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創業前,先想清楚這5件事 The Little Black Book of Entrepreneurship

創業前,先想清楚這5件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65818
費南多.德里亞斯迪貝斯
遠流
2010年1月27日
93.00  元
HK$ 79.05  







叢書系列:實戰智慧叢書
規格:平裝 / 208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實戰智慧叢書


[ 尚未分類 ]









  □你有沒有打死不退的奮戰精神?
  □該獨自創業還是找合夥人?
  □有沒有可以馬上獲利的經營模式?
  □家庭收入是否完全依賴你的事業?
  □你有沒有管理成長的能力?

  95%的新創事業在5年內會關門大吉,
  作者研究出創業失敗常見的5大類14個因素。
  幫助你一步一步排除錯誤,順利成為另外5%!

  大部分的創業指南專注在募集資金、撰寫營運計畫書等技術性的過程,卻忽略了創業前的自我省思。

  作者認為,創業成功其實是代表一個機會被別人用掉了,時機也過了,其他人不見得可以複製成功!因此研究失敗比探討成功更重要。

  透過作者本身豐富的創業經驗與數十位創業家的訪談,本書歸納出與創業者本人有關、與合夥人有關、與事業構想有關、與創業者的家庭有關、與成長的管理有關等五大類、十四個關鍵失敗因素。

  作者將一步一步帶你小心走過創業路上常見的陷阱,並找到避開這些陷阱的最佳方式,讓你可以不必浪費時間、精神與金錢,專注地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本書是為了所有認真考慮要創業的人而寫,這本說清楚創業黑暗面的小書,會幫助所有創業者從別人的失敗中學得教訓。想成功,必須先看清楚別人怎麼失敗!不管你想創什麼事業,這本書一定都能為你帶來啟發!

作者簡介

費南多.德里亞斯迪貝斯 Fernando Trias de Bes

  畢業於歐洲極富盛名、位於巴塞隆納的ESADE商學院。ESADE商學院教授。早期曾在多家國際知名企業擔任行銷工作,一九九六年自行創業,成立管理顧問公司,每年承接的市場調查案件超過百件。

  二○○三年與「現代行銷學之父」柯特勒(Philip Kotler)合著《水平行銷》(商周出版)一書,至今已有四十個國家的譯本,為柯特勒指定合作的唯一拉丁語系國家行銷大師。著作《GOOD LUCK──當幸運來敲門》也是席捲全球的幸運學暢銷書。另著有《時間推銷員》(圓神出版)。



推 薦 文 一 要你冷靜下來,也要你全力取勝! 鄺詠馨 13
推 薦 文 二 珍惜創業的每一個機會 羅清屏 16
推 薦 文 三 創業不難,不造業才難 黃逸華 19
推 薦 文 四 從別人的失敗經驗中成長 郭書齊 22
前  言 排除失敗因子,成功因素才能發威! 25

第一部分 關於創業者本身 37
你是創業家,還是只想碰碰運氣?
第1回合 很抱歉的創業動機 39
創業只是為了逃避個人或工作上的問題
第2回合 創業者和消防隊員 49
如何分辨你是否具有創業家特質?
第3回合 創業的資格 59
缺乏創業精神的人,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補強?

第二部分 關於合夥人 69
合夥人是最昂貴的資源
第4回合 獨自創業,比合夥好 71
如果承受得了壓力,最好不要找人合夥
第5回合 你想和誰共乘潛水艇? 83
如何選擇合夥人?
第6回合 說清楚,講明白 91
要對拆夥的條件、工作與報酬有共識
第7回合 有合夥,就會有拆夥 105
為什麼合夥人會分道揚鑣?

第三部分 關於事業構想 113
事業構想真的沒有你想像的重要
第8回合 事業構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執行形式 115
相信世界上有必勝構想的人,最後都會失敗
第9回合 諾貝爾獎得主都不是菜鳥 131
從事熟悉領域的重要性
第10回合 良好的投資 143
選擇有獲利空間的行業,還是繁榮的行業?

