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從月亮來的男孩(增訂新版) Ingenious Pain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385391
安卓.米勒
吳美真
天培
2013年8月29日
107.00 元
HK$ 90.9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閱世界
規格:平裝 / 34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閱世界
分
類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英國文學
同
類
書
推
薦
斷線的殺意
替身律師
咆哮山莊(典藏回歸版)
珍愛奧斯汀【午茶套組】
洛克伍德靈異偵探社1 尖叫的階梯(Netflix影集雙書衣版)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被偷走的那五年
屁屁超人與屁浮列車尖叫號
屁屁超人與飛天馬桶
屁屁超人與充屁式救生艇
屁屁超人與直升機神犬
HelloKitty九九乘法立體學習掛圖
內
容
簡
介
他生來就沒有痛覺,直到他失去摯愛之後……
本書是描繪本書是描繪天生沒有痛楚的男孩短短三十二年的一生。
一個生來沒有痛覺的男孩——詹姆斯,到十一歲才開口講話。傳染病肆虐、家庭變故,開始了他流浪的日子,遭遇各種奇事,有人利用他沒有痛覺的身體販賣靈藥、有人收集他成為展示品……
「鐵石心腸」的詹姆斯成為優秀的外科醫生,在肌理血肉間揮汗操刀。直到他愛上女瘋子朵特,又瞬間失去她,詹姆斯開始感受到人類應有的七情六慾,開始懂得悲傷、懂得身體的疼痛……
「痛」是身體的感覺;內心的痛是「痛苦」。本書深刻的探討這兩種存在於人身的痛楚。作者在繁複緊湊情節中敘述詹姆斯充滿傳奇的一生,可謂文學作品中的極品!
本書特色
★一九九九年英國布萊克小說紀念獎(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 for Fiction)
★一九九九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
★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
★作家醫生王浩威專文推薦;陳克華、王智弘、郭峰志絕讚推薦。
作者簡介
安卓.米勒(Andrew Miller)
一九六○年生於布里斯托爾。曾經居住於西班牙、法國和愛爾蘭,目前定居於薩默塞特郡。
他的第一部小說為《來自月亮的男孩》,一九九七年在塞普特出版後,立刻被譽為是傑出的新銳作家。該書贏得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以及義大利的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他後來又出版了四本小說:《風流浪子》、《氧氣》、《樂觀者》和《一個快活的清晨》。其中《氧氣》曾於二○○一年獲英國惠布瑞特小說獎及布克獎決賽提名。
譯者簡介
吳美真
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畢業,美國紐約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班肄業。譯有《麥迪遜橋》、《沙郡年記》、《微物之神》、《汀克溪畔的朝聖者》等書。
目
錄
01觸摸不到的孩子
02附錄1
03第二個孩子
04附錄2
05 秘密小紀事
06附錄3 九月紫手繪圖錄
序
推薦序
王浩威
1.
歷史有關的一切總是欺妄著我們的時間觀念,在書本字裡行間的敘述顯得太過於古老,以致於呈現在小說、電影或戲劇上的具象再現,卻又容易覺得太古老或太遙遠。
譬如莎士比亞的《訓駻記》吧,一對義大利的主僕從西岸的比薩抵達帕度瓦(Padua 或Podova 兩種拼法)的喜劇故事,今年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才到台灣演出的劇碼。像我這樣的觀眾,坐在新舞台的座席上,實在是很難站在廿一世紀初的觀賞角度,想像舞台上的十六或十七世紀是怎樣的時代。
《訓駻記》的調情喜劇是屬於貴族之間,顯得文明而皆大歡喜,不免讓人對它存在的歷史少算半個或一個世紀,離近代不會太遠。《從月亮來的男孩》恰恰相反。已經是十八世紀的歐洲,只因為故事發生在販夫走卒和低階貴族之間,而且苦難的異象充斥其間,貧窮、娼妓、偷騙、死亡、疾病,一切顯得落後而古老,彷如文藝復興的影響從來沒進入其中,讀來感覺遙遠許多,錯以為是歐洲的天空卻比十六世紀的《訓駻記》還盤旋著中世紀的黑暗陰影呢。
離開小說與劇院,躺在家裡打開電視機,膾炙人口的連續劇,譬如《雍正皇帝》或《康熙大帝》,那些應該是十七世紀後葉或十八世紀初的故事,卻又顯得親切而文明;甚至連十五或十六世紀的《神雕俠侶》或《天龍八部》都比《訓駻記》或《從月亮來的男孩》來得親近許多了。
這時,我們不免困擾:究竟,十八世紀離我們多遠?
2.
歐洲的十八世紀,剛剛才擺脫文藝復興之後的古典主義,一切才要踏入理性主義的時代。
英國偉大的詩人蒲伯(Alexauder Pope)在一七三四年這樣寫著:
「所有的自然都是藝術,你不知道;
所有的機會、方向,你看不見;
所有的混亂與和諧都不被了解;
所有局部的惡和普遍的善,
以及驕傲、犯錯理由的惡意
全顯現著一個真理:不管什麼,都是對的。」
第二世紀希臘醫師蓋倫(Galen)的影響還是歐洲都還很繼續影響著,混雜著濃厚神學氣息的醫學觀念還在它全盛期的最後一刻。只能解剖動物屍體來想像人體構造的蓋倫醫生,在神學的解釋中提出他們「充滿想像力」的解釋。然而,儘管這樣的醫學知識到了十七世紀開始逐漸動搖,當時的醫生大部分都是江湖術士一般的出身,還是沉浸在蓋倫神學一般的理念裡。這也是蒲伯忍不住要說:「所有的自然都是藝術,你不知道!」
現今世界聞名的童書大展所在地波隆那(Bologna),是歐洲最古老的醫學院之一,在1405年將解剖納入課程,是最早的一個;至於上述的帕度瓦的醫學院跟隨其後,也在1429年開始進行人體解剖。雖然這一切課程都是秘密進行的,但,神聖的人體終於可以在教皇的默許下,暗中進行探索了。
1543年是人類歷史上最奇妙的一年。
同樣是在帕度瓦大學,白髮蒼蒼的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終於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天體之運轉》,太陽中心說的天文觀念開始將天文脫離了神學,天體的探索跨出了第一步;同一年,年輕的醫師,才廿八歲的菲沙里斯(Andreas Vesalius)出版《人體構造》,向人類揭露了不同於蓋倫充滿神學的人體。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