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石頭之屋:家園、家族與消逝中東的回憶 House of Stone: A Memoir of Home, Family, and a Lost Middle East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879300
安東尼.夏迪德
閻紀宇編者:Anthony Shadid
衛城出版
2012年11月28日
133.00 元
HK$ 106.4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紅書系
規格:平裝 / 416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紅書系
分
類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亞洲地區
同
類
書
推
薦
朝鮮半島現代史:一個追尋驕陽的國度
尼泊爾史:雪峰之側的古老國度(增訂二版)
走讀明治維新(2冊一套)
中國疆域沿革史:從夏商周到民國初年,中國地理史之開山巨作
黑潮:從關鍵的一九七九年,剖析中東文化、宗教、集體記憶的四十年難解對立
內
容
簡
介
兩度榮獲普立茲獎,他曾遭到槍擊,被軍隊扣押毆打,最後在採訪途中身亡。
★2012美國國家書卷獎非文學類決選
「馬亞永有許多無人居住的房子,它們搖搖欲墜,有如鬼屋,訴說著這裡一去不返的輝煌歲月。許多年頭過去,戰爭與死亡此起彼落,馬亞永的故事就是以這些房子寫成,寫成一段各奔東西的歷史。」
兩度榮獲普立茲獎的傳奇中東戰地記者,重溯家鄉百年動盪歷史
將近一個世紀前,為了躲避戰爭帶來的殺戮、疾病與飢荒,夏迪德的祖父母離鄉背井,輾轉遷徙至美國南方,家族中的其他成員則散布世界各個角落。2006年,以色列對黎巴嫩展開報復攻擊,夏迪德也深入戰區報導。遭到攻擊的平民城鎮之一,便是夏迪德的祖先聚居之地「馬亞永」。隔年他再度回到馬亞永,整修外曾祖父留下的百年石砌大宅。
《石頭之屋》從夏迪德返鄉整修屋子的契機開始,記述他與當地工匠和居民的來往,生動幽默,常令人放聲大笑,不但穿插回溯了一整個家族與地區百多年來的歷史,同時也是當代黎巴嫩及中東地區族群、宗教與文化最鮮明的寫照。他的文字洗鍊抒情,宛如吟唱一首歌,巧妙交織著他個人的經歷、家族的離散、馬亞永的興衰、黎巴嫩傷痕累累的歷史,以及百年前多元包容的燦爛中東。
作者簡介
安東尼.夏迪德Anthony Shadid
1968年生,黎巴嫩裔的美國記者,曾任職美聯社、《波士頓環球報》、《華盛頓郵報》及《紐約時報》,常年派駐中東,報導中東地區事務。由於對伊拉克戰爭的傑出報導,他於2004及2010年兩度獲得普立茲獎國際報導獎項。2002年在約旦河西岸採訪時肩部中彈,甚至傷及脊椎。2011年在利比亞採訪反對格達費軍事獨裁的起義運動中遭到政府軍上銬關押,不斷受到毆打。2012年二月,夏迪德暗中潛入敘利亞報導戰況激烈的反獨裁抗爭,不幸在離境途中氣喘發作身亡。曾出版《先知的遺產:獨裁者、民主人士與伊斯蘭的新政治》、《夜幕低垂:美國戰爭陰影下的伊拉克人民》。
譯者簡介
閻紀宇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長期從事跨領域翻譯與國際新聞報導工作。曾任中國時報國際新聞中心主任,《讀者文摘》、《哈佛商業評論》、公共電視譯者,現為聯合報影音新聞部國際中心副主任。重要譯作包括《中國即將崩潰》、《遮蔽的伊斯蘭》、《魔鬼詩篇》、《非理性的魅惑》、《揭密:透視賈伯斯驚奇的創新祕訣》、《紙醉金迷哈瓦那》、《別對我撒謊》、《SQ:I-You共融的社會智能》、《強國論》、《決斷2秒間》、《價格戰爭》、《永不屈服》等書。
目
錄
推薦序:死於採訪線上的記者夏迪德/林博文
序曲:家園
第一部:返歸
1 沉默何所知
2 小橄欖樹
3 三隻小鳥
4 最後的紳士
5 黃金
6 早到的收成
7 別告訴鄰居
8 阿布金恩,這樣你滿意了嗎?
