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LOMO LIFE──The Future is Analogue:從相機到影像語言,未來的視覺開拓者

LOMO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857216
Lomography
傅艾迪、呂孟哲
光乍現工作室IDEAfried Studio
2013年1月01日
417.00  元
HK$ 354.45  







叢書系列:Image Maker
規格:盒裝 / 384頁 / 19.7*21.4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Image Maker


藝術設計 > 攝影 > 攝影作品集









這是全世界最酷的相機品牌──LOMO官方慶祝二十週年紀念特別出版的典藏專書。

  全書共分為兩冊:第一冊是LOMO相機的百科,介紹包括所有限量款的現役以及停產的經典相機;第二冊則是透過各式LOMO相機所拍出的奇特影像,追尋過去二十年LOMO的發展故事,並從一則則發生過的奇聞軼事,述說LOMO曾經創造的傳奇。

  書中以編年史的方式,從150萬個死忠的LOMO團體中挑選出逾千張的精彩作品,使用大量的快照呈現LOMO世界的各個角落。

  《LOMO LIFE》以兩冊精裝的裝釘方式收納於特製書盒中,並將是全世界所有設計師、攝影師、潮流人士迫不及待收藏的重要書籍。

作者簡介

Lomography

  Lomography是一個發源自維也納、由發現一台蘇聯製LC-A小型自動相機開啟傳奇的世界性團體,致力將充滿實驗性和創意的類此攝影文化推廣至全世界。

  LOMO(Lomography)也代表了一種攝影體驗──隨性、沒有任何束縛,回歸攝影本質的影像紀錄方式。LOMO拍出的照片具備了高反差、明亮色彩,有著矇矓模糊邊界的特殊效果。

  LOMO鼓勵用輕鬆愉快的方式拍攝,利用這些技巧紀錄每日生活。



Vol.1 THE CAMERAS

6 序言 恐龍的陰影:我為何使用LOMO相機和底片 by Neil Gaiman

10 Introducing Lomography

16 THE CAMERAS
18 Lomo LC-A+ 
30 Actionsampler
34 Actionsampler Flash
36 SuperSampler
42 Pop9
46 Colorsplash
52 Oktomat
56 Frogeye
60 Fisheye
70 Fisheye 2
80 Horizon Kompakt
86 Horizom Perfekt
92 Diana+ Diana F+
106 Diana Multi-Pinhole Operator
110 Luibitel Universal 166+
118 Diana Mini
128 Spinner 360
134 Sprocket Rocket
142 Lomo LC-Wide
150 La Sardina
168 LomoKino
176 Fisheye Baby 110

180 Accessories 相機配件
190 Index 索引
192 Picture Credits 圖片出處

Vol.2 THE STORY

6 序言:一台充滿不確定感的相機 by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10 歡迎來到LOMO樂園
14 LOMO的歷史
17 蘇聯解體:來自維也納的呼喚! VIENNA CALLING!
18 LOMO的黃金十誡
22 LOMO宣言
24 LOMOGRAPHIC SOCIETY INTERNATIONAL的成立
32 創造LOMO LC-A+
33 為你介紹李先生、另一位李先生,還有李女士
35 旅程的開端……
38 首座LOMO大使館在柏林
40 Sieben Kapellen特展
42 慕尼黑LOMO大使館正式啟動
44 戰爭即景
48 LOMO看維也納,由外而內
50 LOMOGRAPHY=探索:LOMO之旅
56 生活點滴在Steyr
58 馬德里LOMO世界大會
60 LOMO飆馳法拉利
64 斯圖加特LOMO特展
66 紐約LOMO世界大會
70 LOMO二次前進賽拉耶佛
74 LOMO大亨在老銀行區
76 LOMO奧運
80 全球LOMO大使於聖彼得堡相見歡
82 視覺與聽覺的世界
84 紀錄片:從屁股的位置拍照
92 歡慶LOMO十週年
94 LOMO夢遊仙境
98 美食饗宴
100 俄羅斯夏日風情畫
104 LOMO在杜拜
106 LOMO在巴塞隆納Sonar藝術節
108 LOMO長城在中國
114 LOMO在海尼根綠空間藝術節
116 「何為維也納……」
118 南岸中心易地計畫
120 Lomokikuyu
124 英國LOMO世界大會
128 LOMO前進埃及
130 用Tiger Translate計畫探索「熱情之都」
134 LOMO LC-A 25週年
138 LOMO特展在俄羅斯Afisha戶外藝術節
140 LOMO在冬宮
142 LOMO在香港時代廣場
146 轉動世界的能量,里約熱內盧
148 烏克蘭LomoFest藝術祭
150 明信片滿天飛舞 智利真實生活的美景
152 LOMO在南山公園
154 在波蘭Lodz尋找世界和平
158 LOMO與Skateistan學校
164 LomoKino首映
166 Diana世界巡迴
172 LOMO在photokina世界影像博覽會
176 Lomography Gallery Stores
178 「當類比遇上數位」
180 類比未來十大預言
186 現在就拿起相機 開始拍吧……

190 Index 索引
192 Picture Credits 圖片出處



Vol.1 THE CAMERAS
序言 恐龍的陰影:我為何使用LOMO相機和底片

  我熱愛不精確、出乎意外的快樂和不確定的感覺。

  我同時也熱愛相機。

  七歲的時候,祖父(也就是我母親的爸爸)是一位很稱職的攝影師,所有事物都是他的拍攝對象,每逢假日他就到處去拍照。有一次他給了我一台箱型照相機(box camera)。

