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華爾街的放逐者:要撈多少錢,他們才肯罷手? Exile on wall street

華爾街的放逐者:要撈多少錢,他們才肯罷手?

庫存=2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6613586
麥克.梅約
洪慧芳編者: 早安財經
2013年4月30日
117.00  元
HK$ 99.45  







叢書系列:早安講堂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早安講堂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金融















  他,在金融海嘯前,大聲疾呼,賣掉銀行股!
  他,被媒體戲稱為「CEO殺手」,與銀行CEO公開對嗆是家常便飯
  他,努力擠進華爾街,想要賺大錢,
  最後卻發現,自己成了「華爾街的放逐者」…

  ◆ CNN、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富比世、財星雜誌熱烈回響!
  ◆ 聯準會前主席Paul A. Volcker罕見推薦!
  ◆ 呂宗耀、黃國華、綠角 一致強推!

  一本在華爾街人手一本,卻沒人敢承認的書
  真實地揭露,在華爾街,你存進銀行的錢,是如何成為他們股掌間的籌碼…
  跟你我一樣,麥克梅約大學畢業後,很想很想賺大錢。
  於是,他很想能有一天進到華爾街上班。
  然而,沒有顯赫身世,也沒有長春藤名校加持的他,
  一再被銀行拒於門外。
  後來他轉而到聯準會擔任研究員,
  並因此結識當時兩任聯準會主席保羅沃爾克與葛林斯班。
  有了聯準會資歷的加持,五年後他終於如願以償地打進了華爾街,
  先後任職於瑞銀、雷曼、瑞士信貸、保德信證券、德意志銀行。
  原本以為,可以從此以自己的專業闖出一片天。

  但此刻的他卻痛苦地發現:
  華爾街實際運作的方式,根本與外面想像的不一樣。
  他曾經寫了一千多頁的報告,對金融泡沫提出預警,但沒人鳥他;
  他勇敢對金融業大老闆提出質疑,卻開始被同業揶揄排擠。
  他依據專業做出降低評等的決定,最後換來被老闆掃地出門的結果。

  直到,榮景的泡沫破滅,金融海嘯發生。
  世界終於明白,他多年前的預警是正確的,
  而他也徹底弄懂了所謂的「華爾街文化」。

  如今,麥克梅約堅定不改其志,
  持續在華爾街上進行縝密透徹、獨立、誠實的分析,從不手下留情。
  這本書是他在華爾街浮沉二十多年的真實紀錄,
  記錄了大銀行家們的貪婪,見證了業者如何背叛股東與投資大眾,
  如同一記宏亮震耳的警鐘……

作者簡介

麥克.梅約 Mike Mayo

  全球最頂尖的銀行與金融分析師之一。目前擔任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 Securities)的常務董事,在美國為全球券商里昂證券(CLSA)提供服務,也經常受邀上CNBC財經台發表評論。二○○二年,他是唯一到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作證的分析師;二○○八年,被美國《財星》雜誌評選為「預見危機的八傑」之一;二○一○年,他再度受邀到國會作證,也是第一位針對金融危機的肇因發表看法的分析師。

  年輕時的梅約,為了想賺大錢,夢想著能到華爾街上班。然而沒有顯赫身世,也沒有長春藤名校加持的他,一再被拒於門外。後來他轉而到聯準會擔任研究員,並因此結識當時兩任聯準會主席保羅沃爾克與葛林斯班。有了聯準會資歷的加持,才終於如願以償地打進了華爾街,先後任職於瑞銀、雷曼、瑞士信貸、保德信證券、德意志銀行。

  原本以為,可以從此以自己的專業闖出一片天。但此刻的他才發現,華爾街實際運作的方式根本與外面想像的不一樣。他目睹了大銀行家們的貪婪,見識到業者如何背叛股東與投資大眾,也早在多年前就預見了金融災難的降臨。在這本書裡,他坦率地分享了自己浮沉華爾街的故事,以及他給投資者與政府的肺腑之言。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管理碩士,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現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Blog:cindytranslate.blogspot.tw/



︱使用說明︱
︱作者序︱
︱五十音發音表︱

單元 1 人際互動
情境 1與他人交談
狀況1 問候
狀況2 回應打招呼
狀況3 道別
狀況4 介紹
狀況5 介紹應答
狀況6 邀請
狀況7 接收邀請
狀況8 拒絕邀請
狀況9 道歉
狀況10接受道歉
狀況11 鼓勵
狀況12 稱讚
狀況13 道謝
狀況14 接受道謝
狀況15 給意見
狀況16 詢問意見
狀況17 請求
狀況18 接受請求
狀況19 拒絕請求
狀況20 確認

