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ACM-ICPC亞洲區黃金雄主任(美國德州大學教授)的鼓勵與協助,「國際計算機器協會程式競賽台灣協會」(ACM ICPC Contest Council for Taiwan) 於2008年成立。成立之初,協會的思考重點都在如何拔擢頂尖,讓更多的頂尖學生參加ACM-ICPC區賽(Regional Contest)及總決賽(World Final)。但我們很快地發現,拔尖只關注大約前5%的少數學生,大部分學生對這些國際競賽幾乎沒有投入甚或注意。根據我們的觀察,由於程式作業抄襲或修改容易,約四分之一的資訊系學生不太會寫程式(各校比率略有差異),四分之三的學生程式寫得不夠多(除了修課作業與專題要求之外不寫程式),未來會選擇從事程式設計的學生不到二分之一,其他傾向轉而投入不太需要撰寫程式的工作。這種「生態」當然影響了國家資通訊產業設計產品的「產能」,而產業界對於大學生的程式設計訓練不夠紮實也是抱怨聲不斷。因為這導致他們在徵聘新人時,必須透過自己設計的程式測驗才能挑選出適合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