  那是一台又大又黑、在當時也稱得上是古董的相機。在它方正的盒子中有著小小的鏡頭和快門(這個設計70年來幾乎都沒有改變),讓我深深地著迷。由於底片非常昂貴,而我也只有一卷底片,所以我必須慎重地使用在最特別的地方。在一番考量之後,最後選定在自然歷史博物館拍攝。

  那時拍攝完,等待照片沖洗出來時的喜悅和神祕感,讓我迄今仍然記憶深刻。後來拿到照片,卻到處都是奇怪的模糊和陰影──所有的恐龍化石都變成了朦朧的剪影。有幾張成功的照片(有些畫面太暗,恐龍在深黑的陰影下顯得模糊),讓我特別有印象。但除此之外,還同時摻雜了其他的感覺,那是當時七歲的我無法定義的某種悸動,有點不可思議,心中像是被喚起了什麼似的。這台箱型相機用一種純粹直接的方式,為我揭開了攝影過程的神祕面紗。

  之後我把拍攝的恐龍照片拿給大人們看。他們告訴我照片全都失焦了,光線也太暗,簡直就是浪費底片。這讓我再也沒有勇氣去使用那台箱型相機。

  對我來說,LOMO的樂趣就像那台箱型相機一樣。它的照片所呈現的陰影暈邊和色彩、無法預期的結果和不完整性,雖然讓拍出的事物不盡完美,但卻比一些毫無瑕疵和完整的照片更好更棒。那是一種幻化記憶的魔法,也是與人溝通的魔法(有一次在新罕布夏州的樸茨茅斯市,一個年輕人從對街衝過來迅速地拍了一張我的肖像。他解釋說拍的是LOMO照,這樣馬上就不用多作說明了)。

  簡單來說,LOMO大概就是拍了就忘、無可預期、朦朧模糊,加上雙重曝光的奇特疊層效果。也是永遠不會拍攝出同樣的畫面──即使你想要也做不到。將拍照這件事回歸到純粹的快樂。我能身在其中,真是與有榮焉!

  《LOMO LIFE》雖然精美,也充滿了教育性。但還是比不上直接帶著你的相機,裝上底片,出門去探索那些因為不完美和美好的意外所造成的奇妙影像。

尼爾.蓋曼(Neil Gaiman)
尼爾.蓋曼生於英國,創作類型廣泛,包括短篇小說、長篇小說、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和電影劇本。作品有《睡魔》(The Sandman)、《第十四道門》、《美國眾神》等。此外,他同時也是一位熱衷於拍照的Lomographer。

Vol.2 THE STORY
序言 一台充滿不確定感的相機

  一幅大型的電影海報將整棟建築的前景完全掩蓋住。年幼的我們常看著這巨大的景像,便開始編織某些奇思幻想。像是《蛇魔女梅杜莎》、《巨蜥大戰地底龍》。電影院的大廳常會擺放一些宣傳劇照,上面印著電影中某些經典的畫面。這些在玻璃櫃裡的劇照所代表的就是令人充滿無邊想像的電影。而當我們因為下雨而無法出門玩時,就會自己手做劇照卡,內容主題常常不外乎是機器人、飛機、昆蟲和一些隨興的塗鴨,然後再以這些卡片來編些有趣的故事。

  想想已過了三十年,我迄今仍然常回想起童年的某些美好時光。尤其是小時候觀看事物的方式。特別是在我轉動著播放器的黑色塑膠把手時,影片一格格地向前進,機身發出有如老腳踏車的「卡─噠噠」聲,連續的光影圖像透過鏡頭流洩而出。有時我在家裡附近閒逛時,也會帶著電影相機「LomoKino」,它就像是迫不及待地想獲得解放似的。「卡─噠噠。」我會對它說:「別急,慢慢來。」我一邊透過鏡頭看出去,一邊轉動著相機。「卡─噠噠。」然後我開始不再在意上面的迷你觀景窗,心境不自覺地像是回到童年一般,所有的故事自動在腦中湧現,這時我知道,很快地我就不再需要透過觀景窗拍攝。相機有如補捉周遭瞬間的裝置,同時也變成了我的雙眼。

  我在剪接時按下鍵盤的空白鍵,畫面靜駐暫停於一個沉睡的人。然後我按下方向鍵進入下一格,他依然沉睡著。旁邊的硬碟發出尤如外星語的咕噥聲。是的,現在是一個數位與類比共存/傳播的美好時代──雖然某些青少年時的純真依戀仍然殘留心中。但如人們所說,很快地,「無顆粒」、細緻的數位影像(靜態照片或是動態影像)將會襲捲全世界,無論是何種解析度:4K、6K、1MK……,你可以將影像中某個部分放大到比毛孔還小,也不會看到任何顆粒。儘管如此,在我心中,我還是確信未來將不會只是如此發展。後數位時代將會再回到底片的時代。或許有一丑A我們可以心靈感應的方式來分享彼此的回憶。影像也不再只是一張圖片,而是一次體驗。從藝術的角度來說,我們將會突破這千年來的制式規範,而變得沒有任何框架和侷限。

  在未來,情節將會變得老套無趣,我們將搖身一變成為地下世界的巨型怪物。

  到那時,讓我們一起來讚揚大自然最美妙的一面──某種模糊不精確的奧妙。沈浸在底片的世界──以奔放的紅血球的「紅」和葉綠素的「綠」進行影像的光合作用。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泰國電影導演,以《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獲得2010年坎城影展最佳影片金棕櫚獎。2012年,他發表了首部以「LomoKino」電影相機所拍攝的短片《塵埃》(Ashes)。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