第四部分 關於創業者的家庭 159
不要把公事帶回家
第11回合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161
創業的最初幾年,家庭收入要多樣化
第12回合 不要奢望均衡的生活 171
創業家的生活不可能在個人和事業之間取得平衡

第五部分 關於成長的管理 177
創業不難,難的是成長
第13回合 獲利比營收重要 179
一開始就不能創造獲利的公司,很少能成功
第14回合 什麼時候該放手? 189
公司成長之後,創業者可能成為公司發展的阻礙

結  語 沒有嘗試才是真正的失敗! 194

附 錄 一 關鍵失敗因素總整理 196
附 錄 二 創業資格小測驗 198



推薦文一
要你冷靜下來,也要你全力取勝!
104創業網營運長
鄺詠馨

  幾年前,遇到了上班族工作心情上「何必如此」的瓶頸。就像很多周圍的朋友一樣,對於「創業」、「做自己的主人」這樣的想法有著莫名的憧憬與嚮往和躍躍欲試的心情。當時為了降低風險與累積domain know how,我選擇進入了自己很有興趣創業卻極不熟悉的產業工作,卻也在學習碰撞的過程之後,才認清到創業需要的衝勁與熱情,與自己願意投入的心情和準備有著一段差距。

  在去年104創業網辦的幾場百人講座中,我有幸和有興趣創業或接案的朋友們有了近距離的接觸和討論。過程中聽到、感受到不少一心想投入的朋友對於創業有很多的「想像」,對於面對的困擾與基本的觀念也有很多的疑問。像是:「我想要時間和財務的自由,創業應該是最佳解法吧?」、「創業生手最容易遇到的困難有那些?要如何事先避免?」、「我想創業,可是到底要賣什麼?」、「我的情形去創業的優勢和風險是什麼?」無論是對評估中,或是已經磨刀霍霍要投入的人,有些共同的疑問的確是需要經驗的分享與釐清的:到底創業要有什麼樣的心情與認知,什麼樣的態度與堅持,什麼樣的概念去經營才能避免失敗?

  這就是為什麼《創業前,先想清楚這5件事》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的理由,本書言之有物,不說教,且饒負趣味。書中談的不是操作型的工作項目或繁瑣的運作細節,而是以避免失敗的角度切入,研究綜合多人的經驗,用簡單易懂、講重點的方式,勾勒出創業應有的核心觀念。我覺得很有價值;以我自己的例子而言,回顧當初看不清楚的朦朧與假設,僅在讀完第一部後,就撥雲見日清晰了起來。讀完本書,你會發現很多的迷思與問號,其實是有相對清楚的方向的,比起用親身去投入的學習成本,這樣的閱讀吸收很有效率。

  若你讀完此書,也撐過了作者提出的思考角度和挑戰,並準備好要繼續創業的計畫,那麼回歸到在台灣這個「人人想當老闆,處處有機會」的環境中,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選擇創業形式的諸多可能。是要先以兼職或工作室方式逐漸投入,還是要加盟各類創業經銷體系快速進入?是要立刻投入創新的商機,或是要先進入有興趣的行業累積經驗再全力衝刺?根據我們的研究與分析,針對不同創業特質的人,建議應該要採取不同的對策,才能有最好的勝算。

  舉例來說,若以象棋中的「象」、「包」、「兵」、「車」做為創業性格分類,「象型 / 兼差型」創業者,如同象棋裡的象(相)能在固定領域中扮演專業的角色,適合先以微型創業如外包接案或成立個人工作室等,訓練自己累積當老闆的實力。「包型 / 加盟型」創業者,如同象棋裡的包(炮)需跨越棋子才能發揮能力,因此只要經過有系統的培訓,可在不同領域中開創新事業,適合以代理、加盟或接受輔導方式創業。「兵型 / 沉潛型」創業者,應先選擇自己熟悉或有興趣的行業,全方位學習技術、管理、行銷或人資等領域,等純熟後再展開創業。至於「車型 / 冒險型」創業者,對未被發掘的商機具有高度的敏銳,只要懂得善用身邊資源,視市場動態調整策略,一定可以為自己創立新事業。你若有興趣,可以到104創業網(www.104boss.com.tw)利用「創業性向測驗」分析了解自己的創業性格與興趣。

