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我們去釣魚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113325
邱承宗
小魯文化
2013年3月05日
97.00 元
HK$ 82.4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小魯創作繪本
規格:精裝 / 52頁 / 23*25 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小魯創作繪本
分
類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圖畫書
>
親情/友誼
同
類
書
推
薦
媽媽會為你加油
多練習幾次,我也做得到!
小蝌蚪穿新衣
咪咪的布偶
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10萬冊暢銷紀念版,珍藏作者臺灣獨家簽名繪)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麗莎和卡斯柏:到聖誕老人家玩
不要和青蛙跳繩[新雅•繪本館]
我想要2個生日
內
容
簡
介
「走,我們去釣魚!」
一位父親帶著孩子釣魚,到過河川、湖泊等不同自然環境,嘗試許多釣魚方法。每次等待魚兒的過程裡,父子與生態對話,同時也是與彼此對話。時間如流水,四季更迭,孩子漸漸成長,父親也逐漸年邁……
生態插畫家邱承宗,這次以散文式的細膩情感,將親情融入大自然之景,娓娓道來。關懷,是可以傳遞的,不僅是親情的傳承,也可以是珍惜生態與生命的傳承。許多話,不一定要說出口,感動和想念也是,親子間總會有彼此的溝通默契,即便不完美,有一天還是會彼此了解。畫面中溫柔的色調呈現大自然的靜,襯托出時光流轉,孩子和父母可以在閱讀中細細品味,也可以依著翻頁的時間,找到屬於彼此的親子對話。
本書特色
◎生態繪本作家邱承宗的溫情力作
◎父與子的親情對話
作者簡介
邱承宗
我嘗試以臺灣四季為畫布,透過池塘、溪流、湖泊和海釣的形式,詮釋生命的成長過程。生命,就像釣魚一樣,成長與傳承,必須靠經驗積累而來。
熱衷釣魚,已是十幾年前的事了。某天心血來潮,重返初時垂釣的人工池釣。才發現歲月歷經大半時光,追尋的不是釣具的多樣性、人與魚之間的鬥智,而是能讓心靈怡然自得的歸宿。
目
錄
Part 1:認識Butterfly蝴蝶機
1. 硬體規格概述
2. 整體外觀介紹
3. 標準盒裝及配件介紹
Part 2:行前教學與準備動作
1. 開機及帳號設定
2. 透過雲端方式設定
3. HTC Sense基本介面詳述
(1)桌面設定
(2)Widget小工具介紹
(3)通知欄
(4)多工
(5)功能表
4. 進階設定
(1)無線和網路
(2)個人
(3)手機
Part 3:內建功能大剖析
1. 商務管理術
(1)管理你的人脈-聯絡人
(2)管理你的Email-郵件&Gmail
(3)管理你的To Do-工作
(4)管理你的行程-日曆
(5)掌握大盤趨勢-股市
(6)掌握重要事項-記事
(7)管理及同步雲端檔案-Dropbox
(8)管理你的文件-Polaris Office & PDF檢視器
2. 影音娛樂術
(1)快速連拍的魅力-相機
(2)整合式雲端相簿-相片集
(3)整合式播放平台-音樂
(4)製作個人短片-電影編輯程式
(5)打造個人電影院-Watch + Media Link
3. 社群分享術
(1)用Facebook溝通大小事-手機即時通
(2)關注你喜愛的人事物-微博
(3)整合式社群平台-Friend Stream
(4)更新好友動態-Google+ & Messenger & Google Talk
(5)掌握訊息脈動-Twitter
4. 出遊玩樂術
(1)出門不迷路-地圖
(2)順利抵達目的地-導航
(3)吃喝玩樂隨手查-在地服務
(4)共享位置資訊-我的位置
(5)行車好伴侶-Car
5. 生活實用術
(1)照亮生活起居-手電筒
(2)每天叫你起床-時鐘
(3)掌握氣候變化-氣象
(4)輕鬆搜尋資料-網際網路 & Chrome
(5)你的隨身字典-Dr.eye
Part 4:Apps補充包 提升Butterfly好用度
以各類Apps來增進Butterfly的好用度。
1. 商務管理
2. 影音娛樂
3. 社群分享
4. 出遊玩樂
5. 生活實用
Part 5:Butterfly QA問答集
一次解決Butterfly所有的疑難雜症,透過詳細的QA及步驟操作解答,能夠讓使用者更快上手。
序
導讀
追尋父親的背影
如果有一天你走了,你想留給孩子什麼?
