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份 VC# 環境與程式語言的元素
本篇介紹基本的VC#環境與程式語言的元素,適合初學者逐步了解開發工具和C#語法。
Unit 01 新增專案與介面操作- 第一個C# 程式
Unit 02 按鈕事件與背景圖形- 檢視留言
Unit 03 整數與計時器- 時光飛逝
Unit 04 浮點數與字串- 計算坪數
Unit 05 布林值和if 條件判斷- 潤年列表
Unit 06 陣列與迴圈- 蝴蝶點點兵
Unit 07 字串與格式- 太陽離我們有多遠
Unit 08 運算子- 偶數請出列
第二部份 GDI+ 繪圖程式
本篇為GDI+繪圖類別庫的詳細解說,舉凡向量圖形繪製、進階圖形繪製、轉換矩陣,和影像處理皆在此部分有詳細的解說。有程式經驗的讀者可以仔細體會GDI+領域的特殊應用方式,程式初學者亦能經由範例認識GDI+類別庫的威力。
Unit 9 GDI+ 繪圖類別庫與常用結構
Unit 10 GDI+ 基本圖形繪製
Unit 11 GDI+ 進階圖形繪製
Unit 12 GDI+ 轉換矩陣
Unit 13 GDI+ 影像處理
第三部份 VC# 進階主題
本篇是C#程式的進階主題,主要介紹使用者的輸入方式、音效的呈現、類別、檔案,和遞迴。類別是程式化繁為簡不可或缺的基石,後面程式專題將會大量的應用到。遞迴則是一種特殊的程式實作方式,此部份亦利用遞迴呈現絢麗的幾何圖案。
Unit 14 滑鼠與鍵盤輸入
Unit 15 遞迴和美麗的圖案
Unit 16 音樂音效播放
Unit 17 結構、類別和物件
Unit 18 檔案的寫入與讀出
第四部份 程式專題- 繪圖類
本篇為繪圖類程式設計,共有18個專題,是屬於比較簡單易懂的繪圖程式專題。
Unit 19 三顆彈跳的球
Unit 20 太陽、地球、月亮
Unit 21 專題:追逐滑鼠游標的蝴蝶
Unit 22 專題:雙圓旋轉
Unit 23 專題:翻滾的太陽
Unit 24 專題:在圓形內部彈跳的小球
Unit 25 專題:在三角形內部彈跳的小球
Unit 26 專題:捲動的背景圖和角色動畫操控
Unit 27 專題:簡易影像處理
Unit 28 專題:聚集與逃離
Unit 29 專題:格子縮放
Unit 30 專題:我的時鐘
Unit 31 專題:繪圖板
Unit 32 專題:顏色混合
Unit 33 專題:國旗製作
Unit 34 專題:玫瑰線
Unit 35 專題:蝴蝶曲線
Unit 36 專題:數字8 雙扭線
第五部份 程式專題- 遊戲類
本篇為遊戲類程式設計,程式的難度稍微高一些。
Unit 37 專題:數字八拼盤遊戲
Unit 38 專題:兩面乒乓
Unit 39 專題:飛彈與炸彈
Unit 40 專題:試手氣
Unit 41 專題:乒乓對打
Unit 42 專題:拖曳吃子
Unit 43 專題:對對碰
Unit 44 專題:撲克牌
Unit 45 專題:樂透開獎
Unit 46 專題:姓名氣泡
第六部份 程式專題- 數學類
本篇是數學類,引進基礎的物理與數學應用,程式的難度高,可以列為選項課題。
Unit 47 專題:直線方程式
Unit 48 專題:二次函數拋物線
Unit 49 專題:有趣的數學圖形
Unit 50 專題:撞球練習台
Unit 51 專題:拋體
Unit 52 專題:正向肢體連動
Unit 53 專題:A* 路徑搜尋
Appendix A 二十五個額外的專題
序
第一篇 美國法制史
Chapter 1
The Codification Movement in the Massachusetts Bay Colony, 1630-1650: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Rule of Law in the American Colony/3
Chapter 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gal Profession in Antebellum Massachusetts/37
Chapter 3
American Women in Legal Educatio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71
第二篇 美國人權法
Chapter 4
美國對聯合國人權公約之批准態度/113
Chapter 5
What Have the U.S. Courts Done to the Children? An Essay on American Juvenile Justice/151
第三篇 美國民權法:Affirmative Action
Chapter 6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Rule of Politics: Eleanor Holmes Norton and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Affirmative
Action/193
Chapter 7
The Affirmative Action Controversy: The U.S. Supreme Court Decisions and 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91/225
