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 Through the Language Glass: Why the World Looks Different in Other Languages

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621660
蓋伊.多徹
王年愷
貓頭鷹
2013年8月03日
127.00  元
HK$ 107.95  







叢書系列:貓頭鷹書房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 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貓頭鷹書房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其他















  為什麼古希臘人覺得羊是紫色的,蜂蜜是綠色的?
  解開語言學百年來的大謎團,
  本書將告訴你語言如何影響你我的思考及知覺方式。

  ◎ BBC山謬強森獎、英國皇家學會溫頓科學獎入圍作品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年度最佳讀物
  ◎ 已售出十四國版權, Amazon讀者四顆星推薦

  常有人說,一個國家的語言,反映了該國的文化、心靈和思維模式。德語格外有秩序的特性讓德國人的思想如此井然有序?聲調優美曼妙的法語則是讓法國人如此浪漫的原因?只要比較葡萄牙溫潤的聲音與西班牙語的艱澀音調,就能理解這兩個民族的性格差異?

  語言會不會影響你的思考方式?換個語言,我們會不會擁有不一樣的世界觀?

  過去兩百年間,這個擾人卻又迷人的問題在學界中掀起大戰。語言的影響力曾攀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語言學家們一度認為語言就是我們思考的局限,歷經長久激烈的論戰,當今語言學的主流看法則認為語言對我們的影響事實上是微乎其微。

  著名語言學家多徹在這本書一反當今公認的看法,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絕對是「會!」,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例子看到,不同的語言不但會影響說話者所著重的資訊,也會間接影響到我們感知世界與記憶的方式:

  1. 跟澳洲某一原住民溝通時,你可能需要隨身攜帶羅盤,因為他們所用的語言中不存在「前後左右」的相對位置,而只使用「東西南北」的絕對位置,因此他們可能會說:「請往東邊坐一點」、「舉起你北方的腳向你手的南方移動」,這樣的語言使得此族人自小便擁有超人般的方位辨識系統,如同擁有絕對音感一般,不論身處何時何地,他們永遠都知道北方在哪裡。

  2. 在許多語言中(如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名詞會區分為陰性與陽性,同一個字,例如「橋」在西班牙語中為陽性,德語中則為陰性,因此西班牙人在形容橋的時候,常會說「沈穩的、有力量的」,而德國人則常用「優雅、美麗的」的形容詞。這種傾向不僅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語言使用者的偏好,在許多文學作品中更可見一斑。

  3. 在某些印地安語言中,「藍色」與「綠色」都是同一個字,而在俄語中,被我們認為同樣都屬於藍色調的「深藍」與「淺藍」是完全不同的字,而研究顯示,這些人的色彩視覺經驗可能真的與我們有些不同……

  本書將會帶領你穿越時空,從古希臘的荷馬到十九世紀的達爾文,從蠻荒野人到白袍科學家,多徹在書中綜觀語言學兩世紀的發展歷程,以極其豐富的有趣實例,向我們展示不同語言的特殊性,深入探討許多有關語言、文化和大腦的勁爆問題,並藉此告訴我們:語言對我們的影響,也許比你想像中的要來得更多、更令人驚奇!

作者簡介

蓋伊.多徹 Guy Deutscher

  一名以色列的語言學家,曾經擔任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和荷蘭萊登大學古代近東語言學系的研究員,現在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語言、語言學與文化學院的榮譽研究員。著有《語言的推展: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演進》,目前居住於英國牛津。

譯者簡介

王年愷

  台灣大學外文系、台北藝術大學管絃擊樂研究所畢業,現就讀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班,譯著包括《網路讓我們變笨?》、《台灣產業聚落:蛻變與重生》等,文章亦散見於《PAR表演藝術》和《繆斯客》雜誌。對語言有極高的興趣和熱忱,只可惜比較沒有學習新語言的天份,已屆而立之年卻只有學過四種語言。畢生目標是世界各大語系的語言至少都學會一種。



前言 語言、文化與思想

第一部 語言明鏡
第一章 替彩虹命名
第二章 誤導人的長波
第三章 住在異地的無禮之人
第四章 那些在我們之前就說過我們說的話的人
第五章 柏拉圖與馬其頓的養豬人

