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移動 Mobility

移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525742
彼得.艾迪
群學
2013年9月26日
127.00  元
HK$ 114.3  






ISBN:9789866525742
  • 叢書系列:SCS空間與都市研究譯叢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SCS空間與都市研究譯叢


  •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文化人類學












      移動性,是我們據以生活和理解世界的一種關係



      作為一本「概念書」,《移動》以跨學科取向爬梳了環繞「移動性」(mobility)的豐富理論與研究,並點評對該主題有所貢獻的重要作者及思想家。不僅追溯「移動性」如何在地理學內部發展成關鍵概念,更廣泛觸及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都市規劃、文化研究等領域的相關討論。本書由四個主題章節構築而成,分別討論意義、政治、實作及中介。各章皆內含三款專欄:



      ★「關鍵概念」專欄

      聚焦於移動性研究裡最具影響力或重要性的概念。可充當延伸詞彙表,用以解釋和萃取出關鍵術語的意義。諸如「觀光客的凝視」(tourist gaze)、「遊牧主義」(nomadism)及「彈性公民資格」(flexible citizenship)等。



      ★「個案研究」專欄

      介紹移動性相關的各種研究計畫。有些是深刻影響移動性概念的著名個案,有些則是在文獻裡乏人問津或仍處於邊緣地帶的原創而獨特的案例。包括紐奧良洪災撤離中的移動政治、南非的仇外心態、印度的機動化,以及行動電話孕育的新社會關係等。



      ★「移動方法」專欄

      展示移動性研究實際使用的一些方法。兼納質性和計量研究方法,進而呈現移動性所帶來的方法論挑戰。像是追蹤事物(follow-the-thing)的方法、多場址民族誌(multi-sited ethnography)、都市旅行(urban tour)的研究取向等。



    名人推薦



      本書以生動活潑的例子,分別就移動的意義、政治、實踐與中介為主題,說明全球化移動如何造成社會、經濟與政治的劇烈改變。行文深入淺出、清楚扼要,是社會文化研究的重要入門書籍。——黃宗儀,《面對巨變中的東亞景觀》作者,台灣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本書提供了知識與概念的萬花筒,考察人群與物件的不同移動路徑,映現社會關係與權力政治的萬般流變。——藍佩嘉,《跨國灰姑娘》作者,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人文地理學的敏銳趣味與深刻嚴肅,帶領讀者漫遊靜止與移動交織而成的意義世界。一場寓言式的生活網絡之旅。——劉紹華,《我的涼山兄弟》作者,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移動與安定,其實如此曖昧相依。本書綜覽科技發展、社會變遷、心理感受的關係,解讀我們身處的特殊的現在與未來。——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作者,台灣大學台文所副教授



      嚴格來說,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移動,從日常的生活路徑、偶發的旅行、以至於遷移他鄉。但只有當科技將人與物的移動速度提高到今天這種令人暈昡的程度時,我們才發現,原來移動性在社會運作過程中扮演了至為關鍵的角色。本書正是開啟移動性知識大門的一把鑰匙。——顏亮一,《記憶與地景》作者,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副教授








    推薦序�陳惠敏

    序言

    謝誌



    第一章 導論

    .導言

    .無所不在的移動性

    .研究取向

    .移動的關係性

    .結語



    第二章 意義

    .導言

    .有意義的移動性

    .移動性的形象和隱喻

    .結語



    第三章 政治

    .導言

    .移動性的政治

    .移動性的糾葛

    .移動的政治

    .結語



    第四章 實作

    .導言

    .操作移動性

    .實作、操演與不止於再現的移動性

    .觀看、感知、移動:移動實作的範例

    .動作與情緒:情感和移動性的感受

    .結語



    第五章 中介

    .導言

    .中介的移動社會:汽車移動性與飛航移動性

    .擴散

    .居間中介

    .擴大

    .結語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書目

    索引








    推薦序



    追趕跑跳碰,推翻停移動�陳惠敏(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策謀「一場」(這「單位」很難界定,啟終無法明確,可被計算的僅是可數量度的「成本」)「移動」,常得搭配諸多的想法和事先準備——預備好時間、銀兩,仔細考慮移動所需耗的各項成本,包括心情的餘裕,以調整成最接近設想的終極版。最後再自問一次:有必要嗎?確認後方才展開,事後回味檢討哪些細節的安排不足。移動從不僅止於腦內活動,身體所在的勞動是必備的,無論是自己來或是用貨幣兌換購買。情感上的動員也是缺不得的,之前之後,期待或落空。我們可以設想一場公務行程,可以設想一場家族旅行,可以設想一場規劃縝密的「流浪」,甚而一場日復一日的重複移動,不論如何尋常或特殊,一經動員,即已展開。



