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在世界盡頭遇見臺灣

在世界盡頭遇見臺灣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116353
羅聿
清華大學
2013年1月18日
127.00  元
HK$ 107.95  







叢書系列:教育叢書
規格:平裝 / 336頁 / 15*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教育叢書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一位清華數學系的交換學生,在瑞典邂逅了臺灣老華僑,看見與老榮民一樣的思鄉情結,使得他踏上尋訪老華僑的旅程。

  騎著二手通勤車,他環繞半個瑞典,在深山發現了臺灣足球隊的錦旗,甚至在北極圈裡的村莊,幫助了領養臺灣小孩的瑞士大嬸。

  他尋找的不只是自我的成長,更是一次又一次與故鄉重逢的感動,正如他所說:「我要在世界的盡頭,遇見臺灣。」

作者簡介

羅聿

  苗栗人。從小夢想當情聖,寫作的興趣從寫情書開始養成。

  童年玩了很多RPG遊戲,一直相信這個世界充滿熱情與勇氣,並且對旅行產生了憧憬。大學時期到過非洲坦尚尼亞當國際志工,和大陸交換生到青藏公路騎車,大四去瑞典交換學生,二次獲得清華逐夢獎學金,展開了長達兩千公里的單騎冒險。

  大學讀的是數學系,因緣際會下認識了生命科學領域,目前就讀於清華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立志當一個科普作家。



校長序 陳力俊
推薦序 陳信文
推薦序 黃一農
推薦序 王俊秀

夢想的地圖
01越遠越帶勁
02中國飯店與中國菜
03不再流浪的華僑
04國慶會上話當年
05修車店裡的修行
06為夢想起頭
07夢想藏在垃圾桶裡
08加那利島的生存遊戲
09這次超時空要錢
10天涯萬里情
11做不完的準備
12逃難去吧

華僑的身影
13林會長講古
14劉伯的太極人生
15瑞典的布農姑
16今天不旅行
17行者忘年情
18走進烏普薩拉
19百年王家
20生人誤進
21金色綠洲
22雨中,誰是豪傑?
23林海飄泊
24死地而生
25深山裡的臺灣錦旗
26泡菜伯的養生術
27松茲瓦爾的幸福時光
28可愛一家
29滇緬大逃亡

行者的足跡
30荒野上的驚雷
31仲夏劫
32來自臺灣的間諜
33跳水吧!男孩
34離了婚的好朋友
35薩米市集
36惡夢與天使
37帕亞拉才剛開始
38我的瑞典媽咪
39百年事業
40世界的盡頭
41遲到的朝山者
42挪威人的大山大海
43寒玉床不是夢
44再一次遇見臺灣
45道別一同走過的天涯

後記
致謝
附錄:那些年.清華園



推薦序一

活出精彩人生的清華人

  旅行可以增廣見聞,壯遊可以鍛鍊體魄,堅實心志,遠行則能賦予人莫大的勇氣和毅力;在地球村時代,年青人有很多機會遠行或壯遊,而羅聿同學正是極少數能把握機會,創造大多數人「心嚮往之,未能致之」抱憾之外可能的年青人。

  每一年出國交換的學生很多,但羅聿是第一位到了國外還去關心當地華僑,為思鄉的遊子寫故事的清華學生。羅聿用行動表達了他對社會的關懷,也讓我們知道,原來在遙遠的國度裡,有一群和我們一樣的故鄉人。「他們的故事,是歷史的縮影,他們的無奈,是歷史的無奈」,「國籍再怎麼換,不變的是內在的中華文化,華人勤儉的精神」,感人至深。

  羅聿延續著他在2010年以單車挑戰青藏高原的意志,一個人獨自騎單車跑遍了大半個瑞典,穿過廣大的森林、睡過陰森的墓地,走進了北極圈,他追逐的夢想鼓舞著我們,而他的實踐讓我們相信,一切都有可能。尤其難得的是,他捨棄挑戰青藏高原的高檔單車不用,改用一台沒有避震,通勤用的二手菜籃車,證明只要有夢,菜籃車也能帶我們走到遠方,讓美夢成真。羅聿說:「夢想在平凡裡藏著,經過偶然的觸動,才發現原來夢想就在我們身旁」。

  這一趟千里尋訪的冒險旅程中,有溫馨、有孤獨和驚悚,看到羅聿一個人在荒野中淋著雨騎車,在高速公路上遇到爆胎事故,我們都忍不住為他緊張起來;看到他在北極圈的小村子裡幫助領養過臺灣孩子的瑞士婦人,我們的心都有了一份溫暖。

