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95歲長壽大師的不老秘訣:只要會動、會吃、會管、會鬆、會笑,你也可以不生病,青春永不老!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038417
梅可望
平安文化
2012年11月05日
93.00 元
HK$ 74.4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真健康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真健康
分
類
醫療保健
>
養生法
>
其他療法
同
類
書
推
薦
是狼型人就不要逼自己早睡早起【1書+1好睡日記本】:解讀睡眠時型,找到你的高效睡眠法
解放心念:徹底轉變心念,才能恢復健康【調和怒、喜、思、悲、恐等情緒,啟動身體自癒力】
亞蒂絲的12堂愛自己冥想課【每堂課均附音訊引導QR CODE】
不生病的智慧百科
醫學芳香療法
內
容
簡
介
動得快活,筋骨永不老!
每天做三十分鐘獨門健康不老操,可以激發身體活力,減緩老化。
每天練十五到二十分鐘太極拳,有助增強體力,提高免疫力。
每天快走三千步,不但保持身材不走樣,心臟病、糖尿病、憂鬱症都免煩惱!
吃出均衡,機能永不老!
餐餐只吃七分飽,能刺激腦中的長壽分子運作,擁有青春的活躍腦力。
咬不動肉和蔬菜?把它們煮軟融到湯裡,多喝湯也能吸收營養。
長壽大師最愛吃的十二道養生活力菜,做法簡單,美味滿點,健康更滿分!
定時定量、能收能放、快樂優先,心情永不老!
每天花三個「半小時」、起床時多三個「半分鐘」,作息規律就是善待自己。
「忙碌」是營養大補帖!生活有重心,才不會為衰老憂心。
天天閱讀、寫日記,幫助大腦靈活思考,遠離老人癡呆症。
活用梅氏幸福十誡,不老的人生觀將讓你日子愈過愈新鮮!
雖然已經快一百歲了,但是梅可望看起來卻像才六、七十歲!精力旺盛的他至今仍每天工作八小時,九十四歲還登上黃山的好漢坡,好體力連年輕人都自嘆不如──這全歸功於他擁有「五會一觀」的不老秘訣!這些方法每個人都做得到,只要每天身體力行,你也能活出健康又快樂的不老人生!
作者簡介
梅可望
民國七年出生,湖南省臨湘縣人。在驚濤駭浪的大時代赴美留學,獲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自民國二十六年擔任小學教師開始,投身教育界六十多年,不但是卓越的教育家,更是警政界的超級前輩。
雖然已近百歲高齡,但他的身體仍然十分硬朗,不僅走路穩健,宏亮的笑聲更極具親和力和感染力。
目前他仍持續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並擁有「十樂老人」的稱號。他認為最快樂的事,就是事情能夠照著自己的計畫順利完成,他也希望大家都能將「快樂」擺在第一位,並遵守「定時定量」的生活原則,就能像他一樣永遠保持青春不老!
曾任:
行政院青年輔導會秘書長
國防部法規司司長
韓國漢城亞太文社中心執行長
中央警官學校校長
東海大學校長
世界梅氏宗親會理事長
中央警察大學全國校友總會會長
現任:
台灣發展研究院創辦人兼董事長
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創會理事長
中國現代化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東海大學榮譽教授
實踐大學榮譽教授
中南大學榮譽教授
朝陽科技大學榮譽教授
中央警察大學世界校友會會長
中央警察大學校友總會名譽會長
國際CEO書院院長
序
前言
跟我一起健康不老
近幾年來,我經常受邀到各處演講,通常主持人介紹我的開場白,十個有九個都是:「請大家猜猜看,今天的演講貴賓今年幾歲?」然後台下就開始交頭接耳,有人猜六十幾歲、七十幾歲,當我公布自己的真實年齡時,台下立刻響起了如雷的掌聲,為我的高齡喝采。
此外,人們最常問我的一個問題是:「梅校長,你是怎麼保持健康的?是否有維持不老的秘訣?」
我今年已經九十五歲了,說真的,到今天為止,「老」字仍然沒有真正進入到我的人生字典裡,我每天都覺得很有活力、很快樂,期待新的一天到來。
走過近百歲的人生,我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健康,健康是人生的基石,沒有健康,遑論其他。
我很幸運地,到了九十五歲,身體還是相當健康,能吃、能動、能玩、能思考、能工作,生活作息正常運作,這真是要感謝上天的厚愛!
幾十年來,我一直把健康放在生活第一位,我認為,人要過得快樂,最基本的就是維持身心健康,否則,無論你在工作上有多麼高的成就,擁有多麼崇高的社會地位,人生也不會幸福美滿。
我可以活到如此高齡,或許有一部分是長壽的基因所致,但更重要的是,我在飲食、運動方面,以及生活規律上的自我要求很高,努力將自己的身心維持在最佳狀態。
年輕的時候,因為身體狀況還可以,我並不覺得健康特別重要,但是等到中年之後,大約四十歲的時候,我感覺到有很多在二、三十歲能做的事,做起來就很吃力了!比如說做一些比較激烈的運動。我在年輕的時候非常喜歡運動,等到四十歲以後,運動量就減少了很多,也開始意識到:「不重視健康不行了!」
遺傳、先天條件或許會左右一個人後天的健康,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才是影響健康的最大關鍵。
我太太呂素琳女士,今年九十歲,她的身體可說比我還要健康,病痛也比我少。我們兩個人的健保卡除了年度健康檢查外,平常幾乎用不到。這是因為她和我一樣,都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平日都過著規律的生活。
一個人之所以會生病,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十分重要。
國民黨的黨國元老張群先生活到一百零三歲的高壽,他寫過一首〈不老歌〉:「日行三千步,夜眠七小時;飲食不逾量,作息要均衡,口頭無怨言。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飽;常跑跑,多笑笑,莫煩惱。天天忙,永不老!」這首歌和我的健康理念很像,人人也都做得到。
我在八十歲時也做了一首勉勵親友的詩:
高齡不老是神仙,知足心寬享大年。
健康十訣須掌握,搞好四老樂無邊!
「健康十訣」指的是:立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營養豐、運動充、精神蓬、情緒鬆;菸酒空、大便通。「四老」指的是:老伴、老友、老身、老本。
我很高興自己到現在九十五歲了,依舊能夠實踐「健康十訣」的原則,及擁有「四老」,相信大家只要培養正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一定可以讓身體更健康。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