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史明口述史(共三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823693
史明口述訪談小組
行人
2013年1月25日
200.00 元
HK$ 170
詳
細
資
料
規格:平裝 / 14.8*21.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人物史/傳記
同
類
書
推
薦
總統與我:政壇奇緣實錄(增訂版)
不廢江河萬古流:林清?回憶錄
川島芳子:男裝麗人的時代悲歌(全新修訂版)
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
臺灣原住民口述史:泰雅族和夫與日本妻子綠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系結全球漁夫網:互聯網時代的大使命異象(精裝)
商界高手──基督徒商業倫理縱橫
門訓學堂開課了!:那些年,使徒教我們的事
面對危機的台灣
狗去豬來:二二八前夕美國情報檔案解密
80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
內
容
簡
介
2012年12月21日,在台大一個公開的演講中,中研院台史所教授吳睿人老師如此把史明先生與中研院曹永和院士比擬在一起:他認為,這兩位同一世代的人,同樣對台灣充滿熱情,後者在體制內、學術上為台灣作了無比貢獻;史明先生則堅持在體制外、用行動,為台灣做出同等重要的貢獻....
他們同是士林人,因共同研究台灣史結緣,但後來則各自走出不同的道路。中研院院士曹永和老師在台灣自學十餘載,提出「台灣島史觀」,給台灣歷史一個全新的定位。史明先生流亡日本後,不因時勢混亂而中斷研究,最終撰寫第一本台灣民族史《台灣人四百年史》,加速「台灣意識」萌芽,對二二八事件後的年輕人有深遠影響。
史明,認識他的人都尊稱他為「歐李桑」(□□□□)。年屆九十多歲的高齡,為人謙和,但當他說起自己近一世紀的流亡生涯,你才發覺底蘊在他內心的堅韌與強悍。那樣的態度是一個即將消逝的世代,爭取獨立的剛毅精神,以及對於台灣歷史、土地以及人民生活的尊重。
在這部口述史裡,說著近代台灣人民的動盪生活。我們也得以在此,遇見年輕史明的夢想與熱情,看著他如何一步步朝著台灣獨立的理想邁進。這是一個左翼青年渴望獨立的真實實踐,也是台灣一個世代奮鬥掙扎,尋求認同的縮影。
島嶼台灣,有許多值得探索的意義。本書共以三冊《穿越紅潮:1918-1949》《橫過山刀:1950-1974》《陸上行舟:1975-2010》收錄史明長達近一世紀的生命歷程,希望藉由描述這個一生堅定志向的革命家,從啟蒙到獨立的過程,讓讀者體悟大時代下,台灣人的生命價值。
史明是誰?
──他是「台灣最後一個黑名單」,台灣獨立運動的重要精神領袖史明,是台灣獨立運動的重要領袖,在台灣步入「民主」後,堅持走向台獨路線的史明,於當年的社會氣氛下被稱為「最後一個黑名單」。他於1993年回到台灣,積極推廣在日本一手成立的「獨立台灣會」的政治理念,以宣傳車走遍大街小巷,主張台灣獨立建國以及台灣民族主義。史明曾參與幾起重要的社會運動,2005年,在中國片面通過反分劣法後,史明於台大校門口發起長達14天之靜坐活動;或亦在當年,連戰啟程赴中國時,發動群眾於中山高速公路及桃園機場阻擋連戰車隊,引起社會關注。2012年底在自由廣場舉辦的「反媒體壟斷跨年晚會」,史明也在現場,支援台灣年輕的一代。
──他以日文撰述《台灣人四百年史》,是讓「台灣意識」覺醒的重要台灣史鉅著
史明流亡日本期間,在西池袋開設餐廳「新珍味」,一方面將餐廳所得支助海外台獨運動,一方面餐廳二樓的居所,也成為史明撰述《台灣人四百年史》的地方。史明花費10年人生,以日文撰述而成,為了擺脫400年來為外人殖民的史觀,史明以台灣人的角度來看台灣歷史,讓台灣意識自此萌芽,此書於1980年引進台灣,對當代及其之後的年輕人都引起深刻而重大的影響。
──除了「革命家」、「台獨大老」,史明「這個人」的思想與精神是什麼?
