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拳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575574734 | |
|
|
|
陳國榮/編著 | |
|
|
|
大展 | |
|
|
|
2004年8月05日
| |
|
|
|
60.00 元
| |
|
|
|
HK$ 51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武術特輯
規格:平裝 / 18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武術特輯
|
|
分 類
|
生活風格 > 運動/戶外活動 > 武術/拳術 > 其他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生活在新全球知識經濟體中代表什麼?本書點出免費共享的知識很快就會瀕臨絕種。當知識變成珍貴的商品,重要的資訊逐漸集中在少數人手上,創新發明遭遇威脅,而我們也必須面臨新式的壟斷。資深記者賽斯•舒曼(Seth Shulman)帶領我們看到了現代風起雲湧的另一種戰爭,戰爭的起因正是為了控制無形資產:基因、軟體、資料與科學資訊,而這些也是現代經濟的血脈。
當我們因歌頌資訊的自由而感到自豪時,重要的知識其實已經被囤積、被爭奪、被掌控。《爭奪智慧權》一書非常生動地點出了一項關鍵:如果在知識經濟體中汲汲營營地主張所有權,我們將會面臨拍賣技術與文化資產的危機,公共教育機制與公眾取得權利是民主社會的基石,然而我們的所做所為卻是不斷地侵害這塊基石。極具洞察力與遠見的舒曼在此書中,為我們提供了看問題的重要工具與必要觀點。
|
|
目 錄
|
一、概述
二、泰拳的基本技術
三、泰拳的進攻、防守和反擊技術
四、內圍技術
五、泰拳的訓練
六、泰拳的傳統比武方式、技法和功法
七、泰拳的比賽方法
|
|
序
|
提及泰拳,人們往往將其與原始、野蠻和不文明相聯繫,或謂其是重蠻力輕技術的拳術,這實在是對泰拳不甚了解的一種偏見。
泰拳和其它民族的武術一樣,有其自身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背景。昔日的泰拳曾作為一種保家衛國的重要手段,深受泰國民眾的重視。今天的泰拳則已成為一種娛樂性、刺激性極強的職業拳賽。
泰拳的技術體系也是相當完整的。踢、打、摔、拿,樣樣都有,只是拳手們偏重拳腳肘膝的踢、打而已。其最大的特點是,一切以擂台比賽為中心,理論和實際緊密相連,技術以實用簡練為原則,同時,強調人本身的作用。因此,幾十年來泰拳湧現出了大批擂台好手,在與外族武技的比賽中,長期立於不敗之地。這並非是泰拳的技術優於其它技擊項目,而是其以戰為主的思想,最為適合擂台的自由搏擊的緣故。
四肢八體無拘無束,運用自如,尤以膝肘搏擊見長,充分展現人體的格鬥能力,這是泰拳搏擊的獨特風範,也是泰民族個性最真實的寫照。由於膝肘的特殊關節結構,使用時危險性較大。在擂台比賽中,其傷害事故較其它對抗性的體育項目要多,這是不可否認的事項,但這絲毫不能抹殺其作為優秀武技的實用價值。
我是從1984年起,將國外各種技擊項目作為一項長期的研究任務的。泰拳便是其中的一個重點內容。由於泰拳的資料甚少,故此,蒐集資料的工作頗為辛苦,歷經數年才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資料。原本只是將這些資料作為研究之用,而無編寫成書的想法。後在人民體育出版社冷鋒同志的建議下,才著手編寫此書。我編寫此書,旨在使廣大讀者對泰拳的產生、發展和其技術體系有一個較為全面、系統的了解,為技擊愛好者提供一點研習泰拳的資料。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有限,本書難免存在諸多的不足之處,歡迎讀者提出批評、指正。
陳國榮 1992年10月31日
於菲律賓馬尼拉
|
|
內 容 試 閱
|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推薦人數:2,共有2位網友寫書評。
蔡葆寬
/ 台灣台北
2004.03.03
評鑑等級:
5顆星
也許這本書的價值是給專家來評鑑欣賞的!內容的編排和文字上的敘述,真的太過高深,和個論文差不多,有點不太符合一般大眾來觀看。
但對於智慧財產權的內容,寫的真的很讚!很讚!太讚了而以
Jacky C. Y. Tsai
/
2001.04.05
評鑑等級:
4顆星
之所以給予本書四顆星,主要在於原作者對於知識產權的現狀提出超然的見解,並給予讀者自省的空間,文中揭露專利權的戰爭已遍佈各領域,猶如洪水猛獸一般,造成社會成本的增加...,然而,本書翻譯的過程尚缺中文化的編輯思路,甚至有多處誤解原義的敗筆,如p53之"Prior art"翻譯成"首要技術"
實屬不當,依本人見解應翻譯成"習知技術",因此本人給予(5-1=4顆星)的評價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