  佐杯醇郁的咖啡或清茶,靜靜閱讀,慢慢思考。相信這本書會讓你對創業有更清晰的省思與方向。而當你在不同的時間點又有了創業的心情或疑惑時,重讀這本小書應該可以讓你很快的再次檢視與釐清基本面,定心定位,放手一搏。

推薦文二
珍惜創業的每一個機會
青創總會總會長
羅清屏

  創業是一個社會、一群人活力的展現,除了能為創業者帶來自我實現或贏得財富的成就感外,也釋放了豐沛的就業機會,所以,以創業來帶動就業,也成為各國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華人一向有旺盛的創業精神,也成就了無數全球頂尖的大企業,並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更為國家貢獻為數可觀的經濟產值。

  台灣的創業環境與國際相較之下,顯得自由與友善,有來自政府及民間團體長期提供的創業資金、創業知能以及各項創業輔導工作,提供創業青年必需的養分,協助創業青年成功創業。就青創會而言,青創會的重點工作就是著眼於營造一個全民創業的環境,延伸就業的空間。

  然而,創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許多小額創業如經營服飾、咖啡及餐飲店轉手汱換速度快、倒店頻率高,可見一斑。「看到機會要掌握,遇到瓶頸要突破。」創業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困難的過程,必須從無知中去摸索,而許多創業者往往過於浪漫、樂觀,低估資金的需求與風險的管控,產品又缺乏創新,忽略消費者真實的感受,最後只能淪為空談或鎩羽而歸。《創業前,先想清楚這5件事》是一本綜論創業議題的書,作者從自身與數十位創業家的經驗中,針對創業的黑暗面,歸納出導致創業失敗的關鍵原因,包括個人的創業動機與人格特質、要不要找合夥人或該怎麼合夥與拆夥、想創什麼事業、如何兼顧家庭、事業成長之後的經營問題等,一語道破創業成功的秘訣與失敗所帶來的啟發。

  其實你也可以把創業精神運用在自己的職涯規劃裡,我也是一步一步從台灣恆義食品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華豆腐)的業務代理銷售做起,一路晉升到業務主管、董事、副董事長,雖然當年僅以約一成股份入股公司參與經營,但卻成就了我的創業夢想,並逐步將願景帶到大陸「圓另外一個夢」,創立了北京豆豆廚,這就是我說的創業精神。中華豆腐雖然不是我一手創立,但是我始終把「工作」當做「自己的事業」來經營,奉行「比雞起得早、比牛做得多、比馬跑得快、比豬吃得差」的信念,盡心盡力,一點一滴累積,用心栽種,才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如果你認真探究這本書的提醒,你會發現創業後的生活模式與自己原先的想像迥然不同;創業雖然值得鼓勵,但行動前一定要先盤點自己口袋的資源,因為創業成功是點子、人脈、人才與行銷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你下定決心了嗎?那就勇往直前、奮力一搏吧!「青年有夢,青創力挺」,青創會非常樂意成為你創業的好幫手,讓你在這個競技場裡,站穩腳步、贏得先機。

推薦文三
創業不難,不造業才難
美商Trane公司新事業發展總監
黃逸華

  「創業創業,既造了事也造了業。」

  如果把這十年的商業流行語做個整理,大概不外乎這幾個:「網際網路」、「創業精神」、「成功學」。我還記得,十年前,網路狂潮興起時,所有人都瘋狂了,就連思科總裁錢伯斯都說,「未來每家公司都是網路公司。」我知道他說了什麼,因為我就在現場,一字一句地聆聽網路時代的天使福音,如雷貫耳,欣喜萬分。

  然後,我就創業了。而且,就把前面幾個關鍵字串了起來,帶著「創業精神」勇往直前,跳進「網際網路」,想像著未來要向全世界發表我的「成功學」。嚴格來說,我成功了大部分,關於知識的那個部分,我擁有台灣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本土的線上學習專利。對了,還有花錢的那個部分,幾年下來的負債,現在還在繼續流血中。呃,還有失敗的那個部分,這一塊,我還沒想好怎麼處理。