      移動本身就具有種魔力,盡力擺脫現實、向「上」的實踐,暗示著力圖離開現有的滯固�桎梏狀態。就算是重複的移動(同樣的路徑,去到同樣的地方,但肯定也都會有那麼些許的不同,如火車誤點、如一場大雨、如遇見一個人),也都能透露出忍受重複的美德之光。



      彼得.艾迪(Peter Adey)這本《移動》(Mobility)是本博雅之作,小自原子,大至全球尺度,從漫遊者一路談到空間政治,不只是人,也包括食物、物件等的移動,作者援引多路的理論線索,遊刃有餘。本書作者來自地理學門,但卻不限於此,全書旁徵博引、令人目眩神迷,讀來過癮。打個比方吧,如果說我們把作者當成是位廚師,那麼艾迪並不是用了什麼奇怪罕見的食材,發明了一道新菜餚,或是專注鑽研出一道古早味的經典作法,而是他廣列出各種可資利用的食材及作法,然後寫出一套使用手冊(而非照著煮的食譜),告訴我們有哪些可能的搭配方式(所以也不是照單全收)。因此,與其說,艾迪帶給我們什麼嶄新而深刻的思想貢獻,或一套紮實的研究或論理發現,倒不如說,這本使用手冊可以刺激活絡我們的思維,鼓動我們的身體,試著一起做。



      本書最有貢獻的企圖,可能就在意使「移動」(mobility)成為夠分量的分析概念(或作者所說的觀念),含括其特徵是什麼、豐富歧異的分析能量何在。就如同作者自述,「移動性是一種跟世界產生關聯、參與,並在分析上理解世界的方式。」(xviii)做為讀者,對於書中某些情節是特別有感的;同時做為社會人類學從業者,也會有些不太滿足的地方,在此僅列舉一二。



      首先,作者提到移動所需的情感動員——感動(move)、受到感動(moved),這點作者的觀察敏銳,也能替某些戰爭發動、旅遊、衝突等議題提出重要補充,是另外一個較少被提及或被概念化處理的視角。然而,貫穿全書核心的,在我看來搭配移動的,依然是勞動和技術(含計數),這顯然是現代性的特徵。當然,我非常欣賞作者從「現代性」的大題糾葛下,繞出一條饒富趣味的路徑,得以「跟世界產生關聯」、「在分析上理解世界」。然而,勞動本就是現代性的基本道德價值之一,勞動不僅是移動的搭配,甚而可說是驅動!不管移動的過程有多麼地輕鬆自在愉快或緊張,顯得餘裕或侷促皆然。技術亦然。空間的移動所欲突破的是平面之間的線性關係,「垂直的」移動才改變了空間的視野可能。摩天大樓沒有電梯,就不可能存在。這是技術上的突破,當然也是思維上的顛倒。「固著與移動,是互為共舞共振的存在著」這類說詞,才能感應瞭解。



      再者,缺了點味的,就是「時間」及其可能造成的質變。說得微小些,在經驗感受上及經驗感受對下一次移動的意義,甚而隨時動員徵召過往的經驗感受,也經常會發揮效果。說得氣魄點,時間造成的質變,對行動和行動者都會產生影響,或許當下不見得可以確認、辨識出來,卻影響深遠。至於時間對於積累、社會變遷等的重要性,就更無須多說了。