情境 2 情緒表達
狀況21 抱怨
狀況22 挫折
狀況23 煩惱
狀況24 壓力
狀況25 面對生氣、壓力大的人
狀況26 快樂
狀況27 悲傷
狀況28 同情
狀況29 肯定
狀況30 懷疑
狀況31 驚訝

單元 2 日常生活
情境 1 人
狀況32 眼睛
狀況33 耳朵
狀況34 嘴巴
狀況35 鼻子
狀況36 身體
狀況37 動作
狀況38 臉部表情
狀況39 個性
狀況40 臉
狀況41 髮型
狀況42 體型
狀況43 種族特色
狀況44 詢問特徵
狀況45 吸引力
狀況46 身心障礙
狀況47 人生階段
狀況48 疾病

情境 2 食
狀況49 餐具
狀況50 廚具設備
狀況51 飲料
狀況52 食物種類
狀況53 肉類
狀況54 海鮮
狀況55 甜點
狀況56 蔬菜
狀況57 水果
狀況58 其他食物食材
狀況59 份量
狀況60 容器
狀況61 決定餐廳
狀況62 預約
狀況63 點餐
狀況64 用餐中問答
狀況65 讚美餐點/餐廳
狀況66 抱怨批評餐點/餐廳
狀況67 用餐中的問題和不滿
狀況68 飲食習慣

情境 3 衣
狀況69 春夏時尚
狀況70 秋冬時尚
狀況71 配件種類
狀況72 詢問價錢
狀況73 殺價
狀況74 結帳
狀況75 退換貨
狀況76 退換貨應答
狀況77 討論流行
狀況78 服飾種類
狀況79 服飾相關動詞
狀況80 服飾挑選
狀況81 服飾試穿

情境 4 住
狀況82 房屋種類
狀況83 屋內各處
狀況84 傢俱
狀況85 電器設備
狀況86 水電
狀況87 家事
狀況88 租屋
狀況89 早上盥洗、問候
狀況90夜晚、睡眠

情境 5 行
狀況91 方向
狀況92 問路
狀況93 報路
狀況94交通狀態
狀況95 常用地標及單位
狀況96 步行
狀況97 汽車
狀況98 飛機
狀況99 計程車
狀況100捷運
狀況101 火車
狀況102 公車
狀況103 腳踏車
狀況104 機車

情境 6 育
狀況105 學校
狀況106 科目和主修
狀況107 學校物品
狀況108 成績
狀況109 詢問成績
狀況110 考試
狀況111 考試相關字彙

情境 7 樂
狀況112 唱歌
狀況113 逛街
狀況114 逛街時的問題
狀況115 派對
狀況116 音樂
狀況117 書
狀況118 博物館
狀況119 溫泉
狀況120 運動
狀況121 遊戲
狀況122 賭博
狀況123 撲克牌
狀況124 看電影
狀況125 夜市

單元 3 社會職場
情境 1 職場
狀況126 薪水、福利
狀況127 雇用、解雇、罷工
狀況128 銀行業務
狀況129 行銷廣告
狀況130 股市
狀況131 一般商業
狀況132 生產製造
狀況133 職稱
狀況134 職責
狀況135 信件
狀況136 電腦
狀況137 網路

情境 2 話題
狀況138地震
狀況139颱風和其他天氣
狀況140其他緊急事件
狀況141媒體
狀況142社會議題
狀況143政府、政治
狀況144軍隊
狀況145台灣小吃
狀況146節慶

情境 3數字表達
狀況147序數
狀況148年月日
狀況149詢問年月日
狀況150錢
狀況151電話
狀況152溫度
狀況153單位、測量
狀況154材質
狀況155形狀
狀況156尺寸、大小

單元 4 出國旅遊
情境 1 航班
狀況157訂機票
狀況158櫃台報到
狀況159更換班機
狀況160海關安全檢查
狀況161候機室/貴賓室
狀況162機上餐點
狀況163請空服員幫忙
狀況164購買機上免稅商品
狀況165身體不適
狀況166轉機
狀況167行李遺失
狀況168接機
狀況169客訴航空公司

