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

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42555
約翰.哈伍德.希克
蔡怡佳編者: 聯經出版公司
2013年9月12日
163.00  元
HK$ 138.55  







叢書系列:現代名著譯叢
規格:平裝 / 584頁 / 21*14.8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現代名著譯叢


宗教命理 > 宗教概論









約翰.希克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哲學家之一

─《每日電訊報》

  宗教學界的最高榮譽葛拉夫麥爾獎得主的經典鉅作

  約翰.希克被認為是當代西方宗教學研究中極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他轉化了康德及維根斯坦的哲學概念,認為神學需要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重新反思基督宗教的本質。他帶領讀者拋棄單一信仰體系的舊觀點,並能以淺顯易懂的語言闡述宗教多元論。約翰.希克的宗教多元論為基督教及其它宗教的傳統保守教派帶來挑戰;因此,無論是贊成或反對者,皆以此為基礎,深入探討西方神學背後的理性。

  《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被許多宗教學者視為希克最重要的經典鉅著,也是希克宗教多元論的集大成之作。希克的學說離開以上帝為中心的圖像,改以「實體」為中心,作為各宗教之間共同的匯聚。希克企圖提出一個宗教詮釋,既是不同於自然主義者全然視宗教為人類現象的觀點,也不同於宗教內部的宗派理解。他認為,宗教並不虛妄,而是人類對於絕對實在的種種回應。各個宗教傳統雖是從各自之文化與歷史的詮釋範疇,對「實體」所做出的不同回應,但都展現了共同的本體基礎和相同的救贖論結構。因此,雖然各宗教的宗教經驗、文化表現、詮釋框架、倫理實踐是多元的,這些多元的回應卻都具有信念上的平等性,都可能是至善的表達,也同時有為惡的可能。

  本書由五部分構成,包括(1)宗教的現象學理解;(2)宇宙的含混性(ambiguity);(3)認識論的討論;(4)宗教多元論的問題;(5)以靈性與倫理做為檢視宗教的判準。另外亦收錄了希克於2004年針對各種評論,長達26頁的回應文章。其中包括實體的概念、實體的性質、實體的人格與非人格狀態、女性主義的批判等,是他對宗教多元論主張所作的進一步闡述。希克著作甚多,本書則是最有系統地展現其宗教多元論的作品。

作者簡介

約翰.哈伍德.希克(John Harwood Hick,1922-2012)

  當代著名的宗教哲學家與基督教神學家,宗教多元論的代表人物。曾任英國伯明罕大學(Birmingham University)與美國加州克萊蒙研究院(Claremont Graduate School)宗教哲學榮譽教授,1968-67年間講學於季富得講座(Gifford Lectures),1991年獲頒宗教學界的最高榮譽葛拉夫麥爾獎(Grawemeyer Award)。希克在宗教認識論、神義論、基督論以及對宗教間關係的研究等領域有重要的理論建樹。其著作《宗教之詮釋》、《信仰與知識》、《上帝與信仰的世界:宗教哲學論文集》等書皆是宗教學的經典之作,在宗教哲學與基督教神學領域掀起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並提出許多回應時代需要的新觀念。

譯注者簡介

蔡怡佳

  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宗教研究博士,現任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宗教心理學,宗教人類學與宗教學理論。譯有《宗教經驗之種種》、《榮耀之殿:上帝的宇宙和科學》。



譯者導讀
希克年表
前言
再版序言
緒論

第一篇  現象學的解釋
第二章  後軸心宗教的救贖論特徵
第三章  作為人類轉化的救贖---解脫論
第四章  後軸心時期宗教的宇宙樂觀主義

第二篇  宇宙的宗教含混性
第五章  本體論證、宇宙論證和設計論證
第六章  道德、宗教經驗與總體或然性
第七章  自然論的選擇

第三篇  認識論的觀點
第八章  自然意義與經驗
第九章  倫理與美學的意義與經驗
第十章  宗教的意義與經驗
第十一章  宗教與實體
第十二章  當代非實在論的宗教
第十三章  宗教信念的合理性