第二部 語言透視鏡
第六章 高喊「沃爾夫」的人
第七章 太陽不從東方升起的地方
第八章 性與語法
第九章 俄羅斯藍調

後記 原諒我們的無知
附錄 觀看者眼中的顏色



推薦序

語言是看世界的一面鏡子! 南方朔/作家、評論家

  以色列語言學家多徹所寫的這本《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換個語言,世界就不一樣?》是很重要也很有趣,也具有知識強度的語言學著作,因為它觸及的乃是當代認知科學最前沿的問題。語言只是外表,隱藏在裡面的有腦神經生理學、生化遺傳學、知覺理論、西方的古典學、人類及考古學、文化科學等。讀了這本書後,我們當知道學問有如大海,我們所知道的只是汪洋中的點滴而已。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到知識的無邊無涯,對學問的敬畏,更加好奇及樂於追求,那才是讀了本書最大的收穫。

  我們都知道,我們看到和所感知到世界,而後將我們的感知說出來,那就是語言和語言學的源起。但這只是源起,真正的問題才剛剛發生而已。例如,我們感知的世界是真還是假?人們的感知有沒有普遍性,A的認知和B的認知,今天的認知和古代的認知是否相同?當人們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感知時,說出來的是實像或虛像?A所說的和B所說的是否相同或相通?當這種問題無限追問下去,我們的疑問就更多了,不同語言的人是否有不同的感知或思考的方式?語言是否有優劣高下之分?為什麼世界上,各種語言的使用者有那麼大的不同?語言的差異是自然決定,或是文化決定?當我們思考到這些問題,我們會掉進知識的迷霧中,一方面我們更迷惘,但換個角度,我們卻也愈來愈聰明開闊。這就是追求知識真正快樂之處,進步因此而發生。

  多徹這本著作,其實是很有野心的。它從語言的幾個基本問題:語言是怎麼說顏色、方位、性別等基本的知覺,一路直通語言的本質和差異、知覺的科學和文化社會科學,甚至還包括了文學與哲學等。本書沒有試著要給人任何具體的答案,只是陳述了相關的學術思想譜系及語言和相關學問演化發展的過程。本書在知識上有破無執,其實是本極佳的深層語言知識論的啟蒙之作。這種性質的著作,縱使在西方亦不多見,它的論旨也只散見於各種高等學報及論文選集裡,因此我建議讀者,對此書要細讀細想,透過此書來擴大知識的視野,那才不枉此書的價值。

  本書把「語言如鏡」當作書名裡最大的隱喻,他的這個隱喻是出自路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所著的《愛麗絲的境中奇緣》。愛麗絲的奇遇來源有二:一個是「仙境」(wonderland),另一個則是和世界相反的「鏡中世界」(Through the Looking-Glass),而「語言如鏡」所指的,就是我們透過語言所認知的世界,其實是個很不確定的世界。就以本書談的最多的色彩這個問題而言,近代有關色彩的研究,乃是一個龐雜的學術領域,剛好前幾年我約略的讀了當代顏色學家,麻省理工學院哲學教授拜斯尼(Alex Byrne)及伊利諾大學哲學教授希爾伯特(David R. Hilbert)合編的兩大冊《顏色的科學》和《顏色的哲學》論文選集,我即理解到顏色問題早已成了當代認知科學和認知哲學的主要新興領域,它涉及物理學的光學、神經生理學的視覺細胞學、知覺訊息的神經傳輸、人類的視覺感知能力等科學領域,也涉及人類的色彩經驗、如何敘述顏色的能力以及顏色辭彙的演化等哲學文化領域。色彩的科學和哲學,統稱為一種認知科學,語言學只不過是它的分枝而已。

  本書在談到人們敘述色彩的語言時,真是旁徵博引,他從十九世紀英國的古典學學問家首相格萊斯頓對荷馬的顏色敘述開始,一直談到當代色彩科學的最新發展和色彩認知所產生的爭端,不是博學者寫不出這樣的著作。

  世界是個實體,人的感知是第一面鏡子,把感知到的用語言去說出,那是第二面鏡子,因此透過語言來認知世界,有時清晰,有時即難免繞射折射出現許多鏡像,因此語言不準處,我們真正看到的是人們以自我為中心所形成的文化偏差。在人類使用語言的過程中,文化問題其實扮演了極重要的因素。這也是人們在反省語言問題時,不能疏忽了它背後的文化論的原因。




其 他 著 作
1. 換了語言,就換了腦袋:從荷馬史詩到達爾文,語言如何影響我們的思想、行為與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