情境 2住宿
狀況170訂飯店
狀況171抵達飯店
狀況172房價詢問
狀況173登記住宿
狀況174行李搬運
狀況175飯店週邊設施
狀況176飯店餐廳/酒吧
狀況177客房服務
狀況178加床位/換房間
狀況179退房
狀況180青年旅舍、背包旅行
狀況181租房間

情境 3 旅遊詢問娛樂
狀況182詢問景點介紹
狀況183詢問交通資訊
狀況184注意事項
狀況185詢問/參加一日遊
狀況186優惠券
狀況187地圖

情境 4 緊急狀況
狀況188兌換外幣
狀況189購買旅行支票
狀況190開戶
狀況191領錢/存錢
狀況192護照遺失
狀況193小孩走失
狀況194遇到惡犬
狀況195搶劫
狀況196迷路
狀況197車故障
狀況198交通事故
狀況199醫護站
狀況200警察局
狀況201郵局
狀況202打電話



推薦序一

這條路不好走,卻更接近真相

  英國女王曾經蒞臨倫敦政經學院(LSE),參與新大樓的揭幕儀式。會中她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有全世界最優秀的經濟學家,卻沒有人預見金融危機的來臨?」

  現場鴉雀無聲。這個問題,難倒了這群經濟學的翹楚。雖然大家都知道「預防勝於治療」,但實際上,只有極少數的人會獎勵預防者,大多數人獎勵的都是治療者。這也是一種必然,在投機的狂潮當下,沒有人會想從美夢中醒來。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人性造就了市場的榮景,也在推升景氣的過程當中,為下一次市場的崩壞埋下伏筆。從西元一六三六年的荷蘭鬱金香泡沫開始,到九○年代日本股市與房地產泡沫、二○○○年的網路科技狂潮、二○○八年金融危機……金融市場經過多次大起大落,雖然人們都有意遏止危機發生,但市場的崩解卻似乎永遠無法避免。

  身為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我相信,人性從本質上崇尚追求利益,但我們也必須承認:人往往會到災禍迫在眉睫,才有機會覺醒。

  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看到在金融風暴中,市場的起落興衰、監管體制的薄弱與貪婪所促成的道德危機。官商勾結的戲碼天天上演,而所謂「大到不能倒」的銀行,其執行長的作風更是令人難以苟同。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曾提到,我們沒有理由相信所有具生產力的活動都要歸功於金融業。拿到巨額報酬的銀行家,基本上只是找到新方法,把風險轉嫁到別人身上罷了。《華爾街日報》曾經報導,金融業自一九九六年至二○○六年,每年獲利約成長一三.八%,非金融業者則只有八.五%。在二○○三年,金融業甚至占了美國股市營收約三○%,也占了美國企業獲利約四成的比重。而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統計,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名目金額由一九九八年的七十三兆美元成長到二○一二年的六三八兆美元,十五年內膨脹近九倍。

  在這扭曲的現象之下,本書作者仍然秉持分析者的初衷,前往美國各地金融機構深入查訪,不畏強權、不為私利,只為了提供最客觀的分析。

  作者選擇了一條孤獨的路--這條路並不好走,卻帶領他接近真相。由於作者自己也是金融市場上的利益追逐者,也正因為他的身陷其中,讓他能看到比一般人更細微的現象,早一步發現問題所在,並提出警示。但很遺憾的,太早看見市場趨勢的人,往往最後不見得是贏家。就算作者擁有洞燭機先的敏銳觀察力,理當為他贏得眾人的讚賞,甚至龐大的財富,結果卻只換來指責與漠視。

  當規則可以被改變,當基本的安全感被剝奪,可以預見,接下來的世界必定更加混亂瘋狂。誠如《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Nassim Taleb)所言,超出人類想像的事件,才會真正帶來衝擊。我確信,未來還是會有無法料想的情況影響金融市場,如何藉由本書所描述的經驗,去了解市場的不可測,因應日益加速的全球巨變,是讀者應該深思的課題。

  金融市場,以正面角度來說,為貨幣提供了流動性、為企業籌措成長所需要的資金,甚至可以說,它為窮人提供了翻身的機會。但換個角度來看,它也是投機者的天堂、是合法的賭局,是充滿貪婪與殺戮的血腥戰場。

  身為投資者,都要試著尋找方向、看見趨勢,同時謹慎思考、避免盲從,並時時警惕自己。希望經由《華爾街的放逐者》這本書的閱讀,能讓讀者在未來投資路上,更平安順遂,更成果豐碩。

