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生涯發展與規劃:為職涯發展做準備(第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980972
王淑俐
揚智
2013年6月01日
107.00 元
HK$ 96.3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心理學叢書
規格:平裝 / 240頁 / 18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出版地:台灣
心理學叢書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與「職涯發展」有關的主題是「生涯規劃」與「人際關係」,「生涯規劃」狹義是指培養找得到工作的就業技能,廣義是使職業與人生相結合,兩者相輔相成而非面臨取捨。考不上名校,就無法擁有成功人生嗎?當然不是,所以要好好規劃,知道還有哪些「條條大道通羅馬」。就算讀了名校,也不代表已獲得「高薪資」的保證,更要謙虛、敬業。所以,生涯規劃不僅對缺乏自信的人很重要,對於自負的人一樣重要。
「人際關係」則指在職場上稱職地扮演好各種角色,包括:下屬、上司、同事、合作夥伴、提供服務者。職場上的人際關係,比起個人小範圍的親情、友情、愛情,來得複雜多了。「人際不適應」,大都並非別人的虛假與複雜所致,而是自己欠缺足夠的溝通技巧與正確的職場倫理觀念。
這一代的年輕人還是令人有信心的,他們的學習能力與意願都很強,確實可以跟他們好好「討論」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如何適應職場的人際生態等人生大事。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本書可使大學生更順利地踏入職場,更快擁有讓自己發光、發熱的舞台。
作者簡介
王淑俐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任
世新大學、文化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台北教育大學兼任教授
經歷
台北市建成國中國文科教師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程中心專任教授及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世新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著作
《理解與寬恕——學校溝通事件及解析》(揚智,與高強華、李玲惠合著)
《你的溝通有沒有用?——教師及父母的說話效能》(心理)
《開始自豪,當老師》(五南)
《溝通其實不簡單——教育及學校行政溝通的理論與實踐》(五南)
《情緒管理——祝你健康快樂》(全華)
《壓力圓舞曲——大學生的壓力管理》(心理)
《做人難.不難——職場溝通的10堂講座》(三民)
《遇見.幸福——情愛溝通的22堂課》(三民)
《與時間賽跑——擺脫瞎忙的40個法則》(三民)
《快!別錯過!好父母的12堂課》(心理)
等超過50本的著作
目
錄
二版序 i
一版序 iii
Chapter 1 學歷與實力--「學位」不等同「工作機會」 1
第一節 學歷的意義 3
第二節 預防失業 7
第三節 自主的生涯規劃 10
第四節 從困頓中成長 15
Chapter 2 找到興趣、確定目標--走出自己的道路 19
第一節 從「好奇心」出發 21
第二節 生涯諮詢 27
第三節 堅持自己的夢想與熱愛 29
Chapter 3 執行力勝過好點子--「四兩撥千金」的工作技巧 35
第一節 執行力是臨門一腳 37
第二節 執行力之一:企劃力 40
第三節 執行力之二:做事方法 44
第四節 執行力之三:時間管理 47
Chapter 4 學習意願與可塑性--轉角就是成長機會 55
第一節 大學生的學習問題 57
第二節 讀大學是為了什麼? 61
第三節 善用大學資源 64
第四節 如何突破學習困境? 69
Chapter 5 積極主動,靈活自信--身心健康的價值 79
第一節 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別 81
