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讀古文,學智慧:古文觀止名篇中蘊含的智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915070
鄭連根
新銳文創(秀威代理)
2012年10月07日
133.00 元
HK$ 119.7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新銳文學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新銳文學
分
類
文學小說
>
中國古典文學
>
古典文學
同
類
書
推
薦
太平廣記(神仙篇)精選故事集(白話文)
古詩文課
勇於不敢 愛而無傷:莊子,從心開始二
新譯徐霞客遊記(上/中/下)(精)(典藏燙金版)(二版)
新譯徐霞客遊記(上/中/下)(二版)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圖說 新古文觀止的故事(第三版) 從閱讀出發,必讀的文言文經典故事:隨書附贈:經典原文(文言文+注釋) (節選)、素養學習單QRCODE
內
容
簡
介
選篇古文觀止三十數篇,並縱觀古今,深入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修身之道、齊家之理、治國之術、觀世之法等,以期引發讀者閱讀古文的興趣,進而學習古人的智慧。
作者簡介
鄭連根
資深傳媒人,文史學者。1998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十餘年來,創作了大量雜文、隨筆,散見於《南風窗》《同舟共進》《書屋》《隨筆》《雜文選刊》《雜文月刊》《雜文報》等百餘家報刊,已經出版的著作有《中國古代小說名句賞析》、《濟南老街老巷》(與張繼平合著)、《塵埃尚未落定》、《前事今識》(繁體字版)、《故紙眉批——一個傳媒人的讀史心得》、《新聞往事》、《昨夜西風——活躍在近代中國的傳教士》等。
目
錄
《讀古文,學智慧》
序
家庭和諧,從心開始--〈鄭伯克段于鄢〉的深意
鄭莊公「小霸中原」與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周鄭交質〉與〈鄭莊公戒飭守臣〉互參
齊桓公:政治強人的霸業與悲劇--〈齊桓公伐楚盟屈完〉與〈齊桓下拜受胙〉互參
為宋襄公正名--〈子魚論戰〉的前前後後
晉文公的稱霸之路--〈寺人披見文公〉與〈襄王不許請隧〉互參
秦穆公:稱霸西戎話功過--〈陰飴甥對秦伯〉、〈燭之武退秦師〉、〈蹇叔哭師〉互參
「官二代」實在不好教--〈石碏諫寵州吁〉與〈觸讋說趙太后〉互參
修德重於「問鼎--〈臧哀伯諫納郜鼎〉與〈王孫滿對楚子〉互參
「只愛一點點」--〈魯共公擇言〉的深意
介之推的「四項基本原則」--〈介之推不言祿〉之前前後後
美輪美奐又如何--〈晉獻文子成室〉與〈凌虛台記〉互參
「勞動者是最美的人」--從〈敬姜論勞逸〉說起
規定大多是被領導破壞的--從〈臧僖伯諫觀魚〉說起
不替混蛋領導背黑鍋--〈晏子不死君難〉中的智慧
顏斶的底氣和孟子的「三不為」--從〈顏斶說齊王〉起
中國古人的生態倫理--〈里革斷罟匡君〉之解讀
聖賢多樣性--從〈伯夷列傳〉說起
「辭之懌矣,民之莫矣--春秋時期的外交辭令
破解李陵困局--由〈李陵答蘇武書〉引發的思考
漢代的人權宣言--值得一贊的〈尚德緩刑書〉
永遠的陶淵明,永恆的桃花源--〈桃花源記〉與陶淵明的現代意義
為什麼「憂道不憂貧」--〈叔向賀貧〉與〈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互參
「正蒙難,法授聖,化及民--從柳宗元〈箕子碑〉談起
徐元慶復仇案引發的文化論爭--由柳宗元〈駁復仇議〉看中國古代的禮法之爭
勵志人生之歐陽修版--〈瀧岡阡表〉與家庭教育
「官德」文章與中國傳統文化--〈諫太宗十思書〉、〈待漏院記〉、〈閱江樓記〉互參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與隱逸文化
後記
序
序
黃波
我出生於1973年,算是正宗的「長在紅旗下」了,有幸目睹科技日新月異般的進步,物質也豐富到了幾乎被經濟學家稱為「豐裕」的程度。但這些年我常在想,若論「求知」與「進德」,與老輩人相比,我們這一代人究竟該算幸運還是不幸呢?
前段時間,我應約為一家報紙寫了一篇類似「求知路上二三事」的小文,談這樣的話題原有資格門檻,編輯屬意於遠遠談不上「成就」二字的我寫此題,原因是我未入大學之門,居然還能寫幾篇短文,並僥倖出版幾本小冊子。我在那篇文章中坦白交待:「其實未進入高等學府,我倒不認為是多麼大的遺憾。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者,最大而又普遍的缺陷應該是生逢一個文化幾被摧毀的時代,而就個體來說,儘管時代如此,如果殘存一點家學,則猶有沾溉之幸。而我對這些是完全談不到的,祖上從未出過讀書人,父母也識字無多,當年的小鄉村更是全無文化氣息。」
這樣的環境並非出自我的誇張,謂予不信,試問同樣生長於鄉村的同齡人,哪個不是長長於斯?
我們不必被私塾老師罰跪打板子,也不會逼著對對子了,這曾經被張揚為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幸福。但是在歷經人文素養缺失而導致的許多社會痛楚之後,一個疑惑卻無法回避:《四書》、《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等全部從啟蒙讀物名單中消失,老祖宗留下的東西被我們從疏遠到隔膜到鄙視,我們真的就超越了先輩?曾經困擾前人的問題真的就煙消雲散了嗎?
鄭連根兄的這本《讀古文,學智慧》來得恰好。雖然在多種因素催生下的所謂「國學熱」中,關於《古文觀止》的鑒賞類讀物堪稱林林總總,但這本書顯然非為湊熱鬧而來,因為寫作者的抱負並不是教你簡單地看懂那些文字,而是企望深入文字背後,去瞭解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密碼。
古人為什麼會有孝的觀念?禮是不是純屬一種毫無實際意義的束縛?人作為萬物靈長之價值,古人的認識中有無與現代理念若合符節的地方?……連根兄依託於這些古文名篇,運用其豐富的多學科的知識,筆鋒所聚,呈現的乃是一個無限多樣性的真實的古老中國。淺嘗輒止者閱之,可以增加自己關於中國傳統習俗和政治經濟社會制度變遷的多方面知識,好學深思者閱之,可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因歷史而想到今天乃至未來。作者寫出一本書來,讀者能夠各取所需,這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細密解讀向來是連根兄的長處,而〈破解李陵困局〉、〈永遠的陶淵明,永恆的桃花源〉等篇則顯示了他的另一大長處,即於歷史「能入而又能出」。讀這本書,你的強烈感覺就是,其作者不是一個只會尋章摘句的腐儒,更不是一個一頭拜倒在傳統之下的骸骨式迷戀者。我向來認為,說史貴在能攖現代人心,但天資所限,這條標準於我稍高了點,連根兄則庶幾矣。
連根兄撰此書畢,徵序於我,因其好讀書、求甚解為我所熟知和敬畏,而我自己對《古文觀止》也不過翻讀了一兩遍而已,難免忐忑。但我又真切感到這本書是一個沉甸甸的果實,本「與朋友共」之義,遂聊綴數語,讀者哂之。
2012年6月26日於廣州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一本讀懂秦漢中國
2.
一本讀懂中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