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佛法真義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DHARMA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986131
東初老和尚
法鼓
2013年5月01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智慧海系列
規格:平裝 / 352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智慧海系列
分
類
宗教命理
>
佛教
>
北傳佛教
同
類
書
推
薦
淨土心要(2):誓證念佛三昧
淨土心要(1):普勸同生西方
佛教中國化思維九講
彬縣大佛寺:唐代佛教石窟的考古學報告與研究(二冊)
簡明中國佛教史
內
容
簡
介
什麼是佛?什麼是法?
看似最簡單、最基本的問題,
正是學佛重點所在。
東初老和尚釐清似是而非的亂象,
讓我們明白佛法真義,學佛成佛!
佛法人人可學,有人愈學愈煩惱,有人愈學愈自在,關鍵在是否真正理解佛法。東初老和尚看見人們迷信宗教,不知活用佛法化解煩惱,猶如入寶山空手而回,因此振筆疾書《佛法真義》,希望大家都能學佛成佛。
本書直探佛法真義核心,主要內容可分三大類:一是介紹佛法基本義理與核心思想,細說佛法與禪法的本質意義、起源發展、法門種類與特質;二是釐清正信佛法與非佛法,指出研究佛法應有的態度;三是提供人生佛教實踐之道。東初老和尚論理脈絡清楚,將要領分析條列,並附圖表,一覽無遺學佛參禪的重點。全書二十四篇文稿,〈如何是佛?〉、〈如何是禪?〉、〈佛法真精神〉、〈人生佛教〉……,既針對社會時弊、學法盲點而說,更正本清源,引經據典解說分明,讓人能依理實修實證,不再擔心盲修瞎鍊一場空。學佛是為了以佛法淨化人生、改造社會,而非求神問卜的迷信。一念悟得佛法真義,佛在當下!
作者簡介
東初老和尚
1907年,出生於江蘇泰縣曲塘鎮。十三歲時,由泰縣姜堰鎮觀音庵的靜禪老和尚披剃出家,誦習教法。自幼勤讀強記,自律甚嚴,又寫得一手好文章,智慧超邁,對於經史百家之學也頗多涉獵,許為弘揚佛法的龍象。
1928年,到鎮江竹林寺的佛學院求學;1929年,到寶華山隆昌寺,受具足戒。隨即又到福建廈門,進入太虛大師所創辦的閩南佛學院繼續深造,先後期的同學有印順、竺摩、戒德、默如、慈航、雨曇、覺民等法師,都是一時的俊秀。孺慕在當時佛教界的最高學府中,對日後的治學和研究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東初老和尚是太虛大師的學生,在擔任鎮江焦山定慧寺監院及方丈期間,創辦了佛學院及佛學期刊。1949年來臺之後,創辦了《人生》雜誌;1955年,倡導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社會各界政要賢達百餘人發起響應,重興佛教文化;1965年,又創辦了《佛教文化》季刊;1967年,中華學術院聘請為該院佛學研究所顧問,從此少問外務,專事佛教著作。晚年,老和尚深感護教弘法必須以歷史為基礎,盡力精心完成了《中日佛教交通史》、《中印佛教交通史》、《中國佛教近代史》三部鉅著。
他的一生對佛教的文化教育,抱有深切的使命感,以及崇高的宗教情操,於此可見一斑。
目
錄
自
序
佛法真義
阿含佛教
佛法根本有情論
佛說緣起法
如何是佛?
如何是禪?
無我與大悲
人生佛教
人生佛教根本的原理
人生佛教的本質--倫理、道德、正覺
胡適博士談佛學
評胡適〈禪宗史的一個新看法〉
護法與清辨
《盂蘭盆經》的意義
以佛法立場談佛法
研究佛法應有的態度
禪學思想
宗通與說通
佛教報恩主義
佛教幾個基本的理論
佛法真精神
素食的科學觀
佛化家庭生活準則
與朱鏡宙居士論佛法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佛教與中國文化
2.
佛教文化之重新
3.
菩薩真義:觀世音菩薩救世精神.地藏菩薩本願經概說 THE TRUE MEANING OF A BODHISATTVA
4.
禪學真義 THE TRUE MEANING OF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