      即使可能有些出於愛計較的不滿足,仍然無損於本書的價值和絕妙。作者的巧思和流暢的筆觸、動態的詰問鋪陳,都增加了本書的可讀性。而要為這樣一部援引廣博、理路很多的作品進行翻譯勞動,需字字反覆斟酌考慮之處甚多,最後面世時的行文流暢,譯者徐苔玲、王志弘自是功力深厚。此外,我一定要推薦的是本書的編輯概念,最令人眼睛一亮的地方,就在於主文之外的三個專欄——「關鍵概念」、「個案研究」、「移動方法」,貫穿了概念-經驗-實作。這使得閱讀本書的經驗,不只是被說服的過程或僅是拍案叫絕,而是會撞擊到自己曾有過的所有移動經驗(包括研究和生活經驗),鼓舞讀者當起而行。



      這本書的閱讀是在移動之間,在工作與工作之間進行著,在東部火車上、在高鐵上、甚而在捷運上,這些都一一符合了移動的特質,顯得相當活潑流動。透過kindle、筆電、3G上網、紙本,到處可看。容我再度強調,這是一本無須好好端坐閱讀的書,要預備的可能是激活的想法、開放的態度,以及嘗試的欲望。



      Live house或街頭演出,永遠搆不上數位記錄典藏的精準度和正典化;而口中咀嚼的產地好米來到我們的嘴邊時,那股甜味似乎也得透過包裝袋上的指引認證才能加以確認。移動,或許正是要打破這些。你必須要到池上看見那一畝田,才懂得吃進去的那口飯的滋味;而你也必須要在現場的忘詞走音中,才感應得到聲響與音樂的激動。當然,不是人到就好,這一切還是要預作準備的,必須全體動員,倘若抵達現場卻依然感覺不到,或到了現場只按圖索驥確認無誤,這樣的肉身移動依然是不動如山的。



      服用本書的方式,無須逐字逐句從頭到尾,這可會減損了本書的精彩,建議讀者何不以追趕跑跳碰、推翻停移動來接近它,各自產生自己的趣味。



      雖是如此,這篇引薦短文依然還是在桌前,一字一字地敲打鍵盤生出成文。思想的活絡可能在移動間產出,然而,思想與創意的積累,依然得蹲下來,得在藏起來的無言無語狀態之中,使情緒及思緒匯聚提升到迸發的那刻,方得創造。在此,誠心邀請各位讀者可以開始愉快地服用本書了,也再次老派地提醒各位,注意時間的醞釀發酵。兩相搭配,後勁無窮。最後提供一個小建議,在讀完之後,停一下吧。或許,加點移動味——「暫停」。將更能體會本書的後勁。







    研究取向



      再次重申,本書談的是移動性。它討論的是作為當今世界關鍵成分的移動性,也論及嘗試將移動性視為可以研究調查之觀念與經驗客體的學術研究。因此,本書雖試圖理出貫穿所有這類研究的一條路徑,但這場辯論擁有自身的移動性——它繼續前進的方式——使得我們的探究更為深遠。後續章節中,我們將思考移動性如何幾乎總是涉及了移動性發生其中的脈絡與空間的轉變。就是以這種方式,本書探討有關移動性的許多觀念、概念和研究取向,追溯這些觀念、概念和研究取向對它們所穿越的脈絡性學科辯論及假設造成的影響。據此,本書除致力發掘更多對於移動性的認識,以及學界處理移動性的方式,也將闡明這些辯論發生所在的特殊脈絡,以及對這些脈絡的改變。



      雖說如此,但這項探究可能變得永無止盡。我描述過,移動性是我們藉以理解多到難以置信的各種過程的根本,所以我們必須問:我們該在哪裡停止,在哪兒結束這一切?且讓我們考察一下本書研究取向之範圍與限制的三項要點。



      首先,我們在後續章節會見到,某些學術研究以極為不同的方式處理移動(movement)和移動性(mobility)。同樣,遷移顯然與運輸大相逕庭,觀光也和發動戰爭涇渭分明。儘管如此,我認為移動性這個觀念支持了許多這類概念和研究領域。很顯然有個論點會主張,如果我們以此方式處理移動性,將移動性應用於所有事物的話,移動性就變得毫無意義(Adey 2006b)。但是,我認為這個說法沒掌握到重點。本書試圖使人了解,移動性如何成為前述這些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根本概念。藉此,本文並非致力於滔滔不絕宣布移動性研究的新領域,而是要描繪出人之所以會重視移動性的時空。更根本的是,本書指出移動性如何像個關鍵基石觀念般運作。移動性是像「空間」、「社會」、「權力」、「城市」、「自然」或「家園」(Castree 2005; Blunt and Dowling 2006; Hubbard 2006)般,根本但有爭議的基礎概念。從這個角度看來,移動性使得不同研究主題得以從事豐富多產的並置和比較。