  國立清華大學的教育理念是藉由充實、豐富與多元的校園生活,培養未來能活出精彩人生的清華人;校園生活廣義的說,是在校學習時期的生活,包括「走出去」的體驗;羅聿不僅坐而言,並起而行,完成了許多成年人都不能做到的壯舉;同時在瑞典「林雪平大學」交換學習之餘,能妥善規劃利用暑期時間,以單車為交通工具,獨自上路繞行大半個瑞典,親訪關懷遠居異鄉的華僑,是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具體實踐;他認為「走得越遠,看見的世界越大,走得越蒼涼,面對世界的勇氣越強」,豈是在當前流行的臉書「按一個讚」了得,而是非常值得嘉許;他能善用在大學的黃金時間,堅持「關懷世界」初衷,促成自己在見聞、體魄、心志、勇氣和毅力各方面均出類拔萃,精彩人生可期。

  另一方面,清華大學一直都以培養關懷社會的領導人才為教育目標,鼓勵年青人逐夢,因而有「逐夢獎學金」的設置,贊助懷抱著夢想,並且勇於實踐的學生們,多年來,協助許多清華在校生圓夢,其中有多梯次的國際志工團以及羅聿的壯遊;另一方面,境外學習經驗也是拓展開闊人生的一環,因而與多國學術單位簽訂交換生計畫,包括羅聿所參與的與瑞典「林雪平大學」交換生計畫,讓同學們有機會在不同風土民情的學習環境有所體驗,加強外語能力,從事國民外交,培養國際觀,以冀在全球化時代,為個人與社會積聚競爭力。

  去年在分批與清華課外活動表現優異同學座談之時,了解羅聿曾去非洲當國際志工一個月以及與朋友以單車挑戰青藏高原的壯舉,換取「千金難買」的經驗;今年又欣見他在課餘以單車繞行大半個瑞典關心當地華僑,「騎單車去找華僑」,為他們寫故事出書。誠如羅聿在自序中所說,這是清華出版社第一次為學生出書,這本書是很多夢想的結合;希望羅聿的故事可以感動更多的年輕人,讓我們的社會多一點這樣溫馨的故事,也祝福羅聿再接再厲,再創驚奇。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陳力俊

推薦序二

溫馨與感動

  羅聿畢業於清華大學數學系,目前是生科系碩士班學生。我與羅聿的認識,起源於我在學務處的時後。第一次與他談話,覺得他有些靦腆,接著就覺得他相當深思、有獨特見地,非常令人喜歡。在此之後的每次見面,他總會帶來一些驚奇。如「騎腳踏車前往拉薩」,如從數學系考入生科所,並請李家維教授(我最欣賞的清華教授之一)擔任指導教授。這本《在世界盡頭遇見臺灣:追尋流浪瑞典的故鄉人》的出版,則是近日最大的驚喜。

  羅聿於大學部就讀時,申請了清華獎學金,前往瑞典林雪平大學擔任交換生。在瑞典的這段時間,他騎著單車尋找在地的老華僑,聽聽他們在異鄉落地生根的故事。本書就是記載著這段交換期間中,他的所見所聞。當他仍在瑞典時,偶爾會寄幾篇文稿給我,對我而言是相當愉快的閱讀經驗。每年前往世界各地交換的臺灣學生不少,但是會想到拜訪老華僑,並寫下他們的故事的,羅聿絕對是第一人。

  「是誰向這邊馳來了呢? 這裡有直立的炊煙,和睡意矇矓的駝鈴。」(鄭愁予〈黃昏的來客〉)。這是我讀本書時,所浮現這些老臺灣人初遇羅聿時的心中情景。〈深山裡的臺灣錦旗〉傳述著臺灣市民的活動力,以及人生偶遇之影響,也讓我回想到二十多年前在威洲綠灣市市政廳,意外見到中華民國國旗時的興奮。〈來自臺灣的間諜〉則帶有些許歷史上之傷感,但也勾起我當學生時與一些在美國的老臺灣人相聚時的情懷。

  本書記載著一位對生命充滿熱情的年輕人的探索與故事,讀著心中滿是「溫馨與感動」。(「人們有時用豪情壯志做為旅行的精神,我用溫馨與感動做為我的鋪陳。」——本書〈世界的盡頭〉)這些經驗,將會使得生命更加豐富。瑞典應已成為羅聿之一部分,衷心祝福也相信羅聿在未來的人生中「能夠暢快地奔馳著,載著許多夢想出發,載著感動歸來。」(本書〈道別一同走過的天涯〉) 也以此祝福閱讀此書的所有人!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長 陳信文

推薦序三

一群陌生的故鄉人的故事

  當我年輕時,旅行的極限只不過是背起行囊在北海岸的山間小徑獨行數天。幾年前的一次逐夢獎學金評審會上,我聽到一位學生要組團從青海騎單車到西藏,而這個學生自己本身沒有騎車經驗,聽起來極其大膽,但是聽了他具體的行前訓練和規劃之後,他說服了我。