  那時一位讓我非常尊敬的媒體前輩,帶著滿腔文人理想與未來願景,創辦了一個全新的媒體,許多一樣對於明天有所憧憬的記者同業也加入了他的陣營。那時,我正創業,忙著建架構、請專利、找創投,雖然沒來得及加入,自然也想到要跟這位前輩「調一點小錢」來用,但前輩太忙,我沒法約上。但過了不久,驚傳媒體被抽銀根,我心有戚戚焉,寫信問候,這次前輩回信了。他說,現在終於可以讓我知道為什麼沒法和我見面,他也說,創業其實更是造業,成功時如此,失敗了更是如此。

  我後來的小小創業也造了不小的業,生活一片天翻地覆。如果你問我是否後悔,我要看你手上拿著什麼東西,才能回答。如果你拿著我的存摺,我後悔,後悔得不得了。如果你拿著我的專利證書,我也還是很後悔,但是如果你拿著我的回憶錄,我要跟你說,我驕傲得很。因為我向自己證明了,只要我願意,就可以開始大步前進;只要我甘心,生命便能無限開展。我也要向這位前輩致意,謝謝你告訴我,失敗是過程,儘管終點不知何時到來。

  《創業前,先想清楚這5件事》這本書所傳達的訊息,和我當年對於事業的想像,天差地遠,看完之後,才知道我犯了所有創業者能犯的錯。生命中多的是鼓勵我們加緊油門向前衝的吆喝聲,被掩蓋在聲浪之下,一點點的警醒的、不那麼順耳的聲音,我們都有意無意的忽略了。這本書,讓我們在一片迷惘之中,按圖索驥,尋找的,不是通往天堂的直達電梯,而是,不斷摸索一步之前的無底黑洞。

  成功了,全世界都是你的朋友,失敗了,只剩下自己和自己握手。如果你打算創業,請參考這本小書。因為,我真的這樣想,「創業不難,不造業才難。」

推薦文四
從別人的失敗經驗中成長
地圖日記創辦人
郭書齊

  無論你已經是創業者,或者心中有股想要創業的熱情,你為了想複製其他人的成功,想像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成為Business Week的封面人物,所以你開始參加各式各樣的演講與聚會,好讓他人成功的經驗成為自己創業路上的養分。這些場景對你來講或許有點熟悉,但是創業真的就像那些成功者所分享的一樣美好與順利嗎?

  事實上,創業之路代表的往往是困難、挫折與衝突,一個成功的創業家所仰賴的並不是因為一路通行無阻的順利,而是在遇到困難與挫折時,是否有彎腰接受挫折,並且重新站起來的智慧與勇氣。

  成功的創業家分享的多是已經成功的經驗,這些經驗可以參考,但是因為人、事、時、地、物的不同,這些經驗也是很難完全複製的,這個時候,對剛剛踏入創業之路的人來說,從別人的失敗經驗中學習教訓,並且認清創業的本質或許更彌足珍貴。

  網路是一個充滿機會與想像空間的行業,我有幸在二○○七年跨入網路產業,一路見證了web 2.0的興起浪潮,以及社群網站對網路使用行為的巨大衝擊,在過去這幾年也吸引了許許多多的年輕創業家投入網路創業的浪潮中,本書中提到創業的成功機會只有五%,但由於網路創業的初始門檻相當低,成本也相對較小,我認為網路創業的成功機會甚至比這五%還要低得多,這就是創業的風險,機會與風險是永遠共生共存的。

  但對心中充滿創業夢想的創業家而言,並不會懼怕接受市場的考驗,而是要讓自己在不斷的挫折與挑戰中磨練成長,《創業前,先想清楚這5件事》將是讓各位創業者從他人失敗的經驗中學習成長,並且在未來趨吉避凶的最佳創業寶典。

前言
排除失敗因子,成功因素才能發威!