9 查亞先生出現
10 最後的呢喃
11 海瑞拉的烏德琴
12 城堡
第二部:家園
13 思鄉
14 羅莎娜灌木叢
15 笨貓
16 廉幕
17 鹽醃米克塔
18 消逝的危機
19 家
20 更糟的時代
21 以聖父之名
22 返家
23 噢,萊拉!
24 我的馬亞永
尾聲
致讀者
親屬關係圖
序
推薦序1
與「害怕」共舞
湯姆牛在書中巧妙的運用大自然帶給人類的災害,如天崩地裂、火山爆發、海嘯來襲等,來比喻主角(或自己?)上臺前的恐懼就和面臨自然災害時一樣的害怕,而這種害怕如同自然災害是無國界的,讓讀者完全可以身歷其境。
眼尖的讀者會發現,貫穿全書的不只有主角玲玲,還有一隻與玲玲形影不離、象徵恐懼的小貓。牠跟著玲玲一同去上學,躲在玲玲的抽屜裡,彷彿是整個故事的另一位主角,訴說著玲玲發生的每件事。
畫筆是湯姆牛用來傳達心情的工具。雕塑科畢業的湯姆牛,運用簡潔的造型與強烈對比的色彩(如灰色大地、紅色火山),生動的刻畫出主角上臺前害怕與忐忑不安的心情;還有誇張的大眼睛和一大群怪獸虎視眈眈嘲笑著主角的畫面,也將上臺者害怕的心境表達得淋漓盡致。
「上臺」對於許多小孩,甚至大人來說,都可能是生命中某個非常可怕的經驗。但在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後,終究成就了玲玲最美好的一天。相信在你我的生活經驗中,也有相同的共鳴。
◎林素幸(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
推薦序2
恐懼的藥方
每個人總有一些不擅長的事,而且害怕被別人知道。如果明天上學時就必須在大家面前做這件事,那真的是好可怕啊!一定會希望明天最好不要來臨。這件可怕的事就像放了發粉的麵團一樣,慢慢的膨脹;也像黑夜中的暗影,不斷幻化成無數恐怖的東西。一整晚,令人坐立難安、食不知味,最好是世界末日來了、被外星人抓走,或是掉進突然裂開的地底,寧願所有的恐怖事件都一起發生,也不要面對明天即將發生的事情。
有的恐懼是一輩子也不能克服的,有的害怕也是一輩子不會忘記的,幸好,時間是最好的藥方,再加上善解人意的好朋友是糖漿,體諒我們的家人是開水,配著這樣一本安慰我們的書一起服下。看完《最可怕的一天》就什麼都不可怕了,湯姆牛用溫暖的同理心創作這本書,安撫我們面對恐懼的心。
湯姆牛以他一貫擅長的專業領域來創作,這個不說教的故事,在單純且平面的畫面中展現豐富的細節,讓小讀者可以悠遊在書中,享受作者巧妙的安排。
◎施政廷(插畫家、圖畫書作家)
推薦序3
與孩子一起站上美好的人生舞臺
劇烈的心跳、急促的呼吸、腦筋一片空白,就像世界末日般的恐懼排山倒海而來,這種上臺的恐怖經驗,是許多人共同的經驗。湯姆牛將這種內心無形的壓力,用具像的地震、海嘯、被外星人攻擊、無數大眼和無數巨大怪獸的視覺圖像,貼切的傳遞出來。讓大人理解他們眼中的小事,在小孩心中卻是巨大無比。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即使長大了,內心仍住著一個小小孩,會擔心、會害怕。但是,人生中總會不斷面臨類似的事件,必須站上舞臺。當你有勇氣克服自我,面對挑戰,那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
湯姆牛不僅釋放大人和小孩對上臺的恐懼,也找到親子之間溫韾的對話。真心承認,勇敢面對自我,才能與孩子一起站上美好的人生舞臺,盡情快樂的演出。
◎嚴淑女(童書作家與插畫家協會SCBWI臺灣分會會長)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