  這個學生就是羅聿。

  去西藏是許多人的夢想,我當時告訴他:「騎到拉薩是我們這種上了年紀的人的夢想,你們的夢想應該騎到古格去。」古格是西藏歷史上驚鴻一瞥的王朝,如今只留下頹敗的宮殿和謎樣的傳說在與印度交接的邊境盡頭。評審會結束以後,羅聿竟然滿懷期待地跑到了我的工作室詢問前往古格的方法,手上還拿著一本他去非洲做志工時寫下所見所聞的稿件,跟我討論出書的可能性。這個怪學生,讓人不能不印象深刻。

  我在清華大學所創立的逐夢獎學金給過不少學生,羅聿是少數得獎之後做出回饋的人,他在圖書館網站架設逐夢名人堂,自己舉辦逐夢獎學金說明會,又到我先前與王俊秀教授合開的「跨界與探索」課堂上擔任助教,這些舉動令人動容。

  勇於逐夢,是我們做為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期許;懂得感恩,則是我們堅持這筆獎學金的動力。

  又是一個夏天,我再次收到羅聿的信。

  他這回說要去拜訪遠在北極圈附近的華僑,而且是一個人用騎自行車的方式。雖然知道他有挑戰青藏公路的經驗,還是忍不住想知道他如何在遙遠的國度完成這個任務。他希望利用北歐夏天的永晝,以占天時之利;沿途住華僑家、搭帳棚,甚至「沙發衝浪」……光聽他的解說,便覺這趟旅程頗為可行。

  華僑的歷史是一部流浪的歷史,羅聿用他筆中的感情讓我們分享這一群陌生的故鄉人的故事,而他沿途對瑞典文化的親歷親聞,也讓我們得以用很不一樣的角度去欣賞這個遙遠的國度。

  從他一路上與人道別之後的落淚頻率,可想這個年輕人相當感性,他珍惜每一段回憶,在乎每一個在他生命中加入足跡的人。作為一個年輕旅人,他還有很多要經歷、要成長的未來。學會道別,只是他人生旅途的開始。

  希望隨著歲月的飛逝,他仍然勇於逐夢,並幫助懷抱夢想的下一代。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 黃一農

推薦序四

為雀躍的夢想種子而序
為夢想家而序

  當年在校友的支持下成立了「逐夢獎學金」與「還願獎學金」時,清華大學就已種下了培養夢想家的機制,為了促進清華人的敢性(敢作夢)與野性(玩出生活品味),2008年黃一農院士與我一起開設「跨界與探索」的逐夢課程,主張:有夢最美,夢圓更美,夢醒淒美。期許同學們養成終生逐夢習慣,享受逐夢的過程。因為人生中的夢想十之八九會破滅,但是如果沒有夢想,人生馬上就破滅。

  羅聿同學在2009年修課,開始展現築夢的企圖心,他完成過許多公益夢想,包括團體大夢的一日清華人。先前他到非洲坦尚尼亞擔任國際志工,寫下了一篇篇讓人感動的文章,當時他的個人小夢就是要出版一本介紹坦尚尼亞的書,這個小夢很大,學期結束當然沒有完成。但對他而言,本課程已經成為一種「結束的開始」,接著一發不可收拾,他陸續在雜誌上發表自己的文章,因此也間接促成了清大出版社開始思考出版非學術性書籍。

  2011年暑假,我在丹麥的北歐亞洲研究中心客座,知道他以交換學生的身分在瑞典的林雪平大學,為了追求夢想——自行車環瑞典尋找老華人,還以跨國視訊參加逐夢獎學金的評審會,獲得通過支持,當時的夢想計畫其結果就是本書的內容。


  作者並且持續擔任「跨界與探索」逐夢課程的助教,扮演著Role Model 的角色,現身說法帶領學弟妹們追逐夢想,例如本學期的團體大夢包括:讓三度中風的沈君山校長可以再度下圍棋、校園聖誕樹各系排班騎自行車發電(很能呼應校訓的自強不息)、音樂中輟生音樂會等,他同時也帶領全班同學規劃與執行校園「熟悉的陌生人」計畫,未來一一為他們圓夢。

  羅聿同學一路走來,夢想不斷,如今將夢想內容出版成書,不但是一個夢想的完成,更是許多未來夢想的啟動,雖然許多大學都在為社會培養各行各業的專家,但清華更願意培養更多關懷社會公益的夢想家,特此為序。

序於2012/12/1
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學院執行長 王俊秀




其 他 著 作
1. 從戰場到商場:泰北華人企業家的故事
2. 逆旅一九四九臺灣戰後移民文學展展覽圖錄
3. 鐵-黑暗中的烈焰 特展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