      第二,本書的出版歸類於「地理學關鍵概念」叢書。可以想見,本書論述範圍將自我限縮在所謂空間或地理移動性內。本書假定移動性涉及某物橫跨、凌越和穿過空間的移置(displacement)。地理移動性無疑牽涉了社會移動性;本書通篇就是探討移動性的社會、政治、文化和經濟特質。然而,本書的要旨是,我們仍將移動性視為一種空間移置,無論是物質、電子或潛在的移置(Canzler et al. 2008)。



      第三,由此觀點看,我們很可能傾向於停頓在地理學者分析的終點,但是地理學者止於何處,而另一門學科始於何處,卻很難察知。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地理學這類學科的優點就是學科邊界未受管制,事實上也不該管。我們可以探尋其他領域的影響力和專業知識;各種討論和爭辯來回穿透了許多學科分界。因此,雖然本書源於地理學觀點,但它更可能是個展望。本書試圖將地理學視為起點,而非終點。地理學構成了一扇我們得以往外觀望的窗戶,這雖然框限了我們凝視的寬度和孔徑,卻無法約束觀看的深度。



      本書布局



      本書分成四大章,分別討論移動性的特定議題。儘管每一章都可以深入鑽研,但閱讀時不應將各章視為孑然獨立。



      某一章可能主要探討其標題所示的主題,但不表示這些主題之間互不相干。相反,各主題完全相關且彼此依賴。以這種方式將主題劃入各章,我們得以依序聚焦於移動性的特定面向。因此,你有十足的理由問道,「嗯,意義政治(politics of meanings)肯定是有的,但中介移動性(mediated mobilities)又是如何操作的呢?」將移動性的各個面向區隔開來,並非各章目的。事實上,要主張移動性幾乎總是有意義、具政治性、經過實作並有所中介,是輕易之舉。每一章討論的主題和議題,都會與其他章的案例和主題相互交錯。我疏於指明這些關聯的地方,您也能察覺它們的相關。



      本書的章節組織如下:



      第二章:意義



      這一章討論移動性,以及針對移動性的研究和理解,如何受到特殊意識形態及論述意義的支持,而不侷限於學術界和真實社會世界之間的任何邊界。本章追溯一條穿越早期移動性研究取向的路徑,始於地緣政治的理論化,經過拋棄意義的1970年代空間科學,直抵後來比較重視經驗、象徵意義和論述的取向。藉由考察人們經常賴以生存的移動性之基礎比喻、隱喻和意義(Lakoff and Johnson 1980),本章比較和對照了各種移動性研究如何處理和看待意義,這些研究如何總是受到不同意義和旨趣沾染,這些意義又如何同移動與固著的主流社會意識形態形成對比。這些辯論裡的關鍵人物,像是巴黎漫遊者(flaneur)和遊牧者(the nomad),也將有所討論。



      第三章:政治



      前文提過,移動性往往被賦予意義;其實,是這些意義使得它們被對待的方式有所不同。第三章勾勒政治和移動性的關係。本章探討各種將移動性政治同意識形態、權力關係、政治論爭和暴力關連起來的研究,援引各種個案研究實例來處理移動性政治(politics of mobility)的複雜向度。本章首先鋪陳這種移動性政治的幾個方面,展現了意識形態、參與和公眾等面向,以及建構移動性政治的差異,詳細討論瑪西和王愛華等人針對移動性的重要理論化工作。隨後,我通過各種案例,包括:移動性公民權;控制及管理移動性的措施;移動性的安全化,以及失能學術研究中的移動性近用與包容不平等,來檢視這些議題。這章的後半部,將詳述移動性如何由爭議和政治暴力構成,梳理出戰爭移動性,以及罷工和抗議的移動性。