第四篇  宗教的多元論
第十四章  多元論假設
第十五章  實體的人格面貌
第十六章  實體的非人格性展現

第五篇  準則
第十七章  救贖論與倫理
第十八章  倫理的準則
第十九章  神話、奧秘和未解的問題
第二十章 真理宣稱互相矛盾的問題
後記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前言(節錄)

  1989年所出版的《宗教之詮釋》被許多宗教學者視為希克最重要的經典鉅著,也是希克宗教多元論主張成熟的集大成作品。希克在此書中離開以上帝為中心的圖像,進一步提出以實體(the Real)為中心,作為各宗教之間共同的匯聚。如同本書書名所指出的,希克在本書企圖提出一個對於宗教的詮釋。希克的宗教詮釋既不同於自然主義者全然將宗教視為人類現象的觀點,也不同於宗教內部的宗派理解。在本書中,希克為了解釋宗教信仰的合理性,不僅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和吸收其他現代學科的學術成果,也細緻地考察了人對世界的認識方式,力圖從人理解世界的圖式、生活經驗和意義世界的生成方面,建立其哲學依據。

  本書第一版於1989年出版後,立即吸引西方宗教學界的注意,並促成了熱烈討論,1991年即再版。1989年在克萊蒙.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 Kenna College)舉行了以希克思想為主題的研討會,針對希克思想中三個重要的論點(「宗教多元論」、「神義論」、「道成肉身」)進行批判性的討論,每一篇文章均有評論的意見,以及希克自己的回應。與會學者討論最多的是希克在《宗教之詮釋》一書之中的論點。會議論文於1991年集結成《宗教哲學諸問題:希克著作之批判研究》(Problems in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Critical Studies of the Work of John Hick)一書。在此之後,以希克的思想為討論對象的外文專書目前也已有十多本。希克針對這些熱烈的批評,於1994年於美國協和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之奧伯恩(Auburn)講座,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做出回應,此次講座的內容收錄於1995年所出版之《信仰的彩虹:與宗教多元論批判者之對話》(The Rainbow of Faith: Critical Dialogues on Religious Pluralism)中。

  《宗教之詮釋》出版後,希克仍在之後的著作中繼續討論多元論的主張。在1999年所出版的《第五向度──靈性世界的探索》(The Fifth Dimension: An Exploration of the Spiritual Realm)中,希克提出人類生活真實體驗中有一個內在靈性的超越性的思維。從宗教多元論與批判實在論的立場出發,希克指出宗教在現代世界中的價值與意義。2001出版的《宗教哲學的對話》(Dialogues in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中希克將世界宗教理解為對同一終極實體之相異的人類的回應,並與哲學家、福音派、天主教以及基督新教之神學家展開對話。2003年希克出版了《約翰希克自傳》(John Hick: An Autobiography),在自傳中希克生動地描繪了其所置身的時代與社會,以及其智性與靈性的追尋旅程。希克的近作包括2006年出版的《宗教與科學的新領域:宗教經驗、神經科學與超越》(The New Frontier of Religion and Science: Religious Experience, Neuroscience and the Transcendent) 。希克在這本書中區分了機構式的宗教與靈性(spirituality)的宗教、並討論宗教經驗在宗教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本書亦針對神經科學對於宗教所帶來之挑戰提出回應,希克在本書駁斥自然論將心智過程視為大腦活動之副產品的假設,並提出一種合於當代世界的靈性的形式。希克另一本最新的作品則是2010出版的《信仰與懷疑之間:宗教與理性的對話》(Between Faith and Doubt: Dialogues on Religion and Reason)。本書採用對話的形式,以宗教哲學家與對宗教抱持懷疑的對象之間對諸多問題的討論來開展,這些問題關注當代文化中對於宗教教條的懷疑,例如神的存在能否被證明?從當代神經科學來看,宗教經驗是否可靠?不同宗教之間互相衝突的信念,以及死後是否仍有生命等問題。

