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大圓滿椎擊三要演義:輕鬆讀懂大圓滿密要

大圓滿椎擊三要演義:輕鬆讀懂大圓滿密要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472659
鄭振煌居士/講釋
大千
2012年12月22日
93.00  元
HK$ 79.05  







叢書系列:藏傳佛教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21.0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藏傳佛教


宗教命理 > 佛教 > 藏傳佛教















見,就是對法的認知;
修,就是對法的演練;
行,就是將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藏傳佛教寧瑪巴派最高的法門是無上瑜伽續,即大圓滿法。巴楚仁波切(1805-1889) ,也就是《西藏生死書》中的貝珠仁波切,將大圓滿法分為「見、修、行」三要件,寫成《椎擊三要訣勝法》,本書係根據此訣勝法而做的講釋紀錄。

  本書第一章,從外而內而密,詮釋「大」、「圓」、「滿」三字的含義。外,就是可以見聞覺知的現象,也就是色、聲、香、味、觸;內,就是相應外在現象的內心,也就是心意識的作用;密,是非常隱密幽微、難解難證的本覺佛性,也就是一切萬法的根源。因此,無論是漢傳佛教的圓教,或是藏傳佛教的大圓滿法,都是從密的角度去修行的。

  第二章簡介三要,並將原文呈現。

  第三章至第八章,解釋原文。

  第三章解析根本頌,禮敬諸佛,並時刻恭敬、感恩上師。

  第四章是有關「見」的部分。大圓滿見,就是性相不二。法性廣大遍一切,只要因緣和合,自然會生起一切現象。

  第五章是有關「修」的部分,不離心性,全然放鬆、休息在心性當中,時刻不離大圓滿見,建立不動搖的信心。

  第六章是「行」的部分,行六度乃至十度,也就是行菩薩道,日常行為要如同菩薩。

作者簡介

鄭振煌居士

  臺灣臺南縣人,1945 年出生。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任中華維鬘學會理事長、中華佛教居士會副理事長、淨覺僧伽大學大乘佛教研究所所長等職。畢生以弘法利生為志業。推展居士菩薩道及佛教現代化、國際化、學術化、生活化;並長年主持佛學講座、研習營及禪修營。

  已出版書籍《佛使比丘:南傳佛教第一人》、《心之旅承──中陰教授》、《當修行者遇上大師》、《直指法身》、《藏密度亡經》、《修心與慈觀》、《心靜煩惱心熄》、《聖道修習》、《武藝中的禪》、《何來宗教》、《法味》、《佛教在中國》、《慧眼初開》、《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菩提樹的心木》、《了義炬》、《觀呼吸》、《人生錦囊》、《學佛釋疑》、《心如熾火》、《認識藏傳佛教》、《心靈甘露》、《西藏生死書》、《心靈神醫》、《意識的歧路》、《達賴喇嘛談心經》、《達賴喇嘛在哈佛》、《古銅佛像》、《心地觀經》(末三品,英譯本)、《行願──玄奘的故事》(英譯本)、《孔子聖蹟圖》(英譯本)、《水月禪心》(英譯本)、《肢體語言》等三十二部譯著;小冊子有《禪修與心靈淨化》、《空性與心靈療癒》、《開心之鑰──轉念》、《菩薩道的修行》、《居士佛教》、《在家學佛》、《一心三觀》、《死後的真相》、《阿彌陀經的治療法門》、《從死亡談生命》、《西藏佛教簡介》、《西藏佛教的修行道》等十二種;另有中英專文千餘篇發表於海內外報刊雜誌。



前言

第一章「大圓滿」三字的解析
第一節何謂「大」
第一項外大
第二項內大
第三項密大
第一目再談「外大、內大」
第二目秘密隱顯俱行
第二節修行與三大
第一項外大修行法----出離心
第二項內大修行法----淨化內心
第一目轉念
第二目觀想
第三目本尊與分身
第四目六根都攝
第五目無著菩薩的故事
第六目何謂佛菩薩
第三項密大修行法
第三節何謂「圓」
第一項外圓
第一目禪定休息
第二目心性休息
第三目虛幻休息
第二項內圓
第一目轉識成智
第二目果上圓
第三項密圓
第四節何謂「滿」
第一項外滿
第二項內滿
第三項密滿
第一目修行──密勒日巴的故事
第二目心性是畢竟空
第五節大圓滿/圓教教法
第一項般若智慧
第一目性具
第二目性起
第二項九乘之巔