本文作者為呂張投資團隊總監呂宗耀

推薦序二

勇敢揭露醜陋的股市潛規則

  大家都很清楚,從上個世紀的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美國網路泡沫、台灣雙卡危機、金融海嘯到房地產泡沫……,其源頭與始作俑者,都是金融業。可惜的是,由於金融業牽扯到的利益龐大,不論是媒體或政府,都不願去面對金融業種種弊端,更別說去全盤檢討金融業所捅出來的滔天大禍本質了。造成的結果是,每隔一段時間便會發生金融亂象,進而干擾民生百業。

  本書作者麥克.梅約(Mike Mayo)先後任職於IBM、聯準會瑞銀、雷曼、瑞士信貸、保德信證券、德意志銀行,他將自己在華爾街金融圈所看到的、所經歷的亂象,書寫出來公諸於世,以業內的角度和現身說法的故事,掀開金融業種種醜陋的潛規則。

  身為讀者的你,絕對不能用「扒糞八卦」來看待本書,而應該用揭發真相的角度來閱讀。畢竟,不僅美國,包括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在內的金融界,早就已經沾染華爾街的惡習。面對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金融業,投資人絕對得用更嚴謹的態度和金融業者往來。

  麥克.梅約是證券分析師,他經歷過網路、金融與房市泡沫等金融風暴,曾經發表看空金融股言論,被同業與同事當成通緝犯對待,甚至遭到惡意裁員,也曾經因為寫了看多的言論,立刻就獲得各種實質獎勵、分紅與升遷。在本書中,他勇敢揭露了華爾街分析師眾多醜陋的潛規則,而他自己也因為多年前點破花旗銀行的帳務謎團,而遭到整個金融圈的排擠,甚至惡意中傷,於是成為所謂的「華爾街的放逐者」。

  台灣的金融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獲得主管機關頒獎表揚的基金經理人,原來暗地裡拿回扣;操作勞保基金的投信高層,原來背地裡利用大眾的資金,替自己的投資護航;一位研究員寫了一篇看空某面板公司前景(事後證明他的論點相當公允),卻被公司告上法院;某公司用法律手段,來恫嚇我拿掉發表在個人部落格的文章,而我這篇文章也不過只是用客觀事實質疑其現金流量的不足。

  我曾經在財經節目中,勸戒大眾要謹慎面對那些不合理飆漲的新IPO公司,結果不到幾天,便接到匿名恐嚇信;有些財經名嘴一手拿了IPO的股票,另一手在媒體上發表看多言論;原本應秉持客觀立場的營建業分析師,大剌剌為所分析的營建公司建案站台宣傳。可見,在台灣也是一樣,金融業只是將投資研究,視為公關行銷的附屬工具。

  在本書中,我們也可以清楚看到,金融業者赤裸裸地出賣自己的專業靈魂,毫不避嫌地把法律規定的利益衝突,美化成發揮資源整合的綜合效益。所謂的研究分析,淪為替上市公司股價搖旗吶喊的加油棒;所謂的金融購併,也只是金融高層高額退休分紅的提款機。今天,華爾街這些惡形惡狀,原封不動地搬來台灣,只是名稱改了一下叫做「金融改革」罷了。

  讀者可以藉由本書的閱讀,更了解到金融業或分析師們「葫蘆裡賣的膏藥」,認清金融業者與投資人之間的種種利益衝突,而不再傻乎乎地將金融業與分析師的言論照單全收。

  至於金融業業者與分析師們,看了本書也無須氣急敗壞。我自己也曾經從事金融業十多年,當我看到作者所說的:「近五十年來金融業唯一對社會有貢獻的金融創新,只有自動提款機。」這段話後,也不禁回顧自己的金融職涯,到底替社會國家與投資人,帶來了哪些貢獻?