  希克的宗教多元論

  希克是宗教多元論最具代表性學者之一。宗教多元論的提出源於宗教現象的多元雜歧,不同的宗教宣稱不同的真理,這些真理之間的差異或衝突要如何看待?來自於某宗教傳統的信徒,如何看待其他宗教所宣稱的真理?希克所提出的多元論與基督宗教神學對待其他宗教所提出的排他論與含攝論不同。排他論認為基督宗教之外,別無拯救,將基督宗教視為絕對而唯一的真理。隨著歷史的發展,以及對其他宗教更深的認識與交流,含攝論取代了排他論,成為目前基督宗教的主流。含攝論承認其他宗教的有效性,也朝向圓滿,但認為只有在基督內,才有最終圓滿救贖的實現。希克認為,這兩種立場都無法真正促成諸宗教之間的理解和對話。他所提出的多元論,做為一種假設,是為了用來說明宗教現象的多元處境。希克認為,從自我中心到以實在為中心的轉化,是存在於世界上所有偉大的宗教傳統中的事實。為了對這個現象提出說明,多元論的假設可以提出最有效的解釋。(Rowe, 2007:187)

  在《宗教之詮釋》中,希克企圖在承認宗教形式之多元性的基礎之上,對人類的宗教現象提出一個有別於自然主義(naturalistic)或是認信式(confessional)的「宗教的」詮釋(religious interpretation);希克循著伊利亞德的主張,將之稱為「現象學」的理解。這是一種同時考慮宗教傳統與其信仰者的內部觀點,以及人文科學的理論,所提出來的對於宗教現象的綜合性詮釋。希克對於宗教並不採取本質式的界定,而用維根斯坦(Wittgenstein)之「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的概念來理解宗教。在此前提下,希克在本書特別關注的是對於超越(the Transcendent)的信仰,但並不從單一的宗教傳統來進行對於超越的論述。希克認為,「當代為對超越信仰的辯護,必須從我們對宗教多元性和觀念相對性的意識所揭示的新處境出發。必須視宗教思想與經驗為一個全球的連續體,它包含了世界各大傳統從古代開始至現今仍在發展的歷史中無限多樣的形式。」這種全球式的理解一方面承認對超越的理解中,文化與個人所扮演的因素,另一方面,又與只將宗教視為人之投射與幻想的理解有所區別。希克以終極實在(the Ultimate Reality)或是實體(the Real)來做為對於超越的表述,一方面希望跳脫各宗教傳統的排他性,另一方面這又是各宗教傳統所熟知的概念。以此術語出發,各宗教傳統所關心的救贖或解脫就可理解為「人類從一種與實在的實體結構疏離的狀態轉向一個根本上更好地與實在和諧的狀態」,也就是從自我中心轉向以實體為中心的狀態。」

  希克在本書中以多元救贖論的觀點給予宗教新的詮釋,希克認為,宗教並不是虛妄的,而是人類對於絕對實在的種種回應:不同宗教傳統從各自之文化與歷史的詮釋範疇來對實體做出回應。希克以康德對於現象(phenomenal)與本體(noumenal)的分別,以及維根斯坦「視為…(seeing as)」的概念為基礎,區分了絕對實在自身(Real an sich),以及各宗教傳統對實在自身「經驗為…(experience-as)」的理解(Real-as-experienced)。各宗教傳統固然對實體做出了不同的回應,軸心時代的諸宗教卻展現了共同的本體基礎和相同的救贖論結構:由自我中心轉向以實在為中心。各世界宗教在再現終極實在和展示救贖論架構的過程中,宗教經驗、文化表現、詮釋的框架、倫理的實踐都是多元的;這些多元的回應又具有信念上的平等性,都各自承擔了誤解終極實在的風險,都是至善的可能表達,也有為惡的可能。希克所提出的宗教多元論的主張,並不是一種新的全球性宗教,而是一個關於宗教現象、具備全球視野的哲學。換言之,多元論是對宗教多元現象所提出的詮釋。在希克的詮釋中,希望能以一個多元論的架構來容涵諸宗教傳統對於超越所提出的相異主張,而不是以一種宗教來取消諸宗教之間的差異。希克的多元論可為宗教團體之間、宗教學與其他學科之間如何互動交流以達瞭解提供實際的理解架構。希克的觀點不僅為宗教研究領域提供了全面理解宗教現象的進路,亦開啟了宗教比較與對話的可能性。

