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刺青簡史:中國當代新詩的閱讀與想像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60646
張光昕
秀威資訊
2013年3月13日
120.00 元
HK$ 108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文學視界
規格:平裝 / 302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文學視界
分
類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史
同
類
書
推
薦
從香港想像中國:中國現代作家的香港書寫與現代文學的轉折
補白,異彩紛呈之宋前小說史:先秦古韻、魏晉幽彩、盛唐風華……文學空缺的拼圖,傳奇於歷史之外的獨步
槍桿與筆桿下的眷村文學
晚明風雅
空間與視野(全套):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的新進境
內
容
簡
介
寫作如同刺青。本書通過對孫文波、翟永明、柏樺、海子、張棗、多多、王小妮、陸憶敏、吉狄馬加、西渡等中國當代詩人作品的閱讀和分析,探究其中肉身與書寫間的關係,想像兩者在不同詩學情調中耦合生成的多種寫作姿勢,並力圖以作者獨到的閱讀姿勢,開展多元詩歌批評的嶄新可能性。
本書收錄了12篇關於中國當代新詩的研究筆記,作者採用文本細讀的方式,以中國當代詩界極具影響力或筆鋒鮮明的詩人作品為談論對象,論及孫文波、翟永明、刀、柏樺、海子、張棗、多多、王小妮、陸憶敏、吉狄馬加、西渡等中國當代詩人,嘗試在別具一格的閱讀與想像中為讀者提供一種新的形式指引。
對這種可能性的憧憬和激情,讓本書拒絕成為一個名詞,因為它並非握有命名權的詩歌史,儘管書名中赫然印著「簡史」二字;它也拒絕成為一個動詞,因為它不具備改造世界的宏偉志向,哪怕是對閱讀世界的零敲碎打;它不是一個形容詞,因為中國當下的詩歌批評界貧困得只剩下它們了;它也不是一個感歎詞,抒情已經叛逃了詩歌,如今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抒情,唯獨在抒情中沒有。
作者對詩歌批評總體姿勢的幻想,讓本書最終成為一個介詞,它本身言之無物,隱約指引著一種未來閱讀的方向,猜測一種寫作的可能趨勢。在對肉身性與書寫性之間關係的反覆推敲中,中國新詩的發展歷程亦可被讀成一部「刺青簡史」。
本書特色
1. 嚴選當代中國具有代表性的詩人作品,並以文本細讀方式,提出創新的評論角度。
2. 作者旁徵左引援用民族神話、符號學、語言哲學、中西洋哲學、心理學等學門觀點來解讀詩歌文本,具有研究初探之啟發性和切入點的想像力,能導引出新的文本研究觀點,建構概略性的研究基礎。
作者簡介
張光昕
男,1983年冬生於中國吉林省蛟河市,現為中國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在讀博士。著有《西北偏北之詩--昌耀詩歌研究》。
目
錄
詩歌擺-孫文波論
假動作的精神分析-翟永明詩歌務虛筆記
刀可道-《時間裡面的刀》閱讀劄記
貓科壁虎-柏樺詩歌片論
在一切麥田之上-海子詩歌漫議
茨娃密碼-張棗詩歌的微觀分析
「多少代人的耕耘在傍晚結束」-論多多詩歌中的抒情革命
米與鹽:家庭詩學的兩極-以王小妮為中心
刺青簡史-論陸憶敏詩歌的語言質地
山地詩學的誕生-論吉狄馬加的秩序觀
肖像.遊移.風濕病-西渡論
《剃鬚刀》審美教育小劄
後記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西北偏北之詩:昌耀詩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