Chapter 8
美國最高法院處理優惠待遇(Affirmative Action)案件之新趨勢── Adarand Constructors, Inc. v. Pena案之評析/279
Chapter 9
美國高等教育優惠待遇何去何從── 美國最高法院拒絕審理Hopwood v. Texas案之省思/321
中央研究院成立於民國十七年,當時組織章程內雖設有法律學研究所,但遲至民國九十三年才設籌備處,於民國一百年七月方正式成所。此前專攻法律的研究人員只有分散在史語所、社科所或歐美所。民國五十八年我大學畢業,即進入歷史語言研究所張偉仁老師所主持的「中國法制史研究計畫」,整理史語所從大陸搬遷來台的明清內閣大庫檔案,包括很多清朝三法司(刑部、督察院、大理寺)案件。這是史語所長期整理龐大明清檔案的開始,由張老師擘劃,每年到台大法律系徵選數位研究助理,訓練我們從瞭解中國法制史開始。我們進入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中央圖書館,故宮圖書館,甚至到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翻閱各種善本書,製作了三大冊的《中國法制史書目》,並訪問清末民初從事司法工作的尚存耆宿,作成口述歷史紀錄。嗣後開始整理、註釋清三法司檔案,出版了《清代法制研究》三巨冊。在史語所工作十二年期間,除了大量涉獵各種古籍,翻遍大清律例會典事例外,並詳讀每件檔案,對中國傳統法制的實際運作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其間曾至哈佛法學院(Harvard Law School),在孔傑榮教授(Jerome A. Cohen)所主持的東亞法律研究所(East Asian Legal Studies)訪問研究一年,開闊學術視野與胸襟。當時曾參觀普里茅斯(Plymouth)五月花號及仿殖民地時代村落,引起我對麻州灣殖民地(Massachusetts Bay Colony)的興趣,成為日後我從研究中國法制史轉向美國法制史,並從殖民地時代開始研究的引子。
美國雖然注重法治,為西方民主自由世界的領導者,但對國際條約一向抱持保守的態度。雖參與主導制定聯合國人權、環保、海洋法等國際公約,但因國內主流民意不願接受國際公約約束,國會遲遲不予批准。一九六六年通過的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美國不僅落於世界大多數國家之後,遲至一九九二年代才批准,且又附加保留條款。為大多數聯合國會員國所接受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與兒童權利公約(United Nations Covenant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美國至今尚未批准。遲至二○○五年及二○一○年,美國最高法院才分別廢止少年犯死刑與終身監禁,落後西方人權標準一世紀,也是西方民主自由世界唯一保留死刑的國家,成為西方文明的異數。本書第二篇有兩篇美國人權法論文,對此多所申論與批判。
個人深入接觸美國法制史後,發現《美國獨立宣言》所稱「人皆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只針對白人,黑奴則被物化視為資產,在憲法中規定各州人口算法,黑奴只計五分之三,並非完人。即便在黑奴解放後一百年,美國種族歧視問題仍然非常嚴重,這種理想與現實的乖離,乃為「美國的歧路」(American Dilemma)。一九六○年代美國民權運動興起,刺激美國社會覺醒,體認到僅僅賦予黑人法律上的形式平等是不夠的,還需進一步特別扶持,才有可能幫助黑人翻轉屈居社會底層的悲慘命運。美國總統呼應民權運動要求,發布行政命令,除了諭令聯邦雇主僱用員工時應停止歧視,並鼓勵聯邦機關和公立學校採取積極措施(affirmative action),給予弱勢族群在申請入學或就業上特別優惠待遇,以補償歷史上種族歧視的遺害,促成實質的平等。國會也陸續制定了一系列禁止種族歧視的民權法案(例如:the Equal Pay Act of 1963, 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 the Voting Rights Acts of 1965, the Fair Housing Act of 1968)。但這種優惠待遇政策實施不久馬上引起反向歧視(reverse discrimination)的法律爭議,成為美國社會最痛苦與持久的衝突。從一九七○年代開始,因優惠待遇方案而遭受排擠的白人,不斷指控這種以種族為分類基礎的差別待遇違反美國憲法平等保護原則,而告到美國最高法院。在研究美國法制歷程中,個人花費了最多心力與時間研究該主題,每為熱血的民權運動者,不論黑白人種,團結組織起來,以法律為手段,延續幾世代為黑人爭取平等待遇的悲心與毅力而感動,陸續撰寫五篇有關美國民權法的論文,成為本書的重心,列為本書第三篇。本篇專門探討一九六四年及一九九一年民權法(Civil Rights Act)的修訂,追溯美國實施優惠待遇政策的起源與發展,以及美國最高法院歷年審理優惠待遇方案爭議的演變趨勢,並詳細評析數個指標性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