  《宗教之詮釋》全書由五部分構成,包括(1)宗教的現象學理解:希克提出救贖論(soteriology)作為後軸心時代諸宗教的共同關懷,並認為這牽涉到一種從自我中心朝向以實體(the Real)為中心的轉化過程。希克以「宇宙的樂觀主義」(cosmic optimism)做為後軸心時代之特色,表達了人對救贖或解脫之無限美好之可能性的盼望;(2)宇宙的含混性(ambiguity):希克認為西方自啟蒙時代以來,對宗教分別提出自然主義式或是宗教式的詮釋,而這兩種詮釋都有其合理性,不能完全被駁斥;(3)認識論的討論:在這一節希克總結過去對於宗教知識的觀點,提出所有經驗均是一種詮釋,一種「經驗為(experience as)」的模式。對經驗的詮釋有三個層次:自然的、倫理的和宗教的。與前兩種層次相比,宗教的經驗方式是更大的認知自由之實踐,希克將之稱為「信仰」,信仰與我們對於環境的自然解釋以及論理的經驗性解釋息息相關。希克並於此節批判當代理解宗教的非實在論(non-realism)立場,並提出他自己的批判實在論(critical-realism)立場,認為那些體驗到其生命與超越有所連結的人,可以合理地信任其自身的經驗,並可以持續地相信,並在此基礎上篤信並生活。同樣地,未曾有宗教經驗的人,也可以暫時拒絕所有關於超越的信仰。這兩種態度既是選擇,也同時是冒險;(4)宗教多元論的問題:希克以康德「本質世界」與「現象世界」的區分為基礎,認為不同的宗教傳統都是從自己的文化概念出發,對終極實在做出的積極回應。無限的實在透過有限的文化概念被認識與體驗,大致可以區分為「人格的(personal)」與「非人格的(impersonal)」兩種途徑。雖然是兩種不同進路,但希克將之理解為「殊途同歸」,認為二者共同指向一種面向著終極實在的轉化過程,也就是他主張的共有的拯救/解脫的途徑;(5)判準:希克在此節提出以靈性與倫理的結果來做為檢視宗教的判準。在諸宗教傳統之間有所衝突的主張方面,希克提出以神話的概念來調解這些衝突。

  本書出版以來,由於各類討論意見、書評及相關論述甚為豐富,希克在2004年本書的二版中增加一篇針對各種評論,長達26頁的回應文章,並增添了參考書籍的書目。希克在此篇文章中針對那些「認真而負責的評論」提出十五個論點的回應,包括實體的概念、對實體的體驗、實體的性質、宗教的判準、為何實體是一而非多、多神論、實體對人的影響、實體的人格與非人格狀態、宗教與實體的概念是否互相牴觸、為何肯定一個超越範疇的實體、字面意義的真理與神話真理的區別、密契經驗對於概念的影響、女性主義的批判等,最後還討論其多元論主張是否只是將西方後啟蒙(Post-Enlightenment)的觀點施加於其他非西方的傳統,以及說明其多元論假設能否包含無神論者或人文主義者的觀點。希克的回應對其多元論的主張有進一步的闡明。

