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五四新論
9789570819557
余英時等/著
聯經出版公司
1999年5月15日
100.00 元
HK$ 85
詳
細
資
料
規格:平裝 / 273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文化史
同
類
書
推
薦
祥瑞.天命.竊國者:史上第一位儒家皇帝王莽和他的時代
清朝科舉考試與旗人的政治參與
鴻鵠志——十位英雄人物的行路與心路
北漂台灣:馬來西亞人跨境台灣的流轉記憶
流動日常:藝術蝦的繪畫日記【扉頁親簽版•博客來獨家】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六四日記—廣場上的共和國
中國改革回憶錄(一套五冊)(張五常教授簽名本)
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法治探索
內
容
簡
介
過去,「五四」以民主、科學、民族主義、反傳統主義展現其核心理念,人們依此構築出「五四」的基本圖像。今天,我們卻不能單憑這些理念與圖像來解釋「五四」的全貌;我們必須正視「五四」意蘊的複雜性,多層面地探討「五四」的實質,如此,才可能發現「五四」當代圖像及其世界性意義—相互激盪的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理性主義與浪漫主義、懷疑精神與宗教精神、個人主義與群體意識。從而瞭解五四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它的思想世界是由很多變動的心靈社群構成。這是「五四」八十週年之時,我們擺脫了教條與意識型態之爭後,對五四所應有的新認識,也是本書出版的目的。
目
錄
前 言 i
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
──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 余 英 時 1
重訪五四:論五四思想的兩歧性 張 灝 33
對於五四的再認識答客問 王 元 化 67
中國知識分子與政治 林 毓 生 87
思潮與社會條件
──新文化運動中的兩個例子 王 汎 森 103
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
──以「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儒學關係為中心 歐陽哲生 145
回歸個人:重申個人主義 劉 軍 寧 183
從大共同體本位走向公民社會
──傳統中國社會及其現代演進的再認識 秦 暉 213
序
前 言
「什麼是『五四』?」每一代中國人不斷問著這個問題。雖然答案至今懸然未解,但「五四」早以其無可抑遏的能量全面批判傳統、引介新思潮,開創了中國現代化的新面貌。其衝擊之深,影響之遠,猶如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開啟後代思想之先河。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於民國六十三(1974)年五月四日成立,二十五年來,一秉五四重估傳統、引介新思潮之志願,持續不綴整理傳統遺產、思考文化問題並譯介西方學術思想,對五四運動本身的反省與討論,戮力尤深。聯經於1979年出版《五四研究論文集》,乃台灣首次對「五四」進行廣泛的探討;1989年出版《論傳統與反傳統:「五四」七十周年紀念論文選》,充分表現出歷經文化大革命後大陸學者對於現代文化命運的沈痛思索。在二十世紀尾聲將盡、世界局勢重大轉變而各種僵固的意識形態紛紛走向修正調整之際的今天,適逢「五四」八十周年,不論主觀、客觀,我們顯然都需要從新的角度、新的視野來理解「五四」、詮釋「五四」。
過去,「五四」以民主、科學、民族主義、反傳統主義展現其核心理念,人們依此構築出「五四」的基本圖像。但今天,有了相當的縱深,我們不能認為單憑這些理念與圖像便足以解釋「五四」的全貌,或大部分;我們不能再滿足於這些理念。我們必須正視「五四」意蘊的複雜性,多層面地探討「五四」的實質,如此,才可能發現「五四」當代圖像及其世界性意義:「多元思想衝擊之氛圍」——相互激盪的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理性主義與浪漫主義、懷疑精神與宗教精神、個人主義與群體意識。
同樣地,「五四」是中國的「文藝復興」麼?是「救贖」與「啟蒙」的辯證麼?過去對「五四」的詮釋脫離不開濃厚的比附。如今,我們必須澄清這種比附式解釋背後的意圖,進而理解正是因為那眾多紛雜不居的心靈社群才構成了「五四」。「五四」從來就不應該只是「文藝復興」,更不是「啟蒙運動」,而是中國正式步入多元歧異新時代的一次先聲。
在「五四」八十周年之際,我們應該擺脫教條與意識形態之爭,為「五四」建構一幅新的圖像。這本論文集便是為了這個目的而編輯出版。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編輯部 謹誌
民國八十八年五月四日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