子上靈鷲山訪問心道法師的情景。

  只記得我心中著實忐忑,訪問一位大師是何其殊勝莊嚴的場景,脅侍法師環繞,信徒絡繹請益,梵唱伴隨暮鼓,從大佛殿傳來陣陣叩人心扉。道場寧靜攝心,怎容得我和兒子來此撒野?

  果然,當我這自閉症的寶貝兒子來到靈鷲山上的律心堂,莊嚴的廳堂立刻變成遊樂場,他對每尊佛像都好奇,都要摸摸看。當訪問開始,心道法師侃侃而談,我仍得分神注意兒子的舉動,坐不多久就開始躁動不安。心道法師趕緊要侍從弟子拿糖果餅乾安撫兒子,我趕緊打圓場:「報告師父,我兒子這樣算是坐很久,很給我面子了。」這樣說,不知道是不是讓師父釋懷一些?

  我不知道其他佛教大師們接受訪問時,是不是容得下旁邊有這樣的喧鬧和躁動?而在那情境中,當我們開始談起書的主題「停心」時,其實更具有了實踐的意義。難道不是嗎?不能善自攝心停心,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變成生命的必然,不隨外境而動念,我們的訪問又該如何進行下去?

  你可以開始想像這樣的畫面,訪談、採寫這本《停心》的當下時刻,旁邊有一個孩子的躁動、出聲,時時的擾亂和打斷。兒子的症狀之一就是會強迫地把東西收好,把椅子擺整齊,卻每每弄巧成拙,發出惱人聲響。他還會猛吃餅乾糖果,把紙屑丟在四周,這時,師父可能正好講到「寂靜修」或「六妙門」,望了兒子一眼,果然意在言外。

  多日後,這將變成甜美記憶的一景是,兒子就坐在我旁邊的座位,聽著心道師父專心回答我的問題。「這個穿著紅袈裟的人到底在說些什麼呀?」兒子心內可能這樣想著。說時遲那時快,兒子手一伸,就端起師父的茶一口飲盡。離得最近的弟子隨即發出驚呼,有位第一次見到兒子的法師看來差點就要昏過去了,心道法師卻一點也不氣惱,笑著說,「這杯茶一定很香,香到他想來試試味道。」唉呀,如果這是一位禪師的隨機逗教,機鋒公案,那一刻,我幾乎真的就要開悟了。

  其實,我這個資深老媒體人,二十多年來不知訪問過多少名流雅士,可稱得上「閱人無數」。幾次帶著「頑石」兒子上山來跟師父相應,那座律心堂對著太平洋,我們的訪問從靄靄彩霞直到漁火點點、星月皎潔,已是常有的事,於是,我這個「老頑石」才比較能體會到一名真正的禪師的淡定和風采。

  當心道法師回答問題,傾囊相授佛法要義時,我每每沉迷於靈鷲山上的此時此刻──就是此時此刻,就是這群人,時間對了,人也對了,做為人,極少有如此確切的感覺。

  這一年下來,兒子竟出現微妙的變化,他已知道那穿紅袈裟的人是「心道法師」。最近一次採訪,兒子仍坐在我身旁,竟對心道法師露出了笑容,當下,師父也微笑相應,說道:「小朋友,要不要來做師父的傳人?」世界上最純真的兩顆心靈交契相會,其他的人,乃至這個世界都該停下。佛法追求的純真、初心和赤子之情,迴盪在此刻的律心堂,靜夜升騰發亮。

  你將讀到的這本《停心》,其實就是這一年採訪、整理的結晶,也是心道師父與大眾結緣的力作。書裡有心道法師實修多年,對佛法和生命的情懷和理觀。他提出了佛法的精要──停心,在2012年末日災難之說盛行、人心浮亂之際,這將是一本最符合時代需要的心靈之書。

  在這本書裡,心道法師藉著佛法的修為,出入宇宙、跨越宗教、生命基因和原住民祖靈信仰,試圖用一些努力思索過生命是什麼的讀者感興趣、或曾經困惑的話題,在精神、概念和實修上,帶領讀者領略佛法,也讓佛法在二十一世紀科學本位主義中,賦與更有新意的詮釋。

  我不希望讀者僅僅是懷著讀佛法書的想法來讀這本書。其實讀者當能體會到,佛法面對的就是生命的發問,生命有了疑惑,佛法和我們一起尋求解答。

  你當然不可能一次到位,獲得所有的解答,但這卻是將生命連結到宇宙一起俯仰呼吸的開始。

  呼吸,誰不會呢?心道法師說,心終究不可得,你又想停哪顆心?

  心道法師就從呼吸裡,為讀者展開了宇宙星辰,天地玄黃,就在呼吸裡,一朝風月已是萬古長空。

呂政達(《停心》採訪、整理者、作家、皈依弟子)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