  對希克多元論的回應

  希克是一位很有原創性的學者,他的多元論主張為宗教哲學帶來許多洞見與啟發,但也得到不少的批評。希克在其自傳裡,事先為自己寫下的訃告中就提及:有人認為他反基督宗教,也有人認為他是狹隘的基督徒;有人批評他是無神論者,也有人認為他是多神論者;有人認為他是後現代主義者,但也有人認為他不夠後現代!對希克的主要批評來自於保守的神學家,但也有一些從哲學而來的批判。例如,雖然希克的多元論強調差異的重要性,但也有論者認為他過於簡單地強調各宗教傳統之間的相似性,從而忽略了其間不可化約的差異,尤其是不同宗教傳統間對於終極實在、獲致救贖/解脫的方式以及倫理準則的看法能否放在同一個救贖論框架中來理解,是值得進一步討論的。有學者認為,希克對於終極實在的看法似乎比較符合一神信仰對於超越界的理解,這樣的觀點使得不主張形上學立論的佛教比較難置入其多元論的視野之中。持含攝論(inclusivist)立場的德科斯塔(D’Costa)認為希克對於終極實在的看法過於空泛。尼特(Paul Knitter)則懷疑希克以自己所提出的「實體」強加在其他宗教之上,反而成為「匿名的帝國主義」。其次,從宗教對話的面向來說,有論者認為希克的多元論主張取消了信仰者最為看重的絕對性,在缺乏信仰投注的情況之下是否還能保有對話的積極意義,令人質疑。從多元論主張自身的邏輯來看,也有學者認為:雖然希克提出批判實在論的立場,有學者質疑其實在論的立場能否與其多元論的主張並存。為了說明不同宗教對實體之真理式的宣稱同樣有效,希克將各宗教之救贖論的主張理解為不同的神話語言;神話語言具備的不是字面的真理性,而是實踐的真理性。薩樂門(Salamon)認為,為了維持其多元論主張的可行性,希克最終要靠近他自己所批判的非實在論立場。

  希克為宗教哲學與基督教神學提出許多回應時代需要的新觀念,這些觀念也引發了許多熱烈的後續討論。無論是贊同希克開放激進的「革命」論點,或是對其論點提出嚴肅謹慎的批判,都不能否認希克的論點對於宗教多元處境相關議題的特殊重要性。在宗教哲學仍為西方一神論思想所主導的年代,希克讓宗教多元論的現象成為嚴肅的哲學議題,為宗教哲學打開新的視野,這是希克對宗教哲學最重要的貢獻。目前宗教哲學中關於宗教語言、宗教的認識論、惡的問題、基督論,或是宗教多元論的討論,都不能忽略希克的影響。

  希克的多元論思想與其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個人的經驗,以及宗教學在西方的發展息息相關。從其個人之背景出發,希克的多元論可以理解為一個基督徒對於基督宗教對其他宗教之立場的反省,在一個多元宗教並存的時代,這也早已不只是基督宗教的問題了,希克主張,多元論是所有宗教自身內在的要求。從宗教學的發展來說,希克的思想以西方哲學與神學為基礎,之後又進入東方思想以及當代科學的領域,這樣的思想特色與西方宗教學所面對之問題意識有密切的關聯。西方宗教學的發展源於神學預設的離開,以一種多元的,人文主義的立場來為諸宗教提出非認信式的理解。在面對諸宗教之間的差異時,為了解決真理與多元性之間的張力,有的學者提出「萬流歸宗」的假設,認為所有的宗教都共享一個基本的核心,此核心植根於人性的本質之中。基於此共同核心的預設,學者致力於勾勒一具全球視野的宗教哲學,也為宗教之間的比較訂定基礎。希克從一個哲學家的立場,既大膽又小心翼翼地以「一個實體、多元回應」的方式,企圖從實踐以及生活方式的層面來為不同的宗教(甚至包括種種面對社會不公義而來的革命方案,例如社會主義)找到共同點,與這樣的思想脈絡有很深的關係。希克所提出的共同點,其說是共同的基礎,不如說是共同回應的目標。例如當代世界所共同面對之人權的議題,以及生態破壞的問題,都亟需宗教傳統之間的對話以及協力的合作。當宗教傳統越能對其他宗教傳統開放,就越有可能對這些議題作出貢獻。希克的多元論對宗教現象所提出的詮釋,為宗教比較與對話所奠定的基礎,是他對宗教學所作出的獨特貢獻。台灣是一個宗教多元蓬勃發展的社會,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中來閱讀與理解希克的思想也有特別的意義。我們可能很難同意菩薩、佛陀、媽祖、天公或基督(甚至祖先)都是同源的一家人,但如何在同一塊土地上一起創造一個神人同安的公義社會,與希克,以及其他持多元論主張的學者的關懷,是可以相應的。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