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定價217.00元
8
折優惠:
HK$17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陽光.海洋.林天瑞 Lin Tien-jui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340693
蕭瓊瑞
藝術家
2012年12月10日
200.00 元
HK$ 180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規格:平裝 / 160頁 / 19*26 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分
類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家傳記
同
類
書
推
薦
春天終將來臨:大衛.霍克尼畫在諾曼第
三心集
張伯駒過眼錄
矇矓的恆星:李奧納多.達.文西
真實色彩(限量雙面書衣親簽版):優席夫的藝術光旅
內
容
簡
介
六位台灣前輩美術家傳記,追溯台灣美術百年歷程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二百餘幅圖版
細述各擅木雕、油畫、雕刻、學術性素描等領域之六位台灣前輩美術家
隨時代推移而起伏的個人生涯、藝術成就
林天瑞(1927-2003)出生於高雄茄萣的小漁村,十六歲考入臺南州立專修工業學校土木科,獲顏水龍指導;二十一歲作品分別入選全省美展與臺陽美展後,隔年他再進入李石樵畫室研習素描,此後即成為全國性畫展的常勝軍。1950年代,林天瑞成立工作室,開始其設計事業,自此優遊於藝術與設計領域。
60年代以後,林天瑞持續以色彩樸實而體現生命韌性的畫作屢獲獎項肯定,並與友人合組高雄美術研究會、臺灣南部美術協會,為戰後的南臺灣藝壇樹立了風氣與典範;設計事業亦於70年代臻於巔峰。秉持生活與藝術結合的他,為自己的創作開展了多樣面貌,亦成為現代臺灣美術史上難得的生活美學實踐者。
本書為「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之六位台灣前輩美術家傳記之一,此系列以嚴謹的研究與考證為基礎,深入淺出的文字、二百幅以上的圖版為內容,於各書中追溯美術家的生涯與藝術歷程,目的在於為百年來台灣前輩美術家的藝術成就留下紀錄,同時做為美術家生涯與作品研究之詳盡參照。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共六冊:
《木雕.宗師.黃龜理》
《太極.渾厚.朱 銘》
《陽光.海洋.林天瑞》
《遊筆.人生.鄭世璠》
《童心.創意.劉興欽》
《溯根.探源.陳奇祿》
作者簡介
蕭瓊瑞
1955年生於澎湖,臺灣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現為美術史研究者,專研臺灣美術史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臺南市文化局長、國立成功大學新聞中心主任、臺南市文化基金會執行委員、臺南市公共藝術委員會委員、臺南市文獻管理委員會委員、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委員、財團法人山藝術文教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李仲生文教基金會董事,兼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開授臺灣美術史。
著作包括《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之發展》、《觀看與思維-臺灣美術史論集》、《臺灣美術評論全集-劉國松》、《臺南市藝術人才暨團體基本史料彙編》、《島嶼色彩-臺灣美術史論》、《府城民間傳統畫師輯》、《雲山麗水-府城民間畫師潘麗水之研究》、《島民.風俗.畫-18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錄》、《圖說臺灣美術史》、《激盪與迴游-臺灣近現代藝術11家》、《臺灣現代美術大系-抽象抒情水墨》、《臺灣美術全集25-張萬傳》、《美術家傳記叢書-豐美.彩繪.潘麗水》、《歷史.榮光.名作系列-林覺》
目
錄
I 在時代夾縫中追求藝術之夢
▍南臺灣海邊出生的小男孩
▍初識藝術的魅力
▍遷居臺北,嶄露頭角
II 用緊握畫筆的手成家立業
▍返回故鄉高雄,重新開始
▍「瑞士美術設計室」成立
▍組成家庭,畫家背後多了一雙支撐的手
▍自古典寫實走向現代
III 在精神上受到打擊,在創作中得到解脫
▍一生的陰影
▍抽象抒感與具象寫實間的擺盪
▍創作與設計並行不悖
IV 生活即藝術,藝術即生活
▍旅日考察美術教育和工藝設計
▍巴西咖啡樂室:咖啡+音樂+畫作
▍小園:藝術介入空間的典範
V 內省源頭,外觀世界
▍原真自我與海洋的對話
▍寫生之旅遍地結果
▍實至名歸,榮耀加身
VI 純真自然,畫如其人
▍強烈肌理,豐富質感
▍巧妙構圖,豐潤原色
▍始終不失樸實的人文本色
▍全方位的生活藝術家
附錄
參考資料
林天瑞生平年表
序
前言
照耀歷史的美術家風采
臺灣的美術,有完整紀錄可查者,只能追溯至日治時代的臺展、府展時期。日治時代的美術運動,是邁向近代美術的黎明時期,有著啟蒙運動的意義,是新的文化思想萌芽至成長的時代。
臺灣美術的主要先驅者,大致分為二大支流:其一是黃土水、陳澄波、陳植棋,以及顏水龍、廖繼春、陳進、李石樵、楊三郎、呂鐵洲、張萬傳、洪瑞麟、陳德旺、陳敬輝、林玉山、劉啟祥等人,都是留日或曾留日再留法研究,且崛起於日本或法國主要畫展的畫家。而另一支流為以石川欽一郎所栽培的學生為中心,如倪蔣懷、藍蔭鼎、李澤藩等人,但前述留日的畫家中,留日前也多人曾受石川之指導。這些都是當時直接參與「赤島社」、「臺灣水彩畫會」、「臺陽美術協會」、「臺灣造型美術協會」等美術團體展,對臺灣美術的拓展有過汗馬功勞的人。
自清代,就有不少工書善畫人士來臺客寓,並留下許多作品。而近代臺灣美術的開路先鋒們,則大多有著清晰的師承脈絡,儘管當時國畫和西畫壁壘分明,但在日本繪畫風格遺緒影響下,也出現了東洋畫風格的國畫;而這些,都是構成臺灣美術發展的最重要部分。
臺灣美術史的研究,是在1970年代中後期,隨著鄉土運動的興起而勃發。當時研究者關注的對象,除了明清時期的傳統書畫家以外,主要集中在日治時期「新美術運動」的一批前輩美術家身上,儘管他們曾一度蒙塵,如今已如暗夜中的明星,照耀著歷史無垠的夜空。
戰後的臺灣,是一個多元文化交錯、衝擊與融合的歷史新階段。臺灣美術家驚人的才華,也在特殊歷史時空的催迫下,展現出屬於臺灣自身獨特的風格與內涵。日治時期前輩美術家持續創作的影響,以及國府來臺帶來的中國各省移民的新文化,尤其是大量傳統水墨畫家的來臺;再加上臺灣對西方現代美術新潮,特別是美國文化的接納吸收。也因此,戰後臺灣的美術發展,展現了做為一個文化主體,高度活絡與多元並呈的特色,匯聚成臺灣美術史的長河。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於民國81年起陸續策畫編印出版,網羅20世紀以來活躍於臺灣藝術界的前輩美術家,涵蓋面遍及視覺藝術諸領域,累積當代人對臺灣前輩美術家成就的認知與肯定,闡述彼等在臺灣美術史上承先啟後的貢獻,是重要的藝術經典。同時,更是大眾了解臺灣美術、認識臺灣美術史的捷徑,也是學子及社會人士閱讀美術家創作精華的最佳叢書。
美術家的創作結晶,對國家社會及人生都有很重要的價值。優美藝術作品能美化國家社會的環境,淨化人類的心靈,更是一國文化的發展指標;而出版「美術家傳記」則是厚實文化基底的首要工作,也讓中華民國美術發展的結晶,成為豐饒的文化資產。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