  最後,我引用麥克.梅約所說的一段話,來激勵自己,以及從事金融分析工作的所有同業們--「研究分析不必再拐彎抹角、胡言亂語、客套虛偽,而是有立場、真心表達、言行一致、客觀平衡。」還有就是幫投資人趨吉避凶。

本文作者為財經作家、《高三12班》作者黃國華

推薦序三

觀看金融市場的新角度

  這本書的確滿有意思,沒想到以一個分析師的角度,可以有這麼有趣的故事與看法。

  本書作者麥克.梅約(Mike Mayo)離開校園後,第一份工作是在聯準會擔任初級監管人員。在這裡,他學到論點明確、證據充足、用字精準的做事態度,也從此踏上了銀行分析一途。

  離開聯準會後,作者成為瑞銀的助理分析師,專門針對美國銀行業進行分析。進入這一行後他才發現,許多分析師看起來見解不凡、數字漂亮的報告,其實根本不是他們的研究成果,而是直接來自那些被研究的公司--由這些公司的財務部門,直接轉交給分析師。換言之,這些分析師,原來只是傳聲筒。

  這不是作者想要的職業生涯,於是,他自行發展一套模型,用來分析銀行業者的價值。但接下來他卻發現,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說話,並不是業界正常的生態。就算你的推論是正確的,只要得罪了銀行,就會被排擠,或甚至遭到報復。

  在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多次精采的角力戰。為了要暢所欲言,作者甚至必須賭上自己的職業生涯。這一個又一個的衝突,讓我們終於看清股市分析師的本質。原來,這些分析師最重要的工作,其實不是對一家公司的價值做出客觀的分析,而是為投資銀行家助攻。

  假如一個分析師膽敢對上市公司發表負面評論,就會得罪人,並遭到排擠。分析師與公司高層的約訪就會被一拖再拖,或甚至根本見不到面,或是在會議上直接被當成空氣,根本無法提問。該分析師所屬的金融集團,也不必想再做這家上市公司的生意了。

  換言之,潛規則就是不要得罪人--說好話,大家都高興。結果,分析師不再是對公司價值提出審慎評估的中立專業人士,而是在場邊搖旗助陣的啦啦隊。這就是金融業的生態。

  在書中,作者也點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對於銀行等金融業者的管制,到底是要靠政府,還是靠市場?

  我們常會希望,能夠有一個公正嚴明的政府組織,有效控制金融業者的風險。但作者在一次與官方人員的互動中發現,民間的聲音恐怕才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因為,就曾經有官員親口告訴他:「銀行可能更聽你們的,因為你們可以左右他們的股價。」

  投資人的評價是股價的決定性因素,而分析師身為投資人意見的領頭羊,也因此具有相當的影響力。不過在當今只能報喜不能報憂的金融界潛規則下,這個力量幾乎完全消失了。當我們對3C產品或是日常用品有任何不良的使用經驗時,我們很容易找到網路論壇或新聞媒體,可以將這些經驗傳播出去,讓更多消費者知道。因為這種制衡力量的存在,所以能迫使業者注意產品的品質與使用者滿意度。

  但面對晦澀難明的金融業帳冊,很少投資人能看出其中隱藏過高的風險。真正具有分析能力的專職分析師,今天卻淪為上市公司的啦啦隊,沒人敢點出問題所在。不僅是分析師,照書中所說,在美國連會計師事務所也將上市公司視為需要打點好關係的客戶。這種態度,怎會有助於客觀翔實的查帳呢?

  總之,金融業者這種以金錢實力掌控意見方向的手法,讓市場上全都是看好的聲音,讓投資人在這種氣氛下,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而當業者壟斷了意見、壟斷了選擇,他們就會像所有的壟斷者一樣,開始為所欲為、不顧風險。制衡力的消失,正是各式金融危機一再上演的真正原因。

  從這樣一位在聯準會與知名銀行都有過實務經驗的作者筆下,我們得到一個觀看金融市場的新角度:不要單純的相信已經是主流的看好意見,也多看看有沒有反對的理由,我們將有更客觀與全面的評價。或許,我們忽略了一個更大的力量,那就是:我們投資人自己的意見。

本文作者為知名部落客、《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券商》作者綠角

前言

別蹧蹋了美酒--一個擋人財路的故事

  不久前我去香港參加一場大型的投資會議,在晚宴中,我突然感慨良深。

  那是一場為期五天的會議,約有一千三百位投資人參與,還有五百位企業高層與會。巴基斯坦前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Pervez Musharraf)受邀到場演講,暢談巴基斯坦在全球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史學家賽蒙.夏瑪(Simon Schama)也去了,談的是美國的世界地位;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也搭機前來,來講「說故事的重要性」。

  當時,亞洲經濟蓬勃得很,成長率是美國的三倍,讓這地區的中產階級又多出了十億人。從這場會議所討論的主題看來,中國很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或許這正是為什麼連我女兒就讀的紐約市學校,當時也開始有了中文課程。