  只要你想創業,不論具備什麼樣的資格或經驗,不論事業規模的大小或類型,都適合讀這本書。任何具有創業精神的人,從大企業的高階主管想推動耗費天價預算的大型商業計畫,到家庭主婦想開一家小小的一人服飾店,都會發現本書真的很實用。

  但是,有人可能會問,一本書怎麼可能適用於這麼多不同類型的人呢?我的回答是:創業這回事,不是有豐富的商務經驗就能保證一定成功。事實上,創業者所犯的錯誤經常會更強化創業者的熱忱,而熱忱正是創業者一開始會創業的原因。

  熱忱是激勵創業者的動力,但要非常小心的是,熱忱也可能反過來變成致命傷。就算是經驗豐富的執行長也可能會被熱忱所矇蔽。我的意思並不是說熱忱是導致錯誤的原因,其實,熱忱就像一層紗,會讓你看不清人生的許多真實面。因此很多新創事業失敗的主因之一,就是創業者缺乏客觀性,也就是無法看清楚實際的情況。

  你不需要擁有商管碩士學位才能了解本書的內容,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了解本書所討論的各種概念。如果你正在考慮是否要創業,就好好地讀這本書吧!

研究失敗比探討成功更有價值

  市面上已經有許多專為創業者寫的書,那麼,本書又有什麼不同呢?既然同類型的書已經把該說的事情全都說了,為什麼我還要寫這本書呢?

  原因有兩個。

  首先,本書沒有「禮貌性」的用語,只有事實的陳述。在此借用知名電影導演伍迪.艾倫的電影片名來探討讀者「所有關於創業你想知道但羞於啟齒的問題」1。大部分有關創業的書籍,都在討論預算和技術層面的問題,例如資金和會計,或是探討法律用語和企業結構,以及政府和融資來源等不同類型的協助等等。但是,我認為,這些都不是創業者失敗的主因。

  一個事業不會因為創業者缺乏技術能力而失敗。事業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一些更世俗的原因如:個人因素、合夥人意見不合、缺乏常識、期待過高、瑣碎的憂慮,以及 / 或者是一些小錯誤逐漸變成無法彌補的大問題等,這些才是拖垮事業的主要原因。

  其次,本書討論的是失敗。根據統計,九○%的創業者在創業的前四年就宣告失敗。有些數據甚至更糟,高達九五%的新創事業會在前五年關門大吉。所以,我們不能忽略創業時必須了解的現實。

  創業失敗會對個人及家庭帶來極大的痛苦,如果剛起步的創業者一開始就知道可能導致失敗的主因,就能盡量避免創業失敗的痛苦。但是,大部分的創業書籍都熱中於討論成功的創業故事與家喻戶曉的創業家,例如維珍航空的創辦人理察.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宜家家居(IKEA)創辦人、以及線上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創辦人的成功事蹟。

  很顯然,大家都被灌輸了一個觀念,以為只要知道別人的成功故事,就可以避免自己的失敗。

  但,這是個錯誤的想法。

  創業者要避免失敗,必須先知道別人為什麼會失敗。研究成功的意義遠不及了解失敗。一個成功的事業,表示一個機會已經被別人善用了,既然如此,研究它的意義何在呢?當然,我們還是可以從這些激勵人心的創業故事中,找到值得學習的智慧。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從錯誤中學習更有效。關鍵失敗因素(Key Failure Factor, KFF)和關鍵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 KSF,這是商業書籍創造的概念)一樣,值得我們仔細了解。為什麼呢?因為,為了要讓成功因素發揮作用,就必須先清除那些失敗因素。舉例來說,在滑雪度假勝地的一家餐廳裡,電梯動不動就壞掉,即使餐廳提供頂級的服務也沒用,因為頂級的餐飲服務雖然是關鍵成功因素,但故障的電梯卻是關鍵失敗因素,在客人享受你的頂級服務之前,已經被故障電梯嚇得不敢再踏上餐廳一步了。

  為了討論這個主題,我自己做過一些研究。純粹出於好奇心,我在搜尋引擎裡打入「關鍵成功因素」(KSF),結果出現六十三萬六千筆搜尋結果。但是當我搜尋「關鍵失敗因素」(KFF)時,搜尋結果只有一百一十九筆。我實在不懂怎麼會這樣。根據估計,九五%的新創事業撐不到第五年,卻只有○.○二%的商業書探討其中的原因。我們似乎非常熱中討論勝利者的成就,但是,揭露造成九五%創業者失敗的絆腳石不是比分析五%的成功案例要來得合邏輯嗎?

