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話說中國 11 文采與悲愴的交響曲

話說中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981419
金爾文、郭建
龍圖騰文化
2012年9月28日
183.00  元
HK$ 155.55  







叢書系列:大歷史
規格:平裝 / 306頁 / 21*27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大歷史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宋/元/明









第一套以圖文故事編寫兼具百科功能的中國歷史
傳家套書、指定國禮、課外閱讀首選大作

  中國歷史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書,是獨樹一幟的東方文明史。英國哲學家培根說:「歷史使人明智。」歷史經驗蘊含著發人深思的哲理。要深刻地瞭解現實,理智地面對未來,就必須追溯歷史。這種由歷史引發的智慧、魅力和美感,對豐富一個人的生命內涵,提升人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擁有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屹立於東方,前赴後繼,綿延百代。為了讓現代的老中青讀者,能夠輕快地進入中國歷史宏偉的殿堂,從中啟迪心智、開拓眼界,追溯歷史、面對未來,特別採用圖文並茂的故事形式,百科全書的彙整資訊方法,集結三十餘位歷史學者與教師聯合編纂,耗資二億多元,歷經八年,完成這套新體裁的中國通史──《話說中國》。

  《話說中國》全套16冊,是一套「感性」的歷史書,豐富的圖文編排,故事文體的寫作,讓厚沉枯燥的歷史「生動」了起來。1500餘則經典故事、1500位歷史人物、3000幅以上珍貴圖片、7500條歷史文化百科知識,將政治史、文化史融為一體。讀者在閱讀《話說中國》這部濃縮五千年、現代觀點的歷史書時,既可吸取多元廣博的知識,也將增長智慧,借鏡學習,是一套家庭收藏、饋贈親友、學生閱讀的首選圖書。英國斯特林大學安德魯教授在看過本套書後,真情地說:「這是我見到最好的一部中國書!」

  宋──平淡而耐人尋味的時代

  一個活潑、重商、享樂的社會取代了尚武、好戰的社會,盡管它缺乏英雄氣概,但儒雅的眉宇間已帶有幾分近代的氣息,遍地彌漫的銅臭掩不住書香,好一個讀書人的黃金時代

  要感知宋代,不妨去參觀瓷器。唐瓷華麗而不失器度,明、清瓷器精緻而難掩俗氣,宋瓷清純淡雅,或影青,或黑褐,或純白,形制纖巧,刻畫簡潔傳神。日用瓷器尚且如此,可見士大夫的趣味引領著宋代社會風尚,這是個看似平淡,卻耐人尋味的時代。

  然而宋的積弱不振,屢對異族屈膝,名將倍受掣肘,忠臣每遭誣陷,也使得宋朝充滿可歌可泣的事蹟,這也是個令人扼腕太息的時代。

  本冊內附長達18頁,十分壯觀的《清明上河圖》大拉頁。

本系列特色

  .風靡海內外,銷售突破200萬冊
  .代表國家致贈外賓的指定國禮
  .美國耶魯大學收藏全套16冊,做為認識中華文化的用書
  .中學歷史教學的新途徑,學生閱讀、學習興致高

  1) 《話說中國》以故事傳真中國五千年歷史,立體化全方位地展示中國歷史文化精華,使現代人輕鬆走進歷史的繽紛世界,和巨人同遊,與先賢對話。  
  2) 由享譽海內外的史學界頂尖學者及著名斷代史專家擔任本書各冊的顧問。
  3) 每冊另由歷史學者專家撰寫前言,充分闡述各段歷史的特色精髓。
  4) 約計30多位來自第一線的歷史學者共同協力撰文,將個人長年學術精華融於書中,傾力奉獻經典而又精彩的篇章。  
  5) 全套書近4800頁,含括3000幅以上珍貴圖片,每一頁均圖文相配,並穿插歷史文化百科知識、中外歷史大事記、歷史知識考題等等,是一部資訊龐大的百科全書式的大眾歷史讀物。
  6) 精心製作《清明上河圖》《蘭亭序》《韓熙載夜宴圖》等名作巨幅拉頁,原圖引進,模擬印製,展現原作的驚世風采,讓你輕鬆擁有國寶,讀懂國寶。
  7) 部分冊數另附當時代地圖,由著名史學家專家特別闡釋、審訂。    
  8) 全書版面構成展現了以故事體文本為主的特點,便捷的檢索、體例化的編排,讓讀者在閱讀任何一個頁面上,都能感受到歷史文化的魅力與編纂創意的匠心。