  不過,真正讓我耿耿於懷的,是我抵達香港的第一晚,在晚宴席間所聽到的一段對話。

  當時,我才剛從紐約搭十六小時的飛機抵達香港(那是全球最遠的直飛航班之一),我和十幾位來自亞洲主要國家的銀行業分析師,在俯瞰維多利亞港的米其林餐廳「滿福樓」裡共進晚餐,不過我因時差嚴重,完全無心欣賞美景。

  在那頓十道菜的豐盛晚餐中,我們輪流談到各國市場的銀行業前景,那才是這頓晚餐的主要目的:分享資訊。就這點來說,我們其實很像是代表各自國家的非官方大使。

  來自日本的銀行分析師提到,日本政府的政策,是讓銀行持續放款給企業,即使這些公司和銀行--都是殭屍企業,如行屍走肉--早就該倒了。中國分析師則說,中國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以消費信貸占整體經濟的比例來說,中國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左右,投資中國銀行股儘管有風險,但長期精采可期。接著,來自韓國、泰國、印尼等國的分析師們也輪番發言。

  我知道很快就輪到我了,我一直在腦海裡想著我該說什麼。當時的我,正和花旗集團(Citigroup)為了會計實務鬧得很僵。幾個月來,我在CNBC節目及《華爾街日報》等媒體上,不斷點出令人憂心的問題,但花旗不是置之不理,就是透過媒體反嗆。在當時,美國金融業一直關注著那件事。

  這種獨自與大銀行對嗆的經驗,對我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我進入金融分析師這一行已經二十年了,我的工作是研究上市上櫃的金融機構,研判哪一家才是好的投資標的。我所寫的研究報告會提供給法人參考,例如共同基金業者、大學校務基金、公職人員退休基金、避險基金、私人退休金,以及其他有大筆資金的組織。有些基金經理人管理的基金高達上百億美元,當然需要投資銀行股,如果他們相信我的看法,就會照著投資,透過我的公司下單交易。

  不過,難就難在這裡:在我投身這一行的半數歲月裡,尤其是過去那五年,多數銀行實在算不上什麼好投資--或者該說是糟糕的投資標的,股價跌了五成、六成、甚至七成以上的比比皆是。事實上,就算你連分析都不做,直接看壞銀行股,你的投資績效都應該還不錯。

  八萬頁報告,預見危機的降臨

  多年來,我不斷大聲提出警告。早在一九九九年,我就已經指出銀行業的某些問題,例如風險過大、銀行家的薪酬太高、放款太浮濫等等。同樣的問題在二○○○年代持續地惡化,終於在二○○七到二○○八年之間爆發金融危機,一舉拖垮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貝爾斯登(Bear Stearns),以及數十家較小型的銀行和儲貸機構。

  然而,像我這樣老是抱持負面立場的分析師,其實很難在銀行業裡交到很多朋友。我負責研究的那幾家公司,就曾有高層對我破口大罵,刻意忽略我的存在,不是揚言提告,就是不斷冷嘲熱諷,他們的目的,都是想逼我軟化立場。

  而我曾經任職的那幾家公司,也沒給我什麼好臉色。因為我不只是從分析師的角度看銀行,也會從員工的角度來想。有時候,我批評的那幾家銀行,正好是其他部門的同事想要招攬生意的對象,當我發表了他們覺得不中聽的評論時,我就得面對來自同事的強烈反彈。我曾經為了信念而賭上自己的前途,有時候,我的立場迫使我不得不另尋工作,甚至,導致我遭到解雇。

  我的職業生涯,幾乎每一步走來都免不了挫折。剛開始,想擠進華爾街,我曾經在五年間,努力向二十幾家公司投遞履歷,才得到第一次面試機會。後來,我先後在瑞銀(UBS)、雷曼、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保德信證券(Prudential Securities)、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等公司服務過。

  不過,能有這一切經歷,當初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我仍在金融業,也依舊熱愛我的工作。二○○二年,當其他分析師因為吹捧科技股,以及未能發現安隆案等問題而遭到懲處時(當時安隆案是史上最大的破產案例),我是唯一針對華爾街利益衝突的問題,到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作證的分析師。二○一○年,參院為了調查金融危機的肇因,我再度出席委員會作證。

  他們之所以邀我參與,部分原因是《財星》雜誌將我選為「預見危機的八個人」之一。在危機發生的前十年間,我總共發表了約一萬頁的報告,提醒大家注意銀行業的狀況…… (未完)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