      第四章:實作



      本章處理一個問題:移動性的描述或再現,有何未竟事項?本章援用實作(practice)、操演(performance)及非再現(non-representation)等觀念,探討移動性是如何實際操作,而可能脫離了再現性描述、分析和解釋的限制。我們首先檢視針對身體之實作和移動的理論化,視其為習慣和無意識操作的慣例。本章探討梅洛龐蒂(Merleau-Ponty)的現象學,以及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著述和操演理論家的學術研究。經過這些討論,本章繼續探討視覺以外的,移動性的觸覺和多重感官向度,如何構成紛繁多樣的移動經驗和過程。案例涵蓋了跑步、騎車及舞蹈等耗用體力的實作。本章最後一部分處理深受忽略的問題,即涉及感受(feelings)和情緒(emotions)的移動性。這個小節聚焦於情緒和感情(the affective),探究感受和集體情緒的重要性,它們經由移動性而一起即刻迸現。個案研究包括了夜店空間、群眾社會學,以及軍事演習。



      第五章:中介



      移動性如何幾乎總是需要承載?移動性如何幾乎總是負載了某些東西?第五章考察各種中介(mediation)過程中的移動性角色,來處理上述問題。本章探究移動性往往在運送其他移動性,或本身被運送的意義上,發揮了中介作用。事實上,有人主張,隨著人、非人和事物彼此相伴遊歷,並運送至不同地方的情況日漸頻繁,中介很可能成為最強有力的移動性特質。本章的焦點在於,中介特性如何構成並維繫為數眾多而迥異的社交性、關係和事件。在危殆不安的年代,疾病傳播這類移動性中介是關鍵事例,一如其他物體和事物的非法移動。本章檢視,人為了確保經由移動中介實作而蒙受感染、或其他不安全或有危險的移動性安全無虞,採取了哪些行動。就其他例子而言,中介的移動性可能意味了,不同地方經由像飛機和電報這類壓縮時空之中介科技移動性而聚攏在一起。另一方面,中介或許意味了經由移動性的緩衝和隔離,「介入」空間和人群「之間」,所導致的關係疏遠。



      第六章:結論



      結論總結了本書論及的主要觀念、個案研究和方法,將它們聯繫起來。



      各章都區分出各種主題的小標,每章結尾也特別登載了好幾個專欄。本書有三款不同專欄,「關鍵概念」專欄、「個案研究」專欄,以及「移動方法」專欄。這些命名應該夠淺白了,不過還是容我簡述一下它們的功能:「關鍵概念」專欄將詳盡聚焦於某個特定觀念或概念。這些專欄裡的各種觀念,都是我和專業領域認定,移動性研究裡最具影響力或重要性的概念。專欄會專注於這些概念,但同時將它們聯繫上構思出這些概念的形象、個人及專業領域。這些專欄也會充當延伸詞彙表,用以解釋和萃取出關鍵術語的意義。這些專欄涵蓋的主題眾多,包括「觀光客的凝視」(tourist gaze)、「遊牧主義」(nomadism)與「彈性公民資格」(flexible citizenship)。



      「個案研究」專欄則有點不同。這些專欄示範了與移動性研究相關的各種研究計畫。有些專欄介紹深刻影響我們的移動性概念的著名案例。其他專欄則引介多樣、原創而獨特的案例,它們或許在文獻裡乏人問津,或仍處於邊緣地帶。這麼做的用意在於,這些專欄將展示目前該領域的某些最佳研究,同時向學生示範移動性研究可以怎麼作。但願個案研究專欄能激發出可能的學位論文主題和研究計畫想法。



      最後,「移動方法」專欄展示出移動性研究實際做出來的一些方法。這一點格外重要,因為移動性研究的方法論議題相對缺乏討論(Watts and Urry 2008)。藉由說明研究者在該領域所能運用的方法論工具,這些專欄描繪出對於移動性的關注,可能需要有新穎、陳舊、不同或修正過的資料收集和分析方法。方法的採納可能依其效用或適切性而異,根據探索的是何時(像是移動性的考古學研究)、哪裡,當然還包括什麼樣的移動性。學生應該採用對他們的移動性研究有幫助的千變萬化方法論研究取向。每個專欄都以「實用」指南,提出了總結和忠告。



      每個專欄都可以找到進階閱讀的參考文獻,它們包括專欄所引述作者的著作,以及沒有納入專欄、卻是相關主題值得一讀的推薦材料。






    其 他 著 作