出版說明 夢想與追求 
總序 現代人與歷史
專家導言 宋代歷史的研究心得
本書導讀示意圖
前言 平淡而耐人尋味的時代─宋代
○○一 黃袍加身
○○二 杜太后教子
○○三 制服強藩
○○四 杯酒釋兵權
○○五 掃平荊湖
○○六 蜀中惡戰
○○七 攻滅南漢
○○八 宋太祖不濫殺
○○九 以文失國
○一○ 以文得官
○一一 整治驕兵
○一二 打架爭狀元
○一三 半部《論語》治天下
○一四 柔弱勝剛強
○一五 燭影斧聲
○一六 錢俶納土
○一七 殺丐疑案
○一八 太宗雅興
○一九 苦戰滅漢
○二○ 皇帝乘驢而逃
○二一 楊家將名傳千古
○二二 將軍愚不可及
○二三 刺字報國
○二四 秀才豪氣
○二五 宰相肚量
○二六 皇子懼嚴師
○二七 少年得志
○二八 呂端大事不糊塗
○二九 澶淵之盟
○三○ 慢性子宰相
○三一 急性子州官
○三二 寬容與敬佩
○三三 和尚借宿成巧禍
○三四 皇帝偽造天書
○三五 丁謂一舉三得
○三六 識畫
○三七 儒生迂腐
○三八 仁宗生母之謎
○三九 仁宗厚道
○四○ 將門虎女
○四一 好水川之戰
○四二 名將種世衡
○四三 巧施離間計
○四四 曹瑋妙計殺敵
○四五 狄青夜襲昆侖關
○四六 包拯判案
○四七 魚頭參政
○四八 程顥辨年察奸
○四九 拗相公搞改革
○五○ 奇人王安石
○五一 好官我自為之
○五二 腳踏實地司馬光
○五三 一程成三蘇
○五四 烏臺詩案
○五五 神醫龐安時
○五六 陳襄辨盜
○五七 文雅君臣敗家國
○五八 亡國之音
○五九 玻璃瓶襯金
○六○ 棋盤上的爭鬥
○六一 欲雪恥反招辱
○六二 國破家亡
○六三 九死一生康王繼統
○六四 宋室南遷
○六五 宗澤壯志未酬
○六六 苗劉兵變
○六七 平兵變韓五成名
○六八 黃天蕩勇抗金軍
○六九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七○ 盡忠報國岳飛冤死
○七一 錢眼安坐張俊鐵臉
○七二 人到宋後少名檜
○七三 假公主騙取富貴
○七四 真太后享盡榮華
○七五 燭淚擒盜
○七六 無心應戰
○七七 采石大戰書生領兵
○七八 高宗禪位
○七九 孝宗孝順
○八○ 北伐敗北
○八一 欄干拍遍稼軒飲恨
○八二 狂生蒙冤
○八三 孝宗禪位
○八四 寂寞孝宗無孝子
○八五 悍后李氏
○八六 過宮風波
○八七 禪位密謀
○八八 高處不勝寒
○八九 群醜馬屁經
○九○ 先生變兒子
○九一 后妃爭寵計
○九二 草草北伐
○九三 匆匆納首
○九四 我來也
○九五 史彌遠專權
○九六 平民做皇帝
○九七 浪子為相
○九八 傻君畏惡相
○九九 孤兒寡母失國
一○○ 失敗的英雄
一○一 留取丹心照汗青
聚焦:西元960年至西元1279年的中國
西元960年至西元1279年的中國的歷史文化百科
人物索引
典故索引
關鍵詞索引





平淡而耐人尋味的時代

  宋代

  這是一個平淡的時代。宋朝是又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封建王朝,從十世紀 60 年代延續到十三世紀 70 年代,時間不可謂不長。北宋時,橫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領土不可謂不廣。然而,它總少那麼一股氣,那個時代的故事缺少一種英雄氣概,任一歷史事件,若在別的時代,也許是高潮迭起,而在宋代,總以一種啼笑皆非的方式終結,或以一種淡淡化出的鏡頭搖出,使你感到若有所失。它既沒有秦、漢那種睥睨一切的霸氣,也沒有隋、唐那種大戶人家的豪氣,甚至沒有明代那種暴發戶的痞氣。它就像山村裡的一個冬烘先生,既溫和又酸腐,處世以和為貴,只求平平淡淡過一生,因此它的生平事蹟不如俠客那麼好看,那麼刺激。