第二章椎擊三要
第一節修行----根道果
第二節簡介三要
第三節《椎擊三要訣勝法》原文
第四節簡介藏傳佛教派別
第五節伏藏、伏藏師

第三章解析根本頌
第一節「敬禮無比大悲主」
第一項內、外上師
第二項三皈依
第三項密上師
第二節「具恩根本上師前」
第三節「見宗廣大無有量」
第一項中國佛教修行切入點
第一目從法相切入
第二目從法性切入
第二項恭敬上師
第三項大圓滿法見
第四節「定即智悲之光明」
第五節「行即如來之苗芽」
第六節「如是受持修行故,生必能證妙覺」
第七節「否亦心安阿拉拉」
第八節「見宗廣大無邊量,椎擊三要訣扼境」

第四章知自心相頌
第一節「依妄念緣念之起」
第二節「而觀察自心本相」
第三節「認知法身自性」
第四節「最初令心坦然住」
第一項大手印的修行
第一目專一
第二目離戲
第三目一味
第四目無修
第二項感恩上師
第三項回歸本性
第四項大圓滿見
第五項保任圓滿見
第五節「不擒不縱離妄念」
第六節「離境要閑頓時住,陡然斥心呼一『呸』」
第七節「猛力續呼『也馬火』」
第八節「一切皆無唯驚愕」
第九節「愕然洞達了無礙」
第十節「明澈通達無言說」
第十一節「法身自性當認之」
第十二節「直指本相第一要」
第一項佛性的功用
第二項不擒不縱

第五章決定信頌
第一節「決定信之定」
第二節「融妄念為法身妙用,熟識法身」
第三節「復次起住皆適可」
第四節「瞋恚貪欲及苦樂」
第五節「恆常及暫一切時,舊識法身認知之」
第六節「今昔光明子母會」
第七節「住於無說自性境」
第八節「所現樂明數數除」
第九節「猛施方便般若字」
第十節「出定入定無差別,上座下座亦無別」
第十一節「恆久住於無別境」
第十二節「然於未得堅固間,須勤捨離嘳鬧修」
第十三節「且須閉關專行持」
第十四節「恆及暫時一切處,保任唯一法身用」
第十五節「決定信此無他勝」
第十六節「一決定中堅決定」
第十七節「是為第二關要者」

第六章堅固定之行頌
第一節「堅固定之行」
第二節「於念滅上堅固定之,念無連續,法身之見不忘」
第三節「是時貪瞋及喜憂,妄念忽而無盡者」
第四節「舊識境中無連續,如是解脫之法身」
第五節「譬如水中之圖畫,自起自滅續不斷」
第六節「所現明空赤露食」
第七節「所起法身妙用王」
第八節「隨妄本淨阿拉拉,現相與事串相同」
第九節「解法殊勝最妙要」
第十節「無此解修皆謬道」
第十一節「具解無修法身境」

第七章結讚頌
第一節「解道堅定第三要」
第二節「具三要之見宗者,融合悲智之定者,萬法即真如,真如即萬法。」
第三節「隨契佛子一切行」
第四節「三世如來雖聚議,教此無有他勝法」

第八章緣起頌
第一節「自性妙用法身庫」
第二節「智慧藏中寶庫藏」
第三節「不同他石諸精英」
第四節「勝喜金剛遺囑教」
第五節「付與心子記持之」
第六節「是誠深義與心腹,是誠心語義扼要」
第七節「義要不可輕棄之,慎勿漏失此方便」



前言

  在座的菩薩有很多都是老參,研究佛法非常深入,修行也很有經驗,可是也有一些新朋友才剛剛接觸佛法,不管怎麼樣,在大圓滿的法教之中,一切皆是平等。

  昨天一路過來,諸位朋友非常的歡喜,很多朋友這麼說:「想像不到禪修竟然是這個樣子!」有高齡七十多歲的老先生,也有四、五歲的小朋友;有老參,也有都不懂佛法的;有想要來精進用功的,也有想來放鬆身心,沒有任何目的。這樣的組合,竟然這麼圓滿,確實令人歡喜。