  也許每個人的失敗原因各不相同,所以沒有辦法列出一張必敗清單。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只要稍稍了解人性就會知道,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有類似的苦惱。因此,事先知道這些問題,就能對許多人產生極大的幫助。

揭露創業的黑暗面

  創業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我所指的創業並不是像在邁阿密的海灘上賣手鍊這種小事業,我們所討探的是可能危及你的財務、危及你的職業生涯、甚至令全家儲蓄化為烏有的極大風險。所以,當我們在討論負責任的開銷和企業責任時,我們也必須以一種負責任的態度鼓吹創業精神,我的意思是,鼓吹創業精神不應該只是讓創業人數增加而已,而是應該支持並鼓舞有資格創業的人真正投入創業行動。

  創業實在是件大事,必須有人針對黑暗面提出警告。因此,我才會想要寫一本討論創業失敗原因的書。為了創業的夢想所做的努力能帶來許多滿足感,但也會遇到各種艱困和痛苦,應該要有人警告想創業的人,未來可能面對的真實黑暗面。

  但千萬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並不想打擊任何人的雄心壯志,或故意澆人冷水,這麼做實在太刻薄了。但是任何讀完本書而打消創業念頭的人,可能就可以避免非常嚴重的失敗。有時候單純是件好事,但對創業者卻非常危險。所以,創業者應該盡量掌握越多資訊、越務實越好。

  我再次強調:本書的目的不在讓有志創業的人打退堂鼓。相反的,本書是要幫助那些真正的創業家找到自己,並勇敢展開創業之旅。

  本書的規畫就像是一場拳擊賽。我設計的情境如下:想創業的人就像是一個拳擊手,必須要挑戰創業者資格而戰。這本書就像是重量級世界冠軍選手正在捍衛自己的冠軍腰帶。這一場比賽一共有五大部分、十四個回合,你的對手將會不斷地對你飽以老拳。接下來就要看想挑戰創業者頭銜的你,能不能撐過這些打擊。

  但是,我不會只是出拳,只提出問題而不提供解決的建議對創業者不會有有幫助。我會根據我的研究和經驗提供你建議,幫助你將關鍵失敗因素控制在最少最小最低的狀態,讓你的事業盡快步上軌道。

  如果到最後一回合(也就是讀到最後一章),你還沒有倒下,決定仍要繼續創業的計畫,那麼你就是真正的創業家。你非常有機會能保有創業家的頭銜一段很長的時間。

數十個創業家的過來人經驗談

  寫作本書的過程中,我的MBA學位以及在大學十四年的教書經驗,並沒有什麼幫助。因為,我並不是以學者的角度來寫這本書,而是以我的創業經驗來寫這本書。

  我向來就不是一個好的經營者,但我是個不錯的創業者(我在最後一個回合中會討論到創業家和經營者的差異)。我覺得創造比管理要來得有趣得多,所以我比較適合當創業家,而不是經營者。因此,當我的公司組織發展到某個規模需要許多管理工作,而不再需要許多的創意時,我就決定退出公司的管理,將公司交給專業經理人經營。

  我在一九九六年成立一家行銷公司,當時我二十八歲。在此之前,我有六年的工作經驗。我滿腔熱情,和一個合夥人以六百美元的資金創業。創業的前六年,我將公司所賺的錢用來再投資,這簡直就像是一場永無止盡的賭局,每賭一把,資金不是加倍就是輸光。幸好,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其實當時我還很年輕、缺乏經驗,而且犯了許多錯,在公司同事的幫忙之下,我才能成功克服許多大大小小的錯誤和問題。

  現在,我所成立的行銷研究顧問公司在西班牙的巴賽隆納和馬德里都有辦公室,雇用的職員約五十人,客戶超過一百家來自各國的企業。也可以說,我的創業經驗是從服務業開始,而且是從一個小小的辦公室到小型公司,再到中型公司,再發展成大型企業。如果我沒有經歷過這些創業的過程,就不可能撰寫這本書。