大部分的人都會希望留給孩子一些有形資產,如房子或錢財等,反映出心底最真實的盼望(或是恐懼)──孩子能夠一生豐衣足食。
生態繪本作家邱承宗反思其道,透過本書傳遞另一種無形卻更真實的資產──如何把思想和信念代代傳下去,延續我們的熱情、奮鬥和希望。不同於之前的作品《我們的森林》,擁有飽滿的知識性和寫實性,這次他以擅長的生態繪畫,表現一個情感豐沛的主題「父與子」,探索心與心之間的共鳴。
圖的留白
本書的構圖利用了簡單的點、線、面元素,再配合顏色的音符,譜出季節與生命的循環,彷彿一首充滿節奏的生命之歌。例如僅用一條曲線便勾勒出一方水岸或一道山脈;幾許繽紛色彩、大小圓點,便形成四季不同風景。
此外,書中大片留白玩耍著各種遊戲:有時延展文與圖,有時襯托形與色、有時勾勒光與暗,例如其中幾幕父親的背影由大片的白色塊組成,既顯現父親巨大的身影,也延伸了文字的情緒。之後,父親與孩子對調,大片留白變成孩子的背影,應是暗示生命流轉吧。而冬天雪色、清澈水色也皆用白來妝點。
白非白,白是無限可能。
文的留白
本書文字也極精簡,卻充分利用重複的技巧,不斷的強化文字的重量。例如書中簡單的父子對話「走,我們去釣魚」、「有魚、有魚」,隨著季節反覆的出現,架構起本書的主要軸線。其中最經典的一句,兒子問父親:「魚在哪裡?」父親回答:「在湖底,在心裡」,短短六個字即說出父親最深沉的心意。
沉默的力量,如暗潮,洶湧。
意的留白
有些圖看似簡單,卻藏著無數祕密等待讀者去看、去想。例如扉頁的圖像,初看像是父、子、孫三個人一起在岸邊釣魚;但細細思索,或許根本只有一個人,他曾經是兒子,後來當上父親,再當上祖父?一張簡單的三人剪影,或許演出人的一場生命循環。那張閃爍滿天星星的夜景圖,是透過樹梢望向天際;還是透過水中倒影數算星星?而父子倆的身影一會兒大、一會兒小,臉也始終看不清、看不到,又有什麼玄機?
我覺得這本書是爸爸寫給孩子的一封深情書。而你,願意讓孩子看到什麼樣的背影?是工作的模樣?是牽著家人的身影?希望我們都能努力把珍視的一切,也許是土地,也許是森林,也許是愛,藉由孩子們傳遞下去──成為永遠。
文/兒童文學作家 劉思源
作者序
圓融的生命
手拿釣竿、拋出魚餌垂釣,連國小學生甚至幼稚園的小朋友都能輕易嘗試,或許只是一時興起,跟隨爸爸或住家隔壁的鄰居、大哥哥去釣魚。當第一次感受魚兒索餌的剎那拉力,透過手腕傳達到大腦而引發腎上腺刺激,生命開始有了不同的視覺,也稍加明白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或廚師刀下的冰冷生魚片,在沒有任人宰割的狀況下,生命竟是那麼令人悸動。
隨著年紀增長,興沖沖的走進釣具店,想買一付自用的釣具,卻面對琳瑯滿目的各式釣具而不知所措,這時才懵懂知道「釣魚」的好玩之處。提著釣竿,獨自走近溪邊拋竿,發現附近的釣友輕易地獨享釣魚樂趣,自己卻枯曬陽光而面對盈盈流逝的溪水發呆,這時才知道「釣魚」不是鉤勾餌拋入水中的單純動作,其中還有氣候變化、水溫、時間點和釣具的適用性等學問存在。
隨著年紀增長,雇船出海垂釣,風向、潮汐甚至魚線磅數都成了斤斤計較的必備知識;然後有一天,或許心血來潮,重還初時垂釣的人工池釣,中魚時的憾動依舊,才發現歲月歷經大半時光,追尋的不是釣具的多樣性、人與魚之間的鬥智,而是屬於自己心靈怡然自得的歸宿。
本書利用臺灣的四季變化,並且透過池塘、溪流、湖泊和海釣的形式,詮釋生命的成長過程,其中,融合了爸爸無言的關愛,也包含孩子漸漸茁壯的自我認可;主旨就像釣魚一樣,「經驗」成長必須倚賴歲月痕跡的堆砌,「傳承」無法文字記載,必須自我體驗累積。
春天,爸爸牽著孩子去池塘釣魚,爸爸教導孩子辨識五色鳥的叫聲、告訴孩子生物平等的觀念。
夏天,孩子已進入校園,開啟另一層的人際關係,不再是那個整天膩在身邊,愛哭又愛鬧的小孩,他們變得敏感而有自己的煩惱和情緒。儘管不喜歡爸爸表現的親密態度,還是勉強去河川釣魚、露營,卻在紅紅火光中,任憑炊煙升起而尷尬無語,也在感受大自然的樂章後,逐漸打開心防。
秋天,孩子已長大成人了。出門時,下意識的比較,才注意到爸爸不再高大而且有點駝背,卻只是驚鴻一瞥。他們去湖泊釣魚,兒子急欲讓爸爸認可,說著自己憧憬的未來,爸爸有點心慌的不知如何面對比自己高大的孩子,只能靜靜的聽著、默默的垂釣,然後意有所指的說,魚就在湖底,在心裡。
冬天,面對已經發黃的海釣魚拓,孩子想起以前種種記憶,哀傷、難過自己不曾留意爸爸的變化,他慣性的拿起釣竿走出家門,單獨在池邊垂釣,更加感受風中帶來的寂寞。忽然一聲「爸爸」,讓他看到妻子和孩子的笑顏,剎那間,了解爸爸傳承給他的記憶,同時明白「爸爸」所應扮演的角色。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