第二節 情緒管理與成功人生 85
第三節 控制消極情緒,培養積極情緒 89
Chapter 6 溝通能力--「做事」也要學「做人」 101
第一節 溝通的價值與技巧 103
第二節 大學階段如何學習溝通 108
第三節 公開發表能力的練習 117
Chapter 7 求職及面試的準備 127
第一節 新增行業的認識 129
第二節 如何獲得職業資料 133
第三節 求職及面試的準備 136
Chapter 8 職業倫理的意涵 147
第一節 職業倫理的必要 149
第二節 職業倫理的範圍 156
第三節 違反職業倫理的行為 159
Chapter 9 高規格的個人品格與道德 165
第一節 態度決定高度 167
第二節 誠意、正心、修身、齊家 172
第三節 「禮」即「理」--職場禮儀 179
Chapter 10 職場工作倫理 183
第一節 隨時「更新」工作態度 185
第二節 改變就業的觀念及態度 189
第三節 「物超所值」的工作態度與表現 192
Chapter 11 職場人事倫理與服務倫理 199
第一節 同事倫理與實踐 201
第二節 團隊合作與衝突管理 205
第三節 服務倫理的意涵 214
參考書目 221
序
二版序
有一則「博士生賣雞排,浪費教育資源」的新聞,使得教育成敗的論戰再起。以「職業選擇的自由」來說,博士生當然可以賣雞排。但若多花了幾年時間修博士學位,最後仍可能失業,就要好好考量此教育投資是否必要?這位被報導的「雞排英雄」,卻因發現博士學位不利於就業(而且他一直讀名校),所以修完學分後放棄文憑,改賣雞排(只是把博士班學生證,貼在雞排攤上)。希望他能繼續快樂的賣雞排,作為「職業無貴賤」的最佳示範,使大家不再盲目的拚名校或高學歷。
與「職涯發展」有關的主題,是「生涯規劃」與「人際關係」。「生涯規劃」狹義是指培養找得到工作的就業技能,廣義則是使職業與人生相結合,讓兩者相輔相成而非面臨取捨。以台灣的成功標準來說,考上「名校」就是學生時代最重要的大事。但,大多數的人考不上,難道就無法擁有成功的人生?當然不是,所以要好好規劃,除了讀「名校」之外,知道還有哪些「條條大道通羅馬」。就算讀了名校,就代表從此「高枕無憂」嗎?考上第一志願如醫學系、法律系、國貿系、電機系,就代表已獲得「高薪資」的保證嗎?李嗣涔在擔任台大校長時曾說:「你的態度決定你未來的高度」,有一次,不知是學生聽錯了或他們覺得自己所說的才正確:「你的高度決定你未來的態度」,要立大志、做大事。每次我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他們就以「我們有代溝」的神情告訴我:「放心!我們不會吃虧的」,暗示「會吃虧的人比較笨」,而他們豈止不笨,都是資優生呢!所以,生涯規劃不僅是對「缺乏自信的人」很重要,其實對於「自負的人」一樣重要。
「人際關係」則指在職場上如何稱職的扮演各種角色?包括:下屬(或受僱者)、上司(或雇主)、同事、合作夥伴(與同業或相關行業)、提供服務者(面對顧客時)。職場上的人際關係,比起個人小範圍的親情、友情、愛情,來得複雜多了。我在教授「心理學」課程時,常讓學生依心理困擾分組;不少同學對「人際關係」感到迷惑,包括:為什麼會被欺負或排擠?人與人之間除了利用,會有真情嗎?瞭解或被瞭解為什麼這麼難?不知道要跟別人談什麼?很難與人親近,這樣不好嗎?Panai作詞作曲的一首歌──〈流浪記〉,說的是原住民朋友到都市後的「人際不適應」(認知失調)。他們覺得都市人太虛假與複雜,所以不知「怎樣才能夠看穿面具裡的謊話」,祈求「別讓我的真心散的像沙」。我在教授「人際關係與溝通」課程時,講到「人際衝突」,大家都不肯承認是因為自己欠缺足夠的溝通技巧與正確的倫理觀念,而造成惡性循環。不應一味責怪對方,彷彿自己受到無限委屈。 但是不論如何,我對這一代的年輕人還是有信心。他們的學習能力與意願很強,可以跟他們好好「討論」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如何適應職場的人際生態,使工作更得心應手。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本書不論授課或自修使用,都能協助大學生更順利踏入職場,及早擁有讓自己發光、發熱的舞台。
王淑俐
2013年5月10日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