  但是,我不只根據我個人的創業經驗來寫,我也根據和其他公司的創業者相處的經驗來撰寫本書。和這些創業者相處,有時候很愉快,有時候則沒那麼輕鬆,總之,我從相處中得以比較他們之間不同的個人條件、決策風格與對某些事情的質疑等。

  同時,我也有機會近距離觀察不少正在準備創業的人。雖然我的專業是行銷顧問,而不是創業顧問,但過去十年來,周遭的親朋好友似乎都習慣在創業前,請我提供一些建議。有時候,我甚至還能追蹤他們創業的後續發展,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整地了解他們的明智決策和錯誤。

此外,我也研究了關鍵失敗因素,想做成一個失敗清單。所以,我盡可能多多研讀有關這個主題的書籍、回想我在創業期間所學到的教訓,然後列出我認為的「關鍵失敗因素」。然後,我再向前跨出一步:我決定驗證我所得到的結論,所以也訪談各種類型的創業家。

  我的做法是和一個事業文化基金會合作,探討創業失敗的原因並找出潛在的陷阱。部分訪談的內容錄影,電視台曾經在二○○七年播放過。但所有的訪談包括基金會製作的與我個人進行的訪談,都收錄在本書中。

  我們的訪談對象各具特色:有創業經驗至少十年的人、有經歷創業失敗結束事業的人,也有曾經經歷過一段轉危為安的關鍵時期,所以有資格談論他所犯下的致命錯誤的人。其中,第三種類型的人,我們需要非常多樣化的調查樣本,包括了牙醫、化工廠老闆,以及許多成立專業服務的公司和連鎖餐廳業者。

  這些訪談有三種價值:第一,訪談的結果確認我的發現。我原先發現的失敗因素,大部分都獲得其他創業者的認同。第二,發現細微的差異。事業和人生都有著非常細微的差異,發現這些差異使得我的結論更完整、更有價值。第三,我發現了兩個原先沒有看到的關鍵失敗因素。

  我們都知道,隨著年紀增長、單純會降低,經驗會增加。我在撰寫本書時已經三十九歲,工作年資將近十七年。此時,我的單純曲線(隨時間下滑)和經驗曲線(隨時間上升)正在黃金交叉的階段。我想我已有足夠的經驗討論這個主題,並仍保有一定的單純,相信有人會願意聽聽我的意見。

黃金法則

  企業界存在一個不變的規則,那就是世界上沒有絕對有效的規則。天底下沒有快速又有效的處方。一個事業的成功因素不一定能適用於其他事業。一個創業者認為適用於某個事業的建議,套用在其他事業上可能離譜至極。如果我宣稱本書所提供的建議是不容否認的事實,可適用於任何情況,那就是自欺欺人。

  事實上,很多事業非常成功的人對本書的觀點抱著質疑態度,也提出若干挑戰。他們的確在創業時打破了這些遊戲規則並走出自己的成功之道。但,在企業界還有一個公認的法則,挑戰既定的規範並完全了解你正在逆勢而行,就是最好的創業策略。

  一位經營年營業額一千七百萬美元、聘有五名員工的樂透投注站業者說,他的策略就是,當別人說應該怎麼做時,他就反其道而行。

  我完全同意他的說法,只要和別人不一樣,你就能提出與眾不同的想法。當然,無知所帶來的不同和大膽所創造的差異化,絕對不一樣。如果你知道遊戲的規則,就可以打破常規、出奇制勝。優秀的創新者不會盲目行動,這正是為什麼我們認為他們的行為是「創意」而不是「不負責任」的原因。

  同樣的,你可能決定忽略本書的建議,仍然成功開創出一番事業。這也是我相信本書適用於許多創業者的理由:因為他們讀完本書後不是忽然發現一些之前沒想過的問題;就是對自己的創業情形更加了解後,繼續按照原計畫進行。

  本書根據造成創業失敗的五大領域寫成五個部分,分別是:第一部分:關於創業者本身的特質;第二部分:關於合夥人;第三部分:關於事業構想;第四部分:關於創業者的家庭情形;以及第五部分:關於成長的管理。

  你準備好接受第一回合的挑戰了嗎?

  現在就上場吧!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