  因此,吾輩阿 Q 想拿祖上壓人時,總是羞提宋代,而寧肯遠宗漢、唐。要從感性上認識宋代,最好到博物館去看看瓷器。排在前邊的唐瓷透出一股洋風,華麗而不失器度;排在後面的明、清瓷器大紅大綠,精工細描掩不住一股俗氣;而宋瓷色彩十分淡雅,或影青,或黑褐,或純白,形制十分纖巧,刻畫簡潔又傳神。是呀!日用瓷器尚且如此,可見整個時代的趣味都以士大夫的眼光為準了呢。這個時代雖然平淡,可的確耐人尋味。

  祖宗之法

  西元 960 年,身為後周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在京城郊外陳橋驛發動兵變,穿上黃袍回到皇宮,趕走周世宗的孤兒寡母,建立了宋朝,定都開封(又稱汴京),趙匡胤後來被稱為宋太祖。「陳橋兵變」就像一次小痞子鬧事,沒有周密的策劃,也沒有激憤刺激的場面,隨隨便便就改朝換代,宋太祖也不想駭人耳目,所以宋朝的序幕一開始就是平平淡淡的。

  宋太祖雖是個粗人,但很有腦子,他可不願意讓自己的龍椅隨隨便便就在下一場小痞子鬧事中被推翻,當上皇帝的人,第一件事就是堵塞自己的來路。自唐朝中期以來,節度使的權力很大,在地方上軍政財權一手抓,還可以世襲。趙匡胤自己就是從節度使起家的,所以首先得改變這種狀況。過去地方節度使管轄幾個支郡,宋太祖將它們全部直屬京師,派去文官為知州,各州又設一通判,他可以不聽知州命令,兩官互相牽制。州之上有路,路設轉運使,轉運使負責將所屬州縣的財賦運往京師。

  藩鎮的兵權也逐漸剝奪,宋太祖鎮壓兩個不聽話的藩鎮,然後採取一種和風細雨的改革方案,和漢、明大殺功臣不同,對擁戴自己稱帝的老兄弟們,他在酒宴上勸他們交出兵權,「杯酒釋兵權」因其戲劇性而為學者懷疑,然而那種淡淡的人情味使人寧信其有。然後從藩鎮中選擇精兵充實禁軍,又大拆地方的城池,到後來地方的廂軍都淪為服苦役的勞動力。當節度使的「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都收了」,到後來,它成了一種榮譽稱號。宋太祖對禁軍也不放心,將禁軍的統帥部一分為三,即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又稱三衙。由名位較低的將軍掌管,稱為三帥,分管部隊訓練布防;另設樞密院管調動軍隊,與三帥相互牽制。軍隊經常換防,將軍經常調動,使兵將不能形成親密的關係,這樣一般兵變就不會危及皇權了。

  對待官僚機構,宋太祖也是一個「分」字。宋代宰相的名稱幾經變更,一般正式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前代宰相權太大,事無不統,宋太祖便將軍權分給樞密院,財權分給三司使,另設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和三司副使,作為宰相、樞密使和三司使的副手,又能相互牽制。御史臺是管監察百官,諫院是管勸諫皇上和大官,現在都成了皇帝的耳目。下有一批官員叫臺諫官,監督官員的一言一行,道聽途說也允許在朝上公之於眾,而沒有誹謗罪一說,於是宰相也怕他們幾分。按慣例,一旦宰相被彈劾,就要出京待罪,若皇帝不挽留,這個宰相就算罷定了。

  宋代官制有官、職、差遣之分:官名只用來表示官位和俸祿的高低,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局級處級之類;職指帶

  某某館的職稱,館是指皇家圖書館與史館,此人並不一定到館裡寫書,而只是擁有文官最羡慕的頭銜,大約相當於現在的教授、研究員之類(或者當今教授太多了,相當於科學院院士?);差遣才是實際管事的職務。官職分來分去,老官名不廢除,讓它留作榮譽稱號,新官職則不斷設立,於是官愈來愈多,機關愈來愈複雜,宋代官制號稱最為難懂,就是這樣造成的。誰要是有耐心解那種連環套的幾何證明題,就去研究宋代官制吧。

  宋初這一系列分來分去的措施,宋代人奉為不可變易的「祖宗之法」,現在史學界就稱為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下面權力分散,互相牽制,互相攻擊,皇帝老兒就可坐在上面哈哈笑了。趙宋三百一十六年間,武將始終未對中央政權造成威脅,權相時有也不能顛覆趙家的天下,外戚宦官未形成心腹之患,這格局都是宋太祖奠定的,宋太祖實在聰明。政權穩定,也就少了許多刀光劍影的故事,失去上演英雄史詩的舞臺,於是宮廷故事就很平淡。