  華嚴宗初祖杜順大師以如來海印三昧之所現而立十玄門,其中第三門叫作「秘密隱顯俱成門」,以「緣起」解說「萬法同時具足」。「隱」就是隱藏起來,「顯」就是表現出來。隨緣所現故有增減,而其隱體無有增減。顯像的部分和隱藏起來的部分是同時具足兩方的,不會互相排斥,隱中有顯,顯中有隱。

  以水為例子:「水」的組成是H2O,二分的氫一分的氧和合而成。如果智慧夠圓滿,從「水」的顯像裡面就可以推測到:雲、冰、海水、河水、水溝的水等等都是H2O,甚至我們身體內的血液,凡是有關水的部分都是H2O。我們所看到的「水」,這是一個顯像,水的組成就隱藏了種種的隱像。

  雖然我們看不到、覺察不到種種的事實、種種的真理,可是只要我們有圓滿的智慧、全然的智慧,就可以了知:宇宙中只要是水的成份,都是隱顯同時存在的。水不礙冰的存在,水不礙雨的存在,水不礙河水、海水、瀑布的水、體內血液,種種水相的存在。

  水相顯現時,冰相、水蒸氣相、H2O相就隱藏了;反之亦然。完全依因緣而顯現不同的相,一相顯現則其餘諸相就隱藏起來。這就叫作「秘密隱顯俱成門」。

  換言之,禪修的時候,不是只有進入禪堂盤腿、閉起眼睛、修止修觀才是禪修。我們有靈敏的智慧,就可以了知那些在禪堂外的人,不能盤腿,雖然目前沒有學佛,沒有修止觀,因緣未到,還沒有踏入「真理之門」,其實他們也是具足的。

  為什麼有的人可以踏進修行之路,有的人還徘徊在修行之門外呢?那是因緣的不同,就好像水、雲、冰等等都是水的相狀,只是因緣不一樣而已,本性都是一樣的。具備了這樣的認知,我們才可能修大圓滿。

  在院長師父的指導下,大圓滿法禪修已經進行了好多年。每一年我都就不同的層面介紹大圓滿法。在座的諸位,每一年都來參加的,可以發現似乎每一年所講解的教理都不一樣,確實如此。因為真實的相是無相、無不相;沒有形,沒有狀,沒有一個具體的事物可以指出什麼才是真實的相。正因為沒有固定的相,所以,只要因緣和合,就能夠呈現各種各樣的相。

  六祖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又說:「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明即漸勸,悟人頓修。識自本是見本性,悟即元無差別,不悟即長劫輪迴。」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波羅蜜經》說:「法無好醜,離諸相故;法無高下,等法性故;法無取捨,住實際故,是修般若波羅蜜。」

  《維摩詰所說經》說:「夫說法者,當如法說。……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當了眾生根有利鈍,善於知見無所罣礙,以大悲心讚於大乘,念報佛恩不斷三寶,然後說法。」

  佛法之廣不可思議,每一個法門各有其度化的對象。老參們也許在別的道場、別的師父身上,學了很多解脫法門。這十天,諸位要接觸所謂的大圓滿法,請諸位千萬不要用比較的心,因為「法無高下,人有利鈍」而已。六祖說:「不要以為我講的法比人高,也不要以為我講的法,不如別人那麼深廣。」

  每一種法各有它的功用在,而其功用就是在度化不同的根機,只是根機有利鈍罷了,佛法是沒有高下的。「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開示的時候,只是用一個音聲名言,底下的聽眾因為根有利鈍,領悟就有所不同。

  早上師父帶領我們行禪,師父所講的法,對在座的一、二十位同參來說只有一個聲音;可是因為有老參、有新來的同學,有老、也有少,各人所了解的必然不同。

  師父教我們練習射法,有的人已經來過好幾次了,馬上抓到要領。什麼叫做「射」?「射」就是射箭的射,就是將我們的煩惱、妄念射出去。萬一有了分別心、妄念產生,就利用這方法射出去,用盡全力射出去,這就是射法。

  新來的朋友,也許不易領悟,什麼叫作射?什麼叫作中脈?什麼叫作生法宮?什麼叫作眉心輪?什麼叫作頂輪?如果還抓不到要領,沒有關係,因為「隱顯同時,法無高下,根有利鈍」。

  我們學一個法門的時候,首先就要放下,放下過去所學的;來到這裡,就算是布施時間,布施寶貴的生命,來學習「大圓滿」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