希望在革命家與台獨大老的形象之外還原史明的樣貌,是「史明口述小組」紀錄口述史的初衷。史明為什麼會走向堅持台灣獨立的道路,他的思想與理念之所以形成的原因與脈絡,都如絲絲細線交織出他長達近一世紀的人生故事。
作者簡介
史明口述史訪談小組
由台大濁水溪社、台灣文學研究討論會(TWLS)以及其他台灣研究相關系所的同學組成。除了口述史訪談外,亦參與《台灣人四百年史》校正版的製作與史明學相關論述的介紹與深化。
受訪者簡介
史明
本名施朝暉。1918年生於台北士林。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畢業之後,赴中國抗日。戰後潛返台灣,因預謀行刺蔣介石失敗,偷渡赴日。流亡日本期間以新珍味麵館支援台獨運動,1967年更成立獨立台灣會組織,進行地下反殖民革命行動。1993年返台,繼續推動台灣獨立運動。為台灣民族主義信仰奮鬥至今。其於1962年出版的著作《台灣人四百年史》為最早後殖民史觀之台灣史著,從政治經濟角度開展,為台灣民族主義奠下極為重要的論述基礎。
目
錄
(第一冊)穿越紅潮:1918-1949
作者序史明
序文陳儀深
打破沉默之前──史明
第一章 童年與家庭
第二章 殖民地教育
第三章 留學早稻田與左翼思想的萌芽
第四章 中共地下情報員
第五章 滯留北京
第六章 解放區的探索與追尋
第七章 重回荊棘之島
(第二冊)橫過山刀:1950-1974
序文薛化元
第八章 歷劫歸來
第九章 再見日本
第十章 戰後日本的台灣獨立運動
第十一章 獨立台灣會與地下工作
第十二章 在台灣獨立的旗幟下:那些人、那些事
第十三章 其他人物往來
第十四章 《台灣人四百年史》與思想體系的建立
(第三冊)陸上行舟:1975-2010
序文 曾士榮
第十五章 路線轉換與盧修一事件
第十六章 日本之外,「獨」家記憶
第十七章 《美麗島週報》始末
第十八章 世界巡禮
第十九章 返回臺灣與獨臺會案
第二十章 獨立臺灣會在臺灣
第二十一章 返臺見聞錄
〈解說〉啟示與召喚:《臺灣人四百年史》的思想史定位 吳叡人
〈解說〉先成為一個人,再成為臺灣人 許維德
本書源起:行動的起點 藍士博
序
導讀
從我一九八一年八月第一次到美國時,台灣鄉親們便一直鼓勵我寫自傳。由於我自認台灣獨立運動尚未成功,暫時還看不到終點,所以並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一九九三年我回到台灣時已經七十多歲了,才開始想為自己的一生留下足跡,逐漸計劃撰寫我個人的自傳。
因為我一生接受的都是日文教育,所以我是先用日語思考,然後再翻譯成漢文,儘管不懂的詞彙可以詢問黃敏紅與李政忠,但是我對於自己的漢文始終缺乏自信。再加上,雖然持續有人願意替我進行口述採訪,但卻又因為擔心無法深入我個人的內心感受,從而作罷。
我的一生經歷過日本與國民黨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體制,如果沒有和我一樣的親身經歷,恐怕難以理解我所描述的那個時代。再加上,至今如果想要找到像我一樣去過中國,具備比較馬克思主義思想與中國共產黨的經驗、而且仍活在世上的人恐怕不多,所以我在這次的口述訪談紀錄中,便如過去撰寫《台灣人四百年史》一書一樣有系統地講述我自己的生平。
儘管日本自一八九五年開始統治台灣,但是當我在一九一八年出生時,童年仍免不了受到殖民地統治的影響及封建思想的束縛;直到八歲開始進入建成小學校、台北一中,與日本同學一起學習、成長,日本的現代化教育與文明思想才與家中的傳統氣氛結合成半束縛、半開放的環境。在我就讀於早稻田大學的六年期間,是我的人生起了最大變化的時候。日本社會雖然經歷了明治維新,但是本質上還是封建社會,唯有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才是追求自由、實現自由的最高殿堂。
不同於訓練官僚的官立大學,我在早稻田大學形成了我對自由、民主的思想。再加上,日本校園內自大正民主時代便頗為興盛的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無政府主義,都成為了殖民地子民的我的思想啟蒙。直至大學畢業之際,因為見到身旁的同學心無旁騖地一心從軍報國,我也才決定到中國參與抗日行動,加入台灣殖民地鬥爭、反帝國主義的路線。
戰後我到了華北,發現毛澤東已經成為獨裁者,中共已經由馬克思主義轉變為毀滅人性的法西斯主義。我看大量的中國人遭到屠殺,台灣人被他們視為異族,在在都違背了我對人權的信仰,才在一九四九年想盡辦法逃回台灣。沒想到,國民黨在台灣所施行的獨裁統治並不亞於中共,所以我才又與同伴共同組織台灣獨立革命武裝隊,不幸事跡敗露,遂再次搭香蕉貨船逃亡日本。
儘管我的前半生遭逢很多挫折,但是我的內心仍然有如青天白日,對於台灣獨立運動也還抱持著熱情與希望。為了籌措運動方面的資金,我開設了新珍味麵館,並且在生意穩定的情況下於一九六二年出版《台灣人四百年史》,在一九七五年以前從事地下、武裝的反抗路線,一九八○年代連續十年到美國巡迴宣傳。
一九八六年民進黨成立,台灣社會的民主浪潮在解嚴以後更加地風起雲湧,我也在一九九三年再一次偷渡回到台灣,以過去多年在日本累積的資金,自力耕耘體制外的群眾路線。過去最多時曾有二十多輛的宣傳車,至今仍然按照理念、立場、戰略、戰術的步驟,有紀律向台灣大眾傳達台灣獨立的理念。因此縱使台灣今日在中國(國民黨、共產黨)的威脅下,政局頹靡不振,但是在獨立台灣會經年累月的努力下,社會大眾與青年學生對於台灣獨立運動的既有印象已經幡然改觀。
二○○五年我在台大校門口靜坐時感受到大學生的熱情,二○○九年時又在大病初癒以後開始接受由台大濁水溪社、台灣研究相關系所同學合力進行的口述訪問,不管訪問、逐字稿、註腳等等,這群台灣子弟們的認真與用心,我一一看在眼裡。
感謝行人出版社願意提供這個機會,讓他們這幾年來的努力成果,可以呈現在台灣社會。
雖然一切還有待努力,但是我相信,我們已經走在正確的方向。
(二○一二年十二月三日)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