  安定了內部,自然要向外擴展。宋太祖採取先易後難或者說「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將江南、四川幾個紈褲子弟統治的小國收拾之後,才面對強悍的遼及其屬國北漢。正值壯年的宋太祖在其事業達巔峰之時突然死去,這個雪夜發生的事便成千古之謎。太祖的親弟弟趙光義當上皇帝,史稱宋太宗。宋太宗完成統一南方的大業,親率大軍滅了北漢,還想一舉收復被後晉石敬瑭割讓的燕雲十六州,但在強悍的契丹軍面前碰了釘子。宋初削弱軍權,守內虛外的政策顯出它的弊端,宋遼對陣宋軍屢敗,宋太宗被迫放棄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計畫,採取守勢,同時將每年的財政節餘收入「封樁庫」中,打算將來以錢財買回這塊寶地。

  重文輕武

  太宗病死之後,他的兒子趙□繼位,史稱宋真宗。真宗剛坐上龍椅,就被可惡的遼人攪得不得安寧。景德元年(西元 1004 年),遼承天皇太后和遼聖宗帶兵大舉進犯,沿途繞過堅城,直指開封。生長於深宮的真宗,早已盡失太祖、太宗的英勇氣概,嚇得只想逃跑,在年輕氣盛的宰相寇準逼迫下,才勉強前往澶州督戰。宋軍士氣大振,遼軍急於退兵,而真宗根本不想一決勝負,只想快點離開前線,便同意議和,以昂貴的代價結束了這場宋人未必會輸的戰爭。宋遼約定:遼王稱宋帝為兄,宋每年給遼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這就是所謂「澶淵之盟」。太宗辛苦積攢下的錢財,不但換不回燕雲十六州,反白白養肥了敵人。

  宋真宗統治期間,宋朝更為傾向重文輕武。科舉制度日趨完備,後來為明、清沿襲防止作弊的一整套程式都是在北宋形成的。開考前數日,考官被關在貢院中不得外出,稱為「鎖院」。封彌院的官員把試卷上的舉人姓名、籍貫糊住,另編字號,稱為「糊名」。還怕考官認出考生的筆跡,又由謄錄院的書手抄一遍,這叫「謄錄」。對讀所的人校勘之後,將副本送考官定等級,再送知舉官複審決定名次,所以等到從狀元直至末甲最後一名都定好之後,考官才知道考生的名字。當然以後隨著制度的鬆懈,作弊還是歷代都有,但總的來說比唐代嚴密多了。宋代科舉的獨木橋也加寬了,兩宋三百多年,登科者共有十一萬多人,平均每次錄取的人數為唐代的十倍左右,一旦及第就可當官,士人更熱衷於讀書考試了。為了加強文章批改的客觀性,就要設立若干標準,反過來又損害了文章的豐富性。為後世深惡痛絕的八股文,其實在宋已見端倪,當時所謂「時文」,已具有八股文的許多特徵。

  隨著科舉錄取名額的增加和印刷術的普及,讀書人更多了,州縣普遍設置學校,一些學者也設立書院,招收弟子講學論道,有名的書院大多得到政府的資助和獎勵。私人講學傳道的風氣使新學說得以產生傳播。北宋時,周敦頤的弟子程顥、程頤創立以儒家經學為基礎,兼收佛道思想的新儒學,到南宋經過朱熹的整理闡發,得到廣泛傳播。到明、清時,程朱理學占據思想界的統治地位。理學有不少流派,陸九淵的「心學」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文學上的成就主要是散文和詞。古文運動取得全面勝利,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在北宋,即歐陽修、曾鞏、王安石和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北宋前期,詞尚婉麗,柳永的詞尤其受到市民的歡迎,號稱「凡有水井處,即能歌柳詞」,據說,金主完顏亮讀了柳永描寫杭州美景的詞,頓起南來之心。豪放派的詞經蘇軾開創,到南宋辛棄疾手裡,達到精湛絕倫的地步,田園風光,放聲悲歌,皆成佳作。宋真宗信仰道教,在全國大建宮觀,親迎偽造的「天書」,大隊人馬還到泰山封禪,耗費大量錢財,搞得烏煙瘴氣。




其 他 著 作
1. 話說中國 10 變幻中的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